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其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素化合物
氮素化合物
水
微量元素(无机盐类)
生长因子
第25页,本讲稿共64页
1、碳素化合物营养源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碳素化合物的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的重要元素; 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内贮藏物质的主要原料;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能量来源。
第26页,本讲稿共64页
(2)碳源种类
糖:
有些种类的发酵生产对金属离子相当敏感,因为有些金属离子 是中间代谢酶的抑制剂或激活剂。
柠檬酸发酵中铁、锰和锌离子都能明显影响产量,钙 离子对细菌淀粉酶的生产有促进作用;
钴离子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发酵是必需的,这些在培养 基配制时都必须予以注意。
第24页,本讲稿共64页
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营养与作用
第13页,本讲稿共64页
3、按用途
增殖培养基:可以配制成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而不适合其他微 生物生长,从而达到从自然界分离这种微生物的目的。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能否利用培养基中某种营养成分, 借助指示剂的显色反应,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内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菌 的生长,而促进某种需要菌的生长。
• 在发酵中添加前体物质将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和显著提高产量,如 苯乙酸及其衍生物被认为是青霉素的前体物质。
第21页,本讲稿共64页
(2)添加诱导物:
目前工业用微生物酶多数为诱导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纤 维素酶等。
诱导物的存在能大大强化诱导酶的生物合成。
第22页,本讲稿共64页
(3)注意阻遏物或抑制剂的影响
第8页,本讲稿共64页
(2)合成培养基
是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成分精确, 重复性强,可以减少不能控制的因素。
适用于在实验室范围作有关营养、代谢、分类鉴定、生物测定 及选育菌种、遗传分析等定量研究工作。
但一般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有些微生物营养要 求复杂,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特点:
富含有机氮源,少含或不含糖分。有机氮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能获得更多的细 胞。
对于放线菌或霉菌的产孢子培养基,则氮源和碳源均不宜太丰富,否则容 易长菌丝而较少形成孢子。
斜面培养基中宜加少量无机盐类,供给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
第16页,本讲稿共64页
2、种子培养基(包括摇瓶种子和小罐种子培养基)
第3页,本讲稿共64页
微生物的营养活动,是依靠向外界分泌大量的酶.将周围 环境中大分子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分解成小 分子化合物,再借助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吸收这些小分子 营养来实现的。
第4页,本讲稿共64页
所有发酵培养基都必须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所需的能源,
包括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及水等。对于大规模发
正烷烃:一般是指从石油裂得到的14C至18C的直链烷烃混合
物。
第28页,本讲稿共64页
某一菌种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反应 化合物
甘油 +
化合物 赤藓糖
反应 -
核糖 +
阿东醇
-
果糖 +
半乳糖
+
肌醇 -
葡萄糖
+
柳醇 +
甘露糖
+
乳糖 +
山梨糖
-
蔗糖 +
鼠李糖
+
菊糖 -
卫茅醇
-
淀粉 -
甘露醇
+
糖原 -
山梨醇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等
第7页,本讲稿共64页
1、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
(1)天然培养基
采用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还不恒定的各种植物和 动物组织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例如牛肉膏、 酵母膏、麦芽汁、蛋白胨等)制成的。
适合于各类异养微生物生长,而一般自养微生物都不能生 长。
影响。
(2)目标氮源浓度的确定:选取氮源种类效果好的两种 碳源进行不同浓度研究。
第35页,本讲稿共64页
3、水
(1) 水是良好的溶剂,菌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溶解于水 中被吸收的。
(2) 渗透、分泌、排泄等作用都以水为媒介;
(3) 水直接参与代谢作用中的许多反应。所以,水在生物化学反
