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剂-精品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按医疗用途
• (1)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 指用时将内容物呈雾 状喷出,经口腔或鼻腔吸入,通过上呼吸道进入肺 部,吸收后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制剂,如硝 酸甘油气雾剂。
• (2)皮肤或粘膜用气雾剂 系指直接喷到腔道粘 膜的气雾剂,如治疗治疗阴道炎的复方甲硝唑气雾 剂
• (3)空间消毒用气雾剂 如空间消毒气雾剂。
不高,而气化产生的动力又足以达到要求,化学性质 稳定,毒性较小,基本无臭无味。
• 常用F11、F12和F112三种。以F12为基本抛射剂, 加一定比例的F11和F112,以达到不同产品的基本要 求。
• 注意氟里昂在大气层受紫外线照射可分解出高活性的 元素氯,并与臭氧反应而破坏臭氧层。目前已全面禁

止使用氟氯烷烃抛射剂。
气雾剂
• (1)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药物可以直接到 达作用部位或吸收部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速度作 用与定位作用,在呼吸道给药方面具有其他剂型 不能替代的优势。
• (2)药物密封于耐压容器内,可以保持清洁和无 菌状态,减少药物受污染的机会,有利于提高药 物的稳定性。

第二节 气雾剂
• (一)气雾剂的特点
吸入性气雾剂使用示意图
3.药物的性质
• 药物在肺部的吸收属于被动扩散,药物分子的 脂溶性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油/水分配系数 大的脂溶性药物吸收迅速。
• • 肺部的吸收还与分子量有关,一般分子量小的
药物吸收较快。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 度很高的呼吸道时会聚结,妨碍药物的吸收。
第二节
• (一)气雾剂的特点
呼吸器官的生理特征
• 呼吸器官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组成
• 从气管到肺泡,气道逐级分支,直径变小, 气体交换表面积增加;
• 呼吸道表面覆盖着上皮细胞,不同部位上皮 细胞功能不同;
• 从气管到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主要由纤毛细胞 组成, 大支气管处纤毛数量多,运动快;细 支气管处的纤毛细胞数量减少。
AERx iDMS
• The AERx insulin Diabetes Management System (AERx iDMS) (Aradigm, Hayward, CA) delivers an aerosol of liquid human insulin to the deep lung for systemic absorption.
• (1)二相气雾剂 溶液型气雾剂就是两相气雾剂, 药物和抛射剂形成的均匀相为一相,抛射剂部分 挥发形成的气相为另一相。
• (2)三相气雾剂 乳剂型和混悬型气雾剂均属于 三相气雾剂。有气-液-固,气-液-液三相组 成。气-液-固中,气相是抛射剂所产生的蒸气, 液相是抛射剂,固相是不溶性药物粉末;气-液 -液中,两种不溶性液体形成两相,即W/O型或 O/W型。
• (3)使用方便,全身用药可克服口服给药造成的 胃肠道不适,并且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4)有定量阀门系统,给药剂量准确。

