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一中2015-2016学年2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二战后,美苏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的实质是
A.文化传统的竞争 B.国家利益的斗争
C.军事力量的较量 D.意识形态的对立
2.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 .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 .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成立
C .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成立
D .联合国的成立、东欧剧变
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4.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式及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代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明中叶以后,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但在手工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6.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铁器B.珐琅瓷瓶C.瓷器碎片
曲辕犁
铁农具
耜
石器
D.铜钱
7.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8.汉景帝时期,曾经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
“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闭关锁国
9.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0.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美国 D.英国12.小轩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3.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城乡普遍发展起来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14.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5.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16.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则是
A.畜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商业17.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为解
A.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18.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19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0.最先完成世界环球航行的船队,走的路线是
A.亚洲——非洲——美洲——欧洲——亚洲
B.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美洲
C.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欧洲——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21.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2.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中共十五大召开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3.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增强企业活力
II卷共两题(26题30分分,27题20分,共50分)
26题.(30分)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费孝通《乡土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7分)。
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
(7分)
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
(12分)
材料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个特点?(4分)
27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
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25分)。
参考答案
(1)42. (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
(任答两点得7分)
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7分)
(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由劳动力。
(任答三点得12分)
(3)特点: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
(4分)
27题
新航路的开辟开通了从欧洲通往美洲、亚洲、非洲的航线,使世界有隔绝走向联系,奠定世界市场的雏形(6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产品的大量丰富;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的使用,最终通过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世界市场(6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后,工业品更加丰富,电能源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电讯商业的发展保障了市场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使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6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最终引发拉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
通过大战对市场进行了新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