应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
β-甲基-D-木糖甙
-
+
α-甲基-D-甘露糖甙
-
-
α-甲基-D-葡萄糖甙
-
+
N-乙酰-葡糖胺
-
-
2-酮基-葡萄糖酸盐
+
-
5-酮基-葡萄糖酸盐
-
对照
-
第29页,本讲稿共64页
糖蜜:是制糖厂生产糖时的结晶母液,是蔗糖厂的副产物。含有较丰 富的糖、氨素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等,是微生物工业的价廉物美 的原料。
培养种子的目的:
扩大培养,增加细胞数量;
同时也必须培养出强壮、健康、活性高的细胞。为了使细胞迅速进行 分裂或菌丝快速生长。
种子培养基特点: 必须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需要充足的氮源和生长因子。
种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供孢子发芽生长用的种子培 养基,可添加一些易被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氮源。
碳源的确定: (1)种类的确定:在基础培养基中将碳源换成质量百分比
相同的(1-2%)的不同碳源,比较对目标产物的影响。 (2)目标碳源浓度的确定:选取碳源种类效果好的两种碳源进
行不同浓度研究。
第31页,本讲稿共64页
2、氮素化合物
氮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 核酸是微生物原生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2、按物理性质
(1)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及生理代谢等基本理论 研究工作。
发酵工业多用作培养种子和发酵的培养基。
在菌种筛选工作和菌种培养工作中,也常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摇瓶 培养
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情况有时也可用作鉴定菌种的参考。
发酵培养
生理代谢
菌种筛选
种子培养
第11页,本讲稿共64页
第9页,本讲稿共64页
(3)半合成培养基
多数培养基配制是采用一部分天然有机物作碳源、氮源和 生长因子的来源,再适当加入一些化学药品以补充无机盐 成分,使其更能充分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
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因此,在微生 物工业生产上和试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第10页,本讲稿共64页
有机氮源特点: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肽和游离的氨基酸 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及生长因子。 玉米浆:是玉米淀粉生产中的副产物,其中固体物含量在50%。
还含有有机酸、还原糖、磷、微量元素、生长素。 由于玉米浆的来源不同,加工条件也不同,因此玉米浆的成分有
较大波动。
第33页,本讲稿共64页
(2)固体培养基
分类:斜面试管、平板等
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配成的, 最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第12页,本讲稿共64页
作用: 固体培养基在菌种的分离、保藏、菌落特征的观察、活 菌计数和鉴定菌种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在制曲、酶制剂、柠檬酸等生产中,用来培养霉菌等的 固体种子和发酵培养基是由麸皮等农作物加无机元素等 制成。
有机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苹果酸、丙酮酸、酒石酸等。
第27页,本讲稿共64页
醇类:甘露醇、甘油、低浓度的乙醇。
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低级脂肪酸都可用作碳 源。油酸和亚油酸等高级脂肪酸可被不少放线菌和真菌作为 碳源和能源利用,低浓度的高级脂肪酸可刺激细菌生长,但 浓度较高时往往有毒害作用。
(4) 水的比热高,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所放出的热,使 细胞内温度不致骤然上升。
(5) 水是热的良导体,有利于放热,可调节细胞的温度。
非 水 相
第36页,本讲稿共64页
4、微量元素(无机盐类)
无机盐类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功用是: ①构成菌体成分;
酵生产,除考虑上述微生物的需要外,还必须重视培养基原料的价
格和来源。
第5页,本讲稿共64页
二、培养基的用途
筛选菌种 保藏菌种
检验杂菌 培养种子 发酵生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6页,本讲稿共64页
(一)培养基的分类
1、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
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2、按物理性质
固体 液体
3、按用途
第14页,本讲稿共64页
(二)发酵生产中的培养基类型
工业发酵中培养基往往是依据生产流程和作用分为:
斜面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第15页,本讲稿共64页
1、斜面培养基
