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开发技术路径

合集下载

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技术规范

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技术规范

数字数字城市城市城市三维模型技术规范三维模型技术规范一、 建模准备工作1. 场景单位的统一1) 在虚拟项目制作过中,因为通常较大的场景同时制作,所以都是以米做为单位会较为好操作些,所以,在建模之初就要把显示单位和系统单位都设置为M 。

2. 工作路径的统一工作路径的统一::在项目操作时,往往一个项目会由许多人共同协作完成,这样,一个统计的工作路径就显得犹为重要,为便于我们项目管理及制作,我们在这里把项目的工作路径统一为:磁盘磁盘\城市项目名称\城市项目区块编号\MAX 存放项目相关场景文件存放项目相关场景文件;;\MAPS 存放项目使用的存放项目使用的贴图文件贴图文件贴图文件;; \MAXVR 存放烘培好的场景所有文件存放烘培好的场景所有文件((包括烘培好的MAX 文件和烘培好的纹理贴图.DDS 文件文件))\MAXVR\MAX 存放烘培好的MAX 文件文件;;\MAXVR\MAPS 存放烘培好的纹理贴图..DDS 文件; \3DM 存放导好的3DM 格式相关文件格式相关文件;;二、 建筑建模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建筑建模工作包括模型细化处理、纹理处理和帖图,三者同时进行。

帖图可用软件工具辅助完成。

场景制作工具统一采用3dsmax9.0。

1.建筑精度的认定及标准1)一级精度建筑1.哪些建筑需要按1级精度建模——地标建筑、层数>=18层的建筑、建筑面积>=20000m2的建筑、大型雕塑、文物保护单位、大型文化卫生设施、医院、学校、商场、酒店、交通设施、政府机关、重要公共建筑等2.1级模型建模要求——需精细建模,外形、纹理与实际建筑相同,建筑细部(如:屋顶结构,建筑转折面,建筑与地面交界的铺地、台阶、柱子、出入口等),以及建筑的附属元素(门厅、大门、围墙、花坛等)需做出;3.1级模型应与照片保持一致,丰富其外观细节,应避免整个墙面一张贴图,损失了模型的立体效果;需注意接地处理,例如玻璃不可直接戳在地上;该有的台阶、围墙(含栅栏、大门)、花坛必须做出;建筑的体量应与照片一致;4.面数限制——1级模型控制在1000~2000个面。

小学三维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三维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三维工程实施方案1. 项目概述小学三维工程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升小学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方案将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小学教学资源数字化,推动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项目目标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完善小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推动小学教学形式的变革,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发展。

3. 项目内容3.1 教学资源数字化通过现代化的三维技术,将小学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三维动画、三维模型、三维图书等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以丰富教育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2 三维教学应用利用三维技术,设计并实施三维虚拟实验、动态场景展示等创新型教学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氛围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3.3 师资培训为校内教师提供三维技术相关的师资培训,帮助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三维技术进行教学,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3.4 课程整合将三维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三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5 家校共育引导学生利用三维技术进行家庭作业,增强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定期通过三维教学展示会、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开展家长学校互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

4. 项目实施流程4.1 前期准备确定项目实施的学校、班级、年级等范围;开展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的培训与研讨,确定项目实施的细节计划。

4.2 资源建设选定三维技术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关硬件、软件及网络设备的采购与安装,完成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储备。

4.3 师资培训开展三维技术教学培训课程,提高教师们对三维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运用三维技术进行教学。

4.4 课程整合设计并开发符合各学科特点的三维教学内容,与教师共同探讨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使三维技术与课程更好地结合。

三维路径图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三维路径图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Pr lm i r p i a i f fatDSA hr e di e s o lr a a e i na y a plc ton o l t e - m n i na o d m ppi n he i t r e i na r a me nt ac a a n u y m s ng i t n e v nto l t e t ntof i r r ni l a e r s
m e tofi r c a i la ur s s sng pl t SA. M e ho s 28 a e i r c a al n ur s s w e e e m i d w ih lt n nt a r n a ne y m u i a e D t d c s s of nta r ni a e y m r xa ne t fa
广东 东莞 531) 2 0 8
( 东 省 东 莞 市 人 民医 院放 பைடு நூலகம் 科 广
【 摘
要 】 目的
总 结 平 板 D A 三 维路 径 图 技 术 在 颅 内动 脉 瘤 介 入 治 疗 中的 初 步 临 床 应 用 。方 法 回顾 分 析 三 维 路 径 S
图技 术 在 介 入 治 疗 2 8例 颅 内动 脉瘤 患 者 的 过 程 和 结 果 。 结 果 2 8例 颅 内动 脉 瘤 患 者 中 , 中单 发 2 其 6例 , 发 2例 ; 多 其 中发 生 于后 交 通 动 脉 I 个 , 交 通 动 脉 1 个 , 脑 中动 脉 分 叉 处 5 , 内 1 , 底 动 脉 1个 。3 3 前 O 大 个 颅 个 基 o个 动 脉 瘤 中 2 个 行 6 完 全 栓 塞 , 行 部 分 栓 塞 , 中 2个 运 用 支 架 辅 助 治 疗 , 有 患 者 均 未 有 死 亡 和 并 发 症 。结 论 三 维 路 径 图 技 术 在 颅 内 4个 其 所

