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部结节型腺样基底细胞瘤1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率为90.0%明显高于KOH 湿片法的75.0%(P <
0.05),与上述理论相符。

且本次研究还就荧光染色法与KOH 湿片法对不同部位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包括皮屑、甲屑、毛发,结果显示相对于KOH 湿片法,荧光染色法对各部位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有所提高,提示荧光染色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经荧光染色后能够更加清晰地对真菌结构、形态进行观察,便于和其他杂质区别,故而可有效提高检出阳性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荧光染色法同样可对植物纤维素进行标记,而标本及玻片上通常存在少量纤维,镜下亦可发出类似荧光影响检测结果,但纤维形态多刻板均一,与真菌结构相比,纤维的大小、粗细、荧光亮度等均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操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通常可轻易辨别。

综上所述,荧光染色法与KOH 湿片法两种方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检测中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且两种检测方法均有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荧光染色法对该类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故而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德忞,刘原志,朱均昊,等.荧光染色法与KOH 湿片法在真菌
直接镜检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6,11(4):240-242.[2] 徐艳,钟白玉,翟志芳.荧光染色法与KOH 湿片法在浅部真菌感
染直接镜检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2):27-28.
[3] 陈锐君,佟韬,李超,等.荧光染色法和KOH 湿片法在诊断浅部
真菌感染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6,11(6):378-380.[4] 岳学苹,石秀艳,陈伟,等.CFW 荧光染色法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
应用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1):8-10.
[5] 董兴军.KOH 和乳酸酚棉蓝染色法在浅部真菌病直接镜检中的应
用比较[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4,9(3):170-171.
[6] 何文婧,高志琴,陈健,等.CFW 荧光染色法检测疑似真菌感染的
临床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2018,33(4):331-334.
[7] 罗云鹏,高仰敏,金云,等.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病诊
断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10):736-738.
[8] 李翔英,廉翠红.荧光染色法与KOH 湿片法的回顾性研究[J].中
国真菌学杂志,2018,13(5):45-46.
·临床病例·
头皮部结节型腺样基底细胞瘤1例邵 丹,纳 猛,钟庆坤,宋 杰
(开远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云南 开远 661699)
【摘要】 报告1例结节型腺样基底细胞瘤。

患者,女,55岁,发现头皮赘生物3月余。

皮损完整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
化:肿瘤位于真皮内,部分区域连接于表皮,肿瘤团块及条索由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条索呈网状分布,向腺体样分化,周围大量黏液。

(免疫组化结果:CK5/6,阳性;AE1/AE3,阳性;ER ,阴性;PR ,阴性;CK7,阴性;CK20,阴性;Villin ,阴性;CDX2,阴性;CEA ,阴性;Ki67为5%)诊断:结节型腺样基底细胞瘤。

【关键词】 结节型腺样基底细胞瘤;病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730.261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0.04.064
【收稿日期】2020-04-0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农民,长期在田间劳作。

主因“发现头皮赘生物3月余”于2017年6月28日到我院就诊。

患者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头皮黄豆大小结节,未引起重视,随后感到结节缓慢增大,形成鹌鹑蛋大小赘生物,无疼痛及瘙痒,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活动障碍,无偏瘫、失语,自诉2月前不慎压破后表面形成溃疡面,表面可见血性分泌物渗出,有压痛,无脓性分泌物,未引起重视,自行外擦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无明显好转,曾到当地诊所就诊,自诉诊断为皮肤感染,给予外擦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表面渗出物减少,但近日感皮损逐渐增大,渗出物较前增多,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


往自诉体健。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头皮可见一鹌鹑蛋大小赘生物,高出于皮肤表面,边界清楚,质硬,表面形成溃疡面,可见血性分泌物渗出,皮损触之易出血,有压痛,触之皮温正常。

见图1、图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与肝肾功检查均正常。

皮损完整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肿瘤位于真皮内,部分区域连接于表皮,肿瘤团块及条索由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条索呈网状分布,向腺体样分化,周围大量黏液。

(免疫组化结果:CK5/6,阳性;AE1/AE3,阳性;ER ,阴性;PR ,阴性;CK7,阴性;CK20,阴性;Villin ,阴性;CDX2,
结黑色坏死性痂,中央坏死向深部组织扩散蔓延,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

基底细胞瘤根据发育成熟的损害通常可分为下列几型: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浅表型、其他罕见型(瘢痕性基底细胞瘤、纤维上皮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以上各型中,以结节型最多见,损害一般为单个,黄豆大小,浅褐色或淡灰白色透明状,质硬,表面常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轻微外伤后易出血。

结节通常缓慢增大,中央凹陷,常形成糜烂或溃疡。

溃疡基底部呈颗粒状或肉芽状,易出血并覆以浆液性分泌物或棕色结痂,故典型的皮损为缓慢扩大的溃疡周围绕以珍珠样隆起边缘,呈腊样或珍珠样外观的小结节,参差不齐并向内卷起,此即所谓侵蚀性溃疡。

溃疡时愈时破,并向周围或深部侵袭,边缘可继续扩大。

严重者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造成毁形。

(本病例中患者起初为黄豆大小结节,随后皮损逐渐增大,而后形成溃疡面,溃疡面触之易出血,患者到我科就诊时已形成溃疡面,且表面可见血性分泌物渗出。

)基底细胞瘤根据组织病理可分为未分化型和分化型两大类,未分化型又分为实体性、色素性、浅表性和硬化性四种,分化型又分为角化性、囊性和腺样等。

此外,临床上所见色素型基底细胞瘤,有大量黑素。

临床上结节溃疡型者,可分为实体性、角化性或腺样基底细胞瘤。

硬斑病样或纤维化性基底细胞瘤中,结缔组织增生显著,瘤细胞往往呈窄细的条索状排列。

在浅表型基底细胞瘤中,可见瘤组织呈蕾芽状或不规则状增生,附着于表皮的下面。

该病可通过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诊断及分型,临床上损害发展缓慢,边缘呈珍珠状或堤状隆起,一般没有炎症反应,多发于面部和颈部是其特点。

