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3章
化学工艺学(第3章)
煅烧
工业应用:
制备气\固原料 制碱工业.煅烧石灰石 CaO、CO2 生成产品 制碱工业.煅烧NaHCO3 Na2CO3 工业催化剂制造 使催化剂的组分转化为氧化物
煅烧物化基础
不可逆化学反应过程。
A(s)= S(s)+G(g)
分解反应的自由能表达为温度的函数,最
低分解温度产物的分压力达0.1MPa的分解 温度.
焙烧
分类与工业应用 氧化焙烧:硫铁矿、硫化铜、硫化锌 4FeS2+11O2=Fe2O3+8SO2
空气过剩系 数大
3FeS2+8O2=Fe3O4+6SO2
温度 高
硫酸化焙烧:
2MeS+3O2 == 2MeO+2SO2 2MeO+SO2+O2 == MeO.MeSO4 MeO. MeSO4+SO2+O2 == 2MeSO4 挥发焙烧:
BaSO4+ZnS
硝酸钾的生产
硝酸钾的生产
HNO3+KHCO3 KNO3 NaNO3+KCl KNO3+NaCl
贵
经剂效益差
NH4NO3+KCl
便宜
KNO3+NH4Cl
农用化肥
HNO3+KCl
KNO3+HCl
90
CaF2 H 2 SO4 2HF CaSO4
200 250
Na2Cr2O7 H 2 SO4 (浓) 2CrO3
190
BaCl2生产 BaSO (重晶石) BaS 热水 BaS(ag) HCl BaCl2 4
硼砂生产
第三章硫酸与硝酸
27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炉气除尘设备
(一)旋风分离器
气体排出管(不 含矿尘)
进气管(含 尘气体)
筒形外壳
锥体
储灰斗
星形阀
灰尘
29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二)文丘里管洗涤器
含尘气体
净化气体
喷水嘴
扩张管
收缩管
洗涤水 喉管 旋风分离器 污水
(三)泡沫洗涤塔
气体出口
视镜 水喷头 筛板 气体进口
化工工艺学
46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47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3.1.3.3 炉气的干燥 1)干燥的原理和工艺条件 (1)吸收酸的浓度
硫酸浓度越高,水蒸 气平衡分压越小。越 有利于干燥。
48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3.1.3.3 炉气的干燥
1)干燥的原理和工艺条件
(1)吸收酸的浓度
同一温度下,硫酸浓度越高越利于干燥。但三氧化硫分压大,易形成酸雾。 同一浓度下,温度低,酸雾少。
49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硫酸浓度高、温度低,二氧化硫损失大。
综上所述,干燥酸质量分数以93%一95%较为适宜, 这种酸还具有结晶温度较低的优点可避免冬季低温下 ,因硫酸结晶而带来操作和贮运上的麻烦。
50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2)气流速度:0.7~0.9m/s
气速高,增大传质系数,利于干燥,但塔压降增大。
3.1.2.1 硫铁矿的焙烧
(1)硫铁矿的焙烧反应
14
化工及物化教研室
化工工艺学 第三章 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
一、天然气的分类
一、天然气的分类
3、按酸气含量分类 按酸气(acid gas,指CO2 和硫化物)含量多 少,天然气可分为酸性天然气和洁气。 酸性天然气(sour gas)指含有显著量的硫化 物和CO2等酸气,这类气体必须经处理后才能达到 管输标准或商品气气质指标的天然气。 洁气(sweet gas)是指硫化物含量甚微或根 本不含的气体,它不需净化就可外输和利用。
一、天然气的分类
由此可见酸性天然气和洁气的划分采取模糊 的判据,而具体的数值指标并无统一的标准。在 我国,由于以CO2的净化处理要求不严格,而一般 采用西南油田分公司的管输指标即硫含量不高于 20mg/Sm3 (CHN)作为界定指标,把含硫量高于 20mg/Sm3(CHN)天然气称为酸性天然气,否则为 洁气。把净化后达到管输要求的天然气称为净化 气。
矿井工作对“瓦斯”十分重视,除去采取一些 必要的安全措施外,有的矿工会提着一个装有金 丝雀的鸟笼下到矿井,把鸟笼挂在工作区内。原 来,金丝雀对“瓦斯”或其他毒气特别敏感,只要 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有致 命作用时,金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而昏倒。矿工 们察觉到达种情景后,可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 亡事故的发生。
2、天然气制合成甲醇等的合成气
碳一化学:是以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 料,如一氧化碳、甲醇等,来合成各种基本有机 化工产品的化学体系。 甲醇不仅是碳一化学的重要产品,同时也是 重要原料,是合成气化学加工的起点,故称其为 碳一化学的重要支柱。
2、天然气制合成甲醇等的合成气
甲醇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的:
一、天然气的分类
液相中除含有重烃外,仍含有一定量的丁烷、 丙烷。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气压, 防止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挥发耗损,油田上往往 采用各种原油稳定工艺回收原油中C1~C5组分, 回收回来的气体,称为原油稳定气,简称原稳气。
第3章 3.1 盐水体系相图及其应用(4学时)
20 合成氨工业
N2
H2O
NH4Cl
NH4Cl-H2O二元体系相图
21 合成氨工业
连线规则: 组成不同的两个体系在等温下混合成为一个新体 系,或一个体系在等温下分为两个不同组成的新 体系,那么在二元体系相图中,三个体系在同一 水平线上,且两个分体系各居于总体系的两侧。 杠杆规则: 两个分体系的量与其到总体系的距离成反比。
42 合成氨工业
a100E100b100-100℃
a25E25b25-25 ℃
Q对25 ℃属两相结晶 区,对100 ℃属NaCl 结晶区。
M点呢?
