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导论全套课件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亚里士多德关于古希腊城邦的比较政治研究
亚里士多德比较研究的操作步骤: ➢提出适合于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 ➢收集古希腊城邦国家的个案材料; ➢在个案史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相关性准则对城邦国家进行 分类;(准则一是最高统治者的数量,准则二是行为方式,准 则三是阶级结构即不同阶级间权力分配的方式) ➢将这一分类结果与稳定和不稳定联系起来,研究何种政体最 不稳定或者最为稳定,由此得到最后的结论。
思考题
➢ 比较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是什么? ➢ 方法论的变迁对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 比较政治学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三章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
及其争论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三章
相对于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 复合性: ➢内容方面的统摄性 ➢方法层次的独特性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独特性质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的渊源;政 治学本身就是比较的;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领域内 惟一以方法论为依据的分支学科;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基础知识、 特别是经验知识的主要来源;
只身远赴海外以亲历强国强种之境 潜心研究欧美以寻求振兴中华之路
➢ 梁启超先生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指出:“以今 日论之,中国与欧洲之文明,相去不啻霄壤。然取两域数 千年之历史比较而观之,可以见其异同之故与变迁之途。 而察其原因,可以知今日之现状之所由来。寻其影响,可 以知将来形势之所必至” 。
CP as Methodology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作为理论知识的比较政治学
CP as Theoretical Knowledge
国家理论和系统理论 比较政治文化研究 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发展/不发展 社会-政治结构理论
发展中的比较政治学 新发展之一:新理论与新方法
Colin Hay, Political Analysis,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2002, p.64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Methodology Epistemology Ontology
元理论范式:相互间的分歧与争论
学科统摄层次
Construct paradigm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层次与分野
元理论层次 社会科学统摄层次
学科统摄层次
主流/实证主义 非主流/后实证主义
非主流/批判理论 非主流/建构主义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 马克斯·韦伯:人的行动理论
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激进主义范式
CP in Development
新发展之二:传统主题的深化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思考题
➢比较、比较研究以及学科化比较研究 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比较政治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比较政治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二章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章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的比较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研究 三、第二次大战后的发展
古典时期 经验研究 社会科学化 多元化发展
启蒙时代 理论思辨 行为主义 学科化发展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定义
定义:范式 Paradigm
所谓范式,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是指研究者所假定、接受和采用 的基本信念、概念、模式、理论架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
特定的范式可以理解为研究者据以提出或建构特定的研究对象,并 对有关这一研究对象的资料数据进行评判、分析和解释并进行概括、抽 象和理论化工作的思考传统。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马克斯·韦伯比较研究中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
具体地说,韦伯的“理想类型”其实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第—类是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或者说是由历史的特殊性确定的理想 类型; 第二类是由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的理想类型; 第三类理想类型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理性化的“重构”,或者用海克曼的话说, 是“建立在行动者动机基础上的纯粹的行动类型”。
共同点:A/B/C
相异处:X/Y/Z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概说: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 Comparative Politics ➢是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地应用于政治学学科的结果; ➢是在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定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方式,有 着特定课题和研究侧重的政治学分支学科;
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元理论范式:相互影响与制约
本体论 Ontology
认识论 Epistemology
方法论 Methodology
什么是要知道的?
我们能够或希望 知道此物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关 于此物的知识?
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直接依赖
按照其提出者托马斯·库恩的论说,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或学科的 研究者群体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所共同持有并遵奉的特定的世界观、方法 论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 方法共同的信念和理念,以及共同的自然观及其形而上假定。
元理论层次
Meta-paradigm
社会科学统摄层次
Sociological paradigm
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集成比较 aggregative comparison 经验比较 empirical comparison 综合比较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建模比较 model-building comparison ➢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中层/中程理论的出现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思想家的比较研究 ➢思辨性的假设:肇始于“自然状态”的人类历史发展考 察 ➢空想性的推演:归宿为“乌托邦”的人类社会发展分析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的比较研究
“要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全面地进行这样的批判,只知道资本主义的 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形式是不够的。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 或者在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同时并存的形式,同样必 须加以研究和比较,所以,到目前为止,总的说来,只有马克思 进行过这种研究和比较,所以,到现在为止在资产阶级以前的理 论经济学方面所确立的一切,我们也差不多完全应当归功于他的 研究”。(恩格斯语)
➢ 比较政治学是政治学学科获得社 会科学其他学科理论滋养的主要 渠道;
的基 主础 要性 来知 源识
的 基 本 渠 道
沟 通 其 他 学 科
以方法论为
发展依据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基本功能
比较
➢是从对比和鉴别中认识事物的基本 方法;
➢是从经验事实中提炼理论命题的基 本方法;
基础性的理性方法 系统化的科学研究方法 学科领域强调独特方法的分支学科
比较 比较研究 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价值:特殊优势
广泛 普遍 的适用性 的基础性
研究视域 理论创新 的复合 的进路
相对于理性思维的其他方法的 基础性: ➢分类与归类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相对于社会科学的其他主流学科的 综合性: ➢内容方面的通融性 ➢方法层次的通约性
➢规范性理解:从应当/就然角度给出的学科界定 ➢经验性理解:从实际/实然角度给出的操作性界定
地缘特征
制度构成 制度环境下 及其类型 的政治行为
方法论特征
理论建树
方法论思考:
如何研究制度 与行为
➢比较政治学是外国问题研究; ➢比较政治学是比较方法的模式化和理论化; ➢比较政治学是重大理论知识的集成;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是依据更多的比较案例而检验理论 假说的基本方法;
➢是从反复发生的现象中做出规律性 总结并据以预测未来的方法;
提供背景 知识
理 论检 假验 说
改善
做 预出 测前

