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创新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乐一中2021级创新实验班招生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运用(32分)
1. (3分)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通常所说的“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左传》《三国志》。

B.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以及元代的赵孟頫。

D. “书法四体”指的是正、草、隶、篆。

2.(3分)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

哥哥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弟弟孙少平渴望走出乡村,融入现代文明。

B .保尔告诉冬妮亚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牛虻》,因为书中的传奇领袖加里波第的故事让他着迷。

C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对甘愿牺牲个人幸福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三位巨人表达了崇高的敬仰。

D .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3.(3分)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图中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4.(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嗯.,我们听了非常..
高兴。

”两个织工齐声说。

(解说: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是叹词、形容词)
B .《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B. 《使至塞上》(王维)
C. 《黄鹤楼》(崔颢)
D. 《游山西村》(陆游)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5.(3分)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6.(3分)李明在征文中引用了以下诗句,请写出“桑梓”“烽火”“瀚海”所指代的事物:
①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桑梓”指_________________
②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烽火”指_________________
③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瀚海”指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3分)在活动中,小明对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不太理解,请你用通俗的语言把你的理解告诉他。

(2)(3分)下面是小明本次活动演讲稿提纲,请你帮他把后面的三则材料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填字母)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

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与鲍春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8.默写(8分)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4),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5)蒹葭萋萋,。

(《蒹葭》)
(6),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二.(24分)古诗文阅读
(一)(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自贻①
[唐]杜牧
杜陵萧次君②,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③,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释)①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

②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

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

③彩缋:彩色的绘画。

9.(3分)联系全诗,说说首联诗人以萧次君自比有何作用。

10.(3分)结合尾联诗句,分析作者晚年时的心境。

(二)(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林景熙①
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

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

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父老观以为甚异。

予骇而出。

会颖川主人走使②邀予。

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列如崪岫,隐见不常。

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③,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

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若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

日近晡,冉冉漫灭。

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

《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远去代迁,
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

何暇蜃之异哉!
(注)①林景熙,宋末爱国诗人。

②走使:派遣仆人。

③歘(xū)起:忽然涌起。

11.(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既.至②向.之有者安在③是.亦一蜃也④家僮走.报怪事
12.(2分)用“∥”为下面的句子合理断句。

(限断2处)
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
13.(2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14.(3分)作者借助叙事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三)(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范延贵者为殿直①,押兵过金陵。

张忠定公咏②为守,因.问曰:“天使③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⑤桥道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

及至邑,则鄽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

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

以是知其必善政也。

”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

”即日同荐于朝。

希颜后为发运使⑧,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

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

③天使:皇帝的使者。

④邑宰:邑,县宰,泛指地方官吏。

⑤驿传(zhuàn):驿站。

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

⑦鄽(chán)肆:店铺。

⑧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候”都是官职名。

15.(2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因.问曰(2)闻.更鼓分明
16.(2分)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17.(3分)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28分)
(一)(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成一棵树
①世间有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地球,因为有树,变得适宜居住。

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地栖居才成为可能。

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甚至可以没有人,但不能没有树。

②树,以挺拔的站姿坚守脚下的土地,它的根在地底下匍匐蜿蜒。

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

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③树,以仰望的姿态朝天空发出邀请。

枝枝杈杈是树的臂膀,片片绿叶是树的语言。

树,站着会生长。

过不了几年,便拥有自己的树冠。

一团绿色的火焰在大地上燃烧,随着岁月更迭,
时光变迁,树不仅没有变老,反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蓬勃昂扬。