NaCl-NH4Cl-H2O体系加热和冷却过程
43 合成氨工业
2 简单三元体系相图及应用
(1) 浸取法分离钾石盐矿 钾石盐是制造氯化钾的主要原料之一。用晶间卤 水加工提取氯化钾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钾石盐 和光卤石的中间工序。 优质的钾石盐矿中含有KCl约25% 、NaCl71%,其 余为少量的CaSO4、MgCl2和不溶性粘土。从钾石 盐提取氯化钾的方法主要为浸取法,即通过溶解 与结晶的方法将KCl和NaCl分离。
4 合成氨工业
某种盐类之所以能从几种盐的混合液中 以纯态析出,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各不相 同,而且随温度的变化有区别。 相图是多相体系在平衡时各相组成与温 度或压力的关系图。它不仅指导人们应该 如何安排生产流程,如何选择生产工艺条 件,而且可以告诉人们制备合格的产品应 该蒸发多少水或添加多少水。
盐析的原理 一种盐类的存在会使另一种盐类的溶解 度下降。当所加入的盐具有同一离子时, 会使体系中原来的平衡破坏,为达到新的 平衡,则某一种盐就要析出,这也就是常 说的同离子效应。
化工工艺学3章
• • • • •
含硫原料 原料气的制备 含二氧化硫炉气 炉气净制 净化炉气 二氧化硫转化 炉气净制 二氧化硫转化 含三氧化硫气体 吸收成酸 吸收成酸 硫酸 生产硫酸的原料 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 磁硫铁矿: 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磁硫铁矿:主要成份 量越高,锻烧时放热越多。 为Fe7S8。含S量越高,锻烧时放热越多。两种矿 量相同时, 含S量相同时,磁硫铁矿锻烧放热量比普通硫铁矿 30%左右 自然开采的硫铁矿都含有很多杂质, 左右。 高30%左右。自然开采的硫铁矿都含有很多杂质, 使矿呈灰、 黄铜等不同颜色。 使矿呈灰、褐、黄铜等不同颜色。通常含硫量只 30%~50%。 有30%~50%。 • 硫磺:使用天然硫磺生产硫酸最好,但我国矿少。 硫磺:使用天然硫磺生产硫酸最好,但我国矿少。 • 其它原料:硫酸盐、冶炼烟气、含硫工业废料等。 其它原料:硫酸盐、冶炼烟气、含硫工业废料等。
图 3.2
2 余热的回收
• 焙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炉气温度850~950°C, 焙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炉气温度850~950° 若直接通入净化系统,设备要求高。 若直接通入净化系统,设备要求高。直接冷却后 净化也是能量的极大浪费。 净化也是能量的极大浪费。通常设置废热锅炉来 回收热量, 回收热量,或产蒸汽发电或直接推动动力机械作 功。 • 硫铁矿废热锅炉的特殊性:1.含尘量大,不要直 硫铁矿废热锅炉的特殊性:1.含尘量大 含尘量大, 接冲击锅炉管,注意炉管排列间距要大, 接冲击锅炉管,注意炉管排列间距要大,防止积 量大,腐蚀性强,注意防止SO 灰。2. 含S量大,腐蚀性强,注意防止SO3在壁 内冷凝。所以应采用较高压力以提高SO3露点, 内冷凝。所以应采用较高压力以提高SO 露点, 防止腐蚀。3.防止炉气泄漏和空气进入炉内 防止炉气泄漏和空气进入炉内。 防止腐蚀。3.防止炉气泄漏和空气进入炉内。一 种沸腾焙烧和废热回收流程如图3.3。 种沸腾焙烧和废热回收流程如图3.3。
《化工工艺学》 第三章 烃类热裂解
44
3.3.管式裂解炉及裂解工艺过程
3、3、1、管式裂解炉 30年代研究,40年代工业装置,50年代研究 提高乙烯效率(高温短停留时间),60年代开 发出实现这一措施的炉型,图3—11,铬镍合 金钢离心浇铸管放置在炉膛中心,双面接受辐 射,管壁温度高达1050℃,气体出口800— 860℃,停留时间0.25—0.60S,乙烯收率明 显提高,后为减少压力有利于提高乙烯收率, 又研制成分叉变径炉管,乙烯达30%。70年 代,新材料应用壁温可达1100℃,单台炉生 产能力5万吨/年。
3、1、1、1、烷烃的裂解反应 正构烷烃裂解主要有脱氢和断链 反应C5以上还可能发生环化脱氢. 脱氢反应是C-H键断裂的反应生 成碳原子数相同的烃烯和H2 。
通式: CnH2n+2 = CnH2n+H2 C5以上的正构烷烃可发生环化脱
氢生成环烷烃。
3
烷烃的裂解反应