通常早期的基底细胞瘤难与老年性皮脂腺增生、角花棘皮瘤、鳞癌、寻常疣及传染性软疣鉴别。

该病根据瘤体的大小、发病部位等具体情况可采用放射治。

(本病例中
,见图4、图5、图6、图
,后

(面部),且患者未
,导致疾病进一步发
患者自身不重视疾病的
早期皮损无自觉症状;
,详细了解病史;
,未
(如手术切除+病理
,患者才到我科就
,结合临床体征、皮损
、免疫组化后进一步
(采用全层切除后植皮),术后一个半月可见植皮组织成活,血供丰富,组织生长良好。

见图8。

目前患者随访两年,未诉不适,无新发皮损。

参考文献:
[1]廖晓容.基底细胞癌的治疗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7,39(1):31-
32.
[2]常建民.少见组织病理类型的基底细胞癌[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6):406-408.
[3]
李鹏飞
,杨阳,张楠,等.面部490例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2(15):1999-2000.
图2 皮损触之易出血,部分切
除作病理检查
图1 患者头皮可见赘生物
图4 术前确定切除范围
图3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
结果
特发性Sweet 综合征合并胸腔积液1例罗云玲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中图分类号:R543;R561.3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0.04.065
【收稿日期】2019-12-20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43岁,农民。

患者因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伴痛性红斑丘疹泛发全身加重1周,于2012年3月2日收住院。

1个月前患者因双手掌浸润性痛性暗红斑伴发热、全身乏力到我院门诊就诊,诊断:红斑待查。

建议患者转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做组织病理检查,最后诊断:Sweet 综合征。

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0mg ,3次/d ,羟氯喹0.2g ,2次/d 。

约2周左右痛性红斑减轻,病情好转,患者自行停药。

1周前患者因淋雨后感发热、咳嗽、咯白泡沫痰,咳嗽日渐加重,咯黄稠痰、臭痰、伴呼吸困难、咽干、无盗汗、无咯血,心慌、腹胀、纳差、双下肢浮肿,全身乏力、消瘦、肌肉酸痛,原皮损加重泛发全身而入院。

有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过敏史,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等接触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20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90/60mmHg ,体重42kg 。

一般情况差、消瘦,神志清楚,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口唇干燥,表情倦怠,两目无神)。

咽部悬雍垂红肿、糜烂、残缺。

颈部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无压痛。

右侧胸腔稍饱满右侧第3前肋以下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

心率120次/min ,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肾无异常。

双下肢中度浮肿。

躯干四肢皮肤有皮疹及脱屑。

皮肤专科检查:颜面两颧对称性痛性淡红色斑块,边界不清楚,其上有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红色结节。

两耳轮、上、下唇对称性分布浸润性的痛性淡红色斑,其上覆盖粘着性鳞屑,干燥。

双手腕部对称性分布肥厚隆起痛性淡红色斑块,边界不清楚,其上有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红色结节和粘着性鳞屑。

躯干和双下肢见弥漫性红斑、斑块
密布,其上有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和粘着性
鳞屑。

部分分布的针尖至米粒的丘疹、脓疱,皮损触痛。

见图1。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2月4日血常规白细胞26.43×109/L (正
常值4.0-10×109/L ,
以下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5%(51%~75%),血红蛋白110g/L (110g ~150g/
L ),血小板476×109/L (100~300×109/L )。

2012年2月10日皮肤病理报告示:呈Sweet 综合症样
改变。

见图2。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4.01×109/L ,
嗜中性76.1%,血红蛋白101g/L ,血小板510×109/L 。

2012年2月29日我院门诊胸片: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心脏彩超:右侧胸腔积液深约8.7cm 。


图3。

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7.8×109/L ,
嗜中性78.6%,血红蛋白122g/L ,血小板396×109/L 。

血沉:107mm/L 。

白蛋白27g/L (35g ~55g/L ),球蛋白53.4g/L (20g ~30g/L ),r -谷氨酰转移酶220U/L (11U ~50U/L ),碱性磷酸酶204U/L (40U ~150U/L ),钾3.4mmol/L (3.5mmol ~5.3mmol/L ),钠133mmol/L (136mmol ~145mmol/L ),钙1.89mmol/L (2.08mmol ~2.6mmol/L ),肌酸激酶13U/L (38U ~ 174U/L ),淀粉酶15U/L (80U ~180U/L ),血清结核抗体测定(+),C 反应蛋白测定(+),必检四项测定(-),抗O 试验(-),类风湿因子测定(-),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布明显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占80%,伴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增多、增粗。

入院诊断: ① Sweet 综合征。

② 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查。

③ 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低钠、低钙血症)。

入院治疗: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胸穿、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及进一步完善检查协助诊断治疗。

静脉输液:①
5%葡萄糖盐水250ml+阿奇霉
图5 术前测量皮损大小及植
皮范围
图6 从腹部取皮植皮治疗
图7 术后注意加压包扎观察植皮处血供情况图8 术后一个半月可见组织血供丰富组织生长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