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狱民警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掌握现状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监狱民警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掌握现状及对策研究
庞岩
【摘要】单警装备是指人民警察在执勤过程中必须佩带和使用的相关通讯、警械、武器等装备.规范的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调查中发现,个别中老年民警对单警装备佩戴和使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民警虽然佩带了单警装备,在碰到狱内突发事件时却因担心在控制不了执法尺度被问责而不敢
使用;很多监狱民警在培训中缺乏直观的模拟使用和实践操作训练.如何将单警装备与日常警务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有效的提高监狱民警的执法战斗力,在上海监狱系统的民警队伍建设、实战理论、教育训练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6)001
【总页数】6页(P92-97)
【关键词】上海监狱;民警;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现状;对策
【作者】庞岩
【作者单位】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北新泾监狱,上海2003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15
单警装备是指人民警察在执勤过程中必须佩带和使用的相关通讯、警械、武器等装备。
规范的单警装备使用技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理念的重要体现。
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监狱管理局的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保障监管改造的安全与秩序,有效震慑狱
内犯罪、严重违纪及脱逃,保护一线民警的人身安全,上海市监狱管理局于2010年向下辖各监狱的民警配发了单警装备,并开始着手对民警单警装备的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培训,专门出台了《警用装备管理使用手册》等规章制度,并将此作为考核监狱民警的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海监狱民警的单警装备主要包括对讲机、催泪喷射器、手铐、防割手套、警棍、强光手电、警笛等“七件套”。
按照“凡用必训、凡管必训”的原则,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在局培训中心的多期轮训轮值培训班开设了单警装备使用技能课程,并在2012年11月举办的“岗位大练兵”活动中,进行了单警装备使用的示范表演,
让基层民警进一步熟练掌握单警装备的使用技能和保养方法。
单警装备作为监狱一线民警实施管控性执法的工具,重在使用,要让单警装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提高基层民警对狱内突发事件的现场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只有将单警装备与监狱人民警察有机结合,达到监狱民警与单警装备二者的统一,单警装备才能真正形成整体实战能力[1]。
上海监狱系统于2010年就单警装备的基本使用技能,在轮训轮值及岗位培训等教育活动中对民警进行了集中授课。
上海监狱系统新招录民警的培训一般为3个月,在所有课程中,单警装备技能课约占培训总课时的10%,约占警体实战课程的30%。
在职的35周岁以下的青年民警可通过轮值轮训的方式对单警装备的使用技能进行培训。
但是,从上海监狱管理局多家单位考察中得知,很多35周岁以上的中年民警,对于单警装备的使用技能方面的知识仍旧是一片空白,除了每日执勤时佩戴,很多民警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甚至觉得是“摆设”,将此看作累赘。
调查中,我们向上海监狱系统下辖11家单位中的35岁以下青年基层民警随机发
放调查问卷95份,收回93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
由图1可知,在上海监狱
系统的青年民警中,50%的民警熟练掌握了单警装备使用技能,35%的民警基本
掌握了使用技能,由此可见,通过新警培训和在职的轮值轮训,多数青年民警已经
明白了单警装备使用的规定、熟悉法律、掌握使用技术和方法。
我们向35周岁以上的中年基层民警随机发放了问卷95份,收回90份,其中有
效问卷80份。
由图2可知,多数中年民警由于缺乏相关的业务培训,对于单警装备不知该如何使用的有56.2%,占多数,31.3%的中年民警选择“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的仅为12.5%。
监狱系统在组织新警和青年民警培训相应的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的同时,也应兼顾到中年民警技能的培训,做到“配前必训”,真正将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的培训作为岗位练兵的长期任务来抓。