断链反应是C—C键断链的反应 产物是 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 CnH2n+2 =CmH2m+CkH2k+2 m+k=n 裂解规律: 1、断链比脱氢容易; 2、链长容易断; 3、脱氢比断链吸热多;
真空不可取,漏入空气有危险;负压不利于后 工序产品分离。所以采取加入稀释剂的方法降 压,目前用水蒸汽作稀释剂。其原因如下: 易于分离(冷凝为水) 稳定反应器温度,防止炉管过热 抑制含硫对设备的腐蚀 脱除结碳 H2O+C=CO+H2 但不宜过大,否则生产能力下降,急冷负荷大。
41
3.2.3. 裂解深度
裂解深度是指裂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常用原料转化率、甲烷收率、乙烯对丙 烯的收率比、甲烷对乙烯或丙烯的收率 比(两者有极值所以衡量深度比较合 理)、液体产物的氢含量和氢碳比 (H/C)不小于0.96或氢含量不低8% (过高结焦)、出口温度、裂解深度函 数和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来表示。
2化学工艺学课件第三章1
同样的转化率,不受原料变化的影响。
③采用不同的工艺, n(O2)/n(SO2)值与总转化率 的对应关系不同; ④即同一个n(O2)/n(SO2)值,采用“3+2”流程对 应的总转化率大于“3+1”流程;而“3+1”流程大 于“2+2”流程。
●不同流程的转化率与起始原料浓度的关系
⑤同样要达到相同的总转化率,各工艺流 程所需的n(O2)/n(SO2)值不同。 ⑥例如总转化率达到99.7%时: ●“3+2”流程n(O2)/n(SO2)值为0.78; “3+1”流程n(O2)/n(SO2)值为1.06; “2+2”流程n(O2)/n(SO2)值为1.18; 即各流程允许的SO2浓度逐渐降低。
⑻.炉气组成不同选择流程的依据:
①当进转化炉的炉气中SO2<8.5%时, 选用“3+1”流程为宜。 ②若炉气SO2的浓度在8.5~11%或更高时, 选用“3+2”流程为宜。 ③对于SO2的浓度在22%以上时,应先 将其稀释至12%左右,再采用“3+2”流 程生产硫酸。
⑼.n(O2)/n(SO2)值对转化率影响: ①“二转二吸”工艺比“一转一吸”工艺允许 SO2的起始浓度可大幅提高。 ②在一定条件下,固定n(O2)/n(SO2)值,可获得
5.反应热的合理利用
⑴高废热能利用:利用反应热生产中、高压水蒸 气,带动空气压缩机和其他大功率泵作功,及用 来发电。 ⑵低废热能利用:利用其作为换热热源;作为高温 分离塔塔顶冷凝器的冷却剂,汽化后用作低温分离 塔塔釜再沸器的供热源,起到节能的效果 ⑶氧化尾气热能利用:其具有一定压力,放空前使 用膨胀透平机利用其热能带动鼓风机或泵做功。
xe
Kp Kp 1 p O2
化工工艺学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1化工生产的起始原料主要有矿物资源,生物资源,空气和水四类。
2化学工业中,设备投资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产品提纯设备。
3一个化学生产过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4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
第二章化学工艺基础1用原油炼制燃料油,一次加工时,原油首先经过的加工设备是常压塔。
2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是对石油的一次加工。
3汽油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辛烷值。
4在石油催化裂化中,正碳离子中最容易断裂的键是β键。
5石油一次加工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所用的设备是常压蒸馏塔,减压蒸馏塔。
6常,减压蒸馏塔获得的产品都是混合物。
7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石脑油。
8原油在蒸馏前,一般经过脱盐脱水处理。
第三章烃类热裂解1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2石油裂解制取乙烯等所用的反应器是管式裂解炉。
3按顺序深冷分离法分离裂解气,裂解气首先进入的设备(塔)是甲烷塔。
4烃类热裂解的后续深冷分离工序之前,要进行裂解气的净化,主要包括:脱除酸性气体,脱水和脱炔三步。
5工业上控制石油深度的措施是控制停留时间。
