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内能比热容实验专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考物理内能比热容实验专项复习1.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______。
(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BC段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比较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和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2.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
用皮条缠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动皮条,过一会儿会看到软木塞被顶开。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来回拉动皮条,使金属管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2)酒精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3)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的过程,酒精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转化为木塞的___________能(选填“机械”或“内”)。
(4)酒精蒸气将木塞顶开时,金属管口出现的“白气”是___________现象(选填“汽化”或“液化”)。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除了使用计时工具和天平外,此实验还需要测量工具_____。
(2)实验时,表中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g。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实验表明,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1)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来表示水或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予,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小明在研究表格内的实验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都较长,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已知人体的比热容接近水的比热容,可取4.2×103 J/(kg·℃),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 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甲、乙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应称取______和初温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
(2)小孙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______相同;
(3)在加热过程中,小孙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为了使水和食用油______;图乙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来:______;
(4)改正错误后,小孙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
②根据表格数据进一步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6.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六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上水和煤油,用六个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对它们分别进行加热。
表一和表二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设每分钟吸收的热量都相等)。
表一液体种类:水
表二液体种类:煤油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实验时可以用表中的______来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
这种物理方法是______。
(2)比较烧杯号1与2与3(或4 与5与6)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烧杯号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吸收的热量多。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
7.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水和沙。
分别用同一酒精灯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
(2)实验中应使加入的水和沙__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
(3)实验中为了使水或沙内外温度一致,采用_____(选填“水浴法”或“搅拌”)的方法;
(4)实验中,使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沙两种物质中吸热能力较强的是_____。
8.小张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特点”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相同时间内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_的比
热容较大。
9.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 水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先调整B目的是______,再调整A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
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每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c水=4.2×103J/(kg·℃)]
10.在“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请写出温度计在读数时的注意事项:______。
(2)①晓彤观察到水沸腾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选填“A”,“B”或“A、B”)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水中生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②哓彤在观察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撤出,发现水停止沸腾,再将酒精灯放回,水又继续沸腾。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③在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内能将______。
(3)小雪利用相同装置对质量相同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
晓彤和小雪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两种液体的不同的是:
①水的沸点比另一种液体高。
②______。
11.炎热的夏天,太原市室外气温很高,小明同学发现自家电动自行车黑色的座包晒得很烫,而旁边一辆套有白色防晒垫的座包晒得却不怎么烫,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思考,小明同学提出观点:黑色物体的吸热性能比白色物体的吸热性能好。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
(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
12.
如图甲是探究某种物体熔化规律时的实验裝置,图乙是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__℃;
(2)在CD 段时,此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该物质在AB 段和CD 段的比热容分别为1c 、2c ,则12:c c ______; (4)若要证明该物体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请写出具体的证明过程______。
(不考虑从周围环境吸热) 13.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
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___________。
14.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___________于水;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
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
侧有小水珠,这是___________现象,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
(3)过了一段时间,烧杯中50g 沙子的温度升高了20℃[()3
0.9210J /kg c =⨯⋅沙℃],它吸收了___________J 的热量。
1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小莉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
(1)在此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物质______的多少;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不同的结论;
物质的这种特性可以用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其大小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____) A .夏天给教室地面洒水,感觉凉爽
B .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
C .用盐水腌鸭蛋,一段时间后鸭蛋变咸
D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1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甲
和乙液体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甲、乙两种液体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将盛有甲和乙液体的两个试管置于同一红外加热器中,可以保证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液体_____相同;
(2)小华选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并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表1为部分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_____(选填“甲”或“乙”)升温较高,即该液体升温快;若升高相同温度,该液体吸收的热量较_____,则表明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吸热能力较强。
(3)小华根据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用三种方法来比较甲和乙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从而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①在相同的加热时间t内比较温度变化ΔT;
②在相同的温度变化ΔT内比较加热时间t;
③若ΔT和t均不同,则可用_____来比较甲、乙两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
在初中物理中,比较物体_____快慢时也用到了上述方法。
(4)小华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适当将两种液体减少相同的体积:小丽认为此操作不恰当,原因是_____。
(5)若从甲、乙两种液体中选取一种作为暖手袋中的供热物质,应选择_____。
(选填“甲”或“乙”)
1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实验中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物质______,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2)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
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3)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_____;(选填:“多”或“少”)
(4)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5)从表格中可知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物理学中引进物理量______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18.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热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__较合理。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有关。
1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相同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探究的;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20.小明和小华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按图甲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得出结论。
(2)如图乙所示,如果把物质吸热升温和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比热容和容器的_______属性类似。
A.高度B.底面积C.表面积D容积
(3)为了使图甲中实验现象更明显,现有水、煤油和蓖麻油三种液体供你选择,你应该选用_______两种液体,原因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当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蓖麻油的比热容为1.8×103J/(kg·℃)]。
答案
1.使物质均匀受热晶体增加1:2
2.做功热传递减少机械液化
3.温度计60 水大于水
4.加热时间大于烧杯和石棉网吸热 2
5.质量吸收热量受热均匀温度计碰到了烧杯底水
2.1×103
6.加热时间转换法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不同1、4(或2、5或3、6)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物质吸热多少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7.秒表质量搅拌吸收的热量水
8.质量34 相等沙子水水
9.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让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体中央,不能触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99 不可行 1.68×103
10.温度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A、B 水沸腾时要继续吸热减小水的比热容比另一种液体大
11.(1)需要大小、形状、厚度均相同的白纸和黑纸各一张,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温度计,天平,适量的水。
(2)①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用白纸和黑纸分
别将玻璃瓶包裹好放在太阳光下;②过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分别测出两瓶水的温度。
(3)若白纸包裹的玻璃瓶中的水的末温比黑纸包裹的玻璃瓶中的水的末温低,则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若白纸包裹的玻璃瓶中的水的末温比黑纸包裹的玻璃瓶中的水的末温高或相等,则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12.晶体-6 液1:2 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到物体停止熔化;再将试管放回热水中,观察到物体又继续熔化了。
由此证明,该物体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1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控制变量法不能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4.小受热均匀液化水920
15.吸收热量比热容无关 B
16.吸收热量乙少甲
T
t
∆
或
t
T
∆
运动剩余甲、乙
液体的质量不再相等甲
17.吸收热量的多少不正确,因为加热时间相同,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同多不同甲比热容
18.天平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质量种类
19.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高大于水
20.升高的温度 B 水和蓖麻油比热容越大的液体上升的温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