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专讲训练 第14讲 动量守恒定律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
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1.(2015·浙江高考信息优化卷四)
(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关系如图6-14-11所示.核子组合成原子核时
图6-14-11
A.小质量数的原子核质量亏损最大
B.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质量亏损最大
C.大质量数的原子核质量亏损最大
D.不同质量数的原子核质量亏损相同
(2)在核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中子减速,中子以一定速度与静止碳核发生正碰,碰
后中子反向弹回,则碰后碳核的运动方向与此时中子运动的方向________(填“相反”或“相同”),碳核的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碰后中子的动量.
(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6-14-12所示.原子从能级n =3向n =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求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和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普朗克常量
h =6.63×10-34 J·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6-14-12
解析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n v n =-m n v n ′+m C v C 可以判断碳核运动方向与后来中子运动方向相反,碳核动量大于碰后中子的动量. (3)E 3-E 1=hν 解得ν=2.9×1015
Hz
n =4向n =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照射金属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根据爱因斯坦光电
效应方程
E k =(E 4-E 1)-(E 3-E 1)
得E k =0.66 eV
答案 (1)B (2)相反 大于 (3)2.9×1015
Hz 0.66 eV 2.(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 .一个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载有鱼雷的快艇总质量为M ,以速度v 匀速前进,现沿快艇前进的反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 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增为原来的4
3
倍,若不计水的阻力,求鱼雷
相对静水的发射速度为多大.
解析 (1)β衰变现象不能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选项是错误的;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故B 选项正确;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C 2
3=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而一个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只能是三种可能频率中的一种或两种,故C 选项错误;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D 选项正确. (2)取快艇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 =(M -m )43
v -mv ′
解得v ′=
Mv -4mv
2m
答案 (1)BD (2)
Mv -4mv
3m
3.(2015·浙江高考信息优化卷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阴极射线来源于原子核
B .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 .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2)核航母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能提供几乎无限制的航行能力.核方程235
92U +1
0n ―→141
56Ba +92
36Kr +y X 是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X 为待求粒子,y 为X 的个数,则X 是________(填“质子”“中子”或“电子”),y =________(填数字).
(3)如图6-14-13所示,物体A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轻质弹簧,物体B 以速度v 0=4.0 m/s 沿水平方向向物体A 运动,并通过弹簧与物体A 发生相互作用.设A 、B 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 =2 kg ,求物体A 速度为1 m/s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图6-14-13
解析 (1)阴极射线是自由电子,并非来源于原子核,A 错;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 项错;一束光照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由于频率太小,即波长太长,D 项错;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项对. (2)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 是中子,y =3.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0=mv 1+mv 2 解得v 2=3 m/s
弹簧弹性势能E P =12mv 20-12mv 21-12mv 2
2
解得E P =6 J
答案 (1)C (2)中子 3 (3)6 J 4.(2015·浙江高考信息优化卷十四)
(1)(多选)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α射线、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射线的动能被吸收后转变为热能,再通过换能器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其构造大致是:最外层是由合金制成的保护层,次外层是防止射线泄漏的辐射屏蔽层,第三层是把热能转化成电能的换能器,最里层是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使用的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和发出的射线如下表:
期航天任务的核电池,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
A .90
Sr 的半衰期较长,使用寿命较长,放出的β射线比α射线的贯穿本领弱,所需的屏
蔽材料较薄
B .210
Po 的半衰期最短,使用寿命最长,放出的α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本领弱,所需的屏蔽材料较薄
C .238Pu 的半衰期最长,使用寿命最长,放出的α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本领弱,所需的屏蔽材料较薄
D .放射性同位素在发生衰变时,出现质量亏损,但衰变前后的总质量数不变
(2)一静止的238
92U 核发生α衰变转变成钍核(Th),已知放出的α粒子动能为E k0.假设铀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钍核的动能,试写出铀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并求出反冲钍核(Th)的动能.
解析 (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238
Pu 半衰期最长,使用寿命最长,210
Po 的半衰期最短,使用寿命最短,β射线贯穿本领比α射线强,α射线只要一张薄纸屏蔽就可以,A 、B 错,C 对;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能量对应有质量亏损,但衰变前、后质量数守恒,D 对. (2)核反应方程式为238
92U→234
90Th +42He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且E k =p 2
2m

钍核的动能E k =m α
m Th
E k0, 即E k =4
234E k0
答案 (1)CD (2)238
92U→234
90Th +4
2He
4
234
E k0 5.(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C .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2)如图6-14-14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作用力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 ,甲车的质量m 甲=2 kg ,求:
图6-14-14
①乙车的质量m 乙;
②两车碰撞时内能的增加量ΔE .
解析 (1)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 项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射线只能来自原子核,所以该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 项正确;单色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光的频率太小,由c =λν知光波长太长,C 项错;由光子理论和光电效应方程可知,D 项正确. (2)由图可知,碰前甲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 甲=0.6 m/s
碰后甲、乙两车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 共=0.4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甲v 甲=(m 甲+m 乙)v 共
代入数据得:m 乙=1 kg 两车碰撞时内能的增加
ΔE =ΔE k =12m 甲v 2甲-12(m 甲+m 乙)v 2共
代入数据可得:ΔE =0.12 J 答案 (1)ABD (2)①1 kg ②0.12 J 6.(2014·高考冲刺卷三)
(1)如图6-14-15所示是教材中介绍的两个著名实验,其中甲图是_________实验,由此科学家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模型;乙图是________实验,它说明了光具有________.
图6-14-15
(2)如图6-14-16所示,乙车中装满海绵,其总质量与甲车质量均为M,两车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甲车上的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甲车上表面边缘水平向右跳出,刚好落到乙车的O点并相对乙车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6-14-16
①甲车的最终速度;
②运动员与乙车相互作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1)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能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大于90°;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①运动员离开甲车后做平抛运动,设离开甲车时的速度为v,则:s=vt
h =12
gt 2
运动员与甲车相互作用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v 甲+mv =0
联立得v 甲=-
ms M g
2h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②运动员与乙车相互作用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v =(M +m )v 乙
所以ΔE =mgh +12mv 2-12
(M +m )v 2

联立得:ΔE =mMgs 2
4h M +m
+mgh
答案 (1)α粒子散射 原子的核式结构 光电效应 粒子性
(2)①
ms M g 2h 方向向左 ②mMgs 24h M +m
+mg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