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学案设计(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要求:
1.会用实验探究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及相互转化。
3.了解物质的溶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有。
4.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回忆旧知:
1.什么是溶液?什么叫溶解?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有哪些?
2.什么叫溶质?什么叫溶剂?食盐溶于水时,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_.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是:
注意点:
2.对影响物质溶质性因素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1】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一药匙蔗糖和Ca(OH)2,各自加5ml水,
实验小结:_________【实验2】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食用油: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水,向
实验小结:
加热后观察现象:
实验小结:________ 实验结论: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
内因(不可改变):;
外因(可以改变):
交流与讨论
1.面粉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一样吗?为什么?
2.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用中草药来浸泡在白酒中而成为药酒,你知道为什么用白酒浸泡而不用水的原理吗?
3.当碗上沾有较多的油时,若身边没有洗洁精,你会有热水还是冷水洗碗,说说其中的原理?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物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探究实验4】取一小烧杯,向其中加20ml水,配在此室温下你认为最浓的
溶液。
KNO
3
思考:要使留在溶液中的硝酸钾固体继续溶解,你有哪些办法?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一定温度下怎么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③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向一定温度下KNO
饱和溶液中加入
3
?
少量的KMnO
4
交流与讨论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总结与反思
1.这节课你的收获(获得了哪些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了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有疑惑,需要解决?
拓展视野:
1、衣服干洗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干洗的衣服不能即日领回?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污渍。
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甚至人造纤维如多元脂纤维也可以干洗得很干净。
这些纤维在水洗后仍会残留一些油性污渍,但干洗后这些污渍就可能去除了。
用化学溶剂通过渗透、溶解和烯释对衣物进行洗涤,达到去除油垢或污渍的效果,称为干洗。
所谓“干洗”是指衣物洗涤之前是干的,干洗后从干洗机取出的衣物也是干的,但在干洗过程中,衣物在干洗机滚筒内是用化学溶剂浸泡、洗涤、脱干,再经过烘干,把衣物上含有的化学溶剂回收,并将衣物干燥就完成了全部干洗过程。
干洗是近百年才出现的洗涤方法。
经过干洗后的服装不变形、不退色、不损伤面料。
还有消毒、灭菌的特殊功效。
干洗的典故
干洗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据说是有人不小心将一种石油类的油剂溅到沾有油污的布料上,结果油剂就很快地挥发并将油渍去除了。
1840 年巴黎的贝林干洗店可能是第一家成立的干洗店。
当时的洗染业者发现松节油、苯、煤油及石油四种液体都可以用来作为干洗溶剂,由于这些油剂都有可燃性,所以在1926 年专门为干洗开发出的石油系列干洗油Stoddard)上市前,干洗业算是有风险的行业。
1930 年代一种无燃性的溶剂四氯乙烯上市,这个新推出的干洗油不仅不易燃起火,而且也相当纯净,直到今天大部分的业者都是使用此种溶剂。
服装干洗后要注意什么?
干洗的衣服接触了四氯乙烯等有害物质,因此,刚刚干洗过的衣服不要马上穿,先在室外晾一晾,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相溶原理
“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
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
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另外,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