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罗永禄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怨唯物史观当代意义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的追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怨的实质是以人一为根本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式的探索使这一理想更具有现实性。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理怨目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
1.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崇高理想
探索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马克思最早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在中学时期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

他认为,职业选择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在这里,马克思把个人自身的完美和人类自身的幸福统一了起来,“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这一思想为以后《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埋下了伏笔。

后来,虽然马克思在世界观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马克思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
首先,马克思主张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反对把人作为手段。

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是一个许多要素和部分组成的整体和系统。

这些组成部分的个人不能脱离人本身这个整体而存在,否则,就会丧失其独立价值。

个人只有服务于人这个整体,才是真正的以人为目的,因此,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本身就是目的这个根本。

其次,马克思把以人为目的的实现途径具体表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相互联系着的三个具体层次:以人为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以人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现和自我实现;以人为目的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身的完满与和谐。

相反,片面的发展却不能展现人的全部本质,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不仅使人产生身心分裂的不和谐状态,而且必然产生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异化。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理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人类发展史的一定阶段上,生产力的发展曾经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因此,卢梭等思想家一方面反对片面发展,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排斥社会化大生产,提出回到自然状态和小生产方式中去。

马克思则提出,人的发展是自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大工业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提出:“近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它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

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要求“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互相矛盾,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2.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提出,人的发展经历了从狭隘地域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生成过程。

古代各民族的历史仅仅是“民族的历史”,古代人的存在是“狭隘地域性的存在”。

而在近代,由于大工业的兴起,世界市场的拓展,冲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状态,使人们建立起世界性的普遍联系,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形成。

个人的发展是同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阶段,仍然是自发形成的,只有到了未来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时代,“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的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

各个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那些异己力量的控制和驾驭。

”在马克思的有着“巨大的历史感”的视野里,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内在地统一的。

三、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式的探索使这一思想更具有现实性
1.通过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动因,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其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再次,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方式之一,人的生产活动正是展现人的本质的最根本的方式,人的生产能力的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2.以人为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虽然有其生产力方面的原因,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所造成的资本家仅仅把工人视为生产工具,因而不关心工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重要原因。

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力量,有其自身的规律,虽然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但却不服从于人的主观意志,因而,如何在既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们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只有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弥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发展人的多方面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针对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指出,人有可能从事多种职业活动,从而具备多种能力,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l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分工方式很难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大多数人不可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弥补分工造成的缺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事多种职业活动就是一种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

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最终在共产主义实现,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人的片面发展的现象就是必然的。

在这种认识的误导下,出现了一
系列违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现象,其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所谓“经济人”最为典型。

“经济人”的活动以追求功利为目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如果“经济人”的商品经济观念渗透到生活的所有层面,那么,人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就会丧失。

目前,有相当多的人把在经济活动中奉行的追逐实利原则,推广到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

这些人只注重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人生的意义产生困惑,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产生偏差,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丧失信心。

这种类型的人也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在于偏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要求,忽视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培养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出发,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如果只重视看得见的功利,漠视看不见的人文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这样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要避免出现理想主义倾向。

这种倾向在人的全面发展间题上采取一种非历史、非现实的态度,把它看作一种一墩而就的事物。

譬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在过高估计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同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马上就可以实现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反而使人成为与“经济人”相反的另一种“单向度的人”。

其次,要确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

当代社会仍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人的发展无法超越市场经济这个环节。

在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给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逐步削除这些负面影响。

但问题不是能否从形式上超越市场经济这个阶段,而是如何利用人对物的依赖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这也正是“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

资本主义强化了物对人的统治作用,这等于取消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而社会主义社会则反对物对人的永恒支配,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物对人的统治的暂时性来达到最终消灭物对人的统治,从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当代,人们之所以片面追求“物”、崇拜“物”,原因是体现“物”的社会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造成人们在对物质产品的不平衡占有中物化出支配人的种种关系,而这只能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

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要发展经济,就要以牺牲人的发展作为代价。

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生产力正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因此,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因此,发展生产力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如果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背离,就应反思发展生产力的具体方式,而不应怀疑强调发展这个根本。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本身的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如果脱离这个实际,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就会流于空想。

三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相一致的思想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人的对外交往的扩大和他所处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生成。

在当代,世界历史已经形成,正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加入WTO这一契机,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

我们确信,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不断扩大和联系的更加频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