作用: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包括细菌、酵母等的斜面培养基以及霉菌、 放线菌生孢子培养基或麸曲培养基等。 这类培养基主要作用是供给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
种子培养基成分还应考虑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近。
第17页,本讲稿共64页
3、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是发酵生产中最主要的培养基,它不仅耗用大 量的原材料,而且也是决定发酵生产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第18页,本讲稿共64页
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和注意事项
(1)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培养基成分必须满足细胞生长,代谢 活动和合成产物所需的基本要求。
所需。
第19页,本讲稿共64页
4、注意代谢调节物的影响:
有些物质存在于培养基中往往能明显地促进或抑制发酵 产物的形成。
前体物质 诱导剂 阻遏物
抑制剂
金属离子
第20页,本讲稿共64页
(1)添加有关前体物质:
• 前体物质:是指当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基本 上不改变其分子结构而直接进入产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从而 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产物的合成方向和提高产量。
淀粉:一般要经菌体产生的胞外酶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利 用。可克服葡萄代谢过快的弊病。来源丰富,价格比较低廉。 常用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甘薯淀。
油和脂肪:在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溶解氧的参与下,氧化成水和CO2。因此用脂肪作碳源时需比糖代
谢供给更多的氧。
第30页,本讲稿共64页
第三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 其处理
第1页,本讲稿共64页
第一节 培养基的选择和确定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二、培养基的用途
三、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四、培养基成分的营养与作用 五、培养基确定方法 六、正交试验在培养基确定中的应用
第2页,本讲稿共64页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 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提供除营养外 的其它生长所必须的环境条件。
(2)配制合适的浓度:可以从发酵动力学有关生长、产物合 成和基质利用物料平衡的关系中大致推算所需原料或大致计 算出所需主要原料的需要量。
(3)主成分与其他成分的配比。 (4)控制合适的pH: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物的合成往往需要—
定的pH环境,在最适pH值下有利于加快各种酶的反应。因此在
整个发酵过程中应使培养基的pH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或产物合成
氮素一般不提供能量,但硝化细菌却能利用氨作为氮源和 能源。
就某一类微生物而言,由于其合成能力的差异,对氮营养 的需要也有很大区别。
第32页,本讲稿共64页
(1)氮的来源:
有机氮源: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 蛋白胨、酵母膏、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等。
它们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被菌体进一步分解 代谢。
培养基中存在反馈阻遏物或分解阻遏物均能影响酶的合成, 降低发酵产量。
有些酶的抑制剂却能提高某些代谢产物的产量。
在培养基配制时必须注意加入有益的抑制剂,而避免混入有害的抑 制物。
例:酒精酵母可添加亚硫酸钠固定乙醛,阻止其还原成酒 精,使代谢往甘油合成的方向发展。
第23页,本讲稿共64页
5、金属离子的影响:
单糖中的葡萄糖:最易利用的糖,并且作为加速微生物生长的一
种有效的糖。过多的葡萄糖会过分加速菌体的呼吸,以致培养基 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需要。造成有机酸不能及时氧化,造成培养
基pH下降。
寡糖中的蔗糖、麦芽糖、棉子糖
多糖中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甲壳质和果胶质等。
其中淀粉是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的碳源。
+
化合物 熊果甙 七叶灵 麦芽糖 蜜二糖 海藻糖 松三糖 棉子糖 木糖醇 D-木糖 L-木糖
反应
化合物
+ 苦杏仁甙
+ 纤维二糖
+ 拢牛儿糖
- D-岩糖
+ L-岩糖
+- D-松二糖
- D-来苏糖
- D-塔格糖
+ 葡萄糖酸盐
- D-阿拉伯糖
反应
化合物
反应
+
+
L-阿拉伯糖
+
+
D-阿拉伯糖醇
+
-
L-阿拉伯糖醇
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氨水等。 微生物对其吸收利用比有机物快,所以也称速效氮。 利用无机氮时应注意引起的pH变化。 实验室中常用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等作为有机氮源;
工业生产上常用硫酸铵、尿素、氨水、豆饼粉、花生 饼粉、麸皮等原料作氮源。
