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鄞州区中考语文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 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 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投票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相觑,谁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B. 这种漂亮的衣服有个特性,只有不称职的或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衣服。
C. 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他在朋友中经常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 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班会,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B.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而且带领我们重温了很多经典诗词。
C.经过讨论, 我们一致认为, 这场围棋比赛输赢的关键是参赛者良好的心态。
D.为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不发生, 学校加强了安保室的监督力度。
3. 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楷书草书行书
B. 行书楷书草书
C. 行书草书楷书
D. 草书行书楷书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草房子》中细马在养父病逝、养母疯后, 毅然挑起了家的重任, 在校门口摆起小摊。
B.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 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与鲨鱼搏斗。
C. 《简·爱》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勇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妇女形象。
D.《三国演义》中张飞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 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5. 用诗文原句填空。
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溪云初起日沉阁, 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拣尽
寒枝不肯栖, 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__________,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我劝天公重抖擞, 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爱唱歌的娜娜, 组建了一支自己的乐队。
短短的三个月中, 她从小伙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认识到: “__________, __________。
”(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她在为其中一些小伙伴补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 发现自己也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 懂得了“__________”(用《虽有嘉肴》中的语句填空)的道理。
6. 根据下面的名著节选, 回答问题。
说言未了, 只见林冲双眉剔起, 两眼圆睁, 坐在交椅上, 大喝道: “你前番我上山来时, 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 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 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 “头领息怒, 自是我等来的不是, 倒坏了你山寨情分。
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 送与盘缠, 又不曾热赶将去。
请头领息怒, 我等自去罢休。
”林冲道: “这是笑里藏刀, 言清行浊之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A喝道: “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 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 “量你是个落第腐儒, 胸中又没文学, 怎做得山寨之主!”……林冲拿住A, 骂道: “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 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 不杀了, 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 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即时拿住A, 又骂了一顿, 去心窝里只一刀, 肐地搠倒在亭上。
可怜A做了半世强人, 今日死在林冲之手……
1.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姓名)?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2. 文中吴用说那一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二、阅读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内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日: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判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遵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昭王①既息民缮兵, 复欲伐赵。
武安君②曰:“不可!长平之事③, 秦军大克, 赵军大破;秦人欢喜, 赵人畏惧。
然赵自长平以来, 君臣忧惧, 早朝晏退, 卑辞重币, 四面出嫁, 结亲燕、魏, 连好齐、楚, 积虑并心, 备秦为务。
其国内实, 其交外成。
当今之时, 赵未可伐也!”
王曰: “寡人既以兴师矣。
”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
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昭王: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②武安君: 指秦国名将白起, 因战功卓著, 被封武安君。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肉食者鄙鄙: 目光短浅
B.一鼓作气, 再而衰再: 两次
C. 昭王既息民缮兵兵: 兵器
D.秦军大克克: 胜, 战胜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可以一战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乃入见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将以伐赵
C. 长平之事吾妻之美我者
D. 其国内实, 其交外成安陵君其许寡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左传》,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乙)文出自《战国策》,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甲)文略写长勺之战的过程是为了突出本文中心“论战”, 这样可以使文章详略得当, 中心突出。
C. (甲)文中“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之”均与上文中的“肉食者郧”中的“鄙”字相照应。
D. (甲)文中弱鲁战胜了强齐, (乙)文中强秦败给了弱赵, 共同原因在于国君是否善于纳谏, 能否取信于民并抓住有利时机。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题目。
王维传
维, 字摩诘, 太原人。
九岁知属辞, 工草隶, 闲音律。
岐王重之。
维将应举, 岐王谓曰: “子诗清越者, 可录数篇, 琵琶新声, 能度一曲, 同诣九公主第。
”维如其言。
是日, 诸伶拥维独奏, 主问何名, 曰: “《都轮袍》。
”因出诗卷。
主曰: “皆我习讽, 谓是古作, 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 “京兆得此生为解头, 荣哉!”力荐之。
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擢右拾遺, 迁给事中。
贼陷两京, 驾出幸, 维扈从不及, 为所擒, 服药称喑病。
禄山爱其才, 逼至洛阳供旧职, 拘于普施寺。
贼平后, 授伪官者皆定罪, 独维得免。
仕至尚书右丞。
维诗入妙品上上, 画思亦然。
至山水平远, 云势石色, 皆天机所到, 非学而能。
后人评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信哉。
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曰: “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对曲果然。
笃志奉佛, 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 孤居三十年。
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 亭馆相望。