6裂解气分离的工艺采用用深冷分离法,其中甲烷塔技术含量最高。
7裂解原料的含氢量越高,裂解产物中乙烯收率越高。
第四章芳烃转化过程1工业上已用于苯烷基化工艺的催化剂是酸性催化剂。
第五章合成气的生产过程1合成气的CO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使CO变成CO2便于除去。
2通过CO变换可产生更多氢气和降低CO含量.3干法脱硫中,能把大部分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的方法是钴—钼加氢法。
4合成气净化过程中的脱碳是指去除CO25为了脱除合成气中极少的残渣,最适合的脱硫法措施是氯化锌法。
第六章加氢与脱氢过程1可使合成氨催化剂永久性中毒的是二氧化硫。
2N2与H2合成氨所用的催化剂是Fe3O4。
3用于氨合成的熔铁催化剂,必须升温还原活化。
4不论是脱氢反应或是断链反应,都是热效应很大的吸热反应。
化工工艺学阶段练习题-2
化工工艺学阶段练习题-2(包括烃类热裂解、氯化两章内容)第三章烃类热裂解(13题)一、为什么说以乙烯为首的低级烯烃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地位?二、简述低级烯烃工业生产方法。
三、何为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四、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对生产有哪些影响?五、简述烃类热裂解在原料烃中混入水蒸气的主要作用和优点。
六、简述裂解温度对烃类热裂解反应的影响,一般裂解温度为多少?七、简述油轻质油为原料,经热裂解过程制取裂解气(40°C)的工艺流程。
八、简述急冷换热器的结构和作用。
九、工业生产上有哪两种冷却方式?各有何有缺点?十、经冷却后的裂解气中含有哪些组分?十一、裂解气中有害杂质包括哪些物质?需将他们脱除的理由?脱除方法?十二、烃类热裂解产物裂解气的分离采用何种方法?工业生产中选用哪些冷剂?十三、简述脱甲烷塔在裂解气分离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四章氯化(7题)一、何为氯化剂?工业上经常用到的氯化剂是哪些?二、何谓平衡氧氯化法?工业上采用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有何特点?三、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哪三步反应?写出化学反应式。
四、简述乙烯与氯气加成氯化制1,2-二氯乙烷的反应型式、工艺条件、催化剂、副反应、反应器等五、简述乙烯氧氯化制1,2-二氯乙烷的反应型式、副反应、工艺条件、催化剂。
六、乙烯氧氯化制1,2-二氯乙烷选择何种反应器?说明选择依据。
反应温度如何控制和调节?七、简述1,2-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过程的反应型式、副反应、工艺条件、反应器和反应温度控制和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第三章烃类热裂解(13题)一、为什么说以乙烯为首的低级烯烃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地位?在自然界中,没有烯烃存在。
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不饱和烯烃具有双键,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合成多种化工产品。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而工业上所用的乙烯,大部分是从石油炼制工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里分离出来的,其中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然气化工工艺学 第03章 天然气转化
《天然气化工工艺学》第3章
3.1.1 甲烷水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1.1.1 反应平衡常数
Kp1
3 pCO p H 2
pCH 4 p H 2 O
Kp2
pCO2 pH 2 pCO pH 2O
pi分别为系统处于反应平衡 时i组分的分压,atm, (kPa?).
