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天线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置天线的输入阻抗及匹配方法
一•内置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指天线的馈电点呈现的阻抗值。
它直接决左了和馈电系统之间的匹配状态,从而影响了馈入到天线上的功率以及馈电系统的效率等。
天线的输入阻抗取决于天线本身的结构与尺寸,工作频率以及天线周羽物体的影响等。
一般采用近似数值计算和工程试验确世,目的就是希望天线的输入阻抗和馈电系统的特性阻抗一致。
其表示式:
Z二R+jX
R是纯电阻部分,我们希望他等于50 (系统的特性阻抗一般都是50欧)
jX是电抗部分,可以呈现感性和容性,我们希望它等于0
二. 阻抗匹配的原理
天线阻抗可能同时包含电抗与电阻成分。
大多数实际应用中,我们寻求的是纯阻性的阻抗(Z=R),但是这种理想情况很难达到。
例如一个偶极子天线,理论上真空中达到谐振时阻抗为73欧。
但是,当送到天线上的信号频率不是谐振频率时,电抗成分(土jx)就出现了。
当高于谐振频率时,天线带感性电抗,阻抗为Z=R+jx。
类似地,当低于谐振频率时,天线带容性电抗,阻抗为Z=R-jx0此外,在靠近地表的空间中,苴阻性部分可能不是73欧, 而可能为30〜130欧的某一值。
显然,无论选用特性阻抗为多少的同轴电缆,都很有可能是不合适的。
实际无线电应用中,为了将一个复杂负载(如天线)连到一个纯阻性源上,最常见的情形是在负载与源之间构造一个匹配网络(图)。
匹配网络的阻抗必须等于负载的复阻抗的共辄°例如,如果负载阻抗为R+jx,匹配网络的阻抗就必须为R-jx:类似地,如果负载阻抗'h R-jx,匹配网络的阻抗就必须为R+jx。
三. 阻抗匹配的方法
内置天线的匹配方法大体分两种:一种是通过元器件例如电容、电感宜接补偿天线的阻抗参数,这是目前匹配电路上最常用和最直接的匹配方式,适合于整个天线系统的匹配:另一种是通过微波传输线来对天线的阻抗进行1/4波长变换或电抗补偿,这种方法适合于单天线自匹配,最常见的就是USB网卡类天线和PCB印刷天线以及电路板上的印制天线等。
例如WNA699U5N3.2U34V0.2o
第一种匹配方法的关键是合适的选择元器件的数值,补偿天线的电气参数。
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通过网络分析仪测得天线的分布参数,根据分布参数的大小合理的给予电抗补偿。
有些时候也要对天线的实部进行补偿,这是因为当天线靠近金属障碍物的时候,由于电波的反
射等引起天线的阻抗变化,改变了天线的电阻,即Z二R+jX中的R的改变。
第二种匹配方法的关键是合理的选择变换段的长度,在理论上传输线只有经过1/4波长时才会引起阻抗的变换,但是由于1/4波长变换匹配是一个窄带匹配,所以变换段的长度不是标准的1/4波长,一般都小于1/4波长。
如果是单纯的电抗补偿,那就简单多了,就是给天线引入一段1/4波长的开路线,通过改变开路线的长短就可以达到电抗补偿的目的。
四. 阻抗匹配的应用
合理的应用阻抗匹配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例如无线产品中,内置天线被随意的放置在不同产品的各个角落,如果采用变换段匹配就非常不现实,因为这样会产生多个匹配段,而且匹配复杂,或者在外苣天线中采用电子元器件匹配,就会明显的降低天线系统的效率。
下而给出天线匹配的应用实例。
1.天线匹配方法的模型:
a).天线自匹配模型
汝长开路线,电杭补偿
b).LC电路阻抗匹配模型
”4渡长开路
线
2•内置天线通过LC元件匹配的实例分析
天线匹配是借助于在simth圆图上的阻抗坐标点,经过汁算,得到该点阻抗数值,从而进行电抗补偿和阻抗变化,达到天线匹配的目的。
下而以一个实例讲述天线匹配的过程: 已知工作在2.4G频段的一发射机的输出阻抗为Zt=75,有一个输入阻抗Za=15-j7.5的天线与其相连,请设计一个匹配网络使得天线上能得到最大功率。
解:给出天线匹配的图示:
发射机与天统之间刖匹§1屈络
由匹配网络图可知,天线的匹配网络为一n型电路,只要合适的调节LC的数值即可达到天线匹配的目的。
为了能形象地说明天线匹配的过程,我们将天线的阻抗圆图和反射系数圆图叠加起来。
现在我们对天线的单个频点进行匹配,通过网络分析仪直接在simth圆图上读岀天线系统的匹配阻抗。
具体步骤:首先将天线的输入阻抗利用网络分析仪的记忆功能记录在simth 圆图上,再测经过LC匹配后的天线的阻抗。
通过反复的改变LC的值,让其靠近圆图中的特性阻抗点,或让其靠近反射系数的圆心(距圆心越近表示越匹配)。
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式。
阻抗圆图
上图中的黑色圈为反射系数圆,中心的黑点表示反射系数为「=0,归一化阻抗Z L=Zo=l,从图中数值的变换可以淸楚的看到匹配的过程:可以看到天线的输入阻抗(归一化阻抗)Z L=0.2-J0.1(此时天线的输入阻抗Za等于天线系统的阻抗,即Za= Z D,和Z(=l+jO 比较,天线的电阻偏小,电抗偏容性,SWR=5.O5 (发射系数的另一种表示)。
通过改变L 和C的大小,天线系统的阻抗ZL=1.5+j0.5,天线系统的电阻变大,电抗由容性变为感性,SWR=1.77O但是和Z L=1比较,天线系统仍然没有匹配,再改变L和C数值,Z L=0.97^Z O=1天线系统的电抗消失,电阻接近特性阻抗,SWR=1.03,达到匹配的目的。
工程中天线匹配只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就可以了,例如WIFI产品当天线系统的反射系数r W0.33就认为是匹配的。
下而用一个实际产品分析天线的匹配情况:
反射系数(F)圆图
从反射系数(r )的圆图可以看到,天线的3个频点都在r =0.26即VSWE=1.7的圆内,如果我们把r=0.26这个圆定义为基准圆,那么曲线落在圆内认为是匹配的,否则未匹配。
从反射曲线的3个频点可以看出,在2.5GHZ的频点上,天线的F最大,r•的实部为-15dB. 虚部引起的相位为117.56°在r =0.26的圆内,所以我们认为天线和发射机的特性阻抗匹配的。
如果天线的反射曲线重合为一个点,并且落在圆心时,我们称天线和发射机完全匹配, 这时天线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不过这在工程上是不能实现的。
阻抗圆图是天线匹配的基础,从图上我们可以淸楚的看到,天线的ZL=R+jx的实部R 和虚部x的值。
以2.5GHZ的点为例:R=43.658 j=876.84PH Zjx=l3.773,从这3个
数值上可以得到的信息是:1•天线的输入阻抗小于发射机的输岀阻抗,2.天线呈现为感抗。
即天线的阻抗还没有完全匹配,但在工程中,天线不可能完全匹配,只要满足相关标准(F
W0.33)我就认为它是匹配的。
总结:通过上而的实例分析,我们知道天线的匹配是个复杂的过程,他不仅涉及到传输线理论,也涉及到了匹配电路,所以在进行天线阻抗匹配时,要采用近似数值汁算和工程试验等确定天线的匹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