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关注/
专业视角Perspective
秸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四月份,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轰隆隆的拖拉机、铲车开始进田平整土地,捡拾秸秆,黑土地上热闹起来。

这几年,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成了当地农民的宝贝。

曾经被就地焚烧的秸秆,或重新返回土壤,或被运往电厂、养殖场,走上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公主岭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产量高、品质好,但每年近300万吨的秸秆也曾让农民“头疼”,
如今却成了农民保护黑土地的“法宝”。

这几天,朝阳坡镇孔家村的地头上,不时传来拖拉机轰鸣声,集丰机械种植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瞻喜峰正在田里忙活着。

只见两台拖拉机牵引着整地机快速通过,田里高低不平的土块很快被粉碎、压实,变得平整。

去年秋收后,把粉碎的秸秆翻到地下30厘米,今年秸秆就会腐烂变成有机质,提高地力。

这种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近几年公主岭兴起的一项耕作模式,通过秸秆还田实现对黑土地的保护。

现在土壤很松软,保水性强,玉米不仅不易倒伏,虫灾也减少了。

近两年,联合社逐渐降低了化肥和除草剂的用量,但玉米产量依然稳定。

如今,当地越来越多农民开始尝试秸秆还田,过去的“烧火棍”成了宝贝。

公主岭已有一半秸秆用于还田,还田面积179.2万亩,占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的40%。

乘车行驶在公主岭乡间,不时能看到一个个金黄色的圆柱形秸秆包散落在田间,偶尔还会与满载秸秆的
卡车擦肩而过。

在国能公主岭生物发电厂,门口几辆卡车正等待进场卸车,电厂院里堆积的玉米秸秆如一座座小山。

这座电厂每年处理玉米秸秆超过20万吨,全部用来发电。

顺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着1,000多公顷土地,过去为了处理玉米秸秆,合作社购买了2台秸秆打包机。

近几年,周边村屯的秸秆打包需求越来越大,合作社陆续添置了几十台打包机、抓草机和秸秆归行机,专门用于秸秆离田作业。

去年秋收至今,合作社秸秆打包作业达10,000公顷。

一公顷土地打包5吨秸秆,有几百元的利润。

现在范家屯镇的玉米秸秆除部分还田外,基本用于发电。

近几年,为增加玉米的种植效益,公主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不少种粮大户开始尝试种植鲜食玉米,迎合市场需求。

专业视角Perspective
在农业合作联合社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加工鲜食玉米。

这两年,联合社依靠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
将鲜食玉米卖到全国各地,效益是普通玉米的好几倍。

在种植基地旁,联合社的养殖场内几十头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这些草料也是秸秆加工的。

将玉米秸秆揉
搓后进行密封发酵,然后混合一些干秸秆就可作为牛的饲料。

一头牛一年可以吃掉一公顷地的秸秆。

通过种养结合,联合社300多公顷的玉米秸秆全部进行饲料和有机肥料发酵,既产出肥料、饲料,还解决
了牛粪的处理难题,形成了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

现在,公主岭秸秆饲料化利用近6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
达86%。

秸秆综合利用,拓宽“出口”,变堵为疏。

如今,秸秆“变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