Kp1和Kp2与温度的关系:
《天然气化工工艺学》第3章
3.1.2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催化剂:Ni/MgAl2O4 (1) Ni活性组分; (2)镁铝尖晶石载体。 • 尖晶石结构:通式AB2O4型,是离子晶体中的一个大类(属 于等轴晶系)。典型尖晶石矿物: MgAl2O4和 FeAl2O4等。 • 结构特征: (1) A2+: Mg2+,Fe2+,Co2+,Ni2+,Mn2+,Zn2+等; (2) B3+: Al3+,Fe3+,Co3+,Cr3+,Ga3+等。 (3) 结构中O2-离子作立方紧密堆积,其中A2+填充在四面体 空隙中, B3+离子在八面体空隙中,即A2+离子为4配位,而 B3+为6配位。
作业:计算1100℃下CH4转化率、CO选择性、 H2/CO进及合成气的模数M
合成气的模数M(不考虑变换反应的影响)
CO +H2O(g) = CO2 +H2 n-x x x
M = [ n(H2)-n(CO2)]/n(CO)+n(CO2)]
甲烷转化率: CH4 + H2O(g)=CO+ 3H2 nm -x
r H o (298K ) 76.62kJ / mol
04精细化工工艺学第3章
13/71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3离子化作用和离解作用→ (3)溶剂介电常数对离解过程的 影响
ε<10~15,非极性(弱)溶剂 ~ ,非极性( 溶剂。如烃类、三氯甲烷、 1,4-二氧六环、乙酸等,在这类溶剂中实际上观测不 出自由离子。
14/71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3离子化作用和离解作用→ (4)离子原的离子化方式
¨ [(CH3)2N]3P=O + Cl-Mgδ+ — δ-CH2C6H5 [(CH3)2N]3P+ — O — Mg+Cl
溶剂化正离子 EPD溶剂 溶剂
+ -CH2C6H5
裸负离子(活性质点) 裸负离子(活性质点)
17/71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3离子化作用和离解作用→ (4)离子原的离子化方式
第04次课
第3章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上 次 课 本 次 课
3.1 概述 3.2 化学计量学 3.3 精细 3.4 3.5 3.6 3.7
1/71
化 化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上 次 3.3.1 概述 课
3.3.2 溶剂的分类
18/71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3离子化作用和离解作用→ (4)离子原的离子化方式
双进攻: 双进攻:一种EPD溶剂和一种EPA溶剂或一种两 性溶剂同时进攻离子原的正端和负端,使正离子和 负离子都溶剂化。
19/71
3.3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 3.3.3离子化作用和离解作用→(5)离解性溶剂和离子化溶剂
化工工艺学-第三章-无机酸、碱及化学肥料
一、纯碱Na2CO3(苏打/碱灰)
分类:轻质(light)、中重质(medium)、重质(dense)。 化学性质:强碱性,高温分解,易生成氧化钠。 生产历史:天然碱,草木灰→ 1791年路布兰法→1861
年氨碱法(索尔维法)→1943联合制碱法(侯德榜)
纯 碱 的 用 途
路布兰制碱法(芒硝、石灰石、煤)
铅室法:
利用高级氮氧化物(主要是三氧化 二氮)使二氧化硫氧化并生成硫酸: SO2+N2O3+H2O→H2SO4+2NO
接触法:
铅室法制硫酸流程图
硫 SO2的制备 酸 硫磺 S+O2→SO2 的 硫铁矿 4FeS2+11O2→2Fe2O3+8SO2 工 业 SO2氧化制SO3 生 2SO2 + O2 → 2SO3 产 SO 的吸收 3 方 nSO3(g) + H2O(l) → H2SO4(l)+(n-1)SO3(l) 法
3、加热碳酸氢钠,得到碳酸钠 2NaHCO3→Na2CO3+H2O+CO2
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
该工艺的优点: 1、提高了NaCl利用率(96%) 2、产生了有用的化工原料和肥料NH4Cl
二、烧碱NaOH(苛性钠、火碱)
生产方法:
苛化法
Na2CO3 +Ca(OH)2=2NaOH+CaCO3↓
4、稀硝酸生产的工艺流程
稀硝酸生产分为常压法、加压法及综合法三种流程。
综合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特点是常压氧化、加压吸收,
氨转化率95%,产品酸浓度47~53%,吸收效率高达98%。
氧化炉:1.16MPa; 921℃;NH3+O2→NO;
氧化器 NO+O2→NO2/N2O4 吸收塔 NO2+ H2O→HNO3+NO
无机化工工艺学硫酸
第3章 硫 酸
❖3.1 绪论 ❖3.2 从硫铁矿制二氧化硫炉气 ❖3.3 炉气的净化与干燥 ❖3.4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3.5 三氧化硫的吸收 ❖3.6 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
