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保健》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月经变化 (二)女性生殖器官的退行性改变 (三)泌尿系统 (四)心血管系统 (五)自主神经系统 (六)骨骼系统 (七)糖代谢 (八)皮肤 (九)其他
(一)女性生殖器官的退行性改变
• 外阴:上皮薄,皮下脂肪少,弹力纤维 消失,血流减少,神经末梢变细
• 阴道:一定激素效应,退化较迟 • 宫颈:短\硬,宫口小,颈管狭窄
-每年0.75%.
7、皮肤和毛发变化
• 雌激素 雄激素保持 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变形,角质层水分缺失,皮 质腺减少.
• 皱纹\干燥\皲裂\感觉反应弱\皮温低0.5~ 1度
• 皮肤营养障碍: 皮炎\瘙痒\寻麻疹\多汗\浮肿\角化症
• 毛发分布改变: 耻毛腋毛丧失,胡须,体毛增多或减少,秃发
8、肥胖和体形改变
1~2年后消失
5、心血管系统变化
• 更年期高血压: 收缩压升高,血压易波动
• 更年期假性心绞痛 症状与体力负荷无关,硝酸甘油无效, 雌激素有效
• 绝经后动脉硬化 交感神经\情绪不稳
6、骨质疏松
• 更年期过程中25%,绝经后期80% • 骨质减少(骨小梁丧失为主) • 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 • 体形瘦\吸烟者\卵巢切除\性腺发育不全 • 种族 • 绝经后3~4年每年丧失率2.5%,
用孕激素治疗 4、以局部症状为主时,局部治疗比全身治疗为优 5、主张序贯治疗以45~55岁为宜,雌激素后半期加孕
激素13天,防止子宫内膜癌。老年妇女可雌激素加雄 激素治疗。(市售的尼尔雌醇、利维爱不需加孕激 素)
6、周期治疗时于第四周末停药,一周后重复。
7、治疗时间长短应根据治疗目的而定。
解除症状-----症状消失停药,逐渐减药
•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 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从生育期走向绝经的一段
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 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 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1994年6月 WHO
围绝经期理解
• 围绝经期:绝经前10年,绝经后1年(40 岁~55岁)
3。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
• 概念:绝经一年后的生命时期
• 卵巢萎缩:小,硬.
3x4x1
绝经1~2年 2x1.5x0.5
绝经2~5 年 1.5x0.75x0.5
• 雌激素:卵巢不分泌
肾上腺皮质--雄烯二酮--雌酮
• FSH
LH
Gn-RH
绝经前后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变化的相互 关系
二、性激素变化及机体改变
-----卵泡发育不全 排卵频率 月经不规则 更年期症状
各年龄组妇女卵巢所含卵泡数
2。绝经期(menopause)
• 概念 更年期者停经一年后的最后一次月经为~ • 卵巢功能衰退:
(1)卵母细胞 :耗尽,对垂体促性腺素无反应 (2) 雌二醇E2 浓度73.4 pmol/L (128~1835)
无排卵——孕酮P绝对不足 (3)内源性雌H 低-- 绝经
--60%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
--10%神经衰弱
--少数精神病样(抑郁\偏执\杀人)
• 注意:与社会\心理\生物相关

本身的神经症性素质有关
4、植物神经系统障碍
• 20%发生绝经前;80%绝经后 • 有潮热\出汗\心悸\眩晕\头痛\耳鸣\手指麻
木\感觉异常\失眠\食欲减退\便秘(10~2 0%需治疗) • 阵发性潮热--更年期特发性标记(80%) 表现: 发作:绝经后 ~3年高峰多,绝经前1~2年.