大树参天,遮天蔽日,树为脚下的土地撑起一片荫凉,为在树上栖息的鸟、虫子、蚂蚁、松鼠等阻挡风雨。

④与树相望,我总觉得树是可以亲近的。

树洞里埋藏了人类的秘密,树阴下有人们活动的身影。

树的绿色能让我们绝望的眼睛看到希望,至少也能让疲倦的眼睛得以休息。

细心的人总能发现,每个季节甚至每一天,树的绿色都不相同。

春天是草绿、浅绿,夏天是明亮的绿、浓厚的绿,秋天是深沉的绿。

⑤村口有大树。

古老的村庄,因为有了大树的守候,才有了灵气。

有它们陪伴的岁月,村子宁静而安详,村子里的生活如桃花源一般神秘而美好。

老家村口不仅有参天的香榧树,还有巨大的香樟树、松树,人们从那里远远走过,就能闻到树的香味。

松树村头村尾各有一棵,村头的那棵村里人说树冠长得像龙,村尾的那棵却是笔直向上生长。

村里人相信,这些大树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的命运也就是村子的命运。

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闻到村口大树的香味。

那是家乡的香味。

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希望,这些村口的大树都能站立在村口。

只要我们一走近,就像是见到了熟人,分别久了,便会热泪盈眶。

村口的大树,人世间的村庄有了你才像个村庄啊!
⑦寺庙有古树。

寺庙里的古树散发着佛光,抬起头,所见的是清荫下,信仰的天空。

在天台的国清寺,一口古井旁,挺立着沧桑古树。

我们一行人经过时,有眼尖的人忍不住惊喜地叫了一声“快看,树上有松鼠。

”循着他指的方向,我们果然看到了在树叶间跳动的松鼠,树叶的绿光此刻明亮无比,似乎能划过我们的神经。

呵,这松鼠一定是把古树当成了自己的家园、乐园。

⑧而在普陀的普济禅寺,香道两旁都是硕大古老的树。

在去西天的半山腰,走进一个小小的岔道,便望见一小片森林。

靠近一看,竟然只是一棵树。

这是一棵九百多年的古樟。

主干生支干,支干生枝丫,密密层层,各事其主。

所有的树干斜向天空,广达数亩。

有一棵树上还挂着一块牌子:“心迷就会苦,心悟就自在。


⑨树上有生灵,一棵树就是一个世界。

有一年冬天,我从窗口望出去,总能望见菜园里的一棵常绿树。

每到下午,就有一群鸟雀狂飞乱舞。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一棵鸟树。

”鸟儿因为有了树的庇护,甘心情愿做树的花朵。

⑩树,也许比动物还有灵性。

18.(2分)请简要概括“树”的外观形态。

19. (3分)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 (2分)阅读文章第⑤~⑧段,在下面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一棵树就是一座村庄,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就是。

21.(3分)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

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22.(4分)作者取题为“长成一棵树”,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985年的一场电影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

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

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

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

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

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

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

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

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
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

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⑨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

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

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

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

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

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

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

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

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

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

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

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

⑲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

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⑳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

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㉑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

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㉒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或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㉓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

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

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

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㉔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

他一会儿在银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

他在看他的电影。

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

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㉕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爸,去坐着看电影吧。

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

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

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㉖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

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

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㉗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㉘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23.(3分)阅读⑳—㉘自然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

电影放映前:①_______________ 电影放映中:②_______________ 电影散场后:③_______________
24.(3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⑭段中画线的句子。

25.(2分)请结合上下文,将第⑨段中“姐姐”流泪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26.(2分)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7.(4分)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名著阅读(6分)
28.(6分)名著阅读考查。

请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文段一: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文段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3分)文段二选自小说《》,小说主人公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3分)经典名著往往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两个文段加点字都提到对待往事的态度,综合两个文段,谈谈你的收获。

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
29.(60分)题目:身边的榜样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5 :A B B A C
6. 家乡战争沙漠
7.(1)示例:我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与周围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2)①C②B③A
8. 江春入旧年;山雨欲来风满楼;角声满天秋色里;人有悲欢离合;白露未晞;野芳发而幽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诗人和萧次君一样,官做得不大,还频频去官,抒发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10.运用比喻,以“匹素”自喻,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布匹一般,任人裁剪,不由自己。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厌烦、痛苦和无奈之情。

11.①已经②先前的③这④跑
12.钟鼓楼翼其左右∥ 檐牙历历∥ 极公输巧不能过。

13.大海里突然涌现几座大山,全是以前没见过的。

14.作者由蜃景的幻化漫灭,感慨世间华屋丘墟、沧海桑田,包含着对宋王朝的追忆叹恨。

15.(1)于是,就(2)听到,听见
16.(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

17.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以政绩和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好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

张咏爱才惜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18.以挺拔的站姿坚实地扎根于地下,以仰望的姿态努力向上生长。

19.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由写树过渡到写人与树的关系,揭示树的内涵。

(第一个要点1分,第二个要点2分,共3分。


20.一个家园(乐园)一片森林(共2分。

答出一点得1分。


21.连用两个“一定是”,运用反复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坚信树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强烈感情。

(共3分。

前一要点1分,后一要点2分)
22.作者希望自己也能长成一棵树,表达了作者能像树一样诗意地栖居的愿望,抒发了作者对树的灵性的赞美之情。

(每个要点2分,共4分)
23.①父亲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机械地和前来看电影、道喜的人打招呼。

②父亲在围子外
转悠,乐呵呵地看着看电影的人群并婉拒了女儿一起看电影的建议。

③父亲在人群散尽后,歪在草垛堆中打着呼噜睡觉。

24.运用外貌、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父亲在烈日下搬砖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劳动的艰辛、也表现了姐姐为父亲辛苦劳作而感到心疼和怜惜。

25.听到父亲说只要“我”想上学,砸锅卖铁也供“我”读书,对父亲无条件的支持而感到感动、感激,因为自己让父亲的负担更重而自责、难过。

26.“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我”的身份是弟弟或妹妹、以“我”作为叙述者,使读者深刻理解父母无私付出关爱儿女的主题,深化了小说主题。

27.赞同。

①因为这样可以安慰姐姐,让她不要为家里担心;②父亲的做法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不惧困难。

28.(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修筑,暴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是在和大家的努力下,铁路如期修通了。

(2)文段一: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予儿子悉心的关怀与指导,他建议儿对待往事应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文段二: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对待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我们要做到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

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新时代展示出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用青春的激情、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我们的聪明和才智。

29.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