尝自写其景物奇胜, 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 琴樽自乐。
后表请舍宅以为寺。
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
代宗访维文章, 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 今传于世。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闲音律(2)同诣九公主第(3)延于上座曰(4)尝自写其景物奇胜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贼陷两京, 驾出幸, 维扈从不及, 为所擒。
蔬食素衣, 丧妻不再娶, 孤居三十年。
4. 结合选文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说王维的诗为何能达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境界。
9. 文言文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
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秦王怫然怒, 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注: 休祲: 凶兆和吉兆。
跣(xiǎn): 赤足。
缟(gǎo)素: 白色的丝织品, 这里指穿丧服。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臣之妻私臣私: _______ ②王之蔽甚矣蔽: _______
③时时而间进间: _______ ④今日是也是: _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②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中, 邹忌和唐雎都不畏强权, 坚持真理, 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 (甲)(乙)两文中, 邹忌婉言进谏, 唐雎化险为夷, 他们的机智善辩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 讲究方式。
C.(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 以事喻理, 以小喻大, 形象生动。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 步步紧逼, 针锋相对, 扣人心弦。
10. 阅读文段, 回答问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 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 可以追溯到1910年。
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
1984年,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 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
到了80年代末, 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 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 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 从而产生电能。
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 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
与此同时, 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
据计算, 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 其效率可达40%, 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 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即使这样, 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 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
计算表明, 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 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 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
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 而
且技术发展后, 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
因此, 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 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 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 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 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
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 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 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 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 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 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 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 即可产生电荷。
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 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 用盐代替糖, 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由此可见, 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 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细菌发电。
B. 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采用时间顺序, 因为这几段运用了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C.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 用盐代替糖。
D. 本文语言平实而准确。
例如, 第③段中的“仅”字从数量上准确地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
2. 根据文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④段主要说明内容是: 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 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B. 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 操作时采取两种措施: 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 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C. 据本文提供的材料, 我们可以得知, 英国科学家在利用细菌发电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最大。
D.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 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3.请根据本文, 说说利用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
除了细菌发电, 你还知道哪些发电方式?至少说出两种。
11. 阅读纸书长智慧
徐知乾
①近些年来, 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 全球的屏幕阅读也得到了持续发展, 人们使用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各种屏幕阅读方式, 其人数和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而纸质阅读物的阅读量增加较为缓慢。
那么屏幕阅读有可能取代纸张阅读吗?《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市民首选的阅读方式中, 对纸质阅读的选择达到了56.69%, 屏幕阅读为42.72%, 这说明纸质阅读方式至今仍占据优势地位。
②纸张阅读为何魅力犹存呢?世纪90年代以来, 研究人员就开始从多种角度来分析纸张阅读相对屏幕阅读是否有独特价值, 实验室的研究测试、民意调查和消费者报告均表明, 纸张阅读的优点是屏幕阅读所不能替代的。
例如, 纸张阅读能让读者迅速有效地从长篇文字中迅速找到想要读的内容, 但屏幕阅读就没有这么方便, 这就意味着给给阅读造成了妨碍;与纸张阅读相比, 屏幕阅读还会消耗更多的脑力资源, 这导致读者在疲惫状态下更加难以记住所阅读的
内容;当读者面对纸张时, 因不用担心屏幕是否因断电而无法显示, 担心触电或把屏幕弄坏, 担心广告是否会突然跳出来, 还不用去不断用调节屏幕的页面, 所以其精神状态相对更平静和舒展, 纸质阅读的氛围显然更有助于促进理解和强化记忆。
