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咏柳-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咏柳-教案
第一章:课程目标
1.1 了解《咏柳》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1.2 培养幼儿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1.3 通过对诗的朗诵和演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1.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诗歌原文欣赏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 诗歌解析
1)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如柳树、碧玉、绿丝绦、春风、剪刀等。
2)讲解诗歌的结构,如押韵、对仗等。
3)引导幼儿感受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3 教学活动
1)朗读诗歌:让幼儿跟读或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演唱诗歌:教唱诗歌,让幼儿学会用歌声表达诗的意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柳树的形象,让幼儿直观感知。
3.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和韵律特点。
3.3 情景体验法:创设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4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章:教学准备
4.1 教具准备:柳树图片、诗歌卡片、实物柳枝等。
4.2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悬挂柳树图片,营造诗意氛围。
4.3 教学材料:准备《咏柳》诗歌文本,供幼儿阅读和演唱。
第五章:教学评价
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朗读、演唱等。
5.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柳树的形象,评估幼儿的描述能力。
5.4 审美情感:观察幼儿在欣赏柳树图片时的情感反应,评估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六章:教学步骤
6.1 引入新课:展示柳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柳树的兴趣。
6.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咏柳》,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6.3 解析诗歌: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柳树的意象和诗人的赞美之情。
6.4 演唱诗歌:教唱诗歌,让幼儿学会用歌声表达诗的意境。
6.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柳树的认识,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第七章:课堂互动
7.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和韵律特点,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7.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柳树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诗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意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7.4 互动游戏:设计诗歌相关的游戏,如接龙、填空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第八章:作业布置
8.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介绍所学诗歌《咏柳》,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8.2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附近的柳树,记录柳树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8.3 家长引导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柳树的认识。
第九章:教学延伸
9.1 组织幼儿户外观察柳树,让幼儿亲身体验柳树的魅力。
9.2 开展以柳树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诗歌。
9.3 邀请家长参与诗歌朗诵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增进家校互动。
第十章:教学反思
10.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10.3 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一:诗歌原文欣赏与解析
环节:1.1 了解《咏柳》这首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补充和说明:教师应着重引导幼儿感受诗中的意象,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柳树的形象,让幼儿直观感知。
解读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让幼儿体会诗的美感。
重点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实践
环节:2.3 教学活动
补充和说明: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朗读诗歌、演唱诗歌等,让幼儿在多种形式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创设情景体验,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如“二月春风似剪刀”,增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三: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互动
环节:3.4 互动教学法
补充和说明: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幼儿参与教学活动。
如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互动中提高表达、观察、合作等能力。
重点四:作业布置与教学延伸
环节:8.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介绍所学诗歌《咏柳》,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补充和说明:作业布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让幼儿能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活动如户外观察柳树等,能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感受柳树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中班-语言-咏柳-教案》以诗歌《咏柳》为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互动,让幼儿在感受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体会诗的意象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诗歌原文的解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作业布置与教学延伸,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幼儿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