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超声定量诊断及与肝功能指标和脂肪肝分度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超声定量诊断及与肝功能指标和脂肪肝分度的相关性刘俊兰;黄俊敏;胡爱刚;王彦人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超声定量诊断及与肝功能指标和脂肪肝分度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163例,根据肝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57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行超声定量诊断,并分析回声强度(EI)值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值(FBG)及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及ALT、AST水平呈
递增趋势,右肝远场EI值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水平与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呈正相关(r =0.384,P<0.01;r =0.392,P<0.01;r
=0.369,P<0.01),与右肝远场EI值呈负相关(r=-0.351,P<0.01);脂肪肝分度与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呈显著正相关(r=0.959,P<0.01;r =0.963,P<0.01;r =0.867,P<0.01),与右肝远场EI值呈显著负相关(r=-0.833,P<0.01).结论超声定
量诊断可通过提供量化数据来直接反映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病情
和选择治疗方案.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20)013
【总页数】3页(P64-66)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定量诊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
【作者】刘俊兰;黄俊敏;胡爱刚;王彦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超声科,河北玉田,064100;河北省唐山
市玉田县中医医院超声科,河北玉田,064100;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超声科,
河北玉田,064100;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中医医院超声科,河北玉田,06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5
脂肪肝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超过肝湿重5%的慢性代谢疾病,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1]。

脂肪肝病理改变包括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
肝硬化等[2],但病变发展过程较缓慢,具有可逆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
阻止病情恶化,促进康复[3]。

目前,脂肪肝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肝组织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响学检查[4]。

肝组织病理活检是评价脂肪肝的“金标准”,尤其
是局限性脂肪肝,可确诊肝内是否存在脂肪浸润、有无纤维化,并排除占位性病变,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价值,但具有创伤性,且患者依从性差[5]。

而实
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6],肝脏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检查耗时长、价格高,难以普及[7]。

超声定量诊断技术是一种安全的、非侵入性的肝脏脂肪变性诊断和
分级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敏感性高[8]。

本研究分析了超声定量诊断数据与脂
肪肝分度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旨在为脂肪肝的无创量化诊断提供新思路,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的治疗。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玉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63例,其中男91例,女72例;年龄19~70岁,中位年龄41岁。

根据1H-MRS图像分析
结果计算肝脏脂肪分数值,将163例患者分为轻度组(脂肪含量5%~10%)62例、中度组(脂肪含量11%~30%)44例和重度组(脂肪含量>30%)57例。

另选同期健
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8岁,中位年龄
39岁。

所有受试者均无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脏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定量资料以±s)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脂肪肝患者左肝、右肝近场和中场E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且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增加EI值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脂肪肝患者右肝远场EI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增加EI值递减,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1)。

见表1。

脂肪肝患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且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增加,ALT、AST水平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各组间FB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相关分析显示,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384,
P=0.000; r=0.392, P=0.000; r=0.369, P=0.000), 与AST水平(r=0.257,
P=0.000; r=0.264, P=0.000; r=0.241, P=0.000)、FBG水平(r=0.110, P=0.004; r=0.118, P=0.002; r=0.103, P=0.006)相关性较弱;右肝远场EI值与ALT水平呈负相关(r=-0.351, P=0.000), 与AST水平(r=-0.209, P=0.000)、FBG水平(r=-
0.101, P=0.009)相关性较弱;脂肪肝分度与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呈显著正相关(r=0.959, P=0.000; r=0.963, P=0.000; r=0.867, P=0.000), 与右肝远场EI值呈显著负相关(r=-0.833, P=0.000)。

脂肪肝是遗传、代谢异常、过量饮酒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脂肪性病变[9],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已成为第二大肝病,仅次于病毒性肝炎[10]。

脂肪肝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若不进行干预,病程将持续进展,并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最终影响全身多个系统[11-12]。

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明确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
监测疗效。

超声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性,可多次重复检查,且操作简便、普及性广的特点,是脂肪肝筛查的首选方法[13]。

但目前该检查尚无量化标准来进行脂肪肝分度,临床上主要依靠医师的经验,因此,脂肪肝的超声定量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超声定量诊断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能够通过量化EI值定量评价脂肪肝的严重程
度[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右肝近场EI值递增,而远
场EI值递减,与脂肪肝二维声像近场增强、后场衰减的现象相符[15]; ALT、AST
水平也逐渐增高,且ALT水平和脂肪肝分度与左肝、右肝近场、右肝中场EI值呈正相关,与右肝远场EI值呈负相关,提示超声定量诊断可对脂肪肝进行准确分度,并协助医师了解患者肝功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