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信息提炼与概括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这是以记人写事为主的叙事类语段,要按照新闻具备的要素,理出信息要 素。时间:3 月 31 日中午 12 点 40 分左右;地点:马路上;人物:殷雪梅、学生;事 情: 殷雪梅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事由: 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就要撞到学 生。然后可以按照“人物(或事物 )+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 的顺序(或适当 调整顺序)组成一句话。可概括为“殷雪梅老师 3 月 21 日中午 12 时 40 分左右以身 躯挡车勇救学生而壮烈牺牲”。题目要求不得超过 16 个字,因此对信息再次提炼, 删去一些次要的,如时间,地点,提取它的核心事实“殷雪梅老师 勇救学生壮烈牺 牲 ”,也可概括为“殷雪梅老师 用爱谱写生命赞歌” 。(意思对即可)
泗洪县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备课人:祝壮 总计第 课时 2018 年 月 日备 月日投放
课题
中考专题复习之信息提取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 述。 2.通过探究和练习,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3.提取信息, 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 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但是,在这千千 万万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例外,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却突然重新出现;仿佛某种长
-2-
期被抑制了的微弱遗传因素,突然又强化起来。这时,某个生物体就出现了一部分不 同于一般状态的现象,这就叫“返祖现象”。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 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 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4-
新闻标题:___ __
___
2、 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3】写作新闻导 语。 导语是新闻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它是新闻最有价值、最核心 事实的提要。写作导语,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摘要是指对新闻中主要的事实作一 个扼要的叙述;综合是对新闻通过分层,概括层意,然后合并归纳。采用“人 物(或 事物)+干什么( 或怎样)”的形式
【示例】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6 个字)
3 月 31 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 12 点 40 分左右,该校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向金坛城区金沙 影剧院进发。队伍刚走出校门,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危急中,52 岁的殷雪 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六七个学生推到了路旁,她自己却被小轿车 撞飞到 25 米外落下„„学生得救了,可是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老 师,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 4 月 5 日凌晨 1 时在金坛市人民医院去世。殷雪梅 老师的事迹感天动地,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
【参考答案】身份、性别、来历、训练情况、航行计划。
六、教学总结: 【一】记叙类信息提取:记叙文要素组合。 【1】 新闻信息提取:(1)一句话新闻(2)补写导语(3)拟写标题 【2】 绘景状物提取:景、物+特征+写作目的 【二】说明类信息提取。:说明对象+对象特征+写作目的。 【三】议论文类信息提取:论题+作者看法或主张 【四】信息提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1】提取中心句法。【2】整合法【3】整体归纳法 【4】分层归并法。【5】点示要 素法
【参考答案】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方法二】整合法 :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示例】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 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 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 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参考答案】三种蚂蚊筑巢的不同方式。
五、示例解析信息提取的一般 方法
【方法一】提取中 心句法。
【示例】 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
射的 24 颗卫星组成。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 12000 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每颗 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 以收到 4 个以上卫星的信号。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和行进速度。
【三】议论类的信 息提取题, 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观点的概括。根据材料中的事实论 据和道理论据来理清它们的层次,分析它们的论述中心,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采用 “论题+作者的看 法(主张)+意义。
【示例 1】 用一句话提炼出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信息。
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些。老 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全知道。假如他装作 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原谅他,但不要相信他。相反,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 道,那么你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爱戴的。(节选于一位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 话)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 纪念日____
__。 记者了解到,9
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
最大的 86 岁,最小的也已 83 岁。值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
三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E 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升空。
按照预定的飞控程序,风云二号 E 星将于约 7 天后定位于东经 123.5o 赤道上 空。卫星定点后,中国气象局将对风云二号 E 星进行在轨测试。随后,E 星将进入轨 道存储备份模式,根据需要接替已超出设计寿命的风云二号 C 星,这对于确保我国静 止气象卫星观测业 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拟定新闻标 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 我们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 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 。
【2】概括一句话 新闻。 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我们 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 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 ”的形式。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纯粹以说理为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①②句总说老师 不可能知道一切;③④句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对老师的态度。两个层次都是围绕老师不 可能知道一切这一中心,进而可以概括出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老师不可能知道一 切”。
【示例 2】用一句话提炼下段文字的观点。(不超过 15 字)
作文过程果真是快乐的吗?且不说有些主题和题材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 的,人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即使就写作过程而言,依一般 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快”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写作艰 苦形象的写照吗? 【参考答案】作文过程是不快乐的
【方法五】点示要 素法。 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 的形式来点示。
【示例】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
夫。她是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 l 万 l 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 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 120 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 授“太空课”。
2008 年市政府正式立项,投入 1000 万元,在营城子汉墓原址建立大连汉墓博物 馆。不久的将来, 大连汉墓博物馆就将和我们见面了。
