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于小学生怎样画好绘画初稿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关于小学生怎样画好绘画初稿的思考
摘要: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幅好的图画也是起始于好的绘画初稿,在小学美术教育一线十年,遇到一些关于绘画初稿的问题,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得到了一些感悟,本文就向大家一一分享。

关键词:小学阶段;绘画初稿;方法;勾线;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经常会强调起稿非常重要,那么初稿究竟起到哪些作用呢?
1.
绘画初稿的作用
1.
摄人心魄。

绘画初稿就像是房子的地基,是用来奠定基础的,画的构图,画的风格,画面内容,内容的大小,位置等都是在绘画初稿时需要做到做好的。

小学阶段的绘画不仅是给自己看的,给同学给老师也需要给评委品评。

好的绘画初稿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画面的色彩是非常有冲击力的,但是画面的张力,画面的内容等这些在初稿时需要完成的,也是将观者带入你绘画世界的第一道门,只有通过了第一扇门,观者才会有兴趣更细致深入的去欣赏画作。

2、是小作者画好画的动力源泉。

在教学课堂上,有一个现象我在不同的学校的学生身上都发现了,我愿称之为“越画越差”和“越画越好”现象,“越画越差”是形容那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画画水平都差不多的学生,一年级画蓝天白云小鸟房子,到了六年级还是如此,可不是越画越差吗?这类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在起稿时已经表现得无精打采,毫无
兴致,为什么?因为一尘不变,可以说一个初稿决定了小作者画画的态度,和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所以要引导学生起稿不能不动脑筋,草草了事。

还有一类叫“越画越好”初稿起的小作者自己非常满意,他会期待着这幅画成品的出现,每一次画作都是一次飞跃,当然会越画越好,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自信。

由此可见,初稿奠定的不仅是一幅画的基础,也是小学生画画的自信心,是画画动力的源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二年纪的小朋友很喜欢上美术课,上美术课就很开心,因为通过自己的双手能画出很多新奇有趣好看的图画,而越往高年级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美术课,讨厌画画,其实是因为长年累月他只能画出几种单一内容的画面,只会运用单一构图形式,久而久之对画画没有了自信,才会不喜欢美术课,究其原因,还是初稿的问题最严重,最需要解决。

怎么解决呢?
1.
初稿时需要肚里有“墨”
在教学初期,我非常反感让学生画同一幅画,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现在,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创新的如今,后来我发现一味的让小学生创新不可行,毕竟绘画基础好的学生不多,一堂课的作业下来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能又有创意想法又画的好看,其他学生要么内容老套重复要么干脆乱涂乱画,要么想法创意新颖但是绘画技法薄弱表现不出来想要表现的内容,所以我总结了几点方法有助于小学生画好绘画初稿。

1.
多读书。

这里我用的是多读书,而不是多看书,意思是不只是学习课堂上的文化知识,还要多看课外书,知晓一些或历史或人文或儿童小说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当时可能不觉得什么,有一天会发现你所知道的这些知识终将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在绘画初稿时,拿到题目,心里会有哪些想法喷薄而出,这就是来源于肚里的“墨”,有些小朋友看到了主题,经常愁眉苦脸,思索半天不得其解,毫无想法,就是肚里没“墨”,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历史的,例如《图画与文字》,有的学生就能说出关于关于甲骨文的一些知识,例如《青铜器》,例如《非洲雕刻
艺术》等,例如《参观和旅行》这一节课,学生们说到参观了博物馆,说的出好像看到了哪些文物,却说不出关于文物的历史。

对这些历史文化知识有了解的小朋友必定在初稿时有很大的优势。

教材中还有许多关于想象类的,例如《太阳和月亮》老师播放出“天狗吃月”的故事,“小动物叠起来摸月亮”的故事,有些小朋友能讲出整个故事,因为看过,在初稿时能更好的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挑选自己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来起稿。

例如《怪兽奇想》,例如《寓和神话》,如果你看过一些儿童小说,看过一些名著,看过一些神话寓言故事,那么看到主题在初稿时会文思如泉涌,反之,毫无头绪。

这就是为什么肚里有“墨”,此“墨”最重要。

1.
多听音乐。

在美术课堂上完成作业时是需要安安静静的,而音乐课又是另一种氛围,大家一起唱唱跳跳又是另一种氛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在画画的休息期间听听音乐也是一种休息和放松,换一种休息模式,对起稿的新思维创建也是很有益处的,不同的音乐也能给人不同的启发与灵感,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抚慰紧张的情绪,在看到主题时不那么紧张。

2.
适当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使人快乐,在运动以后小朋友们会特别享受安静的画画氛围,运动时可以释放小朋友们的爱动爱玩的天性,如果一直在课堂上坐着,小朋友们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动一动,有助于小朋友们生长,身体好了,画作初稿时自然而然会更加投入,也会在运动中得到更多有趣又新鲜的想法。

