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中考 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初中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玉米棒里的超强益生元
①大家都听说过木糖醇,因为这种物质常用于无糖口香糖、无糖饼干等食品中,但是说起低聚木糖,也许你就不太熟悉了。
低聚木糖由2~7个木糖分子连接而成,其中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
由于它具有很好的健康功效,因而在国内外食品和保健品行业广泛使用。
你知道吗,其实低聚糖是来自废料中的宝贝。
变废为宝的天赐之物
②植物的细胞壁里有一种名为木聚糖的物质,通过高压蒸煮或蒸汽处理将这种聚糖提取出来,然后用从细菌中提取出的木聚糖酶降解,便可以得到低聚木糖。
生产低聚木糖的技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但现在的产量早已超过日本。
③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比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可以说是变废为宝。
目前,低聚木糖是国家批准的“新食品原料”,除了婴幼儿食品外,在其他食品中都可以使用,每天的食用量不超过3克即可。
不过,用于食品中的低聚木糖必须以小麦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
④低聚木糖对于食品工业来说真是天赐之物,它和其他的糖或低聚糖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性很好。
低聚木糖在pH值2~8的范围内很稳定,而几乎所有食品的酸碱度范围均在此之内,包括酸奶、碳酸饮料等酸性食品。
它还能承受121℃高温(相当于高压锅的温度)处理1小时以上,因此可以用于高温灭菌食品和烤烤食品。
肠道和口腔健康好帮手
⑤低聚木糖最大的特点是能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因此是典型的益生元,其增殖效果比低聚异麦茅糖、低聚果糖强20倍。
同时,它只需要很少的用量就可以起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只需口服0.7克低聚木糖,两周后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比例可以从8%增加到18%,三周后双歧杆菌的比例可增至20%。
⑥除了帮助益生菌生长,它还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生长,具备双向调节的能力。
更厉害的是,它可以通过主动“绑定”致病菌,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并将其排出,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泻。
⑦此外,低聚木糖可以和水结合,缓解大便干燥。
同时,双歧杆菌能利用低聚木糖产。
生有机酸,因此能刺激肠道蠕动和排便。
⑧另外,我们的口腔中有一些细菌(比如变异链球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产酸,同时还能将葡萄糖变为不溶解的葡聚糖,形成牙垢。
低聚木糖不仅不会被这些细菌利用,还能阻止葡聚糖的产生。
因此它可以和木糖醇一样,起到预防龋齿和清新口气的功效。
当然,你也不要以为有它就万事大吉了,利牙、使用牙线等口腔健康护理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应对“三高”和肥胖的法宝
⑨低聚木糖对“三高”和肥胖人群来说也是福音。
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50%,且口味与蔗糖接近,因此可以替代一部分糖。
关键是它很难被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消化,因此也几乎不提供热量,可以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需求。
多项动物实验证明,低聚
木糖具备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
⑩现代研究发现,肠道双歧杆菌和人体免疫力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可以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因此低聚木糖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此外,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低聚木糖能促进大白鼠对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
低聚木糖的其他妙用
⑪在中国,低聚木糖最初是用于饲料而不是食品,目前它在蛋禽、肉禽、生猪、奶牛等养殖领域均有应用。
利用它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可以减少动物的腹泻,降低抗生素用量,增加动物的产蛋、产肉能力和经济效益。
另外,低聚木糖可用于生态肥料中,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保持土壤肥力。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玉米棒
B.木糖醇
C.低聚木糖
D.超强益生元
(2)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B.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C.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D.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听说过木糖醇,因为这种物质常用于无糖口香糖、无糖饼干等食品中,也就是低聚木糖。
B.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比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可以说是变废为宝,这低聚木糖都可以用于食品中。
C.现代研究发现,肠道双歧杆菌和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因此低聚木糖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D.低聚木糖的甜度不到蔗糖的一半,且口味与蔗糖接近,因此可以替代一部分糖。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产低聚木糖的技术最早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国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但现在产量早已超过日本。
B.低聚木糖最大的特点是能选择性地增值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除此之外,还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生长,还能通过主动绑定致病菌,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并将其排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泻。
C.低聚木糖甜度比蔗糖低,口味和蔗糖接近,关键是它很难被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消化,因此也几乎不提供热量,可以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需求。
D.低聚木糖可以和木糖醇一样,起到预防龋齿、清新口气的功效,具备降低人的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
另外,用于生态肥料中,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保持土壤肥力。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题目“玉米棒里的超强益生元”指的是低聚木糖,全文都在介绍低聚木糖的来源(变废为宝的天赐之物)、保健作用(肠道和口腔健康好手、应对“三高”和肥胖的法宝)及其他功用。
所以说明对象是低聚木糖。
故选C。
(2)它和其他的糖或低聚糖相比”,是作比较;“pH值2~8”、“121℃高温”等是列数字;“包括酸奶、碳酸饮料等酸性食品”,是举例子。
故选B。
(3)A项,原句在第一段,原文没有说木糖醇“也就是低聚木糖”;B项,在原文第③段,原文说“不过,用于食品中的低聚木糖必须以小麦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所以“这些低聚木糖都可以用于食品中”说法不正确;C项,在原文第⑩段,原文是“因此低聚木糖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可能”表推测,题干“因此低聚木糖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D。
(4)D项不对。
原文第⑨段说,“多项动物实验证明,低聚木糖具备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D项“具备降低人的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与原句不符。
故选D。
故答案为:⑴ C;⑵ B;⑶ D;⑷ D
【点评】⑴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主要说明的对象,分清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⑵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把握,注意通读第④段,明确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
⑶本题考查选项正误的判断,注意结合选项内容,聚焦文章具体句子,看是否一致。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来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
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
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
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
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
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星现出一派方象皆容的场景。
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萌,空间层次清晰。
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颇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
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
元代书法家、鉴赏家薄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
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
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
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
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兼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
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
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
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
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溃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答案】(1)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
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
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
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解析】【分析】⑴7段总结:“ 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凤貌,山求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
