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花城版音
乐鉴赏教案
前言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中国作曲家光未然创作的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曲,是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表现了中国黄河流域的恢弘壮丽,也表达了人民对黄河的深深热爱和保卫黄河的强烈愿望。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花城版)的音乐鉴赏教案。

一、音乐曲目基本信息
曲目名称:《黄河》第四乐章(花城版)
曲目演奏者:罗大佑、陈明真
曲目演奏时间:5分47秒
曲目风格:古典音乐
二、音乐欣赏
1.起承转合区段:
音乐开篇以锣鼓声和震撼人心的长号声开场,随后钢琴开始逐渐升高,突出主题的高潮,进入第一段主体乐段。

相较于前三个乐章,第四乐章有着更为明显的融合先进的西方乐理知识和浓郁的民族音乐气息的特色,所以该乐章的节奏更加明显。

2.高潮区段:
高潮出现在音乐的第二个节拍中,乐曲音乐热情高涨,钢琴曲声势更为宏伟,管弦乐器配合更加协调,音乐的营造氛围和意境极度浓重激烈,表现了中国人的正义之感和对黄河的十分热爱。

3.尾声区段:
音乐落笔在弦乐器那里,所有的声音都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结束。

在将这个动人的旋律推向其不可避免的结局之前,音乐最后的拳头上升到了一个顶点,然后突然消失了。

整个乐章到此结束。

三、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历史背景
在1975年,毛泽东认为在“批林批孔”运动之后对文化的影响要变得更悲观而进行了一些行动。

当时,在中国古典音乐及其知识分子的领域中也是一个深刻的转型期。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光未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中国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资料,使它成为了更具现代性的作品。

其中,钢琴协奏曲《黄河》是光未然的一部代表作品,其发表于1960年代末期。

为表达对中国黄河流域的深深热爱和保卫黄河的强烈愿望,《黄河》震撼人心地表达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强烈的正义感,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音乐作品。

四、音乐鉴赏的意义
音乐的艺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音乐的内涵紧密相关的。

《黄河》的音乐内涵具有民族特色,充满了中国人民的爱和振奋人心的音乐气息。

通过音乐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并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好。

此外,通过音乐鉴赏的过程,我们还可以从音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增加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色彩。

五、结语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音乐内涵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对该乐曲的音乐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并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好。

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尊重历史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