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首九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第一个犯罪的人是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首九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第一个犯罪的人
是谁
本文导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通过北伐,将元朝的蒙古皇帝赶出了中原,但是,他并未完全消灭蒙元的势力。

逃亡塞外的蒙元皇帝,依旧能够对大明进行骚扰,甚至无数次卷土重来,不断威胁着明朝的北疆。

朱元璋为了稳固北方的边防,安排朱棣、朱权等藩王镇守北疆。

到了朱棣继位后,尚武的他虽然五次北征漠北,但始终未能彻底消除隐患。

毕竟,游牧民族不是中原王朝,他们在草原神出鬼没,经常是见首不见尾。

于是朱棣在北方边境设了“九镇”,分别派兵驻守。

而明朝的万里长城,东起丹东,西至嘉峪关,分为九个区域管辖,于是又称为“九边”,如此“九边九镇”构成了明朝的塞北防御体系。

明白了“九边”,也就知道了“传首九边”的含义,那就是
戴罪之人被斩首后,其首级被朝廷派人拿着到这九处边关示众,以便对边疆将士进行“警示教育”。

实际上,这种刑罚极其残忍,古代交通不便,“传首九边”大概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这本身也是对死者名誉的极不尊重。

而终明朝二百多年,唯一受到这种待大罪的人,就是在辽东抵抗大清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大功臣熊廷弼。

那么,熊廷弼究竟犯了什么大错,让皇帝如此痛恨他呢?
熊廷弼虽是一员名将,但他却是读书人出身。

他少时家境贫寒,但通过刻苦学习,28岁高中了进士。

11年后,他被提拔为御史,到了辽东前线,在那里他提出了“以守为战”的战略,主张通过修建军屯,跟大清打消耗战、持久战。

可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并不赞同,直到后来萨尔浒大战失败,明朝才认为熊廷弼是对的,于是改让他为辽东经略,从此,熊廷弼在辽东抵抗后金,战功赫赫。

不过,很快,明朝内部的变化,让这些成果化为乌有。

一个是跟熊廷弼是精神上的知己的万历皇帝病故了。

万历皇帝曾十分支持熊廷弼,甚至亲赐尚方宝剑。

在自己病重时,万历别的奏章不看,也要看熊廷弼的,还要一一予以作答,对于熊廷弼的意见,统统同意支持。

但是万历死后,明光宗继位,不到一个月又死了。

接下来的明熹宗朱由校对熊廷弼不感冒,再加上熊廷弼在朝中的政敌恶意攻击,他很快失去了辽东经略的位子。

而顶替他的,是一个叫袁应泰的书生,不懂军事,结果被清军攻破沈阳,他也兵败身死。

朝廷这才想起熊廷弼,重任辽东经略。

可魏忠贤并不放心,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名叫王化贞的巡抚搭班子。

结果,王化贞自恃有魏忠贤撑腰,盲目冒进,致使明军又一次兵败,辽东尽失。

后来,朝廷下令处置败军之将,虽然王化贞负有主要责任,但他和熊廷弼都被判死罪。

当时,熊廷弼本可以不死,但由于他不受魏忠贤多达4万两的索贿,被斩首于西市,首级传至九边示众,直到4年后,他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