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战,请以战喻》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之道也。
蚤:通“早” 施(yí):通“迤”,斜 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从:跟随 国中: 都城内 国,国都、京城 卒,最后 之: 去、往 东郭:城之东门外 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走向祭祀先人 的人 乞其余:乞讨祭祀剩下来的酒 肉 不足:不够吃,没有吃饱 顾: 回过头看、环视 之他:走向其他人 其:大概 为:是 道:方法。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生活在一起。(她们的)丈夫 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他妻子问他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 什么人,(他)就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则必 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而未 尝有显者来,吾 将瞷良人之所之
也。”
其:指良人。 未尝:不曾。 显者:有名望的人。 瞷(jiàn)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 的地方。瞷,窥视,暗中看。前一 个“之”是助词,取独,后一个
第二天早上起来,(妻子)就暗中跟随丈夫,整个都城里没一 个人站着和他讲话的人。最后他到了东门外的墓地里,走向祭 祀先人的人,向他们乞讨祭祀剩下来的酒肉;不够吃,又环顾 四周,走向其他的人,这大概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其妻归,告其妾,曰: “良人者,所仰望而 终身也,今若此。”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 相泣于中庭,而良人 未之知也,施施从外
由君子观之, 则人之所以求 富贵利达者, 其妻妾不羞也, 而不相泣者, 几希矣。
由:介词,从 之:音节助词 则:那么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所以……者:用来……的方法 利达:显达 希:通“稀”,少。几稀,不 多,一丁点
译文:(如果)从君子的角度看,那些用来求取升官发 财的方法,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相对泣于中庭的 人,是很少见的!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 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霸 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 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 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语:告诉 望:从远处看 人君:国君 就:靠近,接 近 畏:使人敬畏 卒:通 “猝”,突然 恶乎定:怎样 安定。恶,何,哪里 定 于一:安定于统一 孰:谁
来,骄其妻妾。
仰望:依靠、指望。今指敬 仰而有所期望 讪(shàn):讥讽 相泣:相 向涕泣,面对面哭 于中 庭:在庭院中,介词结构后 置 未之知:宾语前置 施 施(yíyí):喜悦自得的样子 骄:轻视。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一生 依靠的人,现在却像这样的!”(于是)跟他的妾一起大骂她 们的丈夫,并且在庭院中面对面哭泣,可是丈夫并不知道这些, 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傲视他的妻和妾。
讨论
要求:请在讨论区回复自己的看法。
论题:第三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偷鸡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义却不能停止,来讽刺宋 国君臣知道赋税苛重不符合道义却要等到明年才改变,显示宋 国君臣不施“仁政”,不关心民生的道理。
第四则
孟子见梁襄王。出, 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 见所畏焉。“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吾 对曰:‘定于一。’。‘孰 能一之?’“对曰:‘不嗜 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 之?’
讨论
要求:请在讨论区回复自己的看法。
求富贵显达的 人,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第三则
戴盈之曰:“什 一,去关市之征, 今兹未能,请轻 之,以待来年, 然后已,何如?
什一: 十分之一 去:除去,废除 征:动作名,征收的赋税 今兹:今年 轻:形容词使动,使…轻 以:表目的 已:停止
第一则(略)
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王道 不违农时(农) 不可胜食
之始 保护鱼类(渔)
按时砍伐(林) 不可胜用
鼓励养蚕(纺)
保 民
王道 繁兴六畜(牧)
之成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
教民
第二则
齐人有一妻 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则 必餍酒肉而后 反。其妻问所 与饮食者,则 尽富贵也。
处室:住在一起。 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餍:满足、饱食。 反:通“返”。 所与饮食者:与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富贵:形作名,富贵的人
戴盈之说:“让国君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让国君废除 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请让我不能做到,请让国君减 轻赋税和关市之征,来等到明年再全部废止,怎么样?”
孟子曰:“今有人 日攘其邻之鸡者,或 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道!’曰:‘请损之,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然后已。’如知其非 义,斯速已矣,何待 来年?”
“之”是动词。所之,所去的地方。
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家; 问他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 我们家不曾有有地位有声望的人来过,我要暗中看看他去些什么 地方。”
蚤起,施从良 人之所之,遍国 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 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 他——此其为餍
日:名作状,每天 攘:窃取,偷 或:有人 是:这 道:道义,正道 损:减少 月:名作状, 每月 如:如果 其:代指国君征收苛税的 办法 斯:则,就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诉他
说:‘这不是君子的正道!’他说:‘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 月偷一只,来等到明年停止偷鸡。’如果你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 税不合道义,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特点
• 善辩。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 “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 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 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 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 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 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 理深刻透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