第34页,本讲稿共64页
(2)氮源的确定
(1)种类的确定:在基础培养基中将氮源换成含氮素百 分比相同的(0.1-0.5%)的不同氮源,比较对目标产物的
氮素化合物
水
微量元素(无机盐类)
生长因子
第25页,本讲稿共64页
1、碳素化合物营养源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碳素化合物的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的重要元素; 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内贮藏物质的主要原料;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能量来源。
第26页,本讲稿共64页
(2)碳源种类
糖:
有些种类的发酵生产对金属离子相当敏感,因为有些金属离子 是中间代谢酶的抑制剂或激活剂。
柠檬酸发酵中铁、锰和锌离子都能明显影响产量,钙 离子对细菌淀粉酶的生产有促进作用;
钴离子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发酵是必需的,这些在培养 基配制时都必须予以注意。
第24页,本讲稿共64页
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营养与作用
第13页,本讲稿共64页
3、按用途
增殖培养基:可以配制成适合某种微生物生长而不适合其他微 生物生长,从而达到从自然界分离这种微生物的目的。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能否利用培养基中某种营养成分, 借助指示剂的显色反应,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内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菌 的生长,而促进某种需要菌的生长。
• 在发酵中添加前体物质将有利于产物的合成和显著提高产量,如 苯乙酸及其衍生物被认为是青霉素的前体物质。
第21页,本讲稿共64页
(2)添加诱导物:
目前工业用微生物酶多数为诱导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纤 维素酶等。
诱导物的存在能大大强化诱导酶的生物合成。
第22页,本讲稿共64页
(3)注意阻遏物或抑制剂的影响
第8页,本讲稿共64页
(2)合成培养基
是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成分精确, 重复性强,可以减少不能控制的因素。
适用于在实验室范围作有关营养、代谢、分类鉴定、生物测定 及选育菌种、遗传分析等定量研究工作。
但一般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有些微生物营养要 求复杂,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特点:
富含有机氮源,少含或不含糖分。有机氮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繁殖,能获得更多的细 胞。
对于放线菌或霉菌的产孢子培养基,则氮源和碳源均不宜太丰富,否则容 易长菌丝而较少形成孢子。
斜面培养基中宜加少量无机盐类,供给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
第16页,本讲稿共64页
2、种子培养基(包括摇瓶种子和小罐种子培养基)
第3页,本讲稿共64页
微生物的营养活动,是依靠向外界分泌大量的酶.将周围 环境中大分子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分解成小 分子化合物,再借助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吸收这些小分子 营养来实现的。
第4页,本讲稿共64页
所有发酵培养基都必须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所需的能源,
包括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及水等。对于大规模发
正烷烃:一般是指从石油裂得到的14C至18C的直链烷烃混合
物。
第28页,本讲稿共64页
某一菌种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反应 化合物
甘油 +
化合物 赤藓糖
反应 -
核糖 +
阿东醇
-
果糖 +
半乳糖
+
肌醇 -
葡萄糖
+
柳醇 +
甘露糖
+
乳糖 +
山梨糖
-
蔗糖 +
鼠李糖
+
菊糖 -
卫茅醇
-
淀粉 -
甘露醇
+
糖原 -
山梨醇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等
第7页,本讲稿共64页
1、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
(1)天然培养基
采用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还不恒定的各种植物和 动物组织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例如牛肉膏、 酵母膏、麦芽汁、蛋白胨等)制成的。
适合于各类异养微生物生长,而一般自养微生物都不能生 长。
影响。
(2)目标氮源浓度的确定:选取氮源种类效果好的两种 碳源进行不同浓度研究。
第35页,本讲稿共64页
3、水
(1) 水是良好的溶剂,菌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溶解于水 中被吸收的。
(2) 渗透、分泌、排泄等作用都以水为媒介;
(3) 水直接参与代谢作用中的许多反应。所以,水在生物化学反
应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
β-甲基-D-木糖甙
-
+
α-甲基-D-甘露糖甙
-
-
α-甲基-D-葡萄糖甙
-
+