2
3.1 绪 论
一、性质 二、用途 三、生产方法 四、硫酸工业发展概况
3
一、性质
❖ 纯硫酸 (H2SO4)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相对密度为1.8269, 几乎比水重一倍。工业生产的硫酸系指SO3和H2O以一定比例混合的 溶液。
25
一、原料及其预处理
❖ 硫铁矿的筛分:
矿石破碎后,其中只有一部分达到粒度要求,因此在破碎过程中要 进行筛分,将合格的矿石通过震动筛与粗粒度矿石分离。筛下台格部分 选至成品矿贮仓或焙烧炉矿斗。筛上部分重新返回破碎。
❖ 硫铁矿的配矿
硫铁矿产地不同,其组成有较大差别。为使焙烧炉操作易于控制、 炉气成分均一,应采用恒定品位的矿料。因此常采取多种矿石搭配使用 的办法,亦即配矿。配矿不仅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且对稳定生产、降 低有害杂质,以及提高硫的烧出率都十分重要。 ▪ 配矿的原则:
15
一、性质
(二)化学性质 4、与金属盐类发生反应
16
二. 用途
❖ 硫酸是无机化工、有机化工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化 工产品。
❖ 主要用于生产磷肥(在我国占硫酸总量的65-75%);此外 还可用于生产无机盐、无机酸、有机酸、化纤、塑料、 农药、颜料、染料、硝化纤维、TNT、硝化甘油及中间 体等;石油、冶金行业也都大量使用。
21
(二) 接触法原理
❖生产硫酸的原料
▪ 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 ▪ 磁硫铁矿:主要成份为Fe7S8。含S量越高,锻烧
时放热越多。 两种矿含S量相同时,磁硫铁矿锻烧放热量比普 通硫铁矿高30%左右。自然开采的硫铁矿都含有很 多杂质,使矿呈灰、褐、黄铜等不同颜色。通常含 硫量只有30%~50%。 ▪ 硫磺:使用天然硫磺生产硫酸最好,但我国矿少。 ▪ 其它原料:硫酸盐、冶炼烟气、含硫工业废料等。
《化工工艺学》简答题含答案
第一章 合成氨1.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和任务?答:1.原料气制备,制备含有氢、氮的原料气。
用煤、原油或自然气作原料,制备含氮、氢 气的原料气。
2.净化,由于无论用何种方法造气,原料气中都含有对合成氨反响过程有害的 各种杂质,必需实行适当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 精制过程。
3.压缩和合成,将纯洁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2.写出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响。
CH 4+H 2O(g)=CO+3H 2,CH 4=2 H 2+C3. 简述常用脱硫方法及技术特点以及适用流程。
答:干法脱硫(氧化锌法脱硫;钴钼加氢脱硫法)是用固体吸取剂吸取原料气体中的硫化物一 般只有当原料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不高标准状态下在3-5g/m 3 才适用。
特点:能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而且可以把脱得很精细,但脱硫剂不能再生而且设备浩大占地多,不适用于脱除大 量无机硫,只有自然气、油田气等含硫低时才使用;湿法脱硫〔化学吸取法,物理吸取法, 化学-物理综合吸取法〕特点:脱硫剂是便于运输的液体物料,脱硫剂是可以再生并且能回 收的硫磺,适用于脱除大量无机硫。
4. 改进 ADA 法脱硫的主要化学反响和脱硫原理是什么?ADA 法脱硫主要化学反响及脱硫原理:在脱硫塔中用 PH 为 8.5--9.2 的稀碱溶液吸取硫化氢并生成硫化氢物:H S + Na CO 2 2 3 = NaHS + NaHCO 3 液相中的硫化氢物进一步与偏钒酸钠反响,生成复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并析出无素硫 2NaHS +4NaVO + H O = NaVO +4NaOH +2S ↓ 3 2 2 4 9复原性焦性偏钒酸钠盐接着与氧化态ADA 反响,生成复原态的ADA 和偏钒酸盐 NaV O + 2ADA + 2NaOH + H O = 4NaVO + 2ADA(H) 2 4 9 2 3 复原态的ADA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态的ADA ,其后溶液循环使用2 ADA (H) + O 2 = 2 ADA + 2 H O 24. 少量 CO 的脱除方法有哪些?答: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炉气中少量三氧化硫要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温度较低时,炉气中 大多数三氧化硫都转化成硫酸蒸汽。当气相中硫酸蒸汽压大于其