知识分类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解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学科主流的影响 mainstream in the discipline ➢主流学科的影响 mainstream disciplines ➢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within the discipline
“没有比较的思维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进行对比,一切科学思
想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也都是不可思议的。(美国人类学家斯旺
森)




///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概说: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是确定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法;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物加以对 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事物作出初步的分 类; ➢是根据比较分类的方式,去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 的表象特征和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解释;
比较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主题和题域的变迁:
➢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政治制度的深层文化结构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基础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可比性的超越: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从孔德到杜克海姆的科学化发展
孔德:比较研究是最为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对地球上不同区域的人类社会的不同生存状态进行比较- -这些状态相互之间没有依赖关系。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同时 观察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人类连续状态的历史比较研究不仅是新的政治哲学的手 段,也是这门科学的基础”。
杜克海姆:比较的方法是“间接的实验方法” “我们只有一个方法证明一个现象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这 就是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同时消失的情况,考察它们在不同 环境下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否证明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
比较政治学的历史演进
杜克海姆: “比较社会学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社会学本身,因为它 将不再是纯粹记述性的,而是力求说明事实”。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课的框架
History 学科发展史 主题变迁史
历史
方法
学说
Theories 国家与体系理论 政治文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 社会政治结构理论 新发展
Methods 理论范式 研究方法 操作技术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课的框架
作为方法论的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导论
(第二版)
张小劲景跃进 著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第一章 绪论
阅读: 张小劲和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
概说:比较
比较:Comparison ➢是认识事物的“最古老、最简明和最优越的方法”; ➢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马克思语);
社会科学其他主流学科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争论
比较政治学的发展



政治学学科主流的影响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的当代发展
主流学科的影响
历史学 和比较史学
社会学 和人类学
经济学 和比较经济学
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在中国:近代的情景
➢ 陈独秀先生在“最后见解”中对英美与俄德意政治制度的 比较:《陈独秀著作选》卷三第558页。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比较政治学在中国:当代的情形
政治学发展
1910年代
1930年代 1950年代
➢比较政治学著述的译介 ➢中国学者的研究 ➢学科建设的复兴
1980年代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二版) 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