在170份有效问卷中,对于上海监狱系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单警装备的现状
如表1所示,对讲机使用频率最高为49.3%,手铐使用频率为46.2%,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强光手电的使用率均为1.5%,防割手套和警笛的使用为0。
通过访谈得知,上海监狱系统的民警日常工作中,对讲机使用面最广,罪犯就医、进出监舍、突发状况、出工收工等一系列日常的监管改造工作都离不开对讲机。
而手铐则用于罪犯外出就医、打架违纪的现场控制等工作中,适用面同样很广。
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使用率不高,一方面说明了上海监狱系统在现代管理机制的推行下,罪犯违纪行为明显呈下降趋势,但从调查中也了解到,对于日常监管工作中罪犯打架违纪、袭击民警等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很多民警对于单警装备的态度是“不敢用”。
通过访谈得知,所调查的几家单位,仅有极少数青年民警在现场制止罪犯打架事件中敢于使用催泪喷射器或伸缩警棍并有效地控制住了现场,起到了很好的处突效果。
在对个别中年民警的访谈中得知,他们的执法观念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认为在以往监狱没有配备单警装备时,他们执勤也从未出现过什么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到在日趋复杂的监管改造环境中配备单警装备的重要性。
也有一部分民警虽然按规定佩带了单警装备,然而碰到罪犯对抗管教、打群架等狱内突发事件时却不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二条、第六条、第七条中对警械具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条例》中可以看出,对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棍及催泪喷射器等警械具时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监狱民警在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时,只有出现如《条例》中规定这几种情形时,方可依法使用[2]。
但是,很多民警觉得由于《条例》中很多具体情形的指向性不够明确,他们担心在使用时把握不了尺度、执法过当而因此被追究责任,在很多应该使用的场合不敢使用,希望上级部门出台更清晰的相关解释来指导规范使用。
因此,建议监狱领导以及督察部门应当对民警进行使用单警装备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详细的解释条款,细化可以使用的范围,引导民警合理使用单警装备,从而打消民警的顾虑。
由于监狱一线工作的特殊性,单警装备中的手铐、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俗称:辣椒水)等警械具部分对于监管安全至关重要,警械具使用技能的熟练与否,对处理狱内突发事件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由表2可知,上海监狱民警在单警装备中的警戒具使用技能方面,手铐使用技能熟练掌握并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法律的为40.1%,熟练掌握技能的为29.4%,技能生疏的为23.5%;伸缩警棍使用技能熟练掌握并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法律的为17.7%,熟练掌握技能的为29.4%,技能生疏的为52.9;手铐使用技能熟练掌握并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法律的为17.7%,熟练掌握技能的为26.5%,技能生疏的为55.8%。
通过调查分析,多数监狱民警对于手铐使用方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很熟悉,在外出押解就医等活动中,民警大多会主动将手铐上保险,预防很多不必要情况的发生,在处理罪犯违纪时,也会选择将罪犯控制上铐并进行隔离防范。
但是,在上海监狱系统以往的培训中,对于上铐技术的教学往往仅限于先通过口令将罪犯喝止住之后进行定姿上铐(正铐、贴墙反铐、跪姿上铐、卧姿上铐)。
在日常的工作中,处理一般违纪时,用口令喝止住罪犯再进行上铐,但是在处理情绪激
动拒绝上铐的罪犯时,很多干警往往就会出现手足无措,需要支援配合,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制服上铐的动作。
究其原因,在上海监狱系统以往的培训中,缺少了“应急上铐”的培训。
因为对于一般违纪的罪犯,定姿上铐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定姿上铐技术在遭遇罪犯的激烈反抗并推搡时都显得无效,民警会变得手足无措,因为现实工作中,对情绪激动的罪犯进行上铐时,他们绝不会像课堂上传授的“定姿上铐”那样服从口令然伸手给民警上铐,他们会极力的反抗并挣脱民警的上铐动作,更有甚者像蛮牛一样的冲撞推搡民警,所以整个上铐动作单个民警很难完成。
所谓“应急上铐”,就是在罪犯拒绝上铐并激烈反抗时,有效的利用纯熟的擒拿手法及手铐这一工具进行控制并成功制服上铐。