3Dmax约束与动画路径教程:实现复杂动画效果

3Dmax约束与动画路径教程:实现复杂动画效果

3Dmax约束与动画路径教程:实现复杂动画效果3Dmax是一种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它不仅可以用于建模和渲染静态场景,还可以创建各种动画效果。

在创建复杂的动画效果时,约束与动画路径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3Dmax中的约束和动画路径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实现复杂的动画效果。

一、约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1 约束的定义约束是指在动画制作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将物体与其他物体或者场景中的特定位置或者运动状态进行关联,以实现特定的动画效果。

1.2 约束的作用- 实现物体跟随运动:通过约束,可以让一个物体跟随另一个物体的运动而进行相应的位移、旋转等变换。

- 控制物体的某个属性:通过约束,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某个属性(如缩放、旋转、位置等)进行自动控制,使其达到特定的动画效果。

- 约束角色动作:通过约束,可以实现对角色骨骼的约束,让其跟随不同的动画路径而进行相应的动作变换。

二、约束的使用方法2.1 选择约束对象在3Dmax中,首先需要选择需要进行约束的物体。

可以通过鼠标选中该物体,或者在Outliner面板中选择物体的名称。

2.2 创建约束在3Dmax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约束可以使用,如位置约束、旋转约束、尺度约束等。

下面以位置约束为例,介绍约束的基本创建步骤:- 选中需要进行位置约束的物体,并按住Ctrl键选中作为参考的物体。

- 在主菜单中选择Animation > Constraints > Position Constraint,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 + Alt + P来创建位置约束。

- 约束完成后,可以通过点击“+”按钮来添加更多的参考物体,以实现多物体的位置约束。

2.3 调整约束设置在创建约束后,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整,以满足实际需求。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设置:- 在3D视口中,选中约束后,可以直接拖动参考物体来控制约束的作用效果。

- 在Motion Panel面板中,可以对约束的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如权重、跟随方式等。

三维集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维集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维集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吴际;谢冬青【摘要】The definition of 3D technologie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A clear classification of variety 3D technologies is pro-posed,in which there are 3D packaging,3D wafer-level packaging,3D system-on-chip,3D stacked-integrated chip and 3D in-tegrated chip. Two technologies (3D system-on-chip and 3D stacked-integrated chip) with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their TSV technical roadmap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3D integrated circuit's some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testing,heatdissipation,interconnection line and CAD tool are proposed and analyzed. Its research prospect is pointed out.%给出了三维技术的定义,并给众多的三维技术一个明确的分类,包括三维封装(3D-P)、三维晶圆级封装(3D-WLP)、三维片上系统(3D-SoC)、三维堆叠芯片(3D-SIC)、三维芯片(3D-IC)。

分析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两种技术,即三维片上系统和三维堆叠芯片和它们的TSV技术蓝图。

给出了三维集成电路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技术问题、测试问题、散热问题、互连线问题和CAD工具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

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

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在当今数字游戏行业中,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一直是开发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技术也日益成熟和普及。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包括其原理、流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一、OpenGL简介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是一种跨平台的图形编程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模拟、虚拟现实等领域。

作为一种开放标准,OpenG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可以帮助开发者实现各种复杂的图形渲染效果。

二、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流程1. 场景建模在进行三维游戏场景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场景建模。

通过建模软件(如Blender、Maya等),开发者可以创建各种物体、地形、角色等元素,并对其进行纹理贴图、动画设置等操作。

2. 光照与材质光照和材质是影响三维场景真实感的重要因素。

在OpenGL中,开发者可以通过设置光源类型、光照强度、材质属性等参数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光照效果,从而使场景更加逼真。

3. 渲染技术在OpenGL中,常用的渲染技术包括光栅化渲染和射线追踪。

光栅化渲染是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屏幕上进行渲染,而射线追踪则是通过模拟光线在场景中的传播路径来计算像素颜色值。

