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早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2012年启东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方案》,对2012—2014年在我院产科门诊早孕建卡,接受免费梅毒血清学筛查并确诊的24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0.05),可能与样本较少有关;但B组患者的早产、先天梅毒发病率为37.5%、37.5%,明显高于A组的12.5%、6.25%,(P <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B组。

见表2。

2.3 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的基本情况
2.3.1 年龄及孕产次年龄最小16岁,最大42岁,平均30 岁。

初产妇16例(占66.7%),经产妇8例。

2.3.2 户籍、文化程度、职业及其他流动人口16例(占66.7%),初中以下学历18例(占75%),无业17例(占70.8%),农民7例(占29.1%);配偶有性乱史16例(占66.7%),既往有梅毒史8例(占33.3%)。

3 讨论
3.1 妊娠合并梅毒流行特点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各地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历年上升,上海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为32/万~52/万[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从表1看,我院下设社区近3年平均发病率高于上海发达城市,然而自从2012年开展孕期初次免费梅毒血清检测以来,我社区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从2012年1.0%下降到2014年的0.56%。

从梅毒孕妇基本情况来看,流动人口患病人数仍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无业人员、低收入群体、性生活不文明人群仍是重点人群。

因此,政府支持,媒体宣传,提供免费初次产前检测是降低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的关键。

3.2 产前筛查的重要性
孕妇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和先天梅毒胎儿。

根据梅毒螺旋体细胞分裂的特点,强调足量、正规治疗。

用青霉素治疗产前母亲可使婴儿梅毒感染率减低95%~98%;且孕妇接受抗梅毒治疗,其出生的婴儿即使感染了梅毒,症状也较未治疗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轻。

A组孕妇<24周开始规范的抗梅毒治疗,B组孕妇于孕≥24周才开始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

从表2显示,B组的早产儿、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这说明治疗的早晚直接影响围生的结局[5]。

因此,对孕妇进行早孕梅毒筛查,早发现和规范治疗能改善围生期结局。

3.3 干预措施
3.3.1 政府应加大防病宣传力度,尤其是对流动人口、低收入群体等高危人群的宣传。

推广孕早期免费筛查梅毒、艾滋病。

鼓励新婚青年进行婚前检查,婚检异常应暂缓结婚,进行系统治疗。

3.3.2 孕妇早孕初次检查时必须进行梅毒血清筛查,由于隐性梅毒无任何症状,且大部分流动人口,因家庭经济困难和健康意识淡薄,导致整个孕期未接受主动产前检查,到分娩时才确诊妊娠合并梅毒,已为时过晚,故应提倡早诊、早治、规范治疗。

3.3.3 如果在孕早期确诊梅毒,应及早进行规范抗梅毒治疗,同时性伴侣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测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张淑兰,银泽.生殖健康与性传播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3.
[2] Wendel G D,shefficld J S,hollier L M,et al.Treatment of syphilis in pergnancy and prevention of congenital syphilis[J].Clin Infect Dis,2002,(2):20.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
[4]王丽珍.上海市妊娠合并梅毒情况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205.
[5]高卉,洗华风,何志坚.妊娠合并梅毒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选择[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6):596-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