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考点一遍过03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据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
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
5.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
考向一比例尺和方向
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
A.甲是大比例尺地图B.乙是大比例尺地图
C.甲、乙比例尺相同D.无法比较
2.读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图三要素中,两图缺少了方向B.甲图反映的S市范围比乙图大
C.甲图反映的S市内容更为详细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一样长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要素,其中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范围越大的比例尺越小。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
(1)等高线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
(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
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2.方向的判断
(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
考点热度★★★☆☆
一、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尺
(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河南省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图为河南省地形图,黄河横贯北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河南省的地形主要是
A. 山地B. 盆地C. 平原D. 丘陵
4. 黄河在R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向东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东向西D. 自西南向东北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河南省的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表起伏小,是平原,故C符合题意。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的比例尺是1:2300000,乙图的比例尺是1:23000000,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故选A。
【2题详解】
两图可以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甲图反映的S市范围比乙图更小;甲图反映的S市内容比乙图更详细;甲、乙两图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地理事物不等长,故选C。
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
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②等高线的特点
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
4.分层设色地形图 判读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和河湖等;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高原。
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
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
5.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
考向一比例尺和方向
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
A.甲是大比例尺地图B.乙是大比例尺地图
C.甲、乙比例尺相同D.无法比较
2.读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图三要素中,两图缺少了方向B.甲图反映的S市范围比乙图大
C.甲图反映的S市内容更为详细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一样长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个要素,其中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范围越大的比例尺越小。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
(1)等高线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
(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
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2.方向的判断
(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
考点热度★★★☆☆
一、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尺
(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
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河南省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图为河南省地形图,黄河横贯北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河南省的地形主要是
A. 山地B. 盆地C. 平原D. 丘陵
4. 黄河在R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向东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东向西D. 自西南向东北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河南省的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表起伏小,是平原,故C符合题意。
【1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的比例尺是1:2300000,乙图的比例尺是1:23000000,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故选A。
【2题详解】
两图可以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甲图反映的S市范围比乙图更小;甲图反映的S市内容比乙图更详细;甲、乙两图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地理事物不等长,故选C。
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
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②等高线的特点
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
4.分层设色地形图 判读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和河湖等;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高原。
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