4. 特效与后期处理为了增强游戏场景的视觉效果,开发者还可以添加各种特效,如雾化效果、抗锯齿等,并通过后期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调色、模糊等处理。

三、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案例分析1.《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是一款使用OpenGL进行渲染的开放世界沙盒游戏。

通过方块式的画面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吸引了全球数百万玩家。

2.《巫师3:狂猎》《巫师3:狂猎》是一款采用OpenGL技术制作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戏。

游戏中精美逼真的画面和复杂多变的场景设计为玩家呈现了一个奇幻世界。

四、结语基于OpenGL的三维游戏场景设计与渲染技术在数字游戏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空间。

ar三维建模技术原理

ar三维建模技术原理

ar三维建模技术原理三维建模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等技术手段将真实物体或场景的形状、纹理、光照等特性数字化,并在计算机中呈现出来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工程、医学等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真实、直观的视觉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下三维建模技术的一些原理。

1.几何建模原理几何建模是三维建模的基础,它利用数学方法描述和计算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常见的几何建模方法包括顶点法、曲线与曲面建模法、参数化建模法等。

-顶点法:通过定义物体的顶点坐标来确定物体的三维形状,然后使用线段或多边形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物体的表面。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简单的物体。

- 曲线与曲面建模法:通过绘制曲线或曲面来描述物体的形状。

曲线建模法包括贝塞尔曲线、B样条曲线等,曲面建模法包括细分曲面、Bezier曲面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物体,可以精确控制物体的形状。

-参数化建模法:通过参数化函数来描述物体的形状。

参数化函数可以是数学函数、参数曲线等。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生成各种形状复杂的物体。

2.纹理映射原理纹理映射是将二维的图像映射到三维物体表面的过程。

它可以提供物体的表面细节和真实感,使得物体更加逼真。

-纹理坐标:纹理坐标是用来映射纹理到物体表面的。

通过为物体表面的每个顶点分配纹理坐标,然后通过插值等方法将纹理坐标分配给物体的其他顶点,从而确定整个物体表面上每个点的纹理信息。

-纹理映射方式:常见的纹理映射方式有平面映射、圆柱映射、球面映射等。

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合适的纹理映射方式可以使得纹理映射更加准确。

3.光照模型原理光照模型是描述物体如何反射光线的模型,它决定了物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外观。

-光照模型分为本地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

本地光照模型只考虑物体的自身属性,不考虑场景中其他物体对光照的影响。

全局光照模型考虑了场景中所有物体对光照的综合影响。

-光照模型包括漫反射、镜面反射、环境反射等。

漫反射是指物体表面根据反射定律将光线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反射,使得物体呈现出非光滑的外观。

3DMax建模步骤和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3DMax建模步骤和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计算机动画与设计一、西区主教建模步骤1、选择样条线在俯视图中画出半个主教的基本轮廓,选择修改器中的编辑样条线,在样条线选项中选择轮廓,数值为-3。

2、选择挤出命令,主教墙体就出来了。

3、选择长方体,在俯视图中的墙体上画出基本图形,按住shift键,复制窗体。

4、选中其中一个长方体,然后选择复合图形中的布尔型,选择差集,拾取对象B,抠出墙面上的安窗户的空洞。

以此类推抠出其后空洞。

5、在内置模型选择窗户模型,这里我选择的是固定窗,然后按照宽度-高度-深度在第四步的空洞上画出窗户模型。

6、按M键选择材质球,然后选择多维/子对象,根据窗户的窗框和玻璃来选择材质。

以此类推为其他窗户贴材质。

7、然后在俯视图中继续用样条线画主教轮廓图,挤出,选择数值为2,作为天花板,复制一个,作为地板。

8、最后,复制12层,半个主教基本模型就出来了。

9、顶楼上的的个建筑物,用基本几何体把它们做出来。

10、选择内置楼梯模型,在一楼创建一个楼梯。

然后用样条线画平面,挤出,做楼梯上的平台。

在用圆柱体画一个柱子,放置于楼梯和平台之间。

11、然后选择全部对象,利用镜像,在x轴上复制,然后调整拼合。

整个主教就完成了,最后就是对主教外壁的材质调整。

二、三维动画制作流程1、前期设计:剧本文字分镜:文字分镜是导演用于制作环节创作的根本依据,它将文字形式的剧本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评议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融入到剧本中。

