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周记(精选3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周记(精选30篇)
端午节周记(精选30篇)
引导语:时间过得真快,一周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
可是怎样写周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周记(精选3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周记篇1
端午节就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
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就是赛龙舟。
此时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此时相传龙舟竞赛就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进江河,就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此时这倒就是蛮好玩的。
”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
一路上,此时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此时就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端午节周记篇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中国古代楚国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
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是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
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在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愤地抱着石头投入汩罗江。
当地的百姓
闻讯之后,马上划船去打捞,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就变成为龙舟比赛。
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在家中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它们糟蹋屈原的尸体。
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渐渐地,端午节就有了悬钟馗好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风俗活动。
这些活动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
现在粽子的品种繁多,有鲜肉的,有豆沙的,有红枣的,还有蛋黄等等。
在我家,奶奶是包粽子的专家。
我最记得每年的端午节,妈妈总是忙着打扫卫生,奶奶呢忙着包粽子。
只见那两片长长的芦叶,一把糯米,再加一颗红枣,在奶奶的手里就好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结实的锥形粽子。
而我呢,就等着粽子出锅,趁热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粽肉,真是回味无穷呀!
听妈妈说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我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更多地去了解这些灿烂古代文化。
端午节周记篇3
在端午节,人们比赛赛龙舟,挂艾叶驱虫祛病,会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令人开心。
妈妈单位发了两张提货券,可以获得两箱粽子。
有蜜枣的、八宝的、菠萝的、猪肉的。
早上,我吃了一了个蜜枣的和八宝的粽子,美味极了,让我的味蕾享受了一次奇妙的味觉旅行。
中午,外婆邀请我和妈妈去她家吃饭。
在外婆家,我和表哥、表弟一起玩了“愤怒的小鸟”,打通了很多困难的关卡,还品尝了外婆自己包的花生、葡萄干馅的粽子。
吃饭的时候,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包粽子比赛。
只见,一个个的参赛选手迅速地从盆里抓出米和豆,倒在用粽叶卷成的筒里,倒出多余的部分,再将筒口封住,用细线捆紧,整个包粽子的过程,仅有15秒!甚至有的参赛选手用了5分钟就包30个粽子!
我还在电视上看了赛龙舟比赛。
十队龙舟排在湖面,等待着裁判
的一声令下。
“预备-开始”!裁判打响了发令枪。
龙舟上的选手拼命摇桨,众多龙舟在水面上相互追逐,生怕对手超过了的自己。
随着第一艘龙舟冲过终点线,观众们顿时发出惊叹,“真是迅速”。
我听到周围观看的群众热烈的呐喊声,喊声之后,观众们又送给他们热烈的掌声。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既有趣又充实。
端午节马上就要过去,在浓浓的粽香中,让我们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周记篇4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在外婆家里过,过了一个很充分很快乐的一个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家里人都要去割艾草,或是去街上买一些艾草回来,放在门口前,插在后院里,只要有空的地方你都能看到有艾草立在那里,整个房子就像被艾草包围了一样,一片绿色,像是一片绿色的丝巾。
这个艾草它有寓意,艾草能驱蚊除虫,也可以驱灾辟邪。
所以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会买一些艾草放在家里面。
到了中午,外婆会给孩子们系上红绳,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脚怀上,有的系在脖子上。
听说这红绳叫“长命绳”、“快乐绳”、“辟邪绳”。
它是五色绳,它有青、白、红、黑、黄,它们分别是木、金、火、水、土,可以强身健体,长命百岁。
晚饭到了,餐桌上的菜各色各样,闻起来就香,中间盘就是鱼了。
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几桌的人都满了,他们满脸的笑容,话有说不完的话。
端午节很热闹呀。
端午节,真是别具一格,令人难忘得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篇5
今天是端午节,厨房飘来阵阵香味。
哦,要吃粽子了,而且还是我喜欢的红豆味呢!
包粽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
首先用碧绿的粽叶裹一个实心的漏斗,中间填满糯米。
接着,按紧、压实,如果想吃点花样,可以加一些绿豆、红豆、红枣、肉丁、香肠等。
最后,用纱绳把成锥状的棕子系紧,一个精致玲珑的小粽子就成形了。
吃着刚煮好的粽子,我忽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今天为什么是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父亲告诉我: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在流放时听到国破家亡的消息后,悲愤欲绝,于五月初五这天,作下最后一首诗《怀沙》后,抱石投入汩罗江。
后来,当地老百姓驾船将饭团等食物扔进江水中,想要喂饱河中的鱼虾,让屈原的尸身免遭噬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赛龙舟,吃粽子。
我一边听着父亲的讲述,一边自言自语道:吃粽子也有这样一段历史典故呀!爱国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端午节周记篇6
快到端午节了,今晚我家包粽子。
我也想学着包粽子,母亲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两片粽叶,并排将宽的一头重叠一小部分,再窝成一个小漏斗,但是这个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丝缝也不能留;再将糯米装进去,用粽叶长长的尾部盖上盖子;然后还要加一片粽叶才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将成形的粽子捆紧,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个粽子,其中两个是在母亲帮助下包好的,还有一个虽然样子很古怪,但是我独立完成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粽叶在母亲手中就很听话,一点儿也不漏米,而在我手里却总是不停地散开、漏米?母亲说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练习,就会越包越漂亮的!还说我第一次学包粽子就能包起来,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学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会比母亲包的还要漂亮!