3.
多观察人物植物动物的细节。

这是在课上经常提到的,日日讲,却还是做不好,看一个大概,那老师能做的是在每一节美术课上慢慢引导,养成观察细节的习惯,细节在初稿时尤为重要,经常发现小朋友在起稿时有想法,构图布局合理,但画面还是有些“空”,是因为少了细节,例如《叶子片片》,能细致到支叶脉吗,例如《鸟和家禽》能细致到各种鸟身上的羽毛的不同吗?例如《老师和同学》
能细致到五官的细节吗?大部分同学是不能的,而这些恰恰是图画的耐看之处,是在初稿时能体现出来的,所以多多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细节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课堂上的引导,还可以布置观察的小作业,例如节假日出去玩,请你观察一种树叶的细节,请你观察树皮的纹路;例如去动物园,请你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例如去博物馆,请你观察一件文物的造型和花纹;例如去上培训班,请你仔细观察一位同学的五官。

看似不起眼花不了多少时间的积累,终将在以后的画作初稿时就能体现出来。

4.
多欣赏好的画作。

肚里有“墨”,不仅是多读书,还需要多欣赏好的图画,在初稿创作时可以借鉴好的构图,好的内容,多看,才能有积累。

在课堂上多看,在课堂外多观看展览。

5.
适当临摹。

千篇一律的初稿可以靠观察细节和多欣赏来改变,但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绘画技法的提高只能靠多练习多临摹好的作品,教师在创作的课之间可以适当加入临摹的课程。

6.
学学构图。

初稿时除了内容重要接下来就是构图了,虽然这节课在五年级上册的课本中有,但是从一年级就应该灌输怎样构图的理念,否则全是蓝天白云小鸟草地,人物全部是正面一摸一样的,可以教授例如遮挡关系,装饰画形式的构图不必拘泥于天空和地面等。

1.
初稿时需不需要有范画呢?
在教学初期,我总是很反感放置范画作品,总觉得会千篇一律,照着画,但是发现自己起稿大部分小朋友总是画的不尽如人意,后来我会在讲解每一次范画时跟学生讲一讲这幅画好在哪里,如果要借鉴可以借鉴哪一部分,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然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欣赏的喜欢的部分来借鉴,所以每节课都会下发美术课本,课本上除了有知识点,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放一幅范
画和有几幅可以选择就大不同了。

经过实践,发现这样做后学生的初稿更加丰富多彩了,当然有能力的同学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起稿。

四、初稿时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1.
与绘画种类的关系
1.
国画水彩画。

在小学阶段,国画一般是写意的,初稿时可以用铅笔轻轻定一下所画内容的大小位置,其余皆用淡墨细线起稿较为合适。

2.
线描画。

线描画本身就是用铅笔进行绘画,初稿时需轻轻起稿,重要的确定的线条可以直接加重,初稿时要注意线条的请在粗细变化。

3.
一般绘画。

指用水彩笔马克笔蜡笔等绘画,这样的绘画一般是用铅笔起稿或用勾线笔起稿的,用什么起稿好呢?初稿时用铅笔给了学生修改的机会,缺点是改的多了学生有时也会在反复修改时不知道怎么定,用勾线笔起稿不能修改,但是学生下次初稿时知道要先想好了再下笔,也有助于线条的练习。

后来,我建议学生试试先用铅笔画一个主体内容,画一个大概的大小位置,其他全部用勾线笔来起稿,包括细节和装饰用的点线形状,这样两种工具的有点都有了。

1.
你想要什么样的画面效果
初稿时还需要考虑到你想要的画面效果,氤氲朦胧的,可以用水彩水粉国画,水彩画国画就不适合勾线笔起稿,想要色彩鲜明的,可以水粉马克笔蜡笔等等,如此就可以铅笔初稿,所以在初稿时就要先想好你想达到的画面效果,免得在画面上留下不必要的印记。

1.
年龄阶段的不同
初稿时工具的选择与小学生的年龄段也有关系,一年级小朋友可能还不熟悉勾线笔,一开始可以铅笔起稿,因为勾线笔画在图画本上一旦画错了很难修改,熟练了以后可以小部分勾线笔起稿,主要是线条的练习,并且一年级学生在写字时都非常用力,铅笔起稿要反复提醒一定要轻一点,二年级开始有把握的学生可以尝试直接勾线笔起稿,三四年级熟练一些了可以尝试直接勾线笔起稿,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初稿时会有更多的想法,画面内容也会更加精致,细节更多,可以继续尝试先铅笔再勾线笔。

关于小学生怎样画好绘画初稿,以上是一些粗浅的意见和想法,初稿奠定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地基不稳,后面再努力补救画面效果也不会那么理想,小学生学习画好绘画初稿,是每一年每一课都要认真怎学习的,希望小朋友们越画越好,老师越教越有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