饱和蒸汽压时,硫酸蒸汽就会冷凝。实际情况是,洗涤过程中降
温速度很快,硫酸蒸汽的冷凝速度跟不上气温的下降速度,气相 中硫酸蒸汽就处于过饱和状态。其过饱和度定义为
S pH 2 SO 4 / p* H 2 SO 4
0 1/ 2 K0 ( p / p ) p O2
设原料气中SO2和O2的摩尔分率分别为a,b,总量为1kmol.则平衡时SO2,O2 和SO3和的量分别为 a(1-xe), b-0.5axe,axe,可得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式为
•
xe
K0 p
水蒸气形成酸雾。两方面都使S的损失增多。所以也不宜追求过高的硫
酸浓度。通常以93%~95%的硫酸为干燥剂。这种硫酸由于冰点低,还 可避免冬季低温时硫酸的结晶现象。
图 3.9
气流速度
• 气速增大,传质系数增大。但压降与气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气速不 能过大。同时气速大还要带走较多酸沫,引起S的损失。 • 适宜的气速范围: • 干燥塔:空塔以0.7~0.9m/s为宜。
• 焙烧后使渣中主要为磁性铁,以作炼铁的原料。
• 特点:炉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三氧化硫含量低,低品位 硫铁矿也可得到较好的炼铁原料。焙烧温度约 900°C左右。
• 3 硫酸化焙烧
• 控制焙烧条件,使钴铜镍等金属生成硫酸盐,然后用 水或稀硫酸浸取焙烧物,分离出硫酸盐,从而获得某
种金属。
• 控制条件:温度(600-700°C), 空气过剩量1.5-2.0%, 获 得SO3组成较高。
• 除尘
• 集尘器除尘、自然沉降除尘、惯性除尘。
• 旋风分离器除尘 除尘效率高。
排 气
2 电除尘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可 达99%以上,可使含尘量降 至0.2g/m3的绝对值。
3.1.3 炉气的净化与干燥 Purification and dryness of SO2 gases
• 4 脱砷焙烧
• 脱砷焙烧主要用于含砷量大的硫铁矿。
• 除了主要反应外,还发生下列反应:
• • • 4FeAsS = 4FeS + As4 4FeAsS + 4FeS2 = 8FeS + As4S4 As4 + 3O2 = 2As2O3
• 若炉气中氧气过多,会发生以下反应
•
•
As2O3 + O2 = As2O5
• 焙烧过程为: 硫铁矿+空气 废热锅炉 旋除尘
• 炉床温度约
• 炉底压力 • 出炉气SO2
800~850°C 炉顶温度 900~950°C
10-15kPa 13%~13.5%
• 2 磁性焙烧
• 控制进氧量,使过量氧较少,反应为
•
•
3FeS2+8O2 = Fe3O4 + 6SO2
3Fe7S8 +38O2 = 7Fe3O4 + 24SO2
K
0 p
平衡常数
pSO 3 p
0 0.5
0.5 pSO 2 pO 2
用热力学关系
ln K 0 p
H 0 dT RT 2
积分可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3 lg K 0 4812 . 3 / T 2 . 8254 lg T 2 . 284 10 T p
7.012 10 7 T 2 1.197 1010 T 3 2.23
目前投产的工厂一般都不允许采用水洗流程。
3.1.3.3 炉气的干燥
• 1 干燥原理和工艺条件
• 吸收酸的浓度
• 平衡时硫酸浓度与液面上的水蒸气分压的关系如图 3.9。硫酸浓度增大, 平衡水蒸气分压降低。
• 在40°C时,92%硫酸溶液上的水蒸气分压只有2.7Pa. (此时纯水的饱和
蒸汽压为7.9kPa)。 • 硫酸浓度大于 80%后, SO2的溶解度增大很快,气相中的 SO3也容易与
含二氧化硫炉气 二氧化硫转化
含三氧化硫气体
吸收成酸
硫酸
生产硫酸的原料
• 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
• 磁硫铁矿:主要成份为Fe7S8 • 硫磺:使用天然硫磺生产硫酸最好,但我国矿少 • 其它原料:硫酸盐、冶炼烟气、含硫工业废料等
3.1.2 从硫铁矿制二氧化硫炉气
• • • • • • • • • • • 3.1.2.1 硫铁矿的焙烧 1 硫铁矿的焙烧反应 2FeS2 = 2FeS + S2 H>0 S2 + O2 = SO2 H<0 4FeS + 7O2 = 2Fe2O3 +4SO2 H<0 上述反应的总反应式: 4FeS2 + 11O2 = 2Fe2O3 +8SO2 H= -3411kJ/mol 若氧气不足,还有生成Fe3O4的反应: 3FeS2 + 8O2 = Fe3O4 +6SO2 H= -2435kJ/mol
大于720C为第三阶段,反应速度随温
度升高再增加,但增加幅度小。 441 560 T 727 977
• 提高焙烧速率的途径:
• 1. 提高操作温度。但不宜太高,温度太高会使炉内结
疤,焙烧反而不能顺利进行。
通常温度范围为850950C. • 2. 减小硫铁矿粒度。可以减小扩散阻力,增加接触面 积,对第三阶段速度增加有利。 • 3. 增加空气与矿粒的相对运动。 • 4. 提高入炉空气氧含量。
• 1 矿石原料的预处理
• 粉碎
• 一般采用二级粉碎,先用压碎机粗碎,再用辊式压碎机细碎,要求粒 度<4mm.
