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53试卷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53试卷上册
基础部分(40分)
一、字词阶梯(17分)
1.看看拼音写下词语。
(10分后)
yín sònɡ jìnɡ mì zǔ náo yì rán shēnɡ wànɡ
( ) ( ) ( ) ( ) ( )
wēi xié juàn liàn dī wēi rì kòu qín jiàn
( ) ( ) ( ) ( ) ( )
2.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
(7分)
一望无( ) 并无( )无尽脑溢血( )大哭张( )李戴
北风( )号饱( )风霜精神抖( ) 不( )其数
(1)他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的脸上透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地直竖着。
(3)伯父反问我的时候,我就地胡说一气。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1.老人拦住了我,说道:“就是我打搅了你吗?”(换成间接该词)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三、推论正误(对的踢“√”,错的踢“×”)(5分后)
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 )
3.“凭吊”的意思就是低下头来看看。
( )
4.“倒影”“倒映”“颠倒”三个词语中“倒”的读音相同。
( )
5.《想念母亲》一文的作者就是季羡林。
( )
四、课内积累(11分)
1.你能够使用研习过的成语填上一填上吗?
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
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3分)
2.补足古文名句。
(3分后)
(1)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一篇写下的文章。
通过作者回忆起的、
、和四件事,说明鲁迅是个
的人,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后)
五、古诗收藏(3分)
1.有时候,有些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正在搞的事情的推论反而不及旁人看看得确切,这就是人们常说道的:“ ,。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啊!
写作认知(28分后)
一、课内阅读(12分)
桑娜用头巾包住睡著的孩子,把他们抱著回家里。
她的眩晕得很难受,自己也不晓得
为什么必须这样搞,但是真的非这样搞不容。
她把这两个睡著的孩子放到床上,使他们同
自己的孩子睡觉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扎不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去了。
桑娜一惊,从椅子上东站出来。
“不,没有 !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
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联系上下文表述词语。
(2分后)
(1)忐忑不安:
(2)自作自受:
2.这个片段选自《》一课,作者是。
(2分)
3.文中的“她”就是指;“他”就是指;“他们”就是指。
(3分后)
4.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 ;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3分)
5.这个片段对桑娜展开了什么描绘?她“真的非这样搞不容”整体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2分)
二、课外阅读(16分后)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xiàn)发炎,上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三点,一天两针。
头两天就是妻子拎她回去。
她害怕输液,不敢回去。
妻子就骗她,说不输液,就是回
去卖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著她下楼梯。
当针扎Menat屁股蛋,
针剂的疼痛加之被蒙骗的愤慨,女儿无法忍受,抽搐得惊天动地,大夫直害怕孩子可以闭
合过气去。
女儿大哭,妻子也泣,她真的受不了啦,第三天非要不干活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病恹(yān)恹地坐在床上翻画书的女儿说:“乖,咱
们去打针。
”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
”我坐下来,说:“疼也得打啊,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上不成班,得在家看
着你。
不上班就没有钱,怎么给你买玩具和好吃的?”“那我以后不要玩具和好吃的还不
行吗?”“那咱们三个人总得吃饭吧?鸡蛋、牛奶、肉、菜……你穿的衣服,什么不要钱啊?”
我停下,给她时间思索。
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我们两口子迥(jiǒng)然不同。
我认为小孩子也有足够的作出正确
分析判断的能力,只要把道理讲清楚。
除非她硬要抓电源或玩刀片,我绝少采取强制手段。
而且,我从不骗孩子。
女儿怔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做我抱著,说道:“爸爸,咱们回去吧。
”
打针的时候她又哭了,不过不厉害,针没拔出来已哭完了。
女儿睡觉了个小午觉。
下午两点多我回去卧室门口盼了一眼,她已睡着了,瞪着两只
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无人知晓在揣摩什么。
我没打扰她。
三点了,我用遥控器关
上客厅的电视,转头回去卧室。
女儿瞪着眼的,可以她一看到我,马上说道:“爸爸我困
于了,现在我必须睡了。
”就阖(hé)目胡言乱语。
斜阳照曝光在她紧绷的小脸上,楚楚动人。
我一阵感动——
原来她无人知晓颤抖了多长时间脑筋,才编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躲避输液。
“不行!回来再睡。
”我硬着心肠拉她起来穿外套。
抱着她慢慢往医院跑,我对她说道:“调皮,不是爸爸不难受你。
可以人活著就存有
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就可以自己回去忍受,谁也替没法你。
无论如何都无法防止的,
就只有坚强地回去直面。
躲避没用,大哭也没用。
”
女儿似乎懂了,因为我感到她的小脸好像刚毅了起来。
这一针,她没大哭,嘴唇颤抖着,却一滴眼泪也班马。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才要开口,女儿突然拿着注射单和针药盒子站在我面前,说:
“爸爸,咱们打针去!”