二 考点内涵【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 取出来;把它说得 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 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 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 信息提取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段的理解 及表达能力。学生 能否抓住语段中心,关键在于能不能 理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辨 主要信息和辅助信 息,留主舍辅。辅助信息包括解释、 讲原因、摆论据、说过程等内 容。提取主要信息 后还需要根据题意用准确简明的语言 加以表述。
-1-
三、常见的信息提 取题有三种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以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为主的叙事类【二】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 【三】从事实和道理依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
四、分类解析三种类型,把握 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叙事类的信 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是 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 闻、写新闻导语。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 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 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新闻类考查的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筛选信息 的方法也不同。
七、课堂练习
走近中考,牛刀小试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
新华社北京 3 月 23 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 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 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绘景状物. 景(事)物+景(事)物的特征+抒情(言志)
【二】说明类的信 息提取题, 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给材料中的说明对象下定义。先要 准确判断出说明对象,然后提练出相应的特征。答案往往以“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 特征+写作目的” 的形式组成。
【示例 1】阅读下文,给“返祖现象”下定义。(不超过 35 个字)
[解析] 这是一则说明类语段,要求里已明确指出了说明对象是“返祖现象”。仔细阅 读文段,会发现“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在某个生物体突然重新出现”就是返祖现象 的本质特征。于是按照“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形式,结合字数要求,加以 整合,归纳为“返祖现象是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在某个生物体上突然重新出现的现 象。”
-3-
【方法三】分层归 并法。 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示例】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 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 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 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 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 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通过探究和练习,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一、 课前热身、直面中考:
方案修改及随感
1. 根 据 下 面 消 息 内 容 , 将 其 概 括 为 一 句 话 新 闻 。 ( 不 超 过 15 字 ) 本报北京 12 月 23 日电(记者刘毅)12 月 23 日 8 时 54 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
2.从下面的语段 中筛选出两条主要的信息.
自 2003 年 10 月始,我市文物部门对旅顺营城子汉墓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性 发掘。截至 2009 年 2 月,共发掘两汉时期各类不同形制的墓葬 210 座,出土文物 4000 多件,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其规模之大,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 及出土 文物等特征方面 之统一,国内罕见 。无数大连人惊 叹:原来咱有这 么多引以为 豪的城市历史文化 !
【参考答案】冬天的萧条景象和初春的生机勃勃
【方法四】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示例】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 170 多万种。本世纪 80 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 有一种生物灭绝,从 1990 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 2000 年,估计有 100 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参考答案】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
泗洪县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备课人:祝壮 总计第 课时 2018 年 月 日备 月日投放
课题
中考专题复习之信息提取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取主要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表 述。 2.通过探究和练习,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3.提取信息, 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 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但是,在这千千 万万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例外,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却突然重新出现;仿佛某种长
-2-
期被抑制了的微弱遗传因素,突然又强化起来。这时,某个生物体就出现了一部分不 同于一般状态的现象,这就叫“返祖现象”。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 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 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4-
新闻标题:___ __
___
2、 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3】写作新闻导 语。 导语是新闻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它是新闻最有价值、最核心 事实的提要。写作导语,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摘要是指对新闻中主要的事实作一 个扼要的叙述;综合是对新闻通过分层,概括层意,然后合并归纳。采用“人 物(或 事物)+干什么( 或怎样)”的形式
【示例】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6 个字)
3 月 31 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组织学生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中午 12 点 40 分左右,该校一、二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向金坛城区金沙 影剧院进发。队伍刚走出校门,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飞驰而来,危急中,52 岁的殷雪 梅老师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六七个学生推到了路旁,她自己却被小轿车 撞飞到 25 米外落下„„学生得救了,可是以身躯挡车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老 师,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 4 月 5 日凌晨 1 时在金坛市人民医院去世。殷雪梅 老师的事迹感天动地,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
【参考答案】身份、性别、来历、训练情况、航行计划。
六、教学总结: 【一】记叙类信息提取:记叙文要素组合。 【1】 新闻信息提取:(1)一句话新闻(2)补写导语(3)拟写标题 【2】 绘景状物提取:景、物+特征+写作目的 【二】说明类信息提取。:说明对象+对象特征+写作目的。 【三】议论文类信息提取:论题+作者看法或主张 【四】信息提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1】提取中心句法。【2】整合法【3】整体归纳法 【4】分层归并法。【5】点示要 素法
【参考答案】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方法二】整合法 :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示例】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 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 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 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参考答案】三种蚂蚊筑巢的不同方式。
五、示例解析信息提取的一般 方法
【方法一】提取中 心句法。
【示例】 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
射的 24 颗卫星组成。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 12000 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每颗 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 以收到 4 个以上卫星的信号。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和行进速度。