气雾剂的主要缺点
• (1)需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生产设备, 故产品成本较高。
• (2)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故具有冷却效应, 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 (3)氟氯烷烃类抛射剂达一定浓度可致敏心 脏,造成心律失常,对心脏病患者不宜。
AERx iDMS
• New generation of nebulizers: • (A) AERx (Aradigm), • (B) Respimat (Boehringer), • (C) AeroDose (AeroGen Inc).
三、 气雾剂的制备
• (一) 气雾剂的处方设计
• (1) 溶液型气雾剂 将药物溶解在潜溶剂中, • 制成澄清的溶液后分装。主要用于吸入治疗。
• 不同治疗目的的药物,要求到达不同部位。 如: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茶碱)和治 疗哮喘药(色苷酸钠、皮质激素),要求达 到下呼吸道;
• 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等)和抗病毒药物, 要求停留在呼吸道感染处,如肺泡。
• 需要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胰岛素,药 物应该到达肺泡,并在吸收局部停留足够长的 时间,使药物能够吸收入血,产生治疗作用。
成混悬液,喷射时随着抛射剂的挥发,药物的固体微 粒以烟雾状喷出。
• (3)乳剂型气雾剂 • 乳剂型气雾剂系指药物与抛射剂形成W/O或O/W型
乳剂,O/W型在喷射时随着内相抛射剂的气化而以泡 沫形成喷出(又称泡沫气雾剂),W/O型在喷射时随 外相抛射剂的气化形成液流。
• 2.按气雾剂组成 分为二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呼吸器官的生理特征
• 肺泡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 0.5μm,细胞间隙存在致密的毛细血管。
• 正常人肺部大约有几亿个肺泡,肺部总表面积 约为140m2, 肺泡表面至毛细血管间的距离仅 约1μm, 是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
气雾剂的吸收
• (一)肺部吸收
• 吸入气雾剂通过肺部吸收,吸收速度是很快的,不亚 于静脉注射。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每次喷射一个剂 量,吸入后1-2分钟即起平喘作用。肺部吸收迅速的 原因是由于
概况
• 近年来,随着对肺功能以及哮喘、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的深入 了解,人们已认识到肺吸入给药是治疗上述 疾病较为简单有效的给药途径。
肺部给药:药物 通过咽喉进入呼吸 道的中、下部位, 产生局部或全身治 疗作用。
• 最早用于舒张气管平滑肌治疗哮喘的 急性发作。
• 目前,肺部吸入给药系统已越来越多 的应用于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全身 或局部给药。
• 处理好的阀门系统零件按构造进行装配。
三、 气雾剂的制备
• 2. 药物的配置与分装
3. 抛射剂的填充
• (1) 热灌法 在药液分装完成后,将阀门系统安装在 耐压容器中,然后进行抛射剂的填充。该法在室温下 操作,由于是在安装阀门系统后高压灌装,故抛射剂 的损耗较少。如用旋转式多头灌装设备,可达160灌 /min的速度。

及多肽类等大分子药物


肺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上皮屏障较薄,膜通透性高

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药物经空气-血液

途径交换的距离短,速度快

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酶活性较低,
尤其适用于蛋白质和多肽药物பைடு நூலகம்给药
• 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可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 在几小时内被排除,不被纤毛运动清除的粒 子可被肺泡内的巨噬细胞通过巨噬作用有效 转移。
二、气雾剂的组成
• 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 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
气雾剂的组成
• 抛射剂 • 药物与附加剂 • 耐压容器 • 阀门系统
• (一)抛射剂
• 抛射剂的主要作用
• (1) 气雾剂动力 • (2) 药物溶剂或稀释剂
常用抛射剂
• 氟氯烷烃类
• 俗称氟里昂,为药用气雾剂最常用的抛射剂。氟里昂 常温下蒸气压略高于大气压,故对容器的耐压性要求
• 1.肺部具有巨大的可供吸收的表面积
• 肺泡是人体进行气血交换的场所。人的肺泡总量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达140m2。
• 2.具有十分丰富的毛细血管
• 和肺泡接触的毛细血管总面积达100m2,肺泡表面到 毛细血管的距离0.5-1μm。

