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实录
三年级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实录
(课前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上节课,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季。

师:那好,先听老师自己写的诗歌。

(师深情朗诵〈〈秋的诉说〉〉和〈〈黄叶的道别〉〉)
师:这里有几首诗歌和几篇散文,(示意手中的稿纸)老师会把它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大家欣赏欣赏,同学们也可尝试写写,当一名小诗人。

(正式上课,师生相互问好。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首诗歌(板书:听,秋的声音)同学们说老师写得对吗?
生:(一部分)对。

师:大家翻开课本,看看。

生:不对,少了一个字“听”。

师:那为什么要两个“听”字?
生:要让同学来听听。

师:我们来读读
(全班齐读:“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
这“听听”是——
生:叠词。

师:这让人感到很——
生:亲切。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找诗歌里还有哪些叠词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叠词,带老师的第二个任务默读诗歌:把小节标出来,画出带有拟人化写法的地方,找找自己难认的
字或不理解的词句,用线圈起来。

(生默读诗歌,完成作业)
师:第一节有几个叠词?
生:三个,“听听”“抖抖”“刷刷”
师:这是诗歌的特点,请同学们来读读,每人读一小节。

(生个别读,师纠正生读错的字。


你们还有哪些难认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蟋蟀”
师:(带领学生书空)两个字都是虫字旁,还有------
生:瞿瞿
师:这是什么声音?
生:蟋蟀的声音。

生:“排”
师:你在第几排。

生:第二排。

师:这样不就记下了吗?现在,我们每组读一小节,没轮到的同学找找近义词。

(生朗读,找词)
老师发现第一遍同学们的'声音都有所保留,我们再来一遍吧!
(生朗读第二遍)
这一次就好多了,让老师也来读一读吧。

(师范读)
读诗歌应注意节奏,大家试着读读,能背诵的马上背诵。

(生自由读)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近义词?
生:“告别”与“道别” “叮咛”与“歌吟”
(师板书)
师:这“叮咛”与“歌吟”构成近义词吗?“叮咛”是什么意思?
生:叮嘱,嘱咐
师:而“歌吟”则是歌唱,吟咏,书本中还有一个词,大家找到了吗?
生:“歌韵”
(师板书)
师;走进秋天,像是走进-------,把秋天比做-------
生:音乐厅
(师板书)
师: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音乐厅,这里可以-------
生:听音乐,唱歌,点歌
师:好,大家齐读,感受进入音乐厅的感觉。

(生齐读)
能不能背下来,我们试试。

生:(个别同学试着背诵)
师:不错,我们整体背背吧
(全班自己练习背诵)
你有好好听听秋的声音吗?有进入音乐厅的感觉吗?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大雁------,蟋蟀-- ----,秋风-------,大树------- 生:(紧接)叮咛,歌韵,道别,告别
师:把物当作人来写,这是诗歌的又一写作方法。

大家进入音乐厅想点什么歌?大家默读,想象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