端午节周记篇7
今天是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
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我想亲手包个粽子送个你,祝愿你端午安康!
我打开IPad,了解了包粽子的步骤和方法,便开始动手包了起来。
别看粽子长得那么简单,包起来可真不容易。
不是叶子开裂了,就是米撒了一地。
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了五个,终于成功了一个。
我拿着亲手包好的第一个粽子看了又看,满意地笑了。
这是一个很有
特点的粽子,卖相不怎么好看,很小很小,迷你型的。
我想,你一定会喜欢。
粽子煮好了,剥开外层的粽叶,那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顿时,口水淹了一亩地了。
我最喜欢的是碱粽,沾上蜂蜜,咬上一口,软绵绵的,香甜可口,那真是好极了!你呢?你喜欢什么味的?包个粽子送给你,快来吃吧!
端午节周记篇8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吧。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
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怎么样?端午节龙舟很不赖吧!
端午节周记篇9
五月初五,我随妈妈回老家过节。
一早,我打开电视,找到赛龙舟的直播,几只小舟乘风破浪,使在起伏不定的浪花既有翻出的可能,我紧张极了。
一只都穿红衣服的队伍十分卖力,可是事与愿违,他们当冲到最前面的时候,一个浪头击破了他们的积极,逐渐被追上了。
一声吃饭了,使我来到餐桌前。
几片绿粽叶裹着糯米,糯米中又裹着肉,深受我的肚子所爱。
可是据报纸称吃粽子不利与高考,是否吃哪?不久,我的肚子战胜了,接连
吃了2个粽子(偏大的粽子)。
端午没有“五黄”就不成端午了,可是如今黄鳝、黄鱼、黄酒、黄瓜、咸鸭蛋价格大有增长,我也不好免俗,吃了个咸鸭蛋。
端午历时2000多年,有着长久的历史,是一个非物质财富(自认为)。
端午节周记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大家都要去看望老人,走亲戚。
早上我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我看见很多人都在买粽子,糖包,菜包的,手里都提着礼品,到处充满了过节的气氛。
看到这些,我就问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妈妈就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
原来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后,因为老百姓爱戴他,把吃的东西都投到江里,让那些鱼,蛟龙什么的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身体。
所以现在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
全国各地端午节的风俗都不一样,有的赛龙舟,有的吃粽子,有的驱蚊虫。
一路上,我听的津津有味。
中午,姥姥给我们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
我们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说说笑笑,非常开心。
我还很自豪的给姥姥他们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外公一直夸我,长大了懂的还挺多的。
听了这句话,我朝妈妈挤了挤眼睛,会意地笑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觉得过的挺有意义,吃着好吃的东西,还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端午节周记篇1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的家里会到处都飘散着浓而香的粽子味:有四角形红枣赤豆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
外婆还会给我带上由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的“长命缕”,真好玩!这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吃晚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子都会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聊天……妈妈告诉我,端午又称重午,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这一天一定要吃粽子赛龙舟。
爸爸告诉我,端午节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是为了避
邪驱瘟。
外婆还教我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
端午节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一定也很喜欢吧?
端午节周记篇12
今天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外婆给我送来了许多好吃的粽子。
一个个大大的粽子用长长的绿叶子包成四个角,再用一条细绳子把它系紧。
做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还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蜜枣、鸡蛋黄、瘦肉、板栗等等。
剥开热气腾腾的粽子,顿时芳香四溢,雪白的糯米像变魔术似的已经成了琥珀色的,晶莹剔透,十分诱人。
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果然香甜可口。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除了吃粽子,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小孩配香囊等等。
今天,我还上网查看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我知道端午节还可以叫午日节、重午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
我还知道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这个家家户户飘满粽香的日子里,我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而且还收获了很多知识。
端午节周记篇13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因为五月初五,有两个五,也叫重五节,而“五”通“午”,初为端,所以俗称“端午节”。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
传说屈原的祖国被侵略后,他写下了《怀沙》后投江自尽。
屈原死后,百姓们纷纷到泊罗江把饭团丢进,让鱼、虾吃饱了,不会咬屈原。
有一位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将蛟龙水兽醉倒。
后来,人们担心饭团被蛟龙所食,就想出了用树叶包着包围外缠彩丝的方法,这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以后,人们就通过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屈原。
在我的老家潮州,端午节人们都要早早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端午节前的好几天里,大家都买好粽叶、洗粽叶、晒粽叶、包粽子。
到了端午节的那一天,大家都坐在一起吃粽子;人们还在韩江里赛龙舟;
每家每户还在门上插桃叶来避邪。
端午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周记篇14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搞得非常的,虽然天气很热,但人们的的心情却很兴奋,过节的气氛很浓。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
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也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端午节都是吃粽子与赛龙舟,而在我的家乡会吃一种用麦饼包馅的东西,馅料多得很,有黄蟮,有肉片,有鸡蛋,有炒面………都会被裹在麦饼里面。
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饭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我开心级了!外婆还会在门前挂艾草,听说用来避邪驱蚊的,好讲究啊!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
端午节周记篇15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节日。
我们小区到处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划龙船、吃粽子、系五丝线等等。
当然,我妈妈在太阳出来之前已经把五丝线系在了我的手腕跟脚脖上了。
听妈妈说,五丝绳也叫长命缕,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妈妈买回来一包粽子。
粽子用竹叶包裹着,仿佛一个个绿娃娃似的,老远就闻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
剥开竹叶咬一口,糯米发红,再咬一口,香甜润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极了!一边吃着粽子,我一边想起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当年屈原因被小人出卖,含冤投江自杀。