③纸质阅读除了在促进理解和强化记忆具有特殊价值外, 其作为报纸书刊等纸质媒体本身, 也还有独特魅力。
《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还显示, 在回答为什么要选择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时, 选择“考虑资料的权威性、学术性”和“需要深度阅读”的比例皆超过了30%, 其它的理由还有“篇幅长、文字比图片比例大”、“专业性强”等。
相比之下, 网络文字内容的权威性、学术性等方面就大打折扣了。
④研究人员还发现纸质媒体在所有权等方面还独具魅力。
如当你买下一本纸质书时, 你就完全拥有它了, 但你买一本电子书的话, 只是租到它而已。
纸质书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卖, 当它变为稀有版本以后还可以升值, 但电子书却永远不会缺货。
更重要的是, 一旦你购买了纸质书, 这书就不可能像电子书那样, 有可能面临他人通过远程控制手段把书的内容删除或替换的危险。
由此看来, 开卷有益这句成语本身还有一层以往被人们忽视的意义, 那就是, 阅读并收藏书卷, 不但真的能益智, 书卷本身还可能保值增值, 其“益”还真不能小觑呢。
⑤不过, 人们发掘纸张阅读和纸质媒体的优势, 并不意味着呼吁人们放弃屏幕阅读和数字媒体, 而是提示人们, 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环境来寻找合适的阅读方式。
如果单纯认为纸张阅读和纸质媒体过时了, 那就显得有些偏执了。
1. 阅读②、③两段, 说说与屏幕阅读相比, 纸质阅读的魅力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2. 文中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一旦你购买了纸质书, 这书就不可能像电子书那样, 有可能面临他人通过远程控制手段把书的内容删除或替换的危险。
”句中“有可能”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三、应用
12. 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 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图。
请你结合两图,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小胡说:“运动太累人, 又浪费时间, 还不如在教室多做几道题呢。
“针对他的话, 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 注意语体。
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 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 写两则心得。
要求生动形象,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作文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 突然, 一个人停了下来。
旁边的人很奇怪地问: “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笑着说: “走得太快, 灵魂落在了后面, 我要等等它。
”是啊, 我们都走得太快。
然而, 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远, 会
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析】
C项的成语使用有误,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 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 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 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 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A
【解析】
B分句间的语序错误。
把“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带领我们重温了很多经典诗词”对调位置即可。
C两面对一面。
“输赢”改为“得胜”等。
D语意矛盾。
“不”改为“再”。
【点睛】
做好本题,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解句意: 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2)理主干: 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 利用语法知识, 分析句子成分, 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
(3)析关系: 要分析句间关系。
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3、B
【解析】
要求学生根据书法体例的特点分析。
楷书:一种汉字字体, 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 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图一是“行书”, 图二是“楷书”, 图三是“草书”。
故选B。
4、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 在校门口摆小摊的是杜小康, 不是细马。
故答案为A。
5.(1)窈窕淑女(2)山雨欲来风满楼(3)寂寞沙洲冷(4)少年不识愁滋味(5)不拘一格降人才(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相长
【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 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
彻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合适的诗句, 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窈、窕、洲、焉”都是易错字, 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6.1. 王伦;嫉贤妒能, 气量狭小
2.明为相劝, 实为激怒林冲。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 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 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 这样按照题目要求, 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水浒传》, 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抓住“头领息怒, 自是我等来的不是, 倒坏了你山寨情分”等句, 在结合对他的语言描写分析, 即可得出A是《水浒传》中的王伦的答案。
从“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 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等语言描写分析, 王伦是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人。
2.考查对人物个性化语言的理解。
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去推断语句的含意。
“头领息怒, 自是我等来的不是”“请头领息怒, 我等自去罢休”两句是在表面上相劝二人不要动怒。
“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等句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为激怒林冲。
这是吴用个性化的语言, 符合他的身份特征。
二、阅读
7、1. B
2.B
3.A
4. 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或“大大小小的案件, 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 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5. 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解析】
1. B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中的“再”是“第二次”之意。
2. B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都是“于是, 就”之意。
A前者“凭借”, 后者“因为”。
C前者“的”, 后者主谓之间表取独作用的助词。
D前者代词, 指“赵国”;后者语气副词“一定”。
3. A“《战国策》,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有误。
《战国策》是国别史。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 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 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 如“狱”:案件。
“虽”:即使。
“以”:按照。
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 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 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 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陵战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称疾不行。
译为:王陵作战失利, 连军营都丢了。
秦王想派武安君出战, 武安君称病不出。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点睛】
小题2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