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二〇○八年九月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2006年6月,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向全国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止技术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

因此,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有遵守和执行国家政策的现实意义。

北滘镇污水处理厂目前是北滘镇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规模3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40%,二期日处理规模原设计为3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60%,远期(2020年)目标污水处理量达到12万m3/d,污水处理率目标为80%。

顺德市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2002年10月31日,顺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污水治理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是关于加快顺德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建设,会上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

为分步实现各阶段的目标,镇政府加大了环境整治的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镇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建设目标,2006年底北滘镇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3万吨/日)建成投产。

北滘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及投入运行后,可有效地减少林西河、细海河和北滘河,以及作为饮用水源的顺德水道及潭洲水道河段的污染负荷,使河水水质有所改善,对北滘市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水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顺德水道以北、潭洲水道西、南海河以南的5个居委会(北滘、林头、广教、槎涌、三洪奇)和1个村委会(黄涌小部分)约9.15平方公里的范围的生活污水,和北滘工业园区约2.7 平方公里和北滘工业园西区3.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废水,以及高村、
黄龙、马龙、西滘、莘村5个农村的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依据《顺德区北滘镇中心区排水专项规划》,在当前应开展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建设项目。

依据《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二期水量的核算,二期污水处理收集范围的污水量为5.47万m3/d,故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6万m3/d。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

受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的委托,佛山市顺德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成立了项目组。

项目组对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监测环境质量现状、了解区域的污染源状况,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和编写要求,编制了《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2章工程内容
2.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顺德区北滘镇土地储备发展中心
项目地点:位于顺德区北滘镇三乐公路北侧、潭洲水道西侧地段,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旁边,项目中心点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13°14′12.74″,北纬22°54′50.51″。

项目东面为潭洲水道,南面为顺德区奥本电机有限公司,西面及北面现时为空置地。

详细地理位置见图2-2。

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9764.05万元。

2.2 纳污范围
北滘镇中心区没有纳入一期工程的 1.45 平方公里旧城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三洪奇居委会;美的海岸花园;北滘镇新城区的生活污水;北滘镇北滘工业园污水;北滘工业园西区污水;高村、黄龙、马龙、西滘、莘村5个村的生活污水。

2.3处理规模
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6万m3/d。

2.4水质浓度估算
污水处理厂二期的进水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纳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一部分是纳污范围内北滘工业园内排放的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厂二期进、出水水质见表2-2。

表2-2 污水处理厂二期进、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
2.4处理工艺
根据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出水水质要求,考虑到污水厂的运行管理方便,运行经验成熟,设备通用率高等因素,二期工程采用与一期工程相同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

第3章周围环境概况
3.1 周边环境状况
项目东面是潭洲水道,相隔750米有西海村民居,南面相隔30米有新建的顺德区奥本电机有限公司,西面及北面现时为空置地。

西北面约520米有大沙围村住宅,相隔西北面1000米有下涌村住宅。

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良好。

3.2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3.2.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表明,在评价范围内,各测点的SO2、NOx、TSP、PM10浓度均未超过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总体而言,建设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良好。

3.2.2水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北滘内河的水质污染主要为有机耗氧型污染,2007年水质清洁度属于中污染,北滘内河主要是受生活污水的影响。

评价区域内各监测断面除了总磷、粪大肠菌群数二项出现超标情况外,其它监测项目均达到相应的地表水标准。

说明谭州水道与顺德水道水质尚好。

3.2.3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项目各测点的声环境质量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3标准。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8个测点的噪声监测值均符合标准,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尚好。

3.3 保护目标
地表水:本项目受纳水体为潭洲水道,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潭洲水道和顺德水道,特别是顺德水道水质不受本项目外排尾水的影响。

其水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性质、评价范围、现场情况,确定本项目敏感目标如下表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4.1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的处理能力为6万m3/d,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减少北滘外排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顺德水道和北滘内河的有机污染负荷,缓解北滘内河的水污染状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厂二期外排尾水排入潭洲水道,会在排放口附近的水域造成局部的影响。

从预测结果可见,首期的尾水影响主要在靠近排污口大沙围断面附近,而其他断面的水质状况略有改善,外排尾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基本上是没有对潭洲水道整体的水质造成影响。

当北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外排尾水对潭洲水道和顺德水道并不造成明显的影响,减少了排入顺德水道的污染物总量,对改善顺德的水环境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南洲水厂汲水点水质不仅不致造成不良的影响,且对其水质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4.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恶臭。

本项目周围没有高大的建设物阻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而且附近居民少,最近的居民点为西北面500米处的大沙围村民居住地,北滘镇污水处理厂的北面、西面均为空地;东面为潭洲水道,对岸为灰砂砖场;南面相隔30米为北滘镇奥本电极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四周开阔,易于气体的扩散交流。

因此,本项目的恶臭物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污染影响极小。

泵站建议设于地下且加盖,这样恶臭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中途提升泵的恶臭
污染物对居民集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确定恶臭污染物无组织的排放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泵站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米。

4.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噪声源主要是特定的机械设备(如风机房、水泵房)噪声。

若项目能按本报告书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中的要求,积极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在有关要求的允许范围之内的。

4.4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结论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

本项目污泥每年产生量为10950吨,污泥经浓缩脱水后送去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单位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

另外,经格栅分离出来的杂物可与厂区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起送至城市垃圾场处理,则对环境不致造成明显的影响。

第5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
5.1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
5.1.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由扬尘引起的,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抑制扬尘。

1.运输黄沙、石子、弃土、建筑垃圾等的车辆必须用帆布严密覆盖,覆盖率要达100%。

工地出入口15m内应将路面硬化,并派专人冲洗进出运输车辆和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整洁,以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道路的影响。