N-乙酰-葡糖胺
-
-
2-酮基-葡萄糖酸盐
+
-
5-酮基-葡萄糖酸盐
-
对照
-
第29页,本讲稿共64页
糖蜜:是制糖厂生产糖时的结晶母液,是蔗糖厂的副产物。含有较丰 富的糖、氨素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等,是微生物工业的价廉物美 的原料。
培养种子的目的:
扩大培养,增加细胞数量;
同时也必须培养出强壮、健康、活性高的细胞。为了使细胞迅速进行 分裂或菌丝快速生长。
种子培养基特点: 必须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需要充足的氮源和生长因子。
种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供孢子发芽生长用的种子培 养基,可添加一些易被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氮源。
碳源的确定: (1)种类的确定:在基础培养基中将碳源换成质量百分比
相同的(1-2%)的不同碳源,比较对目标产物的影响。 (2)目标碳源浓度的确定:选取碳源种类效果好的两种碳源进
行不同浓度研究。
第31页,本讲稿共64页
2、氮素化合物
氮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 核酸是微生物原生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2、按物理性质
(1)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及生理代谢等基本理论 研究工作。
发酵工业多用作培养种子和发酵的培养基。
在菌种筛选工作和菌种培养工作中,也常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摇瓶 培养
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情况有时也可用作鉴定菌种的参考。
发酵培养
生理代谢
菌种筛选
种子培养
第11页,本讲稿共64页
第9页,本讲稿共64页
(3)半合成培养基
多数培养基配制是采用一部分天然有机物作碳源、氮源和 生长因子的来源,再适当加入一些化学药品以补充无机盐 成分,使其更能充分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
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因此,在微生 物工业生产上和试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第10页,本讲稿共64页
有机氮源特点: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肽和游离的氨基酸 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及生长因子。 玉米浆:是玉米淀粉生产中的副产物,其中固体物含量在50%。
还含有有机酸、还原糖、磷、微量元素、生长素。 由于玉米浆的来源不同,加工条件也不同,因此玉米浆的成分有
较大波动。
第33页,本讲稿共64页
(2)固体培养基
分类:斜面试管、平板等
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配成的, 最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第12页,本讲稿共64页
作用: 固体培养基在菌种的分离、保藏、菌落特征的观察、活 菌计数和鉴定菌种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在制曲、酶制剂、柠檬酸等生产中,用来培养霉菌等的 固体种子和发酵培养基是由麸皮等农作物加无机元素等 制成。
有机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琥珀酸、苹果酸、丙酮酸、酒石酸等。
第27页,本讲稿共64页
醇类:甘露醇、甘油、低浓度的乙醇。
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低级脂肪酸都可用作碳 源。油酸和亚油酸等高级脂肪酸可被不少放线菌和真菌作为 碳源和能源利用,低浓度的高级脂肪酸可刺激细菌生长,但 浓度较高时往往有毒害作用。
(4) 水的比热高,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所放出的热,使 细胞内温度不致骤然上升。
(5) 水是热的良导体,有利于放热,可调节细胞的温度。
非 水 相
第36页,本讲稿共64页
4、微量元素(无机盐类)
无机盐类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功用是: ①构成菌体成分;
酵生产,除考虑上述微生物的需要外,还必须重视培养基原料的价
格和来源。
第5页,本讲稿共64页
二、培养基的用途
筛选菌种 保藏菌种
检验杂菌 培养种子 发酵生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6页,本讲稿共64页
(一)培养基的分类
1、按培养基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
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2、按物理性质
固体 液体
3、按用途
第14页,本讲稿共64页
(二)发酵生产中的培养基类型
工业发酵中培养基往往是依据生产流程和作用分为:
斜面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第15页,本讲稿共64页
1、斜面培养基
作用: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包括细菌、酵母等的斜面培养基以及霉菌、 放线菌生孢子培养基或麸曲培养基等。 这类培养基主要作用是供给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