我抱著起至她,紧紧依偎在怀里。
1.“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一句话中“欺骗”具体指什么?(2分)
2.“女儿大哭,妻子也泣,她真的受不了啦,第三天非要不干活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一句中,妻子为何非要不干活了?(2分后)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女儿怔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做我抱著。
(2)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
4.文中“才编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躲避输液”一句中“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具体内容指什么?(2分后)
5.文章结尾写道:“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
”体会一下,作者这时应是什么样的
心情?(2分)
6.“人活著就存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就可以自己回去忍受,谁也替没法你。
无
论如何都无法防止的,就只有坚强地回去直面。
躲避没用,大哭也没用。
”你就是怎样认
知父亲对女儿说道的这些话的?(4分后)
习作表达(30分)
人必须谈诚信,无法说谎,但有人指出,生活中有时也须要“宽容的谎言”,恳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以下题目中自由选择一个,写下一篇作文,题目executed,建议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字。
1.我 (痛恨、渴望、讨厌……)谎言
2.谎言领略到我的 (困惑、痛苦、欢乐、美好……)
基础部分
一、字词阶梯。
1、看拼音写词语。
(每个字0.5分)
吟唱静谧阻扰毅然声望
威胁眷恋低微日寇琴键
2、根据累积补足以下词语梭螺科范孙楼句子中。
一望无(际 ) 无(穷)无尽失声(痛)哭张(冠)李戴
北风(怒)号饭(经)风霜精神抖(擞 ) 不(计)其数
以上每格0.5分
(1) 饱经风霜(2)精神抖擞(3)张冠李戴 (每个一分)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每句2分)
1、老人拦住了我,反问我是不是他打搅了我。
2、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三,判断题。
(每题1分后)
× √ × × √
四、课内累积
1、高山流水巧夺天工妙笔生花 (后两个答案不统一)每个1分
2、(1)横眉冷对千夫指 1分后
(2)不是花中偏爱菊 1分
(3)轻诺必寡信。
做人必须谈诚信。
每行0.5分后
3、人 (1分) 谈《水浒传》谈“碰壁” 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每格0.5分)
爱憎分明、为自己想要得太少,为别人想要得多(1分后)
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热爱和敬仰(1分)
五、古诗珍藏(每句0.5分后)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理解
一、课内写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每个1分)
(1) 忐忑不安:心神极为恐惧。
(2)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恶果。
3、桑娜渔夫西蒙的两个孩子(每行1分后)
4、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忐忑不安(每格1分)
5、心理描绘。
(1分后)
表现了她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意思接近即可。
1分)
二、课外阅读
1、女儿不肯去打针,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打针。
(2分)
2、妻子看看了很可怜。
(2分后)
3、 (1)没有办法。
(2)集中精力。
(每个2分后)
4、阖目装睡(2分)
5、欣喜、兴奋、高兴(意思吻合即可,2分后)
6、当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痛苦时要勇于面对,不要逃避。
因为不经历风雨是见不到彩虹的。
(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4分)
习作抒发
评分参考:
a等(27—30):切题,思想身心健康,中心明晰,内容具体内容,层次确切,语句通顺,标点采用比较恰当,错别字太少,卷面洁净。
b等(24—27):切题,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8—24):基本切题,思想身心健康,中心基本明晰,内容不值具体内容,层次
比较确切,语句基本通顺,标点采用大体恰当,错别字多。
d等(18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
点错误和错别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