台本:台本可以说是一个电子故事版,它是在文字分镜的基础上加上图片分镜,简称图文分镜设计稿:有了台本,导演就会按台本下单给设计组,由设计组将台本中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绘制出线稿和色稿,并将导演所设计的场景、角色、道具等相关细节进一步明确化。

2、中期制作:场景模型角色设定:角色模型建完之后,要有骨骼绑定才能动起来,经过表情的添加才能有生命力,角色的设定很重要,它决定了人物的性格与特征。

动画预演与动画制作:动画预演是根据台本中的镜头,在场景中确定具体摄像机的机位、画面的构图、动画的关键姿势等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融合纳入“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的技术路径与难点

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融合纳入“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的技术路径与难点

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融合纳入“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的技术路径与难点韩科成(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72)摘要:“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各类应用服务体系的数据基础,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本文探讨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景三维仅是“一张图”的组成部分,但依然有着复杂的数据构成。

实景三维是三维空间构架和底座,国土空间规划是用地管控和实施监督的基础,二者的融合需从数据库最底层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入手,逐步解决数据生产、归集、入库、应用各阶段的诸多难题。

首先,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时空维度的“两级升维”,结合无人机逆向建模技术获取地理实体实景三维数据,通过数据归集,初步建立“协调共享、上下联动、时点追溯”的空间大数据;其次,按照“统筹设计、逻辑集成、物理分散”的原则,结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横向联动城市信息模型搭建“一张图”主数据库,构建“全域时空模型”,开展仿真模拟、态势预测、推演验证等工作;最后,以场景应用为开发导向形成前端管理平台,最终实现城市高质量和精细化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城市数字孪生数字中国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1(b)-0013-041背景概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引领建设数字中国。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1]指出,自然资源数据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是国家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和三大应用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

回望“一张图”的前世今生,是为解决国土与城规部门数据的互通障碍、打破规划设计与审批监管的隔阂而提出的。

原国土部“土地二调”(2007)和原住建部“城乡规划法”(2008)出台之后,各自启动了基于自身规划事权的“一张图”系统的工作。

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2019)提出了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要求,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一张图”实践进入快车道,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根源上破解传统规划弊端的关键[2]。

1.2.11.2三维模型的发展历程

1.2.11.2三维模型的发展历程

(二)三维模型的分类
1.线框建模 线框建模是三维模型的简单表
现形式,都是处于线框建模。它所 表现的物体都是通过顶点和与之相 连的棱边而产生的。和二维系统一 样,三维系统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基 本元素:点、直线、圆和圆弧以及 自由曲线等。
(二)三维模型的分类
2.表面建模 是描述实体的面。面向表面的系
THANKS!
(三)三维建模的未来期望
1.游戏行业 随着近几年国家把电子竞
技纳入奥运会,吸引了大批热 爱电子竞技的玩家,可以说现 在是游戏产业最好的时代,游 戏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游戏产业对游戏3D建模师的需 求非常大。
(三)三维建模的未来期望
2.影视行业 近年来影视产业的而发展
速度大家应该有目共睹。影视 模型是影视后期制作的一个环 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视觉 效果电影,需要影视模型师为 虚拟的和未实现的物体建立三 维模型,并最终与拍摄的图像 融合。
(三)三维建模的未来期望
3.室内设计 房地产的兴起,导致现在
年轻人买房的越来越多,而房 屋的设计和装修,必然离不开 设计 ,所以如今越来越多的3D 建模是进入了舍内设计这个行 业,通常室内设计对建模能力 的要求比较低,对个人设计能 力比较高,往往一份好的室内 设计能够得到很丰富的薪酬。
本节重点:三维建模的发展历程 本节难点:三维模型的分类
组合而成的一种模型。它允 许一个项目能沿着最有效的 路径发展。也可定义为由固 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随机误 差除外)两部分组成的统计 分析模型。
(一)三维的概念与特点
5.第五阶段 特征建模是一种综合概念,
它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种 信息的载体"除了包含零件的 几何拓扑信息外,还包含了设 计制造等过程所需要的一些 非几何信息。