1、绝经过渡期(menopause transition) 2、绝经期(menopause) 3、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
1、绝经过渡期(menopause transition)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1)卵泡: 40岁后卵泡数 inhibin抑制素
垂体促性腺素一抑制作用反应下降 (2)雌H 垂体促性腺素
2、泌尿生殖道的改变
• 5~10年,雌激素 • 生殖器萎缩(上皮变薄\细胞增生和有
丝分裂减少,器官供血和含水量减少, 弹性下降) • 泌尿器官萎缩性改变
3、精神症状和情绪变化
• 雌激素--氨基酸转移至脑--胺和酶在中枢神 经代谢--精神
• 敏感\情绪不稳\神经质\易激惹\抑郁\多疑 \记忆\能力
防治骨质疏松-----长期至老年
年轻去势------用至50岁,持续时间<2年
8、用药期间定期作阴道细胞学检查,要求致密 核细胞数 <60,中层细胞 < 30,底层细胞 <10
9、治疗期间如有不规则子宫出血,应作诊断性 刮宫,送病理学检查。
第四节 更年期的特殊问题与疾病
• 更年期妊娠问题 •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绝经后阴道流血 • 更年期性功能障碍 • 绝经后脂质代谢失常 • 更年期防癌
更年期避孕方法选择
• 问题:40岁以上用留体类药物避孕将增加心肌 梗塞、脑血栓、乳房癌,吸烟者更易。
• 近来认为 (1)低剂量避孕药好(避孕、减少更年期症状、
性生活、预防脂质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症) (2)阴茎套+避孕药膏 (3)更年期月经不规则不宜安全期避孕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引起的月经紊乱和出 血异常。
• 个体症状不同、轻重不一 • 轻者:生理变化
重者:病理变化 • 2/3有更年期综合症
(一)更年期综合症病因
• 生物学原因: 雌激素缺矢、家族遗传、孕产次、月经史
• 心理因素 安慰剂研究; 雌激素疗法 心理动力学:自尊感,性压抑继发抑郁 人格心理学:个体反应性不同(焦虑)
• 社会学因素 文化、经济、关系、家庭、城乡
盆腔检查无病变 子宫大小正常
• 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史 2、检查
(1)妇科检查 (2)体格检查 (3)特殊检查 诊断性刮宫:
无排卵型功血-----增生期子宫内膜 有排卵型功血------分泌期子宫内膜
• 1、宣传 • 2、治疗 一般处理: 止血(1)刮宫
(2)药物:雌、孕激素合用 (3)止血剂 (4)调整月经周期和减少经量 (5)纠正贫血
(一)心理治疗 (二)雌激素替代疗法 (三)非激素治疗 (四)中药辨证论治
雌激素替代疗法
• 明确适应症 1。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阴道炎、泌尿道感染; 2。脂质代谢障碍严重者; 3。骨质疏松发现明显者; 4。精神症状严重,经一般治疗无效者。
雌激素替代疗法禁忌症
1、患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子宫肌瘤等;
• 社会因素 退休、下岗、家庭、社会组织
• 人格特征 焦虑、认知、个性行为、性心理
心理学变化
1. 更年期心理特点 • 不适应,失落感,消极,抑郁, 性生活 • 绝经对妇女心理影响
停育后社会地位,丈夫态度,经济 • 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 • 经济条件 • 应激生活事件(空巢\健康\性生活\亲亡\角色\支持) 注意:潜在人格(焦虑人格--心理症状正相关)
过早绝经: 40岁以前月经自然停止(病理性)
2、人工绝经: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医疗性终止双994) 1、绝经前期(premenopause):卵巢有活动时
期,包括青春期发育到绝经,绝经前的整个生 育期。 2、绝经过渡期(menopause transition):从临床、 内分泌及生物学开始出现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征 兆,直到最后一次月经。 3、绝经后期(postmenopause):人生最后一次 月经到生命终结。
防治
绝经后阴道流血
• 排除器质性病变 1、子宫颈癌 2、子宫内膜癌 3、卵巢颗粒细胞卵泡膜瘤 4、输卵管癌 5、老年性萎缩性子宫内膜炎 6、老年性阴道炎 7、功能性出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
• 诊断 1\细胞学检查 2\阴道镜检查 3\活检 4\分段性刮宫—病理检查 5\宫腔镜检查
• 卵巢功能衰退临床指标:绝经 • 美国绝经51.4±3.8岁.
