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载机发动机舱安全性能的综合改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控制开关装置安装在驾驶室离司机较近位置,选用 容量较大 8kg 干粉灭火器(原车载灭火器 4kg 保留不变) 固定在原灭火器旁边支架上。通过控制执行元件装置开启
5 改造效果
我队实际作业中,装载机多次发生因发动机舱内线路 出现异常状况,造成舱盖无法及时开启,导致严重火灾事件。 对装载机发动机舱进行综合改造,可以有效应对发动机舱 内出现的异常状况,大幅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有效提高 设备利用率,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设备维护保养费用。
设计制作的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有效解决了高 温的涡轮增压器与周围有破裂的高压油管喷出的大量油雾 接触后引起明火的安全问题。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采用电瓶独立供电,在全车电 气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司机迅速按下 控制按钮即可。该装置全覆盖、无死角,大大降低了发动 机舱内发生火灾的概率。
图 2 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
3.3 机舱护罩起升执行器改造
该系列装载机发动机舱的开启方式为电动整体升降式, 引擎盖升降是靠 2 部直流电机带动涡轮涡杆实现的。该起升 执行器故障率高,总成价格昂贵,损坏后无法修复,维修成 本较高,至今已更换 21 套,花费近 20 万元。且原执行器线 路不可单独分离,和整车大线交织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或 电器故障,线路发生连带性损坏,机舱盖便无法及时开启。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车载电瓶独立供电的电控液压起 升杆代替原电动涡轮涡杆执行器。采用大扭矩电控液压起升 杆替代原部件,并提高了机舱盖起升速度。采用车载蓄电池 独立供电,在电气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解决了原部件 故障率高、手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如图 3 所示。
图 4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改造
4 主要技术创新点
36 工程机械与维修
护装置如图 2 所示。
改造组图
灭火器,灭火器干粉通过执行装置管路实现多点喷射。 该自动灭火装置简单、安全、实用、且拆装方便,其
开关通过电瓶独立供电,操作简单,一旦发生险情司机迅 速按下控制按钮即可。机舱内容易发生险情的地方全覆盖、 无死角。主要起火点上安装 5 个喷头,一旦发生险情,在 不开启发动机舱盖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喷出干粉控制火情。 同时保留原车载灭火器,起双重安全保障。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实用性、应用性强,可实现不同 台装载机及 12 台挖掘机自动灭火装置改装,使用效果良 好。共计完成 6 台卡特 980L 系列装载机执行器的改造,设 备故障频次和维护费用均大幅降低。仅执行器年均检修维护 费用就从 3.8 万元 / 台下降至 0.6 万元 / 台,合计每年可节 省费用 26 万元。
上述改造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舱内隐患险情发生,据统计 分析可知,43 台装载机全年可节约材料费 365.5 万元,且可 多增加 86 个月工作时间,改造效果良好。■
CM&M 2021.04 37
在全封闭发动机舱盖上改造可开启散热通风百叶窗, 有效解决了因发动机舱温度过高造成的各种险情,既能随时 开启散热通风,又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及时应对的应急窗口。
发动机舱起升方式采用车载电瓶独立供电的液压方式代 替原电控涡轮涡杆起升方式,解决了一旦发生电器线路火灾 电控起升方式失效,无法及时开启机舱盖这一重大隐患。
2.3 起升执行器失效机舱盖不能开启
发动机舱起升靠电控实现,一旦发生火灾,线路会发生 连带性损坏,使执行器失去效能,无法及时开启机舱盖, 司机便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喷洒灭火器,从而错过最佳救助 时间。
2.4 皮带轮、惰轮抱死易引发明火
若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及涨紧轮、惰轮抱死,会引起 皮带摩擦冒烟起明火现象。
3 具体改造方案 3.1 发动机舱盖可开启改造
该装载机发动机护罩无散热通风装置,作业中发动机