制作三维动画的基本步骤

制作三维动画的基本步骤

制作三维动画的基本步骤1.剧本撰写和故事板设计2.角色设计和建模角色设计是根据角色的角色和特点来制作角色的过程。

角色设计师通常会绘制草图,并根据故事的需要为角色设计不同的服装和特征。

然后,角色建模师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将这些设计转化为三维模型。

建模时需要注意细节和比例,以确保角色的外观和动作更加真实和合理。

3.场景和道具建模与角色建模类似,场景和道具也需要进行建模。

建模师根据故事板和角色需求来制作不同的背景场景和道具模型。

他们使用三维建模软件来绘制和构建这些模型,确保它们与角色和剧情相匹配。

4.材质和纹理的添加建模完成后,艺术家会为角色、场景和道具添加材质和纹理。

他们使用纹理绘图软件来创建或获取相关纹理图像,并将其应用于模型表面。

这样能够增强三维模型的外观和真实感。

5.动画制作动画制作是制作三维动画的核心部分。

动画师通过对角色和道具进行分解动画,并在时间轴上安排关键帧来制作动画。

他们使用动画软件和工具来创造快速、流畅和自然的动作效果。

这需要艺术家具备基本的动作原理和心理而且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尝试。

6.光线和投影灯光和阴影成为将三维场景转化为逼真的视觉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灯光师负责根据场景需求设置光源,并将它们放置在场景中以产生适当的阴影、反射和折射效果。

这有助于增强角色和场景的真实感。

7.渲染渲染是将三维场景和角色转化为最终动画的过程。

艺术家使用渲染软件通过对模型和效果进行光照计算和纹理合成,最终生成动画图像序列。

渲染时需要考虑时间和质量的平衡,以确保生成的图像高度逼真并满足项目需求。

8.合成与后期制作9.渲染最终动画在后期制作完成后,艺术家将最终动画导出为视频文件。

他们将使用视频压缩和编码工具合并图像序列,并根据目标平台和格式设置相关参数来输出最终的三维动画。

总结制作三维动画需要艺术家在多个领域具备技术和创意天赋。

以上介绍的步骤涵盖了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准确的故事创作、精细的角色设计和建模、流畅的动画制作、逼真的光线和投影设置以及后期制作和最终渲染都是制作高质量三维动画不可或缺的步骤和技术。

面向复杂室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

面向复杂室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

面向复杂室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室外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物流、农业自动化等领域。

这些应用对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和研究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室外环境下的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技术,以期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决策能力。

本文将首先介绍移动机器人三维地图构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和地图生成等关键步骤。

随后,将重点分析复杂室外环境下地图构建面临的挑战,如动态障碍物、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地图构建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有效的地图更新和维护策略,以确保地图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在路径规划方面,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如基于规则的方法、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等。

将讨论这些算法在复杂室外环境中的适用性,并探讨如何结合三维地图信息实现高效、安全的路径规划。

本文还将关注实时路径调整策略,以应对动态环境中的突发情况。

本文将总结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室外环境下三维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复杂室外环境的三维地图构建在复杂室外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地图构建是实现精确导航和高效路径规划的前提。

这一环节涉及对室外环境的深度感知、特征提取、地图构建以及优化等多个步骤。

深度感知是三维地图构建的基础。

通过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传感器,机器人能够获取周围环境的深度信息。

这些传感器能够测量激光束或光线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生成离散的深度点云数据。

接下来,特征提取是从离散的深度点云数据中识别出关键的环境特征。

这些特征可能包括道路边缘、建筑物轮廓、树木等。

通过特征提取,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复杂度,提高地图构建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获取了深度信息和环境特征之后,就可以进行三维地图的构建。

三维地图通常以点云图或网格图的形式表示。

点云图由离散的点组成,每个点都包含三维坐标和颜色等信息。

三维轨迹计算方法

三维轨迹计算方法

三维轨迹计算方法引言:三维轨迹计算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路径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三维轨迹计算方法,包括三维空间坐标系、向量运算、插值算法等。

一、三维空间坐标系在三维轨迹计算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三维空间坐标系,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常见的三维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球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使用三个坐标轴(x、y、z)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而球坐标系则使用一个半径和两个角度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对于三维轨迹计算非常重要。

二、向量运算向量运算在三维轨迹计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向量的加减、点乘、叉乘等运算,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例如,通过计算两个位置向量之差,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位移向量;通过计算位移向量的导数,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速度向量;通过计算速度向量的导数,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向量。

三、插值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无法直接获取物体在每个时间点的精确位置。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插值算法来估计物体在这些时间点的位置。

插值算法通过已知的离散位置数据来推测未知位置数据,从而得到一条连续的轨迹。

常见的插值算法有线性插值、二次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等。

这些算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求,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

四、三维轨迹计算步骤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三维轨迹计算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收集数据:通过传感器或其他设备,收集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数据。

2. 建立坐标系:选择合适的三维坐标系,并将收集到的位置数据转换到该坐标系中。

3. 进行向量运算:根据位置数据,进行向量的加减、点乘、叉乘等运算,计算出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