“应急上铐”的核心内容就是“擒铐合一”,在擒中上铐,铐住一只手臂后,利用手铐完成全部的制服动作,完全上铐控制。
在此训练体系中,以攻守双方的形式模拟罪犯反抗时进行擒拿并上铐,例如:防守方持手铐,攻方进行冲拳、推搡,防守方一手进行拍击,持铐的手在向内、向外的格挡的同时顺势上铐(顺势挑铐或压铐),以持铐的手控制住对方被拷住的手臂,进行顺势弧形的拖拽,另一只手从后压制其被铐住的手臂擒到地面,控制住进行上铐,类似太极推手的云手擒拿动作。
建议在今后的上铐技术培训中,加入类似于传统武术咏春拳的“黏手”和太极拳“推手”的方式进行训练,不断进行实战攻防演练,守方可以持铐,在防卫的同时顺势上铐,守方也可以徒手进行防卫,在迅速化解攻击并擒拿控制之后进行上铐,训练方式上从基本的“拆招”再到自由的攻防对抗演练。
如此可以使得在一些情绪激动的罪犯对抗上铐时,民警仍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制服并上铐,达到“擒铐合一”的境界。
在对以往全国监狱罪犯暴力事件的调查中发现,监狱暴力突发事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暴力突发事件,即少数罪犯的打架、对抗执法等情况的暴力事件;另一种就是群体暴力突发事件。
如何在突发群体暴力事件时,有效的控制突发现场,是监狱民警培训中的一项空白内容,尤其是狱内的群体暴力突发事件。
无论狱内发生
的暴力事件属于个别暴力突发事件还是群体暴力突发事件,从实战的视角而言,都具备杂乱性、突发性、暴力性的特点。
尤其是在狱内发生群体暴力事件(如罪犯打群架、哄监闹监等)时,监狱民警更需要懂得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有效地稳住现场,但是在遭遇群体暴力事件时,由于罪犯强大的冲击力,加上如车间仓库或监舍空间狭小、罪犯人数众多等情况,极容易致使民警与犯群的实战对峙距离很快由技击上的打击距离变成中近距离,在犯群激烈的冲撞力下,民警的有效打击及安全距离会变得很不稳定且很难控制。
所以在遭遇狱内突发暴力事件时,伸缩警棍(如打击力度、打击距离感)和催泪喷射器的实战技巧(如快速瞄准、风向掌握、几种喷射方法的快速互换)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于伸缩警棍的使用,很多民警很生疏,由于之前在新警培训、在职培训中,教官讲解的比例很小,对于持握方法、戒备姿势、开收棍技巧、可击打部位、击打技巧所知甚少。
建议上海监狱系统,将伸缩警棍的基本技术动作规范化,这里有一些基本技术可供参考。
首先是伸缩警棍的持握方法,伸缩警棍的持握手法是否正确将会直接影响警棍技击技术的发挥,所以民警在培训中首先必须正确掌握警棍的持握方法。
持握警棍时,右手握在警棍柄端的中部,持握时不可过于靠前端或者靠后端,如持握过前的话则会影响警棍的击打力,持握过后的话则会影响实战时的灵活性。
正确握法是,将右手大拇指紧扣在食指之上,其余手指轻轻扣住棍柄,警棍持握时要有稳定性不可摇晃,但是持握过紧的话也不取,以击打或格挡时腕部能活动自如为参考;其次是持棍的警戒势(预备势),双脚前后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左脚在前,右脚处于斜45°后方,左脚的脚跟微微提起,重心处于双脚之间的中心位置稍前倾,双脚的脚尖在一条对角上斜向右前方,两腿的膝盖微曲,保持运动时的弹性。
将下颌稍稍回收,将左手立掌置于前方与胸同高,做好防护,右手持握警棍置于后腮旁侧,将棍轻轻搁置在右肩上,身体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此外,还有步法,步法中有滑步、
转步、疾步;最后是警棍的击打动作和防守动作,击打动作有有左上劈击、左右劈击、左右撩击、左右横扫等,防守动作有截击和左右格挡等。
在警棍的空击演练时,注意在浑身放松的状态下突然爆发炸劲,以腰和胯来发力,而不是靠手臂的力量。
在练习熟练后,可以利用丹田的力量,发力的瞬间短促呼气,与腰胯发力击棍相配合,这种棍击的发力方式融合了中国武术内家功夫短兵的发力原理,发劲迅猛且短促。
在熟练了伸缩警棍的基本技术后,可以教授一些伸缩警棍的技击组合动作,如警戒势站立,滑步上劈击+右下劈击,左格挡+滑步上劈击,右截击+右横扫,退步右
格挡+滑步上劈击等。
但是,警棍的实战效果成功与否,更与平时的实战训练密不可分,例如伸缩警棍在空击等演练时,劈击的动作比较容易完成,组合动作熟练后演示起来也会很美观、流畅,然而伸缩警棍在实战时,如果没有进行过类似抽击沙袋之类的抗阻模拟训练,手腕对于警棍的反冲力会产生不适应,在实战击打时会容易造成警棍脱手,所以抽打沙袋之类的实战模拟训练至关重要。
另外,对于在实战中所遇到的警棍对抗匕首、剪刀之类的模拟训练应当也加入到警棍的实战训练体系中。
监狱日常工作中,罪犯在劳动场所会使用如小刀、剪刀等劳动工具攻击民警的突发情形,尽管上海监狱均已采用“链条化”安全固定这些工具,但在一定距离内,罪犯还是有可能利用工具来攻击民警,因此使用橡胶匕首等器具在特定模拟场地进行防御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实战模拟训练,如民警持棍以警戒势站立,罪犯右手持刀具刺击我腹部,向右前滑半步的同时,右上劈击对方手腕,使其疼痛丢掉刀具,再以左掌捋住罪犯右手臂,同时右下劈击对方右腿大腿外侧,同时,左手不松开继续以警棍为杠杆将其右臂折臂扭擒,向右后转身将对方擒压跪地,将其制服。
建议在今后的新警培训和在职培训中,多增加一些伸缩警棍的使用技巧和情景模拟实战、沙袋抽击抗阻练习等内容,并增加相关理论学习。
伸缩警棍是监狱民警依法
配备的警械具,使用伸缩警棍的目的是制止狱内违法犯罪行为、制服严重违法违纪的罪犯[3]。
