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天然饵料对南美白对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料的组与投喂杜氏枪乌贼、近江牡蛎组在产卵量、卵巢发育时间、蜕壳间期、交配率、孵化率、变态率方面具有显
著差异(P<0.01)。投喂双齿围沙蚕或混合饵料的亲虾平均产卵量可达 21.2×104 粒/尾,卵巢平均发育时间为 101 h,
平均蜕壳间期为 218 h,平均交配率可达 80%,平均孵化率可达 62.99%,平均变态率可达 82.44%。表明在凡纳滨
对虾亲虾培育的过程中,沙蚕单独或与其他天然饵料混合投喂,较乌贼、牡蛎单独投喂对亲虾性腺发育具有更好的
促进效果。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性腺发育;亲虾;天然饵料
中图分类号:S9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09)04-0084-05
Effect of Various Natural Diets on Broodstock’s Gonad Development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2.2 性腺发育时间与蜕壳间期 亲虾性腺发育时间及蜕壳间期如图 2、图 3 所
示。结果表明,混合饵料投喂亲虾效果最好,卵巢 平均发育时间为 101 h,比鱿鱼组和牡蛎组分别缩 短 55.31%和 76.62%;平均蜕壳间期为 218 h,比鱿 鱼组和牡蛎组分别缩短 31.66%和 45.91%。单因素 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显著(P<0.01)。沙蚕的培育效 果与混合饵料相近,Duncan 多重分析显示,混合组 和沙蚕组性腺发育时间与蜕壳间期显著短于鱿鱼 组和牡蛎组。
第4期
姚卫军等:不同天然饵料对凡纳滨对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85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属热带型 开放式纳精囊种类,是我国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品 种。种苗的质量是对虾健康养殖必备条件,亲虾培 育过程是获得优质种苗的关键环节。关于凡纳滨对 虾亲虾的培育,不少学者作了相应的研究,包括凡 纳滨对虾亲虾的培育过程[1-4],凡纳滨对虾亲虾性腺 成熟节律及交配率的提高方法[5],河口区凡纳滨对 虾亲虾的生长、蜕皮、性腺发育特点及产卵交配规 律[6-7],亲虾饵料的营养成分及亲虾的营养需求等 [8-12]。但关于不同天然饵料对凡纳滨对虾亲虾性腺发 育情况、繁殖质量影响的研究未见详细报道。本实 验用几种常见天然饵料培育凡纳滨对虾亲虾,测定 分析性腺发育相关指标,比较不同饵料的培育效果, 为亲虾培育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天然饵料提供依据。
摘 要:分别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近江牡蛎(Ostrea riuularis)
及三者的混合饵料(1∶1∶1)培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至性腺发育成熟,通过分析亲虾性腺
发育时间、蜕壳间期、交配率、产卵量、变态率,确定培育亲虾的优质饵料。结果表明:投喂双齿围沙蚕或混合饵
86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第 29 卷
高于鱿鱼组和牡蛎组。
产卵量/(万粒·尾-1)
25 20
b 15 10 5 0
鱿鱼
c
a
牡蛎 沙蚕 饵料
c 混合
图 1 四种饵料培育亲虾的产卵量 Fig. 1 Eggs number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broodstock
under intensive cultivation with four different diets
蜕壳间期/h
500 400 b 300 200 100
0 鱿鱼
c 牡蛎
a 沙蚕
a 混合
饵料
图 2 四种饵料培育亲虾的卵巢发育时间 Fig. 2 Time interval of development of L. vannamei broodstock under intensive cultivation with four different diets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卵量 沙蚕组和混合组产卵量分别为 20.4×104 粒/尾
和 21.2×104 粒/尾(图 1),分别比牡蛎组高 182.59% 和 194.50%,比鱿鱼组平均产卵量高 48.88%和 55.15%,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P<0.01)。 Duncan 多重分析显示,混合组和沙蚕组产卵量显著
第 29 卷 第 4 期 2009 年 8 月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Vol.29 No.4 Aug. 2009
不同天然饵料对凡纳滨对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姚卫军 1,黄翔鹄 1,李 活 2
(1.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5;2.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广东 茂名 525000)
YAO Wei-jun1, HUANG Xiang-hu1, LI Huo2 (1. Fisheries Colleg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China; 2. Maoming Jinyang
Tropical Fish Cultivation Co., Ltd. 525000, China)