4. 插值计算:使用插值算法,根据已知的位置数据估计未知的位置数据,得到一条连续的轨迹。

5.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对计算得到的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以便更好地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路径。

建筑物的三维展示系统的制作技术

建筑物的三维展示系统的制作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物的三维展示系统,涉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后台中心服务终端、操作展示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导航模块和中央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无线通讯连接;中央数据处理模块嵌入操作展示终端与操作展示终端连接;中央数据处理模块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导航模块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和操作展示终端连接。

具有能够为用户进行建筑物外部和内部的三维全景图像的展示;同时,能够对用户所在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能够对用户进行室外与室内的实时导航,从而便于用户能够快速准确达到目的地的效果。

技术要求1.建筑物的三维展示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后台中心服务终端(1)、操作展示终端(2)、数据采集模块(3)、定位模块(4)、导航模块(5)和中央数据处理模块(6);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1)无线通讯连接;所述中央数据处理模块(6)嵌入操作展示终端(2)与操作展示终端(2)连接;所述中央数据处理模块(6)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1)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所述导航模块(5)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1)和操作展示终端(2)连接;所述操作展示终端(2)为用于展示建筑物三维实景图像信息和显示导航路线的液晶操作显示屏,所述操作展示终端(2)与中央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3)包括室内全景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和室外全景图像信息采集系统,所述室内全景图像信息采集系统为安装于建筑物内的360°全景高清摄像头(7),所述360°全景高清摄像头(7)与后台中心服务终端(1)连接;所述室外全景图像信息采集系统为搭载有高清摄像机的无人飞行器(8),所述无人飞行器(8)与后台服务终端通讯连接;所述定位模块(4)包括室外定位系统(9)和室内定位系统(10),所述室外定位系统(9)包括GPS 模块(11)、GPRS模块(12)、北斗定位模块(13)和基站定位模块(14),所述GPS模块(11)、GPRS模块(12)、北斗定位模块(13)和基站定位模块(14)均与中央数据处理模块(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室内定位系统(10)为室内蓝牙定位系统(15);所述导航模块(5)根据用户输入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导航路径,并将导航路径显示于操作展示终端(2)。

【三维路径规划】基于matlabRRT_Star算法三维路径规划【含Matlab源码1571期】

【三维路径规划】基于matlabRRT_Star算法三维路径规划【含Matlab源码1571期】

【三维路径规划】基于matlabRRT_Star算法三维路径规划【含Matlab源码1571期】⼀、获取代码⽅式获取代码⽅式1:通过订阅紫极神光博客付费专栏,凭⽀付凭证,私信博主,可获得此代码。

获取代码⽅式2:完整代码已上传我的资源:备注:订阅紫极神光博客付费专栏,可免费获得1份代码(有效期为订阅⽇起,三天内有效);⼆、RRT算法简介0 引⾔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飞⾏器种类不断变多,应⽤也⽇趋专⼀化、完善化,如专门⽤作植保的⼤疆PS-X625⽆⼈机,⽤作街景拍摄与监控巡察的宝鸡⾏翼航空科技的X8⽆⼈机,以及⽤作⽔下救援的⽩鲨MIX⽔下⽆⼈机等,决定飞⾏器性能主要是内部的飞控系统和外部的路径规划问题。

就路径问题⽽⾔,在具体实施任务时仅靠操作员⼿中的遥控器控制⽆⼈飞⾏器执⾏相应的⼯作,可能会对操作员⼼理以及技术提出极⾼的要求,为了避免个⼈操作失误,进⽽造成飞⾏器损坏的危险,⼀种解决问题的⽅法就是对飞⾏器进⾏航迹规划。

飞⾏器的测量精度,航迹路径的合理规划,飞⾏器⼯作时的稳定性、安全性等这些变化对飞⾏器的综合控制系统要求越来越⾼。

⽆⼈机航路规划是为了保证⽆⼈机完成特定的飞⾏任务,并且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躲避各种障碍、威胁区域⽽设计出最优航迹路线的问题。

常见的航迹规划算法如图1所⽰。

图1 常见路径规划算法⽂中主要对⽆⼈机巡航阶段的航迹规划进⾏研究,假设⽆⼈机在飞⾏中维持⾼度与速度不变,那么航迹规划成为⼀个⼆维平⾯的规划问题。

在航迹规划算法中,A算法计算简单,容易实现。

在改进A算法基础上,提出⼀种新的、易于理解的改进A算法的⽆⼈机航迹规划⽅法。

传统A算法将规划区域栅格化,节点扩展只限于栅格线的交叉点,在栅格线的交叉点与交叉点之间往往存在⼀定⾓度的两个运动⽅向。

将存在⾓度的两段路径⽆限放⼤、细化,然后分别⽤两段上的相应路径规划点作为切点,找到相对应的组成内切圆的圆⼼,然后作弧,并求出相对应的两切点之间的弧所对应的圆⼼⾓,根据下式计算出弧线的长度式中:R———内切圆的半径;α———切点之间弧线对应的圆⼼⾓。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范文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范文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人技术迅猛发展,无人机应用已涉及诸多领域,如农业植保、城市巡检、环境监测等。

