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结合MRCP对低场磁共振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结合MRCP对低场磁共振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探

宗吉龙;李曼
【摘要】目的为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MRCP检查的21例梗阻性黄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经手术或ERCP病理证实,MRCP对梗阻性黄疽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100%,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本组为71%,各类病变均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MRCP利用水成像原理,不用对比剂,无相关并发症,结合MRI对梗阻性黄疽的诊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009)013
【总页数】2页(P123-124)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胆道梗阻
【作者】宗吉龙;李曼
【作者单位】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昭通,757000;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昭通,7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
目前对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虽有较多的方法,但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往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等影像学方法。

超声和螺旋CT对胆道梗阻及其所在部位的诊断是比较准确的,但因其自身成像特点所限仍不及胆道直接造影;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及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属有创性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磁共振三维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的应用为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增加了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同传统的胆系
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需引入对比剂,简便易行,结合MRI能对梗阻部位、病变
范围、侵袭程度及胆管周边关系等进行全面观察等优点,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

我们应用此技术对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为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至2009年经临床初步诊断为梗阻性黄疸
的患者,均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科行MRCP检查,其中男13例,女8例,
年龄30~72 岁,平均51岁。

胆总管结石12例,胰头癌3例,胆管癌2例,十
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胆总管囊肿1例,肝外胆管压迫1例。

1.2 方法
应用美国GE Signa® Profile0.2T永磁型磁共振机,使用体部线圈,加上饱和带
及呼吸门控。

患者于检查前6~8h禁食,扫描前喝清水500~800mL,先行腹部
常规序列的横断T1WI、T2WI扫描,MRCP检查在常规横断面图像上定位。

主要技术参数:TR=2000ms,TE=900ms;视野38cm×38cm;矩阵256×192,1
次激励;层厚40mm;间隔0mm;扫描时间2~11s/层,一般在16min 内完成,
对重建图像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或ERCP病理证实,MRCP均满意显示了胆总管扩张梗阻的部位、形态及特征。

其中9例胆总管扩张直径在11~l5mm,12 例胆总管扩张直径>15mm。

17例显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4例显示胰管,其中10例显示胰管扩张,21例胆道梗阻疾病的梗阻定位准确率为100 %(21/21)。

其中1例胰头癌误诊为壶腹部占位,2例胆管癌误诊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和炎症,2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及1例胆总管外压梗阻未能定性,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71%(15/21)。

3 讨论
胆道梗阻是较为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一般超声和CT是胆胰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B超对胆囊结石的准确性比较高,但对胆管末端、胰管的病变及腹膜后占位常显示不够满意。

螺旋CT虽可进行胆道造影(SCTC),能显示病变区域的轴面图像又能显示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并可进行三维重建,但肝胆管与胰管不在同一平面上,螺旋CT图像较难完整显示胆胰管的立体结构。

如需了解整个胆胰管梗阻情况就必须直接显示胆树和胰管,目前能直接显示胆树的技术有ERCP和PTC,这两种技术都是创伤性检查而且必须应用对比剂,MRCP则是利用水成像原理,采用重T2加权脉冲序列使胆汁、胰液信号升高,实质性器官信号降低,形成靶器官与周围组织间的明显信号差异,进行疾病的诊断[1]。

它既无创伤又不用对比剂,还可多方位成像,是MRCP不同于ERCP及PTC的最大优势。

各种疾病的MRCP表现:①胆管结石:MRCP图像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内单发或多发的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低信号影,大小不等,阻塞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阻塞端呈倒杯口状。

胆胰管内的低信号并非结石的特征性表现,血凝块、肿瘤、空气、息肉、流动效应均可表现为低信号,小结石的低信号在图像重建过程中易被周围胆汁高信号掩盖,结合临床表现,并仔细阅读原始图像,能提高MRCP
的诊断率[2]。

②胆管癌:在MRCP原始图像上均可显示肿瘤的外形、轮廓、大小及范围。

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处,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扩张,左右肝管于肝门处截断;发生在胆总管上段,截断性阻塞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下,MRCP可显示胆囊增大,肝内胆管、肝总管扩张呈软藤样[2]。

本组2例胆管癌均误诊为胆管结石及胆管炎,MRCP显示肝内外胆管均匀狭窄,管壁欠光滑,可见小的充盈缺损存在。

③胰头癌:2例在MRCP显示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呈不同程度扩张,由于胆总管下端被肿瘤包绕,因此,胆总管下端呈偏心性狭窄,同时见胰管扩张,呈双管征扩张的胰管与胆总管呈分离状态,其间有肿块相隔。

④壶腹癌:通过回顾性分析,除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呈双管征外,以下几点有助于壶腹癌与胰头癌鉴别:胆总管阻塞部位以下呈对称性狭窄,双管征表现多位于胰头水平以下,达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处,扩张的胰管与胆总管呈并行状态,此种表现是壶腹癌与胰头癌的主要鉴别点[2]。

文献报道[3],MRCP对胆管梗阻部位显示率为91%~100%,特异性98%,准确性97%,对胆管结石的灵敏性为73%~95%,特异性为85%~100%,准确性为93%~94%。

MRCP与PTC和ERCP图像一样,能真实地反映胆管的扩张程度,但不能反映胆胰管的黏膜变化情况。

在胆道狭窄的内源性与非压性以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参考文献
[1]高元桂.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程红岩.肝胆疾病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缪传文,骆明德.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1999,7(4):27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