m2,水深 50 cm,养殖密度 8 ~ 10 尾/m2,照度 100 ~ 500 lx,光照周期 13 ~ 14 h。网箱规格 120 cm× 90 cm×75 cm,网眼尺寸 0.37mm;产卵及孵化在 4 个黑色玻璃钢圆桶中进行,孵化水温 28 ~ 30 ℃。 培育期间 24 h 充气,水温 28 ± 2 ℃,盐度 25 ± 2, pH 7.8~8.0,溶解氧 ≥ 5 mg/L,氨氮≤0.6 mg/L, 亚硝酸盐≤0.1 mg/L,透明度 25 ~ 40 cm。 1.2.4 亲虾培育管理 每天投饵 5 次,时间为 8:00、 12:00、16:00、20:00、23:00。每天早晚 8:00、19:00 各换水一次,日换水量为水体总量的 25%。换水时 虹吸出粪便与残饵,及时清除蜕壳与死虾。每天上 午观察亲虾性腺发育情况,将网箱中卵巢发育成熟 雌虾放入雄虾池诱导交配。19:00 查看交配情况, 交配成功的放入产卵桶,未交配的放入临时网箱, 挑选完毕后再放回雄虾池继续交配,21:00 再挑选 一次。亲虾交配期间白天照度控制在 200±10 lx, 晚间补充人工光源以提高交配率[1]。亲虾产卵时间 约为 20:00-23:00,产卵时保持安静与黑暗,产卵后 放回雌虾池。产卵及孵化期间给予微量充气,以水 面微微泛动为宜。5:00 开始每隔 1 h 推卵一次,直 至 14:00 孵化结束。孵化后用网眼尺寸 0.074 mm 的 幼体网收集无节幼体,用洁净海水淋洗后放入另一 黑色玻璃钢圆桶中培养,24 h 后,无节幼体变态为 蚤状幼体。培育过程中观测记录亲虾死亡数量、性 别、蜕壳时间、水温、盐度、摄食情况、性腺发育 时间、交配率、产卵量、孵化率、变态率。 1.2.5 数据分析 产卵量、孵化率、变态率统计采 用抽样计数的方法,重复取样两次。蜕壳间期取两 次连续蜕壳时间间隔,交配率=(已交配雌虾条数/ 参与交配的雌虾条数)×100%,孵化率=(无节幼 体数/产卵量)×100%,变态率=(蚤状幼体数/无节 幼体数)×100%。在 SPSS 11.5 for Windows 下进行 ANOVA(极显著水平为 0.01)和 Duncan 多重比较 (显著水平为 0.0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亲虾来源及暂养 凡纳滨对虾亲虾,13 月龄 的繁殖期成虾,于 2008 年 8 月购自茂名养殖场。雌 雄比例 1∶1,雄虾体长 14 cm 以上,体重 35 g 以上; 雌虾体长 15 cm 以上,体重 50 g 以上。亲虾体表光 洁,健康无病,有活力。亲虾运回后用聚维酮碘消 毒,将雌雄亲虾分池暂养,每天投喂适量鲜活饵料, 以恢复亲虾体力,暂养期约 7 d。 1.1.2 饵料 杜氏枪乌贼 Loligo duvauceli(i 鱿鱼)、 近江牡蛎 Ostrea riuularis(牡蛎)、双齿围沙蚕 Perinereis aibuhitensis(沙蚕)购自湛江市市场。鱿 鱼用切丝机加工成丝。鱿鱼和牡蛎冰冻 3 d 以内, 保证饵料新鲜,沙蚕采用活体投喂。各种饵料投喂 前用海水清洗两遍。 1.1.3 海水处理 亲虾培养用水由外海潮水抽入, 经沙滤池沉淀过滤注入高位池。亲虾产卵孵化用水 经两道沙滤池过滤,再经一道活性炭和一道毡袋过 滤后,注入产卵桶,放入亲虾前数小时添加终浓度 2 mg/L 的 EDTA。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 实验分四 4 组,分别投喂鱿鱼、 牡蛎、沙蚕及混合饵料,每组设两个平行,其中混 合饵料是鱿鱼、牡蛎、沙蚕按质量等比混合,每组 5 尾雌虾,网箱中培养。雄虾投喂鱿鱼、牡蛎和沙 蚕,高位池培养。 1.2.2 培育条件 室内水泥池 2 个,面积均为 30
Abstract: The gonad develop interval, ecdysis interval, mating rate, hatch rate and metamorphism rat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broodstock were analyzed to ascertain the most appropriate feed during the course of culture with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Loligo duvaucelii, Ostrea riuularis and a mixture (1:1:1) of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feeds for the mature of gona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distin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roodstock cultured with P. aibuhitensis or mixed feeds and the broodstock cultured with L. duvaucelii or O. riuularis in egg number, gonad develop interval, ecdysis interval, mating rate, hatch rate and metamorphism rate(P < 0.01). For broodstock cultured with L. duvaucelii or O. riuularis, the average egg number can be 21.2×104, th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erage gonad develop interval can be 101h, the average ecdysis interval can be 218h, the average mating rate can be 80%, the average hatch rate can be 62.99%, the average metamorphism rate can be 82.44%. The research showed P. aibuhitensis or mixed feeds composed with P. aibuhitensis had better effect than L. duvaucelii or O. riuularis on promoting broodstock's gonad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culture to L. vannamei. Key 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 gonad development; broodstock; natural diets
收稿日期:2009-01-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9b01) 第一作者:姚卫军(197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E-mail:ccd14bkh@ 通讯作者:黄翔鹄,教授,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E-mail: yb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