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机转转转》 (2)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机转转转》 (2)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机转转转》 (2)精选3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洗衣机转转转》了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学唱歌曲《洗衣机转转转》。
3. 学生能够模仿洗衣机的动作,体验洗衣机转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洗衣机转转转》的录音。
2. 水声音效的录音。
3. 展示洗衣机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你们还记得之前学习的歌曲是什么吗?”
2. 趁热打铁,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过关于洗衣机的歌曲?”
第二步:学唱歌曲《洗衣机转转转》(15分钟)
1. 播放歌曲《洗衣机转转转》,让学生先听一遍。
2. 分段教唱歌曲,带领学生一起学唱。
第三步:讨论洗衣机的工作原理(10分钟)
1. 展示洗衣机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洗衣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提问:“洗衣机是如何工作的?”
第四步:模仿洗衣机的动作(15分钟)
1. 引导学生模仿洗衣机的转动动作,像洗衣机一样转圈转动。
2. 播放水声音效,让学生配合模仿洗衣机洗涤衣物的声音。
第五步:合作创作(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改编歌曲《洗衣机转转转》的歌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演唱自己改编的歌词。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5分钟)
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并点评各小组的表现。
2.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拓展活动:
1. 让学生制作关于洗衣机的手工模型,用来展示和解释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2. 带领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品牌的洗衣机,探讨它们的差异和功能。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机转转转》 (2)精选3篇(二)
教案名称:《洗衣机转转转》音乐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节奏与创造力
适用年级:小班(3-4岁)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故事的演绎,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性表达能力。
2.通过整理和创作,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歌曲《洗衣机转转转》音乐录音
2.洗衣机图片卡片
3.故事性谈话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洗衣机转转转》音乐录音,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跳舞。
2.感受音乐(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刚刚听到的音乐,问幼儿们这首歌曲给他们什么感受,如快乐、轻松等。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
3.歌曲学唱(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洗衣机转转转》歌曲,注重音准和节奏感。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并进行反复练习。
4.故事性谈话(10分钟)
教师出示洗衣机图片卡片,询问幼儿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然后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们想象洗衣机在里面洗衣服的过程,如是怎样转来转去的,有声音吗等。
5.创造性活动(15分钟)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张洗衣机图片卡片。
教师告诉幼儿们,现在每个小组是一个洗衣机,他们需要自己编创一段洗衣机转动的音乐。
鼓励幼儿们用身体动作模拟洗衣机的转动,同时加上适当的声音效果,如口哨、拍手等。
6.展示和分享(5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其他小组可以给予鼓励和评价。
7.合理评价(5分钟)
教师对幼儿们的创作进行评价,鼓励和肯定幼儿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给幼儿们继续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如进行跳舞比赛、音乐交流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与洗衣机相关的知识,如洗衣机的工作原理、过程等,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机转转转》 (2)精选3篇(三)
教案标题:《洗衣机转转转》音乐教学
教学目标:
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音高、音乐速度、音乐节奏等;
2. 通过歌曲《洗衣机转转转》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录音机和《洗衣机转转转》音乐录音;
2. 集体乐器或教学乐器:手鼓、木鱼等;
3. 音乐节奏图或音乐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1. 温暖活动: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活动和音乐列表动作,放松身心。
2. 引入歌曲:播放《洗衣机转转转》音乐,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做相应的动作,如旋转、转动手臂等。
3. 听音乐欣赏: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欣赏,并讨论音乐中的速度、节奏和情感表达等内容。
4. 音乐节奏训练: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中的节奏,使用教学乐器或集体乐器,按照《洗衣机转转转》的节奏弹奏或敲击乐器。
5. 音乐表达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身体动作、嘴唇发音等形式表达出音乐中的节奏和情感,组成小组表演。
6. 教师评价和总结:观看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并总结课堂内容,回顾音乐概念和要素。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首类似的音乐,并表演出来。
2. 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的场景进行创作,如《开心的早晨》、《快乐的下午》等。
3.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培养音乐欣赏的习惯。
教学反思:
通过歌曲《洗衣机转转转》,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并通过身体表达和乐器演奏等形式进行了音乐表达。
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创作和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的概念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