2.洒水抑尘。

一般情况,施工场地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

如果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及车辆行驶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3.粉状建材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是施工扬尘的另一产生源。

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扬尘的风速影响。

因此,尽量不在露天堆放沙石、水泥等粉状建材,不在露天进行搅拌作业。

在露天暂时堆放的沙石、水泥等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编织布严密封盖。

混凝土浇制应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粉尘污染。

5.1.2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时要求施工队实施文明施工。

2.在建筑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5.1.3废水和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管理好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人员的驻地应设置简易化粪池处理。

2.基础施工中的泥浆废水,应经沉淀后达标排放。

建议在施工工地周
界设置排水明沟,地面径流水经明沟引入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3.施工建筑中的弃土应全部回用,废建筑材料、工程结束后的多余建材,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并及时清运。

4.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应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2 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
5.2.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的进水包括纳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及纳污范围内北滘工业园内排放的工业废水。

工艺流程采用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

从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运行情况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

要保证废水处理效率,业主应建立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定期对污水处理厂各个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外排尾水达到排放标准。

5.2.2恶臭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恶臭物质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污染影响极小。

但在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压滤间以及提升泵站进水口附近可能感觉有恶臭气味,防治恶臭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1)各处理设施池体加盖,并采用生物除臭装置吸收处理。

(2)厂区的污水管设计流速应足够大,尽量避免产生死区,导致污物淤积腐败产生臭气。

(3)污泥经脱水后尽快运至填埋场地填埋,对厂内临时堆场要用氯水或漂白粉液冲洗和喷洒。

(4)厂区内构筑物应合理布局,使主要产生恶臭的构筑物远离办公楼。

(5)提升泵站的进水池应加盖,建议采用地埋式,并在其上面进行绿化,在靠近敏感点的方向建议设立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应不小于50米。

(6)种植能吸收恶臭气体的绿化树种,并合理配置。

5.2.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厂内的噪声源主要是泵房和鼓风机房等,应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并对主要噪声源进行防噪隔声措施。

对室内噪声源作好设备间隔声措施,对室外噪声源加吸声罩,做防震基础等。

(2)各泵站应作好泵房隔音措施,定期维护设备,减小噪声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2.3固废污染防治对策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产生污泥,提出如下污染防治措施:
(1)选择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尽量使污泥在处理过程中消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排放量;
(2)污水处理厂要建设污泥处理装置和污泥间,地面必须是防渗漏的水泥地板,既防止污泥被雨水冲淋,也防止污泥渗漏如土壤;
(3)污泥要及时收运,及时装运污泥到指定的地点处置;
(4)要建立污泥管理制度和管理档案,对污泥的处理和收运都应由指定的专业人员负责。

5.2.3事故排放期的污染防治对策
污水系统一旦发生停电和重大故障时均需进行事故排放,事故排放主要是通过设置于溢流井上的溢流渠直接排到河道来实现的。

这种短时污染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的,但要减少其发生机会则主要是通过设计中提高处理系统
的保证率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

为此在设计中对管道衔接切换,电源回路及设备备用方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事故发生的机率尽可能降低。

另外需要及时向环保、市政部门汇报,并尽快找到事故原因,制定解决办法,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第6章公众参与
6.1 公众参与
6.1.1调查情况
调查范围为项目建设所涉及的镇、村。

公众参与主要是直接受到影响的人或直接受到影响团体的代表,包括预期要得到收益的人、承担风险的团体和利益相关的团体,主要分布在项目周围和位于项目的影响范围内。

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确定项目公众参与调查的范围为项目附近的,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项目可能影响的的居民、企业管理人员、环保管理人员、工人、行人等。

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表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以及厂址附近区域的环境特征而确定,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项目介绍,二是被调查人基本情况,三是调查内容。

环评小组于2008年1月对项目所在区域内及附近的居民、企业等进行调查,以环绕项目四周走访的形式进行公众意见调查,即采取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方式,发放50张公众参与调查表,收回有效调查表50张。

6.1.2公众意见综述
根据统计,公众参与以附近居民、企业人员和政府官员为主,对项目所在地的情况比较熟悉;所调查的群众文化程度较高,他们对情况的反映比较客观、透彻;因此本次公众参与的成果是有代表性的,可信的。

调查对象中大多数表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的建设将能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顺德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98%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是合理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对象普遍对项目的影响较为关心。

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对项目扩建项目持肯定态度,大部分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主要认为该区域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废气和废水的问题,而该项目可能导致的负环境影响是废气和噪声,其影响的程度视环境管理和
环保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定,由于该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气主要产生于微曝氧化沟和污泥区,其发生的气味仅在处理池边用人可感觉,设备产生的噪声经距离的自然衰减后传到厂边界处可达标,所以认为该项目建成后不致导致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变。

大部分公众建议建设单位应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落实其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保证达标排放。

6.2 公示
除进行书面调查外,还进行现场张贴公告。

环评小组于2008年9月11日在项目所在地、北滘镇下涌村居委会张贴公示,在公告里说明了建设项目的基本内容、环评报告编写程序、向污染物产生的情况、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和采取措施后预计的污染物排放和达标情况等等,并公布了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的联系电话,以听取公众来电来函反应其对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在公示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未收到有关本建设项目的反对或投诉的来电来函,以及个人和单位有关本项目的反对或投诉的上访。

第7章环评总结论
顺德区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二期)位于顺德区北滘镇三乐公路北侧、潭洲水道西侧地段,北滘镇污水处理厂一期旁边,处理规模为6万m3/d,采用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

本报告对项目周围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对项目在生产过程产生的水、恶臭、废渣及噪声等污染物进行详细评价,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较为可行的环保措施及对策。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该项目立项、选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