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 基坑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现场安全基本规定
1、进入现场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场施工作业。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临边、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禁止酒后上班和疲劳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应应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随车携带操作证书。

4、不得私自拆除现场防护设施,不违章作业,拒绝和阻止管理人员和分包单位违章指挥,发现现场隐患,积极向管理人员汇报。

二、存在的危险因素
1、临边掉落;
2、高处坠落;
3、机械伤害;
4、物体打击;
5、坍塌。

三、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按要求设置临边防护。

2、按规范接电用电。

3、机械设备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4、专人指挥吊装物体,指挥车辆倒车。

5、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支护。

四、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1、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人操作并加强机械维修保养,经安全部门检验认可,领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2、挖掘机及吊车工作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且在其工作范围内不得站人。

3、基坑开挖前编制开挖方案,并按评审通过后的方案进行开挖。

4、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5、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地面有裂缝及倾、塌可能时,人员、机械要立即离开封闭现场做好警戒并及时处理。

6、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至下,逐层挖掘,分层开挖,分层支护,严禁超挖;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严禁在孤石下方挖土,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7、在基坑下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严防上面土块及其他物体下落砸伤头部,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应把水引到排水边沟、集水井加以排除。

8、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上行走或站立。

9、在基坑内作业时,必须严格检查电器的接地或接零和漏电保护开关,电缆应完好,并穿戴防护用品。

10、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液压油管等,经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11、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旋转不应过猛。

12、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13、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铺垫钢板或路基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掘机履带平行与挖空的基坑边2m内停、驶。

渣土车不得靠近基坑边行驶,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坍塌。

14、正在使用电缆、管道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15、配合清坡、清底工人,不得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6、向渣土车车厢卸土应在车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7、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2m高防护护栏,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18、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清扫、洒水降尘,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场内道路整洁,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19、车辆出大门时,必须过洗车槽冲洗干净,不得带泥上路。

20、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边沟、集水井、降水井,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21、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情况,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22、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做好清底,不得超挖。

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质量。

23、开挖出的土方,要堆放至指定位置或外弃,不得堆于基坑侧,以免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24、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五、应急处理措施
1、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现场管理人员,电话XXX,立即拨打XXX(项目经理电话),立即拨打救援队电话XXX,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医院电话XXX,组织将伤员送至指定医院。

2、如果伤人事故,立即查看,询问伤情。

根据伤情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尽量就地抢救。

抬运伤亡人员时,应尽量使受伤人员平躺,根据伤者状态决定是否移动,防止搬运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3、如发生坍塌事故,有人员被压埋,应首先确定不会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在安全的情况下,根据项目部的指导方案,抢救被压埋的伤员,集中人力先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小人员伤亡。

4、必须立即封锁现场,制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和围观,并派专人在大门值班,引导上级和外部救援人员,组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离开事故区域,防止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