为了使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其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无人机路径规划的核心是在特定约束下(如障碍物、飞行时间、电量消耗等),找到最优的飞行路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基本原理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是指根据任务需求和实际环境,为无人机规划出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三维路径。

这一过程涉及环境建模、路径生成、路径优化等多个环节。

1. 环境建模:通过传感器或地图数据获取环境信息,建立三维空间模型。

这一步骤是路径规划的基础,要求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环境特征。

2. 路径生成:在环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算法生成初始路径。

这一步骤要求算法能够快速生成多条候选路径。

3. 路径优化:对生成的初始路径进行优化,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障碍物、飞行时间、电量消耗等),找到最优路径。

三、常见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1. 栅格法:将环境空间划分为规则的栅格,通过计算每个栅格的代价函数值,生成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计算量较大。

2. 图形法:将环境中的障碍物和可行区域抽象为图形,通过图形搜索算法(如A算法)生成路径。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环境,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

3. 随机法:通过随机生成多条路径,然后根据评价标准选择最优路径。

该方法计算量小,但可能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

4. 深度学习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模型,使模型能够根据环境信息自主生成最优路径。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但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

四、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的应用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在农业、城市管理、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农业领域:用于农田巡检、作物监测、施肥喷药等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城市管理:用于城市环境监测、交通疏导、应急救援等任务,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三维建模路径

三维建模路径

三维建模路径三维建模是将一个三维物体从想象或现实中复制到计算机中的过程。

三维建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工程开发、游戏设计、动态特效等。

在三维建模中,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对三维建模路径进行分析。

一、路径的概念路径指的是三维建模中实现物体表面形状的方法。

就像一位雕刻家使用刀子在大理石中刻出雕像一样,三维建模师必须找到一种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来创建复杂的形状和曲线。

这种方式就是路径。

二、路径的种类1.多边形建模多边形建模是三维建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3D空间中的形状、图像或物体分解成一个个的平面多边形,并且将它们的边缘互相连接成一个个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最终生成一个完整的3D模型。

多边形建模可以通过独立定义每个多边形的控制点来进行。

由于渲染3D模型时要创建遮挡效果,多边形的形状比曲面更加适合。

2.曲面建模曲面建模是三维建模中比较流行的另一种方法。

曲面是一种更加平滑的形状,可以比多边形更加自然地定义和渲染曲线形状。

曲面建模在绘制弯曲圆弧和自然的圆顶形状时非常有用。

曲面的数学公式更加复杂,因此比多边形建模更加复杂。

3. NURBS建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建模是一种比曲面建模更加高级的带权曲线建模。

它基于Bézier曲线的原理,使用数学算法生成高度复杂的形状。

NURBS优于曲面建模,因为它能够生成非常平滑的曲线,以及更好地处理细节和曲面之间的过渡问题。

NURBS可以非常详细地定义物体形状,但是其计算量也更大。

三、选择路径的考虑因素在三维建模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很重要。

下面是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1.对象的复杂程度这是选择路径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要建模的对象比较简单,多边形建模或曲面建模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如果建模的对象非常复杂,例如从真实世界中获取的物体,NURBS建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渲染的效果如果需要为视觉效果进行渲染,则必须考虑路径对镜面反射、遮挡和光照效果的影响。

rhino道路建模技术路径

rhino道路建模技术路径

rhino道路建模技术路径Rhino道路建模技术路径Rhin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等领域。

在道路建模方面,Rhino提供了多种技术路径,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创建道路模型。

一、基础建模技术1. 点线面构建:Rhino的基础操作包括绘制点、线和面,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创建道路的基本形状。

2. 曲线工具:Rhino提供了多种曲线工具,如多段线、样条曲线等,可以根据道路的曲线特点进行绘制。

3. 面编辑:通过编辑面的控制点、边界线等,可以对道路的形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道路参数化建模技术1. 控制点建模:通过在道路的关键位置设置控制点,通过调整控制点的位置和权重来改变道路的形状和曲线。

