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F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
目前在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试验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数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赛选能保持优良遗传性的植株,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
一、母株选择
建立无菌体系中,筛选母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大量试管苗的质量问题。
母株应选择健康且已达到生育期的植株。
改善供试母环境条件也是外植体成活的一个因素,快繁用的母株必须保持在适于新梢继续萌发的条件下生长,这样才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为此,必须有一个带补充光照装置的温室,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并调节光质和温度,从而影响植株代谢,进而影响植物及激素产生。
二、外植体处理
草莓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比较好。
可从用分株、组织培养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
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茎尖,采用
70%无水乙醇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
这种消毒方法污染率低,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
三、培养条件
切割已经灭菌的茎尖,使之长3mm,然后保持极性集中到芽诱导培养基上,经3-4周的培养后,外植体上分化出较多的嫩茎,这时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当嫩茎长出3-4枚较大的叶片后,即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生根诱导。
经过2-3周培养,就能形成带根系的再生植株,培养温度22-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2000-6000lux。
四、褐化问题
在草莓组织培养中,从外植体接种到成苗,褐化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
1.消毒:接种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褐化死亡,这常在封闭式的环境内操作时发生,如在接种箱、无菌室内,应降低操作室环境温度,或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操作时间。
2.消毒过度造成褐化死亡,这是植物外植体经常发生的现象。
其
中包括消毒剂选择不当、消毒剂浓度过高、消毒时间过长及消毒后冲洗不净等原因。
解决办法:先做消毒剂种类、浓度、消毒时间、消毒后无菌水冲洗次数、时间等诸因素的筛选,找出最适宜的指标。
3.培养温度过高,据观察,草莓培养温度超过30℃既有褐化现象发生,超过32℃褐化增多,其中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特别易发生高温引起的褐化。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降低培养温度。
4.培养基不适合和培养基老化,不适宜或老化的培养基一般是所含各种成分,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偏高或偏低,或含量比例不适合草莓脱分化、再分化的要求,以致发生褐化,引起死亡。
解决办法:应用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配好后3天内食用,培养物3-4周转移1次。
五、试管苗管理
当试管苗高约3cm并生有3-4条1cm左右长的新根时,即可进行移栽,基质可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腐叶、细砂按体积计以1:3的比例配成混合物。
移栽前期,要将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遮光率为50%,环境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
经1-2个月管理,即可定植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
草莓喜潮湿的土壤环境,不耐旱,管理期间要经常喷水。
在定植时不必施用基肥,随着小苗的长大,每隔1-2天可接受过强的日光照射,应该采用先遮荫,在逐渐增加光照的管理方法。
其喜温暖,怕高温,最好将环境度保持在15-25℃之
间,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