舱内的温度较高,其中的线路、胶管等容易老化。发动机 护罩采用电控方式,一旦护罩内发生线路起火等状况,发 动机护罩将无法迅速开启,为此将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发动机舱盖进行了改造如下: 在发动机上舱盖上开 1 个活动窗口,安装 2mm 厚铝板盖, 四周加装密封条。将上舱盖改造切割下的板材加工成百叶 窗,装在发动机左右侧护罩上。如此发动机上、左、右舱 盖上既有了能随时开启的散热通风百叶窗,也有了应对紧 急状况的应急窗口。发动机舱盖改造如图 1 所示。
1 改造背景
我公司在用大吨位装载机共有 57 台,主要负责公司货 物堆高、火车装车及汽运疏港等作业,每天长达 16h 的高 负荷作业给装载机发动机舱安全性能带来了极大挑战。其 中有 43 台装载机发动机舱盖采用电控整体上下开启式。这 种整体上下开启式优点是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缺点是一 旦发生隐患险情如无法正常迅速开启,会错过最佳救助时 间。对此,我们决定在保留原车设计优点的前提下,对其 安全风险高的部位进行改造。
图 1 发动机舱盖改造
3.2 加装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涡轮增压器周围温度高这一问题,我们该部 位进行了改造。根据涡轮增压器、排气管的形状及温度, 设计制作一个分体的异形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外层采用玻 璃钢,并外加耐高温软石棉,最后通过喉箍固定。整个隔 热装置安全、实用、耐久且拆装方便。涡轮增压器异形防
图 3 机舱护罩执行器升降改造
3.4 发动机舱加装自动灭火装置
装载机实际作业中,发动机舱冒烟起明火原因主要有 3 种:一是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及涨紧轮、惰轮抱死,产生高 温;二是液压油箱下方起动线束老化自燃;三是高压油管 破裂后喷出大量油雾,与高温的涡轮增压器接触引起明火。
为保证装载机安全有效运行,确保发动机舱内安全风险 点全覆盖、无死角,我们给其加装了发动机自动灭火装置, 上机安装前试验多次,效果良好。具体方案如下:
技术·维修 TECHNOLOGY & MAINTENANCE
提升装载机发动机舱安全性能的综合改造
■ 房鲁韬 薛利英 戴方刚
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针对装载机发动机舱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动机舱开启装置、涡轮增压器防护装置、机舱护罩执行器和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 置进行改造,有效避免发动机舱内隐患险情发生。 关键词: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动机舱温度过高
全封闭发动机舱密闭性好,长时间作业舱内温度容易 过高,会加速其中的电器线路、胶管等部件的老化速度, 容易引起冒烟明火隐患。
2.2 涡轮增压器周围温度高
长时间工作的涡轮增压器温度高达 300 ~ 400℃,周 围安装有机油、液压油等管路,高压油管破裂后喷出的大 量油雾与高温的涡轮增压器接触后易引发明火。
5 改造效果
我队实际作业中,装载机多次发生因发动机舱内线路 出现异常状况,造成舱盖无法及时开启,导致严重火灾事件。 对装载机发动机舱进行综合改造,可以有效应对发动机舱 内出现的异常状况,大幅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有效提高 设备利用率,同时还能大幅降低设备维护保养费用。
设计制作的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有效解决了高 温的涡轮增压器与周围有破裂的高压油管喷出的大量油雾 接触后引起明火的安全问题。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采用电瓶独立供电,在全车电 气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司机迅速按下 控制按钮即可。该装置全覆盖、无死角,大大降低了发动 机舱内发生火灾的概率。
图 2 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
3.3 机舱护罩起升执行器改造
该系列装载机发动机舱的开启方式为电动整体升降式, 引擎盖升降是靠 2 部直流电机带动涡轮涡杆实现的。该起升 执行器故障率高,总成价格昂贵,损坏后无法修复,维修成 本较高,至今已更换 21 套,花费近 20 万元。且原执行器线 路不可单独分离,和整车大线交织在一起,一旦发生火灾或 电器故障,线路发生连带性损坏,机舱盖便无法及时开启。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车载电瓶独立供电的电控液压起 升杆代替原电动涡轮涡杆执行器。采用大扭矩电控液压起升 杆替代原部件,并提高了机舱盖起升速度。采用车载蓄电池 独立供电,在电气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解决了原部件 故障率高、手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如图 3 所示。
图 4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改造
4 主要技术创新点
36 工程机械与维修
护装置如图 2 所示。
改造组图
灭火器,灭火器干粉通过执行装置管路实现多点喷射。 该自动灭火装置简单、安全、实用、且拆装方便,其
