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案例――水上的小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案
例――水上的小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夏天到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玩水和沙子,当老师把一大盆水倒入沙池中时,孩子们会兴奋地大叫。
随着水倒入沙中,他们会观察到水渗进沙子中的情况,随着水的下渗会用手拼命向下挖,更会发出各种疑问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水跑到哪里去了呢”“它变没了。
”“它跑到沙子下面去了。
”“它渗
下去了。
”孩子们兴奋地说着玩着。
过了几天,我带孩子们到种植园地去给植物浇水,他们一桶一桶地提着水,将它们倒进土里,可是倒完后,他们发现水还积在上面。
一个孩子着急地拉着我
问:“老师,小植物为什么不喝水”“水还没渗进土里呢。
”叮当回答他,眼睛却紧盯着地面的水,好像在等待着。
“可是它为什么还不流下去呢那天我看到把水倒进沙子里面,沙子吸水可快了。
”他小声地说着。
渐渐地,水渗下去了,孩子们又开始浇水,再来观察土“喝水”的情况。
一、水还能渗进哪些东西里面
回到班里,孩子们讨论起沙子和土渗水的情况,看孩子们对渗水现象这么感兴趣我马上提出:“水还能渗进什么东西里面”孩子们猜想到的很多,也在班级里开始寻找水能渗进去的东西。
他们找到了餐巾纸、海绵、毛线、积木、画画纸、书、面粉、桌布等其他好多东西,差不多每人找到
了四到五种。
可是他们找到的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都会吸水呢我们怎样来验证呢孩子们想出了很多方法,豆豆说“我们可以用美工区的吸管吸一些水滴到软垫上”,门门说“我们可以用杯子盛一杯水,倒在海绵上”,叮当说“我可以用手沾水然后滴在面粉里”,拓拓说“杯子装水太多了,可以用小勺舀一点水倒在毛线上”,麟麟说“我还可以把积木放到水盆里”……孩子们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方法。
“那怎样能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你找到的东西能不能吸水呢”根据以前的经验孩子们知道要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且在最后大家一起分享。
说完孩子们动起手来,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门门用杯子装了一些水小心地倒在海绵上,水渗下去了,她又倒了三次,然后把我拉过来悄悄地演示给我看。
“有什么结果”我微笑着问道,“它能吸水。
”门门得意地笑着说。
麟麟也拿着吸管一滴滴地把水滴到书页上,观察了一会,他又滴了两滴,然后看着我失望地说:“书不吸
水。
”“你怎么发现它不吸水的”“你看,水在这上面半天了,总也下不去。
”说完,他毫不犹豫地在记录表上“书”的一栏画上了×。
实验结束后分享的时候,大家发现有几种东西是不吸水的,如麟麟找到的书、拓拓找到的毛线、豆豆找到的软垫、门门找到的积木。
可是这些东西都是吸水的啊,
为什么孩子们都没有发现呢分享后,我再一次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讨论:“实验结束后,我们发现
有几种东西是不能吸水的,它真的不能吸水吗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去实验别人的材料,看一看你们的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些小实验员做实验,他们的表情那么专注,每一个动作都很小心,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大脑也在认真地思考着。
玉然第一个走到积木的旁边,看了看,然后拿起它跑向我:“赵老师,积木吸水。
”她这一叫,好多小朋友都围了过来。
“为什么你是怎么发现它吸水的”“你看它颜色变了,变深了。
”“为什么说颜色变了它就吸水了呢”“因为刚才我把水滴到布上,布也变深了。
”“赵老师,它吸水了,你看它都变凉了。
”张弛拿着这块积木,用手心
手背反复地感受着积木的温度。
“门门你的实验有错误。
”玉然拿起笔在×的后面又画上了一个√。
接着其他东西也一个个地更正过来了。
接下来然然的一句话使我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些东
西都能吸水的,为什么你们刚才都没有发现呢”这些东西都有吸水的特性,只是吸水快慢不同而已,那孩子们了解这一点吗于是,物质吸水快慢的特性成为我们接下来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二、了解物质吸水快慢的不同――“水上的小船”
