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八下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八下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
B.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
C.驾驶员驾车行驶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要提前刹车
D.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
2.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等的A、B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球沉底),若A、B两球的浮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B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球A排开液体的重力
B.球B的密度大于球A的密度
C.球A的重力大于球B的重力
D.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感知力的存在,下列不能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
A.用力捏矿泉水瓶使其变瘪B.击球时网球拍变形
C.守门员把球踢出去D.弹簧被拉长
4.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A.1J B.0.lJ C.10J D.100J
5.在验证大气压的覆杯实验中,小明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明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将杯底钻空后,纸片和水会一起掉落下来
6.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一人在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A.质量B.深度C.密度D.体积
7.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
8.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A.前锋队员B.地球C.守门员D.足球
9.在下列物体中,重力约为1N的是
A.一支圆珠笔B.一名中学生
C.两个鸡蛋D.一张课桌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D.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11.如下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个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A.B.C. D.
12.下图开、关门过程中,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推A点最省力
B.手推B点最省力
C.手推C点最省力
D.手推A、B、C三点一样省力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提沙子时,用质量较小的塑料桶代替铁桶后(其他条件不变)做的额外功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写的是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乡村美景。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_。

15.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较快,压强_____,因此获得向上的升力;机上人员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在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16.小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10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5m,小华做的功是____J,物体重力做功____J,功率是____W。

三、实验题
17.(8分)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有焦距分别为25厘米、12厘米、10厘米和8厘米的四个凸透镜。

他选取其中一个固定在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处,如图所示。

(1)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70厘米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厘米,像比物体______(选填“大”或“小”),所用透镜焦距的大小是___厘米。

(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像,以下操作可行的有______。

(选填编号)
A.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动
B.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更换焦距为8厘米的透镜并向右移动蜡烛
C.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更换焦距为25厘米的透镜并向右移动光屏
18.(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由ABCD四幅图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3)比较ACE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小明同学想利用上述器材测出一块橡皮泥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测橡皮泥受到的重力G1;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的示数G2;
③被测橡皮泥的密度ρ泥=_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为已知)。

19.(8分)(1)图1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______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关于图2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撑起液柱。

观点二:否认大气压的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

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m且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______应出现图2中图的现象。

若观点二正确,______应出现图2图中图的现象。

(均选填“甲”或“乙”或“丙”)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用滑轮向左移动沉重的机器。

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要求是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

某品牌小汽车如图所示,质量是2000kg,车上载有人和物品质量共为2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10﹣2m2若小汽车以输出功率60kW在市区外水平路面上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0min(小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不变),g取10N/kg,求:
(1)该汽车行驶了10min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3)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23.(1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质量为75kg,M的体积为3×10-3m3,在M物体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的高度,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大小。

求(g=10N/kg)
(1)物体M的重力;
(2)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3)动滑轮的重力;
(4)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A. 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了解身后的情况,与惯性无关,故A错误;
B. 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是为了减小跳绳时克服体重做功,有利于增加跳绳的次数,与惯性无关,故B 错误;
C.汽车刹车时由于车具有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因此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驾驶员驾车行驶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要提前刹车,故C正确;
D.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跳的更远,是对惯性的利用,故D错误。

2、C
【解析】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出液体重力相同,由于A、B两球的浮力相等,故两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故A错误;
BC.由于A球沉底,其重力大于所受浮力,B球漂浮,其重力等于所受浮力;由于A、B两球的浮力相等,球A的重
力大于球B 的重力;由密度公式m V
ρ=及两球体积相同可知,球A 的密度更大;故B 错误、C 正确; D .根据浮力公式F gV ρ=排可知,若A 、B 两球的浮力相等,A 球排出的液体体积较大,故甲液体密度较小;两烧杯中液体一直处于满溢状态,根据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更大,故D 错误。

故选C 。

3、C
【解析】
ABD .用力捏矿泉水瓶使其变瘪、击球时网球拍变形、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C .守门员把球踢出去,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故选C 。

4、A
【解析】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受到的重力是:
G=mg =0.05kg ×10N/kg=0.5N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在1.5m 左右,当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时,通过的距离大约2m ,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
W=Gh =0.5N ×2m=1J ,
故只有A 正确。

5、D
【解析】
A .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不能帮助小明改变想法,故不合题意
B .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不能帮助小明改变想法,故不符合题意;
C .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帮助小明改变想法,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丁中,将杯底钻空后,纸片和水会一起掉落下来,是水的重力作用的结果, 能帮助小明改变想法,故符合题意。

6、B
【解析】
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但变化的幅度都很小,不会造成液体对水桶的压强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

故选B。

7、D
【解析】
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楼台倒映入池塘是平面镜成像;水晶帘动微风起,描述的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8、B
【解析】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要落到地面上,就是由于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的作用,故选B。

9、C
【解析】
因为G=mg,所以1N物体的质量为
m=G
g

1N
10N/kg
=0.1kg=100g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在10g左右。