开关通过电瓶独立供电,操作简单,一旦发生险情司机迅 速按下控制按钮即可。机舱内容易发生险情的地方全覆盖、 无死角。主要起火点上安装 5 个喷头,一旦发生险情,在 不开启发动机舱盖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喷出干粉控制火情。 同时保留原车载灭火器,起双重安全保障。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实用性、应用性强,可实现不同 台装载机及 12 台挖掘机自动灭火装置改装,使用效果良 好。共计完成 6 台卡特 980L 系列装载机执行器的改造,设 备故障频次和维护费用均大幅降低。仅执行器年均检修维护 费用就从 3.8 万元 / 台下降至 0.6 万元 / 台,合计每年可节 省费用 26 万元。
上述改造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舱内隐患险情发生,据统计 分析可知,43 台装载机全年可节约材料费 365.5 万元,且可 多增加 86 个月工作时间,改造效果良好。■
CM&M 2021.04 37
在全封闭发动机舱盖上改造可开启散热通风百叶窗, 有效解决了因发动机舱温度过高造成的各种险情,既能随时 开启散热通风,又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及时应对的应急窗口。
发动机舱起升方式采用车载电瓶独立供电的液压方式代 替原电控涡轮涡杆起升方式,解决了一旦发生电器线路火灾 电控起升方式失效,无法及时开启机舱盖这一重大隐患。
2.3 起升执行器失效机舱盖不能开启
发动机舱起升靠电控实现,一旦发生火灾,线路会发生 连带性损坏,使执行器失去效能,无法及时开启机舱盖, 司机便不能第一时间及时喷洒灭火器,从而错过最佳救助 时间。
2.4 皮带轮、惰轮抱死易引发明火
若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及涨紧轮、惰轮抱死,会引起 皮带摩擦冒烟起明火现象。
3 具体改造方案 3.1 发动机舱盖可开启改造
该装载机发动机护罩无散热通风装置,作业中发动机
舱内的温度较高,其中的线路、胶管等容易老化。发动机 护罩采用电控方式,一旦护罩内发生线路起火等状况,发 动机护罩将无法迅速开启,为此将错过最佳的救助时间。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发动机舱盖进行了改造如下: 在发动机上舱盖上开 1 个活动窗口,安装 2mm 厚铝板盖, 四周加装密封条。将上舱盖改造切割下的板材加工成百叶 窗,装在发动机左右侧护罩上。如此发动机上、左、右舱 盖上既有了能随时开启的散热通风百叶窗,也有了应对紧 急状况的应急窗口。发动机舱盖改造如图 1 所示。
1 改造背景
我公司在用大吨位装载机共有 57 台,主要负责公司货 物堆高、火车装车及汽运疏港等作业,每天长达 16h 的高 负荷作业给装载机发动机舱安全性能带来了极大挑战。其 中有 43 台装载机发动机舱盖采用电控整体上下开启式。这 种整体上下开启式优点是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缺点是一 旦发生隐患险情如无法正常迅速开启,会错过最佳救助时 间。对此,我们决定在保留原车设计优点的前提下,对其 安全风险高的部位进行改造。
图 1 发动机舱盖改造
3.2 加装涡轮增压器异形防护装置
为了解决涡轮增压器周围温度高这一问题,我们该部 位进行了改造。根据涡轮增压器、排气管的形状及温度, 设计制作一个分体的异形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外层采用玻 璃钢,并外加耐高温软石棉,最后通过喉箍固定。整个隔 热装置安全、实用、耐久且拆装方便。涡轮增压器异形防
图 3 机舱护罩执行器升降改造
3.4 发动机舱加装自动灭火装置
装载机实际作业中,发动机舱冒烟起明火原因主要有 3 种:一是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及涨紧轮、惰轮抱死,产生高 温;二是液压油箱下方起动线束老化自燃;三是高压油管 破裂后喷出大量油雾,与高温的涡轮增压器接触引起明火。
为保证装载机安全有效运行,确保发动机舱内安全风险 点全覆盖、无死角,我们给其加装了发动机自动灭火装置, 上机安装前试验多次,效果良好。具体方案如下:
技术·维修 TECHNOLOGY & MAINTENANCE
提升装载机发动机舱安全性能的综合改造
■ 房鲁韬 薛利英 戴方刚
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股份二公司,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针对装载机发动机舱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动机舱开启装置、涡轮增压器防护装置、机舱护罩执行器和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 置进行改造,有效避免发动机舱内隐患险情发生。 关键词:
2 存在的问题 2.1 发动机舱温度过高
全封闭发动机舱密闭性好,长时间作业舱内温度容易 过高,会加速其中的电器线路、胶管等部件的老化速度, 容易引起冒烟明火隐患。
2.2 涡轮增压器周围温度高
长时间工作的涡轮增压器温度高达 300 ~ 400℃,周 围安装有机油、液压油等管路,高压油管破裂后喷出的大 量油雾与高温的涡轮增压器接触后易引发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