我发现孩子们最近很喜欢把各种东西放到水里,当他们把自己折的小船放到水中后,会经常有人举着不能漂浮的小船给我看:“看,它软了,不能走了。
”于是,他们还会在活动区中找各种各样的纸来叠小船,纷纷把它们放到水中。
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为什么有的小船会长时间漂在水面,有的小船则迅速沉入水里,我设计了系列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由于纸吸水快慢的不同,而导致结果不同的道理。
首先,我们需要先认识身边常见的几种纸。
孩子们找来了他们常见的九种纸:报纸、宣纸、画画纸、皱纹纸、卫生纸、餐巾纸、手揉纸、卡纸、彩色纸。
他们通过触摸、观察,大概了解了各
种纸的特征,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尝试,了解到这些纸都有吸水的特性。
我们先选出了三种纸――报纸、宣纸、画画纸,让孩子猜想,这三种纸哪种吸水最快。
孩子们前期的大胆猜想是激发下一步进行验证的基础。
孩子们提议把纸叠成小船然后一起放到水中,但他们都认为放到水中后不
会同时吸水,于是,他们把自己认为的变化的顺序用各自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实验开始了,他们把小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赵老师,快看,宣纸做的小船吸水了。
”“你怎么发现它吸水的”“看它的颜色变深了。
”“它上面有一条水印。
”“那它是怎样吸水的”“它就是顺着印儿一点点地往上吸。
”“是慢慢吸的吗”“不是,是吸得特别快。
”第一组小朋友观察到了宣纸吸水的过程。
“你们组有什么情况发生吗”“宣纸做的小船沉到水下面去了。
”“为什么它会沉到水下面去了呢”“因为它湿了。
”“为什么会湿呢”“因为纸吸水了。
”“你看到了吗它是怎么吸的”“它吸得特别快,一会船儿就沉下去了。
”“宣纸沉下去了,那报纸和画画纸有什么变化吗”“报纸有点湿了,画画纸没有变化。
”观察到第二组时,所有组的宣纸船已经全部沉下去了。
等我走到珊珊这一组时,我看到她正在用力把报纸船捏成一团,“你在做什么”“报纸做的小船都沉了,它吸了太多的水,我把水都挤出来,它就还能在水上漂。
”我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她所做的一切。
直到她认为挤不出水为止,停了下来,想要把小船展开,可是怎么也不行了,索性,她把纸团撕烂了。
“怎么了”“纸里肯定还有水,挤不出来了,纸吸水后太软了,小船回不去了。
”“赵老师,看,用画画纸折的小船还没湿呢。
”这组的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指给我看。
“那证明哪种纸做的小船在水面上坚持的时间最长呢”“当然是画画纸做的。
”“为什么”“因为它吸水慢,好长时间都不会湿。
”整个实验及记录过程用去了十五分钟。
分享的时刻到了,最让我惊讶的是其中然然的记录,她没有按照常规的记录方法,而是自己设计了一种记录。
她把第一个沉下去的宣纸船记录成了一条横线(水面)下面有一只小船,表明它已经沉到了水底;吸水第二快的报纸船她在船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并在船身上画上了好多水纹,表示它也吸了很多水,但没有沉下去;在画画纸船一栏中她画了一条横线(水面)上面有一只小船,船身上有两条水纹,分享时她说,“画画纸折的小船到最后还是没有沉下去,只是吸了一点点水。
”孩子们活跃的思维让我感到惊讶。
活动进行到这里,他们对目标理解得怎么样呢我又把生活中常会出现的问题迁移到这里,来检验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地板上洒了好多水,旁边没有抹布,只有报纸、宣纸和画画纸这三团废纸,我们用哪种纸能把水最快吸干净为什么”孩子们都能很快地回答出是宣纸,也知道因为宣纸的吸水能力最强。
回到班级后,孩子们还常常会拿各种纸叠小船放到水中玩,但这一次他们是有目的性的,他们也逐渐地对比出哪种纸比宣纸吸水还要快。
最后,通过几天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发现餐巾纸和卫生纸吸水的速度是最快的。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物质与水之间渗透的关系,也培养了他们持久观察的习惯和能力,更让他们尝试了新型的记录方法。
水的知识点包括很多,但我们单纯地从纸的吸水性上来进行深入的探究,从孩子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适合中班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