此外,监狱民警在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时如若需要使用伸缩警棍,必须
在此前熟谙使用警械具的法律条款,才能在公正执法的范围内让伸缩警棍最大的发挥其执法权益。
警用催泪喷射器在司法部下发的监狱民警单警标配的7件套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集制服性和驱逐性为一体的警械具。
警用催泪喷器在实战应用中可据不同的罪犯狱内违法违纪行为发挥其驱散和制服的效果。
然而,很多监狱民警表示,在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很欠缺,在新警培训和在职培训中,教官仅仅是一笔带过,且没有直观的模拟使用和实践操作训练。
参考上海公安系统培训中的催泪器训练,很值得借鉴,在培训时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解释,让学员对手持催泪器的使用有一个直观的深入了解。
实际操作采取分解动作,连贯动作反复练习的方法,保证使每个学员都熟练掌握。
最后再以模拟实战的案例方式让学员在亲临实战的状态下使用手持催泪器。
之后根据实战经历的模拟案例内容,总结课程体会。
其教学的手段有讲解、演示、讨论、体验、实战模拟、多媒体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
建议上海监狱系统在今后的催泪喷射器
的培训中,多增加一些体验课程,如让学员在刚刚喷好催泪喷射器的密闭小房间内将另一学员上铐并给手铐上保险、带离现场的体验课程,让民警能更直观的了解催泪喷射器的性能;此外,再增加一些室内和户外的催泪喷射器风向掌握训练、瞄准喷射等实战课程。
由表3可知,上海监狱民警的单警装备中的催泪喷射器保管概况方面,29.4%的民警催泪喷射器尚在有效保质期内,47.1%刚过保质期,23.5%的已过保质期很久。
其他通过调查也发现了很多如:强光手电忘记充电、伸缩警棍生锈甩不开等情况。
上海监狱系统之前已经开始推行单警装备的管理制和负责制,并把单警装备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但是,必须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强化,形成制度化管理
规范。
还需要在监狱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对各监狱单警装备管理工作的考核,以促进单警装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小结
1.个别中老年民警对单警装备佩戴和使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正确认识到在日趋复杂的监管改造环境中配备单警装备的重要性。
在单警装备的培训体系中,缺少实战训练与情景模拟训练,训练内容与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置没有紧密联系起来。
2.一部分民警虽然按规定佩带了单警装备,然而碰到罪犯打群架等狱内突发事件时却不敢使用,担心在使用时把握不了尺度而因此被追究责任。
3.很多监狱民警表示,在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方面很欠缺,在新警培训和在职培训中,教官仅仅是一笔带过,且没有直观的模拟使用和实践操作训练。
4.单警装备的配戴、使用以及管理和报废等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规范性方面也存在不足。
(二)建议
1.监狱系统必须定期开展相关单警装备技能的培训,并参照狱内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使之与监管改造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进行情景模拟及实战训练,杜绝形式化;在组织新警和青年民警培训相应的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的同时,也应兼顾到中年民警技能的培训,做到“配前必训”,真正将单警装备使用技能的培训作为岗位练兵的长期任务来抓。
2.监狱领导以及督察部门应当对民警进行使用单警装备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详细的解释条款,制定更清晰的范围来规范警械具的使用情形,引导民警合理使用单警装备,从而打消民警的顾虑。
3.在今后的新警培训和在职培训中,可适当增加伸缩警棍、催泪喷射器的使用技巧、实战情景模拟练习等训练,并增加相关理论学习。
4.将单警装备的配戴、使用以及管理和报废等制度化,在监狱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对各监狱单警装备管理工作的考核,以促进单警装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相关文献】
[1]张银福.中外单警装备使用培训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8-72.
[2]韩炜灿.浅议司法警察使用警械具应注意的问题[J].法制与经济,2011,(9):19-20,22.
[3]张伟.伸缩警棍使用规范探讨[J].警察实战训练,2012,(6): 44-47.
[4]韦益毅,徐重鑫.警用催泪喷射器的使用与模拟情景训练方法研究[J].公安教育,2011,(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