【三】议论类的信 息提取题, 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观点的概括。根据材料中的事实论 据和道理论据来理清它们的层次,分析它们的论述中心,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采用 “论题+作者的看 法(主张)+意义。
【示例 1】 用一句话提炼出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信息。
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一些。老 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全知道。假如他装作 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原谅他,但不要相信他。相反,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 道,那么你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爱戴的。(节选于一位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 话)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 纪念日____
__。 记者了解到,9
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
最大的 86 岁,最小的也已 83 岁。值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
三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E 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升空。
按照预定的飞控程序,风云二号 E 星将于约 7 天后定位于东经 123.5o 赤道上 空。卫星定点后,中国气象局将对风云二号 E 星进行在轨测试。随后,E 星将进入轨 道存储备份模式,根据需要接替已超出设计寿命的风云二号 C 星,这对于确保我国静 止气象卫星观测业 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拟定新闻标 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 我们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 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 。
【2】概括一句话 新闻。 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我们 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 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 ”的形式。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纯粹以说理为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①②句总说老师 不可能知道一切;③④句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对老师的态度。两个层次都是围绕老师不 可能知道一切这一中心,进而可以概括出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老师不可能知道一 切”。
【示例 2】用一句话提炼下段文字的观点。(不超过 15 字)
作文过程果真是快乐的吗?且不说有些主题和题材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 的,人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即使就写作过程而言,依一般 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快”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写作艰 苦形象的写照吗? 【参考答案】作文过程是不快乐的
【方法五】点示要 素法。 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 的形式来点示。
【示例】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
夫。她是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 l 万 l 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 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 120 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 授“太空课”。
2008 年市政府正式立项,投入 1000 万元,在营城子汉墓原址建立大连汉墓博物 馆。不久的将来, 大连汉墓博物馆就将和我们见面了。
二 考点内涵【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 取出来;把它说得 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 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 把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 信息提取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段的理解 及表达能力。学生 能否抓住语段中心,关键在于能不能 理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辨 主要信息和辅助信 息,留主舍辅。辅助信息包括解释、 讲原因、摆论据、说过程等内 容。提取主要信息 后还需要根据题意用准确简明的语言 加以表述。
-1-
三、常见的信息提 取题有三种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以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为主的叙事类【二】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 【三】从事实和道理依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
四、分类解析三种类型,把握 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叙事类的信 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是 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 闻、写新闻导语。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 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 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新闻类考查的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筛选信息 的方法也不同。
七、课堂练习
走近中考,牛刀小试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
新华社北京 3 月 23 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 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 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绘景状物. 景(事)物+景(事)物的特征+抒情(言志)
【二】说明类的信 息提取题, 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给材料中的说明对象下定义。先要 准确判断出说明对象,然后提练出相应的特征。答案往往以“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 特征+写作目的” 的形式组成。
【示例 1】阅读下文,给“返祖现象”下定义。(不超过 35 个字)
[解析] 这是一则说明类语段,要求里已明确指出了说明对象是“返祖现象”。仔细阅 读文段,会发现“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在某个生物体突然重新出现”就是返祖现象 的本质特征。于是按照“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形式,结合字数要求,加以 整合,归纳为“返祖现象是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在某个生物体上突然重新出现的现 象。”
-3-
【方法三】分层归 并法。 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示例】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 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 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 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 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 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通过探究和练习,掌握信息提取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一、 课前热身、直面中考:
方案修改及随感
1. 根 据 下 面 消 息 内 容 , 将 其 概 括 为 一 句 话 新 闻 。 ( 不 超 过 15 字 ) 本报北京 12 月 23 日电(记者刘毅)12 月 23 日 8 时 54 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
2.从下面的语段 中筛选出两条主要的信息.
自 2003 年 10 月始,我市文物部门对旅顺营城子汉墓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性 发掘。截至 2009 年 2 月,共发掘两汉时期各类不同形制的墓葬 210 座,出土文物 4000 多件,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其规模之大,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 及出土 文物等特征方面 之统一,国内罕见 。无数大连人惊 叹:原来咱有这 么多引以为 豪的城市历史文化 !
【参考答案】冬天的萧条景象和初春的生机勃勃
【方法四】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示例】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 170 多万种。本世纪 80 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 有一种生物灭绝,从 1990 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 2000 年,估计有 100 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参考答案】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