种子培养基成分还应考虑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近。
第17页,本讲稿共64页
3、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是发酵生产中最主要的培养基,它不仅耗用大 量的原材料,而且也是决定发酵生产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第18页,本讲稿共64页
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和注意事项
(1)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培养基成分必须满足细胞生长,代谢 活动和合成产物所需的基本要求。
所需。
第19页,本讲稿共64页
4、注意代谢调节物的影响:
有些物质存在于培养基中往往能明显地促进或抑制发酵 产物的形成。
前体物质 诱导剂 阻遏物
抑制剂
金属离子
第20页,本讲稿共64页
(1)添加有关前体物质:
• 前体物质:是指当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基本 上不改变其分子结构而直接进入产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从而 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产物的合成方向和提高产量。
淀粉:一般要经菌体产生的胞外酶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利 用。可克服葡萄代谢过快的弊病。来源丰富,价格比较低廉。 常用的为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甘薯淀。
油和脂肪:在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溶解氧的参与下,氧化成水和CO2。因此用脂肪作碳源时需比糖代
谢供给更多的氧。
第30页,本讲稿共64页
第三章 发酵工业原料及 其处理
第1页,本讲稿共64页
第一节 培养基的选择和确定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二、培养基的用途
三、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四、培养基成分的营养与作用 五、培养基确定方法 六、正交试验在培养基确定中的应用
第2页,本讲稿共64页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 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提供除营养外 的其它生长所必须的环境条件。
(2)配制合适的浓度:可以从发酵动力学有关生长、产物合 成和基质利用物料平衡的关系中大致推算所需原料或大致计 算出所需主要原料的需要量。
(3)主成分与其他成分的配比。 (4)控制合适的pH: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物的合成往往需要—
定的pH环境,在最适pH值下有利于加快各种酶的反应。因此在
整个发酵过程中应使培养基的pH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或产物合成
氮素一般不提供能量,但硝化细菌却能利用氨作为氮源和 能源。
就某一类微生物而言,由于其合成能力的差异,对氮营养 的需要也有很大区别。
第32页,本讲稿共64页
(1)氮的来源:
有机氮源: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 蛋白胨、酵母膏、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等。
它们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被菌体进一步分解 代谢。
培养基中存在反馈阻遏物或分解阻遏物均能影响酶的合成, 降低发酵产量。
有些酶的抑制剂却能提高某些代谢产物的产量。
在培养基配制时必须注意加入有益的抑制剂,而避免混入有害的抑 制物。
例:酒精酵母可添加亚硫酸钠固定乙醛,阻止其还原成酒 精,使代谢往甘油合成的方向发展。
第23页,本讲稿共64页
5、金属离子的影响:
单糖中的葡萄糖:最易利用的糖,并且作为加速微生物生长的一
种有效的糖。过多的葡萄糖会过分加速菌体的呼吸,以致培养基 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需要。造成有机酸不能及时氧化,造成培养
基pH下降。
寡糖中的蔗糖、麦芽糖、棉子糖
多糖中的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甲壳质和果胶质等。
其中淀粉是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的碳源。
+
化合物 熊果甙 七叶灵 麦芽糖 蜜二糖 海藻糖 松三糖 棉子糖 木糖醇 D-木糖 L-木糖
反应
化合物
+ 苦杏仁甙
+ 纤维二糖
+ 拢牛儿糖
- D-岩糖
+ L-岩糖
+- D-松二糖
- D-来苏糖
- D-塔格糖
+ 葡萄糖酸盐
- D-阿拉伯糖
反应
化合物
反应
+
+
L-阿拉伯糖
+
+
D-阿拉伯糖醇
+
-
L-阿拉伯糖醇
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氨水等。 微生物对其吸收利用比有机物快,所以也称速效氮。 利用无机氮时应注意引起的pH变化。 实验室中常用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等作为有机氮源;
工业生产上常用硫酸铵、尿素、氨水、豆饼粉、花生 饼粉、麸皮等原料作氮源。
第34页,本讲稿共64页
(2)氮源的确定
(1)种类的确定:在基础培养基中将氮源换成含氮素百 分比相同的(0.1-0.5%)的不同氮源,比较对目标产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