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徽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
B .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C . 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勘查任务。
D .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 . “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 .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 . 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 . 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 . 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 . 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6·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周易•系辞传》:“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 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
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
道家庄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
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
中国哲学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
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
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
“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
这是在高度精神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
庄子主张“心斋”、“坐忘”。
“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
“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大清明”,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虽不排斥客观外象直接作用于感官认知,但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
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
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任心性之自然。
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
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能所、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
这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
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B . 《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C . 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周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D . 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在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完全得靠直觉和顿悟,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就是无用的。
B . 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而成佛,他人不能替代。
C . 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都主张抛弃知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道德本体的契合。
D .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保持心灵的虚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诗句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A .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致酒行》)
B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夏元鼎《绝句》)
C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D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 (9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惟一的一个人了。
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 月 7 日上午,2018 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
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
我没想到,科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
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
当然我很高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
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
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 2018 年 6 月 8 日消息)
材料二
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主要差距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
(表格来源于 2012 年 2 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调查显示,有 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
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 15 万册。
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 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 21%和20%。
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
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
目前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
刘慈欣连续 8 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 10 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为受到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
《三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 2012 年 2 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四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称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
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
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
一直有作者问,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
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有人文精神。
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现。
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
反过来,科学题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
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 年第 3 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 . 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
C . 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 .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科幻小说创作的根本要旨是把人物塑造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作品本身。
B . 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水平。
C . 《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现。
D . 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立。
