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职业与人生》判断题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职业与人生》判断题1+1
二、判断题
1.在职业活动中,谋生是目标。
(错)
2.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
(对)
3.按劳动者的人格类型和心理差异,职业可分为白领和蓝领两类。
(错)
4.脑力劳动者职位在社会职位总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对)
5.人生的主要阶段与职业是分不开的,职业对人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
6.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不需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
(错)
7.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
(对)
8.从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某些承担较大责任,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的重要岗位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
(错)
9.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任技师5年以上。
(错)
10.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对)
11.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的金斯伯格教授提出的。
(错)
12.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
(对)
13.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对)
14.挑战型职业锚偏好绩效工资、奖金、红利。
(错)
15.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等主观因素。
(对)
16.整个人生的规划设计,一般为40年左右。
(对)
17.职业目标与个人的生活目标、家庭目标关系不大。
(错)
18.定位危机是指25到30岁的调整和定位时期人们最容易出现的职位危机。
(对)
19.面临选择危机时应先就业后择业。
(错)
20.塑造阳光心态、坚持学习是应对发展危机的措施之一。
(对)
21.职业定位是职业目标的具体化,是职业目标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结合。
(对)
22.生活型的人希望随心随欲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
(错)
23.服务型的人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
(对)
24.性格对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具有重大影响。
(对)
25.气质没有好环之分,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错)
26.多血质类型的人适合的职业应该是细腻的,能保守秘密.忠于职守的工作。
(错)
27.能力水平要与职业层次一致或者基本一致。
(对)
28.变化型职业性格类型的人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
(错)
29.不同的职业依据本身的社会结构占据不同的社会位置,这便是职业地位。
(对)
30.职业声望的高低是由收入决定的。
(错)
31.导致职业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
(对)
32.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
(错)
33.“干一行,爱一行”属于职业信条。
(对)34.“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想法与现代职业意识相悖。
(对)
35.“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告诉我们基层单位和生产一线大有作为。
(对)
36.职业地位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发展的。
(对)
37.职业决策的过程是一次完成的。
(错)
3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多听取他人择业意见,可避免片面与盲目。
(对)
39.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变化,即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错)
40.无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市场。
(对)
41.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目的,根据法律规定订立、变更或终止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对)
42.劳动合同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各类人员,不适用于国家机关。
(错)
43.采用欺诈、威胁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对)
44.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超过30日。
(错)
45.用人单位自裁员之日起,6个月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人员中录用。
(对)
46.单位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及应聘到本行政区域以外地区工作的个人委托人事代理人员在委托人事代理期间,工龄不连续计算。
(错)
47.尚未就业的个人委托代理人员重新就业后,其辞职、解聘前的工龄和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对)
48.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强调德才兼备,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对)
49.学以致用是我们就业的一个基本原则。
(对)
50.“父母在,不远游”是择业的正确观念。
(错)
51.大学生就业已经明显转向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
(错)
52.虚荣心理使大学生不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一心找大城市大企业,今天这家明天那家“最后老熊掰棒米,两头都落空”。
(对)
53.“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映了毕业生就业时的依赖心理。
(对)
54.“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调适方法。
(对)
55.毕业生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
(对)
56.表达能力不是毕业生就业中需要的能力。
(错)
57.社交能力与一个人是否事业成功无关。
(对)
58.就业信息不仅反映社会岗位的要求,而且也体现的市场对择业者的期待。
(对)
59.企业内部创业属于复制型创业。
(错)
60.风险投资创业属于冒险型创业。
(对)
61.做什么是确定创业目标的逻辑起点。
(对)
62.创业目标的确立应以自我需要为前提。
(错)
63.内向的人、外向的人都适合创业。
(错)
64.创业素质已被提升到与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
(对)
65.课程模式增强了创业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错)
6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创业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对)
67.在校生应以学业为重,不要轻易休学创业。
(对)
68.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对)
69.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创业者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