• 配料
•
原则:贫富搭配、含煤与不含煤的矿搭配、高砷矿与低砷矿搭配。
沸腾焙烧用矿指标:
• S>20% As<0.05% C<1.0% Pb<0.1% F<0.05% H2O,6.0%
• 干燥
来增大雾滴直径。
• 同时可以除去砷、硒化合物。
3.1.3.2 炉气净制的湿法工艺流程和设备
• 水洗流程排污量大,污水处理困难,已被淘汰。
• 典型酸洗流程如三塔二电流程和文-泡-冷-电酸洗流程。
图 3.6
图 3.8
两类净化流程的比较:
水洗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方便,砷和氟的净化率都高。但SO3和 SO2溶于水难于回收,使S的利用率低。最大不足是排放有毒含尘污 水多,环境污染大。(每吨硫酸约排15吨污水!) 酸洗流程中酸可循环使用,多余酸排出系统他用。可利用炉气中的 SO3,提高了S的利用率。酸泥中的砷硒也可回收。最大优点是排污 量少,约为水洗流程的1/200~1/300。
•
•
As2O3 ,SeO2在气体中的饱和浓度
温度 As2O3饱和 SeO2 饱和
•
•
/° C
50
浓度/mg/m3 浓度/mg/m3
0.016 0.044
•
• • •
70
100 125 150
0.310
4.200 37.000 280.0
0.880
1.000 82.000 530.0
•
2 酸雾的形成和清除
蒸汽发电或直接推动动力机械作功。
• 硫铁矿废热锅炉的特殊性:1.含尘量大,不要直接冲击锅炉管,
注意炉管排列间距要大,防止积灰。 • 2. 含S量大,腐蚀性强,注意防止SO3在壁内冷凝。所以应采用较高 压力以提高SO3露点,防止腐蚀。
• 3.防止炉气泄漏和空气进入炉内。
• 3 沸腾焙烧炉的特点
• 生产强度大 • 硫的烧出率高 • 传热系数高 • 产生的炉气二氧化硫浓度高
• 焙烧炉气除尘后,一些砷氧化物、硒氧化物和氟化物可使SO2转 化催化剂中毒,腐蚀管道。要除去后才能进入下工序。
• 3.1.3.1 炉气的净化
• 1 砷和硒的清除
• 三氧化二砷和二氧化硒常用水或稀硫酸洗涤炉气来清除。从表3.2
可以看出,两者饱和蒸汽压随温度下降显著降低。温度降到
50°C以下气相中含量已经很少。洗涤形成的固体颗粒,形成酸 雾凝聚中心,在除雾器可以将其除去。
• 适用的原料范围广
•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不足:
• 炉尘量大,炉尘占总烧渣的60%-70%,除尘净化系统负荷大。
• 需将硫铁矿粉碎至较小粒度,需高压鼓风机,动力消耗大。
3.1.2.3 几种焙烧方法
• 焙烧方法主要由硫铁矿成份和渣的处理方式决定。一般硫铁矿多采用 氧化焙烧。
• 1 氧化焙烧
• 氧过量,使硫铁矿完全氧化,主要反应为 •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沸腾焙烧炉风 电除尘 炉气精制
• 过饱和程度达到某 一临界限度时,硫酸蒸汽分子凝聚成为很多小 的液滴,成为气溶胶酸雾,气相中硫酸蒸汽的过饱和程度逐步下 降致饱和。
• 酸雾的清除
• 酸雾雾滴的直径很小,很难除去,洗涤时只有小部分被 酸吸收,大部分只能在后续的电除雾器中除去。电除雾器 的原理与电除尘器一样,只不过是除去液态雾滴罢了。 • 即使用电除雾器,也要采取增大雾滴直径的基本措施来保 证除雾效果。雾滴直径越大,表面效应越少,与平面液体 差异越小。工业上往往设置冷却塔既降低温度又通过增湿
• 填料塔与采用的填料类型有关,若用瓷质矩鞍环,适宜气速为
1.1~1.2m/s。
• 吸收酸温度
• 从前面吸收酸浓度的分析中已知,低于50°C已可使水分够低了,通常
采用与常温很接近的温度35~45°C
• 喷淋密度
• 硫酸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若喷淋量少,会使酸的浓
度降低太多,酸温升太大,加剧酸雾形成,降低干燥
• 2 硫铁矿焙烧的焙烧速度 • 硫铁矿焙烧是非均相反应,反应平衡常数很大,通 常认为可进行到底。所以生产中反应速度决定了生 产能力。焙烧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