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枝吐芽
B. 夏天,山涧瀑布
C. 秋天,菊香满园
D. 冬天,雪花飘飘
3.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
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分子间有空隙
4.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打开香水瓶,香味四处飘逸
B. 拍打衣服时,灰尘纷纷掉落
C. 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 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了
5.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
B.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C.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作用力
极小
D.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

6.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 “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7.虽然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
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B. 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
A. 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 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 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 抽烟带来的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余人呼吸受到了伤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9.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不
停地在做,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蒸发越快.
10.从物理学角度看,破镜是(填“能够”或“不能”)“重圆”的,因为镜子
破了后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填“大”或“小”).1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___、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
象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2.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密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来,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
时被封气体的密度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被封气体不能无限被压缩,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______ 。

13.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
甲。

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现象,说明液体分
子。

14.新冠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1μm= ______ nm,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
从病人口中排出,造成病毒的传播扩散,病毒的传播扩散属于______ (选填“热运动”或“机械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
15.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乙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1 mm深,说明_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______ (填“水”“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______ 。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 方。

(选填“上”或“下”)。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 。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______ (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把宏观物体或者物质的运动和微观分子的运动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的这个基本条件。

【解答】
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
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
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
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此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要知道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解答】
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固体物质分子位置固定,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力较大;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
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分子力较小, 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结构不同。

【解答】
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 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故A正确;
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 运动比较自由, 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故B
正确;
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 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 粒子间作用力极小, 故C正确;
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 其结构特点不同, 由于分子排列不同、物质结构不同, 因此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性质不同,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无规则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解析】
A、闻到花的香气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烟”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中,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题意;
C、“絮”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不合题意;
D、“沙”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和掌握情况,深刻理解其内容是解答实际问题的关键。

【解答】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错;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液体分子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故液体具有流动性,B错;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错.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对。

【解析】解:一个人在房间吸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整个房间充满烟味;由题意可知,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故选:D。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因为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

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能力,要熟练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9.【答案】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
【分析】
(1) 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需要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实质。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运动论来看, 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温度越低, 分子运动越缓慢, 热运动和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就越快。

【解答】
解: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讲, 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0.【答案】不能
变大

【解析】
【分析】
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镜子破了后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小.
11.【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解析】解: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炒菜的香味;
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

根据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分子动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12.【答案】变大斥力
【解析】解:
(1)活塞向里压的过程中,筒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将变小;质量指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体积变化不会引起质量变化;
根据密度的公式ρ=可知:当质量m不变、体积V变小后,密度将变大;
(2)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并且随着距离的减小斥力增大的快;故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大于引力,使物体很难被压缩。

故答案为:变大;斥力。

(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根据密度概念可分析密度的变化;
(2)明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知道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气体不能无限地压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难度不大。

13.【答案】扩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分析】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属于基础题目。

【解答】
在量筒里装入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变模糊了,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4.【答案】100 机械运动
【解析】解:(1)因为1μm=1000nm,所以0.1μm=100nm;
(2)病毒的传播扩散不是分子的运动,它属于机械运动。

故答案为:100;机械运动。

(1)根据1μm=1000nm进行换算;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

此题考查了对扩散现象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5.【答案】(1)气体(2)液体(3)固体(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分析】
(1)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 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
(1)甲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 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 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 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 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 属于扩散现象, 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刚开始时, 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 界面分明, 时间越长, 两者混合的越均匀, 说明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 5年后互相渗入, 这是扩散现象, 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可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6.【答案】水便于记录混合前液体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隙下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④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解:(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水的密度大,酒精密度小,这样水和酒精不容易混合,目的是:便于记录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后,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因为酒精分子与水分子彼此进入分子间的间隙,所以酒精和水的总体积减小。

(2)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必须放在下面的瓶子中,避免由于重力使气体向下落,分不清是重力还是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温度最高时气体扩散最快,即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

(3)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水;便于记录混合前液体的体积;分子间有间隙;(2)下;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④;(3)分子间存在引力。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与斥力,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间隙。

(2)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注重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准确的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