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二级残办理特困服务个案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二级残办理特困服务个案范文
一、个案背景。
张大哥,今年45岁,被诊断为精神二级残疾。
他和年迈的母亲一起生活,母亲身体也不太好,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家里仅靠着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活,经济状况十分困难。
由于张大哥的病情,他需要长期服药,而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接案过程。
那天我在社区做走访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张大哥。
他眼神有些呆滞,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嘴里嘟囔着一些我听不太懂的话。
他的母亲在一旁无奈地叹气。
我主动上去打招呼,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想要了解一下他们家的情况。
刚开始,张大哥的母亲还有些犹豫,不太愿意多说家里的难处。
我就坐在那里,陪着他们聊了一会儿家常,慢慢地,她才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讲述了家里的各种困境,尤其是张大哥办理特困的事情,因为不知道流程,跑了几次都没办好,感到特别无助。
我一听,就决定要帮助他们办理特困手续。
三、问题评估。
1. 政策了解不足。
张大哥一家不知道特困申请的具体政策和所需材料。
他们之前去办理的时候,总是缺这少那的,被工作人员告知后又不知道去哪里准备。
2. 精神残疾带来的沟通障碍。
张大哥由于精神二级残疾,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很难配合。
比如去相关部门做一些必要的询问和签字的时候,他的状态不稳定,容易激动或者无法理解工作人员的要求。
3. 家庭经济和人力支持薄弱。
家里只有张大哥的母亲,她既要照顾张大哥,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太多精力去仔细研究特困办理的事情。
而且他们家也没有钱请人帮忙办理这些手续。
四、服务目标。
1. 短期目标。
帮助张大哥一家收集和整理特困申请所需的全部材料,确保材料完整、准确。
陪同张大哥到相关部门办理特困申请手续,解决他在办理过程中的沟通和配合问题。
2. 长期目标。
确保张大哥能够成功申请特困,获得相应的救助,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为张大哥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让他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五、服务计划。
1. 材料准备阶段(第1 2周)
我先去社区的民政部门详细了解特困申请的政策和所需材料清单,列成一个详细的表格。
然后到张大哥家,一项一项地跟他母亲核对。
发现他们缺少一些医疗证明材料后,我联系了张大哥的主治医生,说明情况后,医生很配合地重新开具了详细的病情证明。
对于家庭收入证明等材料,我陪着张大哥的母亲到社区居委会开具,并协助填写相关表格。
2. 办理手续阶段(第3 4周)
在去相关部门办理手续之前,我先跟张大哥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话告诉他我们要去做什么,尽量让他放松。
我还准备了一些他喜欢的小零食,以防他在办理过程中情绪不稳定。
到了民政部门,我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张大哥的情况,包括他的病情、家庭状况等。
在需要张大哥签字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在旁边耐心地引导他,把工作人员的要求转化成他能理解的话。
由于办理过程可能比较繁琐,我提前跟张大哥的母亲说好了,让她在一旁休息,我来带着张大哥跑各个窗口办理手续。
3. 跟进与支持阶段(长期)
定期回访张大哥家,了解特困申请的审批进度。
如果遇到问题,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解决。
在社区内发起一个关爱张大哥的小活动,邀请一些邻居和志愿者参加,让大家了解张大哥的情况,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一些帮助,比如帮忙买个菜、陪他聊聊天之类的。
六、服务实施。
1. 材料准备阶段。
刚开始,张大哥的母亲对那些复杂的材料有些头疼。
我就把材料清单分成几个部分,比如医疗类、家庭收入类、身份证明类等。
我们先从医疗类开始准备,我陪着她去医院找医生,医生一开始有些忙,但是我在旁边耐心地解释了张大哥家的困难情况,医生很快就抽出时间重新开具了证明。
家庭收入证明方面,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很热心,在我的协助下,他们很快就为张大哥家开具了准确的证明。
整个材料准备过程虽然有些波折,但在两周内我们还是顺利地准备好了所有材料。
2. 办理手续阶段。
去民政部门那天,张大哥一开始有些紧张。
我给他讲了个小笑话,他就放松了一些。
到了那里,工作人员看到张大哥的状态,有些担心办理过程会不顺利。
我赶紧把之前准备好的关于张大哥的情况说明递给工作人员,并且告诉他们我会全程协助。
在办理过程中,张大哥有一次突然有些烦躁,我拿出小零食给他,轻声安慰他,告诉他
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在我的引导下,张大哥顺利地完成了签字等手续。
他的母亲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感激。
3. 跟进与支持阶段。
我每周都会给民政部门打电话询问审批进度。
大概过了一个月,终于得到消息说张大哥的特困申请通过了。
我第一时间跑到张大哥家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张大哥虽然不太能完全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他看到我和他母亲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之后,我在社区里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聚会,邀请了几个热心的邻居和志愿者到张大哥家。
我向大家介绍了张大哥的情况,邻居们纷纷表示以后会多照顾他。
有个邻居还说可以教张大哥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让他有点事情做。
七、服务评估。
1. 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短期目标全部达成。
我们成功地收集和整理了特困申请所需的全部材料,并且陪着张大哥顺利办理了特困申请手续。
长期目标也基本达成。
张大哥成功申请到了特困,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而且通过社区活动,为他建立了一定的社区支持网络,邻居们开始关心和帮助他。
2. 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张大哥的母亲对我的服务非常满意。
她拉着我的手说:“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大哥看到我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虽然他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信任和亲近。
3. 自我评估。
在这个个案服务中,我觉得自己在与张大哥的沟通方面做得还不错,能够理解他的需求并且引导他配合办理手续。
在与各个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协调方面也比较顺利。
但是我也意识到,对于精神残疾患者的服务,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如何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等。
八、结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张大哥的特困申请已经顺利完成,并且他的家庭也开始得到相应的救助。
社区支持网络也初步建立起来了。
我和张大哥一家进行了结案面谈,告诉他们如果以后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虽然个案服务结束了,但我还是会定期回访,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