”4、5、6段分别说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⑵根据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判断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画线句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B项有误,“ 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的说法不准确,“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⑷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看法要结合文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故答案为:⑴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⑵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⑶B
⑷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
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
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
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⑵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相关联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辨析正误。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用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蛋白蛋黄都要吃
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
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
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
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
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
但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
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
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
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
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题,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
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⑧人体内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内源性的,由人体肝脏自己产生,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70%—80%,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另一种是外源性的,经膳食摄入,占人体胆固醇总量的20%—30%。
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因遗传和代谢状态等个人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当然,患有慢性病或高胆固醇、高血脂症的人日常仍需注意胆固醇的膳食摄入量。
⑨中国膳食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这
个量平均到每天即每天摄入量为40-50克,大约1个鸡蛋。
⑩对于健康成年人,建议大家每天吃1个完整鸡蛋,这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
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高胆固醇”风险。
⑪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每周吃鸡蛋不要超过3个,大约隔天吃一个比较合适,或者每天吃半个也不错。
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不吃鸡蛋未必能降低胆固醇,吃鸡蛋也未必一定加重症状。
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选文有改动)(1)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用煎、煮、蒸、炒等方式加工鸡蛋,蛋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B.科学证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
C.长期素食者,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不会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
D.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吃鸡蛋,包括蛋黄。
(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说明选文第⑦段划线词语“必需”不能删掉的原因。
(4)概括选文第⑩段的说明内容。
(5)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选文中仍建议高胆固醇患者适量摄入蛋黄,其理由除蛋黄营养丰富外还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答案】(1)A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高;从而说明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
(3)“必需”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句中强调胆汁酸作为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删掉后表达不出这个意思:“必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说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鸡蛋的量及原因。
(5)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解析】【分析】(1)B.有误,原文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C.有误,原文是:有人可能长期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但未必不出现高胆固醇的现象;D.有误,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故选:A。
(2)第六段划线句用了准确的数字,还把猪脑、牛脑中的胆固醇含量与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比较,是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具体分析作用,按照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这句话中的“必须”强调条件是不可缺少的,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果去掉,则语意发生了变化,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
阅读第十段,可以看出本段主要介绍了健康成年人每天
摄入鸡蛋的量及原因。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根据第六段中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
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
“第七段中的“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提,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
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
”,第八段“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体内总胆固醇并不会升高。
”可作答。
故答案为:(1)A。
(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高;从而说明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
(3)“必需”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句中强调胆汁酸作为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删掉后表达不出这个意思:“必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说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鸡蛋的量及原因。
(5)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有人胆固醇摄入量高反而会抑制自身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对血清中的胆固醇造成明显影响。
【点评】⑴考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要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
考生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对照原文解析比对、判断其说法的正误。
⑵考生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且要理解其作用。
考生首先要判断,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考生要掌握有关说明方法的答题模式。
⑶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严密。
在答题时先明确不能删,在解释词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删除后的句子表达的意思的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词义的特点。
⑷考生对段的内容理解,要抓住关键句,从内容上进行概括,难度不大。
⑸考生要熟读文本,注意概括内容,语言要简练。
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光谱”鼻子探知人体疾病
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称为“光谱”的人造鼻子,这种神奇的鼻子借助探测人体的气味,可告诉当事人是否有病。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将这种奇妙鼻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质量控制上,最终让其成为一种交警测试可疑吸毒司机的有效工具。
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应运而生。
但是苏格兰的科学家目前正在尝试的是利用先进的化学方法探测不同的气味,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屏幕给予病人一种免除了忧虑的警报或者告诉他们可能患有什么样的疾病。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安德鲁.米尔斯说,这些神奇的装置仍在开发阶段。
目前可实用的装置还需一段时日,迄今已经取得了进展。
测试气味和利用气味来医疗的想法,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已。
他还说,人的疾病通常是与化学气味联系在-起的,这种气味可用来快速过滤和大规模的过滤。
比如,天花、肝衰竭、糖尿病等疾病,医生往往可以从病人的呼吸中诊断知道.即使是麻疹,也有一-种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