(3)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怎样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12分) (2018高三上·湖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宁的权利
张承志
进入9O年代以后再做草原之行,感觉说不清地在哪儿变了。
在社会和自己、蒙古牧民和我之间,仿佛硬拱进了一个第三者。
它使人别扭不快,使人心思烦乱,而且使长久的安宁被一丝丝抽去。
在都市里我已经习惯了它。
换言之,我们习惯了日复一日在罪恶的喧嚣中,让双耳渐渐失聪,让眼球终日充血,让心灵的休息和宁静被扯出一根线,川流不息逝者如斯地被抽着,像抽丝,像吸血。
我们在大都市里以憔悴换回存活,再拼命干才能捎回一点意义。
而漠北草原不同。
那里静谧得简直能听见四十里外的一只獭子咳嗽。
或者,在草海潮动时,能吞吸近在咫尺的声音。
所以汽车和拖拉机常常闯到鼻子下才被人听见。
我的养生之道,是两年里去草原休憩一回。
然而人多难如愿,实际上只做到十年一两度。
即便如此,在沉稳的静谧和安宁中,我摄取了清风露水,也摄取了安宁和平和。
身心调整一月,然后人就能重返城市前线。
原来养牧五畜的游牧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费几千年时间逐渐凝结了自己的民族和传统。
他们享有几十里空阔无人的前庭,依靠绵延茂密的后山。
视野里遥遥出现一星人影,他们知道那是谁家的老人去寻马找牛。
夜深时仿佛传来一声响动,他们会意那是北边的某某趁月色运送青贮草。
酷热的夏天午后他们放心地在山腰熟睡,因为毗邻的羊群今天向东面出牧了,而自家羊群应该在西山游荡。
冰封雪断的冬月平原出现了两骑马,他们警惕地注视着,
外人闯入的消息在傍晚前就能传遍方圆百里的所有人家。
全套的语言依这种环境和生活建立起来,教科书和外语学院是无法归纳它的。
全套的传统习惯和民族心理也在这里丰满。
他们剽悍,因为必须降服野性的大畜;他们勤劳,因为生计贫富成败都只在自家一户每日的安排;他们寡言,因为自幼至老不出草海,针对外界的语言从来只是在半导体收音机里听过;他们满足,因为祖辈相传直至上溯成吉思汗,生活就是如此,而且平民的富裕也就是如此;他们热情,因为他们精熟四野,他们自己在风雪中独自找马或买粮的时候,也必须投宿求人。
美好的文化形象被传诵了,蒙古草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拥有勇猛、古老、善良的名声。
但是,今天这一切正在遭受着粗暴的破坏。
前年回草原时,以前毡房羊群布散草海的风景,被挖上了疮疤似的窟窿——原来想发财的人刨开了青草,挖出一个个土法采铜的矿井。
采矿坑或是长槽,深数米;或是坑道,深不可测。
草地上游荡着三五成群的闲汉,用肉引开牧民家的狗,闯进毡包抄起壶自斟自饮。
夜间不时蹿过摩托,载重卡车隔几天就运走一车矿石。
以前,牧民讲述四周地名的时候,说到奥由特,总是带着神秘的语气。
“有翡翠的地方”,我听着也觉得高兴。
可是如今奥由特成了破坏植被和自然的情报源,亘古以来游牧民族享有的安宁被打破了。
去年夏天再回草原,牧民兄弟的神经已经失衡。
丑陋的黑洞愈挖愈多,家门口南边山坡上,视野中已是一片疮痍。
采矿队搭的地窝子挡住路口,他们每天开着拖拉机汲水,使得水井总是几近干涸。
牧民们的眼神不再自信和悠闲,他们老是紧张地盯着山梁上溜达的人影。
家家的狗都晕头转向,不知该叫该咬;黑糊糊的地窝子附近,草原上甚至奔跑着两三头猪。
马驹在矿坑里摔断腿,掉队的羊被人盗走。
争吵纠纷时一片混乱,你蒙他汉,各自吵嚷着对方听不懂的语言。
安宁被破坏了。
古老的生活,被推上了一个边缘,摇摇欲坠。
粗暴的深沟,不仅挖在奥由特的山坡上,它挖得文化、自然还有人心都伤痕累累。
享有纯粹而悠久的安宁,也许是蒙古牧民的一项奢侈。
虽然它才是人的基本权利。
怕的是才刚刚开头,我想着打了一个寒噤。
自然保护的话题正在外面大肆流行,而自然于一户户牧人是“努特格”,这个词一层层有营盘、草场、家乡、祖国的含义。
或许他们该去听听天山天池的哈萨克,以及北京三里河的“和屯”人,听听更地道的绝望和不安。
我沉吟了许久,空空凝视着旱季的绿草原。
正在这时门前喧闹起来。
出去看,牧羊犬咆哮着,对着远处两个怪物般的黑点狂吠。
孩子们抄起套马杆,兴奋地跑去追赶。
原来是挖矿人养的猪窜来了。
惹得孩子们想套翻它。
大人又吆狗又骂孩子,后来静了下来。
像是话匣子里刚响过一个难听的插曲。
当夜异常的静,包外又不时有摩托的响声。
我睁眼望着半圆形的、蒙古包的天窗。
墨蓝的天穹上缀着几颗星星。
还是那个古老的大陆腹心的草原之夜,它眨着眼,注视着我们的不安。
(有删改)
(1)在文章第一句中,作者“感觉说不清地在哪儿变了”,实际上在后文他讲述了这种“变”,请结合全文概述这种“变”的表现。
(2)在文章第一句中,作者“感觉说不清地在哪儿变了”,实际上在后文他讲述了这种“变”,请结合全文概述这种“变”的表现。
(3)请分别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换言之,我们习惯了日复一日在罪恶的喧嚣中,让双耳渐渐失聪,让眼球终日充血,让心灵的休息和宁静被扯出一根线,川流不息逝者如斯地被抽着,像抽丝,像吸血。
②墨蓝的天穹上缀着几颗星星。
还是那个古老的大陆腹心的草原之夜,它眨着眼,注视着我们的不安。
(4)请分别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换言之,我们习惯了日复一日在罪恶的喧嚣中,让双耳渐渐失聪,让眼球终日充血,让心灵的休息和宁静被扯出一根线,川流不息逝者如斯地被抽着,像抽丝,像吸血。
②墨蓝的天穹上缀着几颗星星。
还是那个古老的大陆腹心的草原之夜,它眨着眼,注视着我们的不安。
(5)请分析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6)请分析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结合全文,阐述标题“安宁的权利”的内涵。
(8)结合全文,阐述标题“安宁的权利”的内涵。
(9)在文章第一句中,作者“感觉说不清地在哪儿变了”,实际上在后文他讲述了这种“变”,请结合全文概述这种“变”的表现。
(10)请分别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换言之,我们习惯了日复一日在罪恶的喧嚣中,让双耳渐渐失聪,让眼球终日充血,让心灵的休息和宁静被扯出一根线,川流不息逝者如斯地被抽着,像抽丝,像吸血。
②墨蓝的天穹上缀着几颗星星。
还是那个古老的大陆腹心的草原之夜,它眨着眼,注视着我们的不安。
(11)请分析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2)结合全文,阐述标题“安宁的权利”的内涵。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6高三下·拉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
暠少孤,事母甚谨。
睿宗时,累转卫尉少卿。
丁忧去职,在丧柴毁,家人密亲未尝窥其言笑。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俄入授太常少卿,三迁黄门侍郎,兼太原尹,仍充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
太原旧俗,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
侧有饿狗千数,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远近患之,前后官吏不能禁止。
暠到官,申明礼宪,期不再犯,发兵捕杀群狗,其风遂革。
久之,转太常卿,旬日,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继好之义,虽属边鄙;受命以出,必在亲贤。
事欲重于当时,礼故崇于殊俗,选众之举,无出宗英。
工部尚书李暠,体含柔嘉,识致明允,为公族之领袖,是朝廷之羽仪。
金城公主既在蕃中,汉庭公卿非无专对,有怀于远,夫岂能忘,宜持节充入吐蕃使,准式发遣。
”以国信物一万匹、私觌物二千匹,皆杂以五彩遣之。
及还,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今年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
树碑之日,诏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同往观焉。
既而吐蕃遣其臣随汉使分往剑南及河西、碛西,历告边州曰:“两国和好,无相侵掠。
”汉使告亦如之。
以暠奉使称职,转吏部尚书。
时吏部告身印与曹印文同,行用参杂,难以区分,暠奏请准司勋兵部印文例,加“官告”两字,至今行之。
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
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病卒,年六十余,赠益州大都督。
﹣﹣《旧唐书•李暠传》
(1)下列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B .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C .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D . 开元初/授汝州刺史/为政严/简州境肃/然与兄昇弟晕/尤相笃睦昇/等每月自东都省暠/往来微行州/人不之觉其清/慎如此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丁忧”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居丧守制。
“丁,当也。
”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忧,居丧也。
”
B . “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我国古代常用干支纪年、王公纪年、帝王纪年、岁星纪年等方式。
C . “继好之义”是指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外交工具。
尽管有其局限性,但作为安边政策,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的作用。
D . “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发达的文官制度。
“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暠作为人子,非常孝道,在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因居丧过哀而骨瘦如柴。
B . 文章描写了李暠的兄弟每次从东都洛阳来探访他,来往之间,州中百姓都不知道,从而侧面描写了李暠的清廉谨慎。
C . 唐玄宗认为出使吐蕃,本应选派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去。
但李暠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出任使节时能独自随机应答,所以派其出使。
D . 李暠出使吐蕃,与吐蕃约定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双方和好,互不侵掠,为唐王朝与吐蕃边境的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僧徒以习禅为业,及死不殓,但以尸送近郊以饲鸟兽。
如是积年,土人号其地为“黄坑”。
②暠风仪秀整,所历皆以威重见称,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
累封武都县伯,俄为太子少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