3.血液通过肺循环的量很大

自心脏输出的血液几乎全部通过肺。
吸收表面积大,可高效地递送蛋白质
• (2) 冷灌法 药液冷却至-20℃,抛射剂冷却至30~60℃,然后开口灌装。
灌装过程
1气雾罐、 铝/马口铁;2导入袋阀;3封口;4压力检测; 5灌液;6重量检测;7促动器/ 盖的安装;8使用
全自动气雾剂灌装机
全自动气雾剂灌装机
• 气雾剂主要由药物和抛射剂组成,使用时可通 过定量阀门控制剂量,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又被称为定量吸入气雾剂(MDI)
点是易燃易爆。
常用抛射剂
• 4 压缩气体 • • 用于喷雾剂
氢氟烷烃(HFA)
(二) 药物与附加剂
• 氢氟氯烷烃类是非极性的,相当一部分药物难于混溶 其中,要加入一些潜溶剂用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如 乙醇、甘油等。
• 当药物分子不溶于抛射剂或抛射剂和潜溶剂的混合溶 剂时,可制成混悬型气雾剂,但需加入表面活性剂和 分散剂。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有利于药物 的均匀分散。如聚山梨酯等。常用分散剂:肉豆蔻异 丙酯或矿物油。
(二)气雾剂的分类
• 1.按分散系统 可分溶液型气雾剂、混悬型气雾 剂和乳剂型气雾剂。
• (1)溶液型气雾剂 • 溶液型气雾剂是指液体或固体药物溶解在抛射剂
中形成溶液,在喷射时抛射剂挥发,药物以液体 或固体形式释放到作用部位的制剂。
• (2)混悬型气雾剂 • 混悬剂气雾剂系指药物的固体微粉分散在抛射剂中形
1固定盖2阀体3阀芯4内垫圈5外垫圈6弹簧
20mm正置使用的定量、连续气雾阀门
1固定盖2阀体3阀芯4内垫圈5外垫圈6弹簧
二元包装气雾阀门(袋阀)
袋的体积从20至500ml;产品与抛射剂完全隔开; 产品全部得到保护;产品全部喷尽;任意角度喷射
各种促动器
NovoFine Insulin Pen insulin inhaler
• 乳剂型气雾剂的主要组成:药物、抛射剂、 • 表面活性剂、水性和油性介质。
• O/W型,抛射剂为内相,喷出剂为泡沫状。W/O型, 抛射剂为外相,喷出剂为雾状。
• O/W型较常用,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聚山梨酯类、脂 肪酸山梨坦、月桂醇硫酸钠等。
• (三) 耐压容器
• 主要由玻璃瓶、铝制容器和马口铁容器,玻璃瓶耐压 性和抗撞击性较差,外加塑料层解决。一般外加塑料 层比较透明,在较强光线下可以看到内容物的多少, 目前使用较广,便于观察。
三、 气雾剂的制备
• 1. 容器与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
• (1) 玻璃瓶的搪塑 • 玻璃瓶洗净烘干→预热125℃→浸入塑料液中,
使瓶身均匀粘上一层塑料液→倒置后干燥 15min备用。
• (2) 阀门系统的处理
• 塑料和尼龙零件用95%乙醇浸泡,橡胶零件用 75%乙醇浸泡,弹簧用1-3%碱液煮沸10-30分 钟,用水洗至无油腻感,最后用95%乙醇浸泡。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 生理因素 ♪ 药物的理化性质 ♪ 制剂因素
• 1.呼吸的气流 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 正比与频率成反比。
• 2.微粒大小 • 微粒大小是主要影响因素。粒子(或雾滴)太大容易
沉积在呼吸道粘膜上,吸收少而慢;则随呼气排出, 在肺部的沉积率很低。
• 一般吸入型气雾剂的粒子大小在0.5—10μm较好,发 挥全身治疗作用的粒子0.1—1μm为好。
• (2) 混悬型气雾剂 先将药物进行微粉化处理, • 然后制成混悬液,再进行分装。添加适量助悬剂。
• (3) 乳剂型气雾剂 先将药物溶解在水性或油性介 质中,然后再制备成均匀的乳剂,再进行
分装。乳化剂的选择很重要。
三、 气雾剂的制备
• (二) 制备工艺
• 容器与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 • 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 填充抛射剂→ • 质量检查→ • 包装→ • 成品
• 铝制容器、马口铁容器,甚至不锈钢容器耐压性强, 但对药物溶液的稳定性不利,常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 处理。
• (四) 阀门系统
• 阀门系统的主要组成有推动钮、阀门杆、 橡胶封圈、弹簧、定量室和浸入管。
• 阀门系统 • 封杯 • 外垫圈 • 内垫圈 • 阀杆 • 阀室 • 弹簧 • 吸管
20mm倒置使用的连续气雾阀
• 气雾剂粒径大小是决定最佳肺部药物沉积的 重要因素。粒径在2~6μm范围内的单分散性 雾化粒子,可提高药物的肺部沉积率。
气雾剂、粉雾剂与喷雾剂
Main Contents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气雾剂 • 第三节 喷雾剂 • 第四节 吸入粉雾剂
第一节 概述
气雾剂(serosols)、喷雾剂(sprays)与粉雾剂 (powder aerosols)是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 后,药物进入呼吸道深部,腔道粘膜或皮肤发挥全身 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 气雾剂借助抛射剂压力; 喷雾剂借助手动机械泵; 粉雾剂由患者主动吸入。

1 氢氟烷烃(HFA)
• 最合适的氟利昂替代品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可作为药用气
雾剂的抛射剂,较有应用前景的有四氟乙烷 (HFA134a)、七氟丙烷(HFA227)等。 • 目前有舒喘宁和两个类固醇药的HFA气雾剂在 欧洲上市
常用抛射剂
• 2 二甲醚 • 3 碳氢化合物类
• 主要是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局部气雾剂用。 • 特点:价廉、稳定、无毒、不含卤素、最大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