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

符合题意;
D.一张课桌的质量在4000g左右。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求出重力是1N的物体的质量,结合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排除有明显不符的选项;从选项中选出与题干质量接近的物体即可。

10、B
【解析】
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是防止惯性带来伤害的,故A错;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让灰尘离开衣服的,故B 正确;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这是由于惯性给人带来的伤害,故C错;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的,故D错;应选B.
11、D
【解析】
A.图中拉力是重力的二分之一;
B.图中拉力是物重的三分之一;
C.图中拉力等于重力的二倍;
D.图中拉力为重力的四分之一;
比较上述结论可知最省力的是D.
12、A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而离门轴较远的点,动力臂最长,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点易于把门推开,所以手推A点最省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变小变大
【解析】
第一空.提沙子时,对小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根据W=Gh可知,用质量较小的塑料桶代替铁桶后,小桶的重力减小,在提升高度相同时,额外功变小。

第二空.提沙子时,对沙子做的功是有用功。

根据机械效率定义可知,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则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增加,即机械效率变大。

14、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春晴天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15、小大气压
【解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详解】
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下方的流速,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因此飞机可以飞起来了;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
故答案为小;大气压.
【点睛】
该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6、500 0 50
【解析】
[1]小华的推力是100N ,在这个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5m ,则小华做的功是
100N 5m 500J W Fs ==⨯=推
即小华做的功是500J 。

[2]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即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物体重力做功是0J 。

[3]根据W P t
=可知,小华做功的功率大小是 500J 50W 10s
W P t ===推
三、实验题
17、30 小 12 B
【解析】
第一空.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70厘米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50cm-20cm=30cm ;
第二空.像距为70cm-50cm=20cm ,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比物体小;
第三空.由30cm >2f ,解得f <15cm ;
2f >20cm >f ,解得10cm <f <20cm ,
所以凸透镜焦距范围:10cm <f <15cm
已知有焦距分别为25厘米、12厘米、10厘米和8厘米的四个凸透镜,故所用透镜焦距的大小是12cm ;
第四空.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物距缩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应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更换凸透镜的焦距,焦距减小相当于增大物距,焦距增大相当于增减小物距,故B 符合题意;
18、1.0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112G G G ρ-水 【解析】
(1)[1]由图AC (或AD )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水=
G -F =4N-3N=1N
(2)[2]由图BC 可知,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 浮=G -F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变大的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则说明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因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因此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的结论;由图CD 可知,物体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相同,则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大小与物体的深度无关。

综上所述,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3)[3]比较CE 两幅图,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
F 浮水=1N >F 浮酒=0.8N
所以,比较ACE 三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4)[4]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12g F V V G G g ρρ=-==浮泥水排水
橡皮泥的体积为 12V g F G G g ρρ==-浮泥水水 故橡皮泥的密度为
111212
1G m G G G V gV G G g G g
ρρρ=--===泥泥泥泥水水 19、745 丙 乙
【解析】
(1)[1]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45mm ,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45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2] 根据观点一知: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酒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知,大气压一定,密度小的酒,液柱高,应出现图2中丙图的现象。

[3] 根据观点二知:管内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气压越大,液面下降越多;酒比水易变成气体,管中气体多,气压大,液柱低,应出现图2中乙图的现象。

四、作图题
20、
【解析】
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最后有三段绳子拉机器,这就是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
21、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应该向下,由此可以知道,绳子的股数为2股,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此题中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因此绳子的自由端要从定滑轮开始绕起,如下图:
五、计算题
22、(1)12km(2)1.1×106Pa(3)3×103N
【解析】
(1).由v=s
t
得,汽车行驶了10min的路程是:
s=vt=72km/h×10×1
60
h=12km;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2000kg+200kg)×10N/kg=2.2×104N;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p=F
S
=
4
22
2.210N
210m
-


=1.1×106Pa;
(3).由P=W
t
=
Fs
t
=Fv得,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
F牵=P
v
=
3
6010W
1
72m/s
3.6


=3×103N,
因为汽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f=F牵=3×103N。

答:(1).该汽车行驶了10min的路程是12km;(2).该汽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1.1×106Pa;(3).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N。

23、(1)750N;(2)720N;(3)80N;(4)90%
【解析】
(1)物体M 的重力
g=75kg 10N kg=750N G m =⨯
(2)物体M 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33-33==110kg m 10N kg 310m =30N F gV ρ⨯⨯⨯⨯浮排
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
==750N 30N 720N F G F --=浮拉
(3)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由乙图可知,当t =20s 时,拉力F 做的功W =8000J ,因为 0.5m s 20s=10m h vt ==⨯
所以
210m=20m s nh ==⨯
拉力F 的大小
8000J =400N 20m
W F s == 动滑轮的重力
==2400N 720N 80N G nF F -⨯-=动拉
(4)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720N ===0.990%2400N
W F h F W Fs nF η===⨯有拉拉总 答:(1)物体M 的重力是750N ;
(2)动滑轮下端挂钩上的绳子拉力是720N ;
(3)动滑轮的重力是80N ;
(4)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