2. 参数化工具:Rhino中有多种参数化工具,如控制点曲线、拉伸、旋转等,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来生成道路的不同变体。

3. 道路生成器:Rhino中的插件和脚本可以实现道路的自动生成,用户只需输入一些参数,即可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道路模型。

三、地形建模技术1. 地形导入:Rhino支持导入地形数据,如DEM数据、点云数据等,可以根据地形数据的高程信息来生成道路模型。

2. 地形编辑:Rhino提供了多种地形编辑工具,如地形平整、挖掘、填充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地形进行调整,以适应道路建模的要求。

3. 地形匹配:Rhino可以将道路模型与地形进行匹配,使道路与地形之间的过渡自然、平滑。

四、道路细节建模技术1. 车道标线:通过Rhino的绘图工具,可以绘制各种类型的车道标线,如实线、虚线、箭头等,使道路模型更加真实。

2. 道路标识:Rhino提供了丰富的符号库,可以插入道路标识,如交通标志、路灯、护栏等,为道路模型增添细节。

3. 道路纹理:Rhino支持导入纹理贴图,可以给道路模型添加逼真的材质,使其更具真实感。

五、道路分析技术1. 可视化分析:Rhino可以将道路模型与其他数据进行融合,如地形数据、建筑数据等,通过可视化分析,可以评估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维GIS开发平台选择:
1、国外软件:Skyline
美国Skyline软件系统有限公司(Skyline Software Systems, Inc.)成立于1997年,是世界领先的三维地球可视化软件供应商及服务商。

公司提供全面的软件平台、工具和服务,使用户能够创建和分发具有真实照片质感的三维交互虚拟场景。

Skyline软件是利用航空影像、卫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的2D或3D信息源,包括GIS数据集层等创建的一个交互式环境。

它能够允许用户快速的融合数据、更新数据库,并且有效地支持大型数据库和实时信息流通讯技术,此系统还能够快速和实时地向用户展现3D地理空间影像。

Skyline软件家族系列产品为网络和非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三维交互世界的窗口。

以下的工作流程能够指导你在本地或网络环境下进行基本数据生成,数据传输,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等。

产品能够分离开或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用户化的特殊定制,初始化界面和在线帮助工具能够帮助你设定适合自己的三维世界窗口来解决你特殊的商业案例。

从生成飞行文件的地表数据集或从你的GIS投资在二维/三维的knowledgebase简单的传送地表数据。

Skyline 软件家族能够使你在一个新的视角又基于你已有的IT和GIS构架来观看你的商业案例。

2、国内软件:EV-Globle
EV-Globe集成最新的地理信息和三维软件技术,具有大范围的、海量的、多源的(至少包括DEM、DOM、DLG、三维模型数据和其它专题数据)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快速三维实时漫游功能,支持三维空间查询、分析和运算,可与常规GIS软件集成,提供全球范围基础影像资料,方便快速构建三维空间信息服务系统,亦可快速在二维GIS系统完成向三维的扩展,是新一代的大型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二、三维GIS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
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可将石油石化企业地理分布信息、厂区设施设备分布信息与周围人文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相结合,与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等系统相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筑起石油石化企业生产事故安全防范的屏障;亦可在石油石化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后,通过“场景再现”,快速复原厂区设施设备,便于事故原因的追查与经济损失的评估。

因此,对于石油石化企业来说,建设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未来石油石化行业应用特点对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平台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高精度、高密度三维模型快速批量加载、工艺流程动态管理、与SCADA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管理一体化等技术都将成为未来的应用难点和研究热点。

此外,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在石油石化行业的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管理、生产营运监控管理、场站设施设备管理、石油管道管理、应急救援决策指挥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三、三维GIS开发技术路径
1、影像数据准备
确定影像数据: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工程范围内有以前拍摄的航片数据或高精度卫星影像数据,需要先把影像数据处理为正射影像,并拼接在一起,可一个条带拼接在一起,条带与条带之间无需拼接,最后直接将每个条带加入TB模块中。

2、DEM数据准备
(1)大范围的DEM数据
为了使场景更加漂亮,需要增加比我们所要做的工程范围更大的DEM数据,可使用全国90米分辨率或全国30米分辨率的免费DEM数据进行融合,这类数据通过收集或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

(2)高精度的DEM
我们针对每个地区,比例尺可能有1:500、1:2000、1:5000不等,均可将此类地形图做成高精度DEM添加到场景中。

3、场站模型建立
(1)人工建模
(2)激光雷达扫描建模
4、将影像、DEM、模型导入三维平台中
5、系统功能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