我国城市49.5岁,农村47.5岁 • 45岁以前绝经---早发绝经(卵巢
早衰)
绝经的概念
• 定义: 绝经——指女性月经的最后停止(回顾性诊断)
• 分类: 1、自然绝经:由于卵巢功能丧失而使月经永远停
止,在临床上要求连续闭经12个月,没有明显的 病理性改变或生理原因。
2. 老年期心理特点 • 孤独,寂寞,不安全感 • 身心变化 • 性生活
更年期、老年期保健的重要性
• 生命延长(》1/3以上) • 生理变化最大,心理负担最重时期 • 内在动态平衡
更年期和老年期保健主要内容
• 宣传教育 • 心理健康 • 生活方式 • 合理营养 • 定期普查 • 及时咨询
三、更年期综合症防治
黏膜萎缩,腺体少,黏液少, 外口向内口推移 • 宫体:萎缩,硬(60岁:5cm 3g 1:2) 内膜:绝经初期增殖期内膜7~8月萎缩 • 输卵管:退化 • 卵巢:促使各种改变的中心,卵泡尽,停排卵,间质
第三节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及社会特点
一、心理因素 二、社会心理特点
一、心理因素
• 生物学因素 雌激素对大脑影响、神经递质、症状疾 病、衰老
2、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本人或 家族有癌病史,病人肥胖、高血压、糖 尿病,未产或患多囊卵巢综合症;
3、严重肝病或胆汁淤积性疾病 4、心肾疾病引起的水钠滁留 5、血管栓塞性疾病
治疗原则
1、尽量用天然雌激素或天然雌激素加合成雌激素结 合的方案
2、剂量个体化,以最小有效为佳 3、出现剂量过大应酌情减量,或改用雌三醇,或加
• 多为无排卵型功血, 少为有排卵型月经失调
• 出血机制 无排卵型功血----雌激素下降后,由于缺乏孕激素
对抗作用,子宫内膜腺体增多间质少,撤退性 出血,剥脱、修复(不规则)。 有排卵型功血----雌孕激素比例失调,突破性出血 (提前或推后)
• 临床表现 无排卵型功血典型症状------不规则出血 月经周期延长,数周数月,出血 量多,不易自止 经期长,持续2~4周或更长 有排卵型功血典型症状------周期缩短或经 期延长,量多。
(1)阴道脱落细胞检查(MI左移30/50/20 (2)激素测定(FSH \ 雌激素 ) (3)子宫内膜活检(增生期子宫内膜或萎缩型子宫内膜) (4)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重点
•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 • 更年期内分泌变化 • 临床表现 • 诊断依据
四.保健与防治
更年期妊娠问题
可能性
• 35岁后生育力下降,45岁以上受孕少
35~39岁 生育率1.8%~4%
40~44岁
1%~2%
45~49岁
0.02%~0.03%
• 原因:排卵减少,黄体功能不全,卵细 胞不健全,着床困难
• 危险性 1、孕产妇死亡率增高 2、大月份人工流产多 3、病理妊娠概率多 30岁后 难产、先天畸形、遗传缺陷 40岁后 流产、葡萄胎或恶变
(二)临床表现
• 核心---雌激素缺乏,卵巢功能改变 • 决定绝经年龄因素--卵泡数目 • 依据:(1)卵巢功能减退是原发
(2)雌激素下降与症状相关 (3)雌激素替代治疗有效
1、月经的变化
• 第一个临床表现,70%月经紊乱(更 年期出血),70%~80%功能性
• 类型: (1)月经周期不规则 (2)长时间无排卵性出血 (3)月经突然停止 15% 注意:绝经后出血
WHO(1994)围绝经期阶段划分
青春期
40岁
最后月经 1年
生命结束
绝经前期
围绝经期 绝经过渡期
绝经后期
第二节 更年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生理变化特点: 内分泌——卵巢功能衰退 生物学——生殖能力下降 临床学——月经周期改变
一、内分泌变化 二、性激素变化及机体改变
(一)更年期内分泌变化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相互关系的变化
• 15%更年期和绝经期,腹部和臀部 • 脂肪代谢遗传素质内因
体质性肥胖多发生内分泌变化\生活方 式\情绪改变\饮食\活动减少
9、性功能障碍
• 性乐延迟70%-80% • 机制多方面 • 雌激素可改善生理内分泌问题;
性欲激素---睾丸酮 • 主观畏惧心理--抑制性兴奋(40岁)
三.诊断依据
1.更年期年龄妇女出现上述症状 2.辅助检查
第八章 更年期保健(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更年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及社会特点 第四节 更年期妇女的健康问题 第五节 更年期保健的内容 第六节 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治疗
第一节 概述
• 更年期(climacteric) 指妇女一生中自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时期,此
阶段实质上为卵巢功能退化、生殖能力停止的以性腺为主的老 化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