当地百姓去汨罗江打捞尸体也没成功,就向汨罗江中扔了鸡蛋跟熟米。
据说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
妈妈还熬了草莓汤,红红的草莓衬着那浓浓的汤,真是一道美味呀!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过得很开心。
端午节周记篇16
广西左江是龙船的摇篮,农历五月初五发大水,叫龙船水。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凉粽,在门前插艾叶,把樟脑丸装在小丝网袋里,挂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
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黄酒,根据古老的传说,蛇精变成的人,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形。
而包凉粽的习俗,是因为古时候一位叫做屈原的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投江自尽,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民众划着龙船向江中投放凉粽喂饱鱼虾,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龙船竞渡的习俗。
我家住在左江边上,从小时起,每年的端午节都观看龙船比赛,看惯了划龙船的队员矫健的身影,听惯了他们奋勇拚搏的呼喊跟有节奏的锣鼓声。
而最为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数年前,我县龙头乡的女子龙船队曾经参加澳门国际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边吃着凉粽,一边欣赏着精彩的龙船比赛,缅怀着古代的仁人志士爱国传统,立志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
端午节周记篇1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的。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大诗人屈原还写过一首世界著名的诗,叫《离骚》。
端午节又称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我还知道端午节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端午节的时候,在一个大桌子上,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河边,还看见他们赛龙舟。
“观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叹道。
“他们划得真快啊,他们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说道。
中华传统节日不仅仅只是端午节,还有话多其它节日,正等着我
们去了解它们呢!
端午节周记篇18
今天,我玩儿的非常开心。
在我待得很无聊的时候,突然,有一阵开门的声音,我专注地盯着门那。
一开门,我看见了妈妈走进屋来。
只听妈妈对我说:“我们去姥姥家吧?”“真的!”我高兴地都快蹦到屋顶上了。
我兴奋地来到了姥姥家,就急匆匆跳到了姥姥的怀里。
看见妈妈往楼下去,我好奇地追上去问“妈妈,您去哪儿?”“我去照花儿、樱桃,你去不去”,妈妈说。
“去”,我答应着。
我接连着摆了好几个造型,摆多了便有点不耐烦了,自己先跑回了家。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我们又要回家了。
一到家,我惊讶的发现,爸爸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三天三夜没有见到爸爸了,他去参加灭火了。
爸爸对我说“救活非常辛苦,还不能睡觉,防止死灰复燃。
晚上轮流休息,参加灭火的人员很多是在马路边睡的。
我发现,爸爸的皮肤都晒黑了,眼睛里还布满了血丝。
今天晚上,我们吃了一顿团圆饭。
希望从此,我们可以过上祥和安宁的日子。
端午节周记篇19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
将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因此很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一起。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
喝雄黄酒。
啊,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端午节周记篇20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
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
我非常喜欢吃粽子。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
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
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
人们很生气。
这时候,有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因此人们将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
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
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
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因此我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篇21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和玩。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有一次,屈原去京城办事,回来后,看到国家变得非常衰败,就投汨罗江自杀了。
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为了让河里的鱼虾吃饱了,不吃诗人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在这一天往汨罗江里投粽子。
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竟相在江河里划船打捞。
就发展成为现在赛龙舟。
听奶奶说,粽子是用碧绿的芦苇叶和香喷喷的糯米做的,还要在香喷喷的粽子上散白糖。
粽子的味道又香又甜可好吃了,我可喜欢吃粽子了,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但是,最遗憾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时候没亲眼看见赛龙舟。
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和春节,但
是,一比较我还是更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周记篇22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
在山上,我看见老人们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来,传说端午节早上晶莹的的露水珠能够将眼睛洗得又明又亮。
了解了这一秘密,我马上学着老人的样子,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还听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原来屈原是楚国的大夫,还是个忠臣,但是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
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让大鱼一吃将大鱼的嘴粘住,这样它就吃不成屈原了。
以后,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屈原是个好人,是个忠臣,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要年年过端午节,牢牢记住屈原这个人,好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端午节周记篇23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今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
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
今年的粽子品种可真多:有红豆粽、红枣粽、花生粽、还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见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
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粽叶之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好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
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之后回味无穷。
我们一家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