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绿谷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及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1、明确畲族是我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2、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查找资料,了解畲族的历史概况,感受畲族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3、搜集资料、合作交流,体会设置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课前准备
畲族风情的图片
板书设计:
民族:36个民族
汉族占96.49﹪
课 时
第 课时,共 课时
课 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教 ︵
重点
材 ·
难点
分 ·
关键


1.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
2.认识廊桥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 ︵
知识
学 ·
能力
目 ·
情感
标 ︶
1.了解桥梁的发展历史。
2.了解家乡桥梁的特色建筑——廊桥。
3.认识廊桥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题
7.畲族民间故事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1.了解畲族民间故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有趣的特点。
2.了解畲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1.了解畲族民间故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有趣的特点。
2.了解畲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
真、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了解龙泉吗?
二、阅读课文:
1.结合图片独立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出示讨论内容:
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⑵小龙女留下的清泉居然流淌成了一条大溪灌溉了万亩良田,福泽了一方百姓,这说明了什么?从中你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乐善好施的意义。
2.说说你了解的畲族有哪些民俗风情。
3.学生交流。
4.教师介绍畲族:
明确畲族是我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了解畲族的历史概况,感受畲族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三、畲族的姓氏
1、畲族主要有四姓?在这四姓中,景宁只有三个姓,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2、你班上有畲族同学么?你还认识其他的畲族同胞吗?
不断进取的精神,分析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主客观原因。激发学生的荣
誉感,并引导学生将这份骄傲作为自己不懈努力追求的动力。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修养的建设,平时认真学习绿谷有关知识,认真
钻研教材、教法、学法,尽快适应地方课程的需要。
2.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尽可能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
氛围。
3.注重课外拓展研究,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扩展到活动,扩展到
畲族占3.47﹪
畲族的姓:钟 蓝 雷
畲族自治县:景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谁能猜测一下我市有多少人口?
2、我们这片可爱的土地上生活着那些民族?
3.明确:36个民族汉族208.59万,占96.49﹪,少数民族中畲族最多占3.47﹪。
4.介绍我市的一些自治乡,自治镇,自治县。
二、畲族风情
1.你去过民俗乐园吗?
第五六周
再圆“黄金航道”梦
第七八周
水电之乡
第九十周
矿石之乡
第十一周
茶叶之乡
第十二周
茶叶之乡
第十三周
“长江学者”傅惠民
第十四周
“长江学者”傅惠民
第十五周
“羽坛皇后”李玲蔚
第十六周
“羽坛皇后”李玲蔚
课 题
1.龙泉的传说
课 时
第 课时,共 课时
课 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教 ︵
重点
材 ·
难点
分 ·
关键


3.收集民间故事,说说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课前准备
民间故事资料的收集。
板书设计:
畲族民间故事
主人公:聪明机智
英勇智慧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
2.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喜欢的民间故事吗?
二、阅读文本。
1.学习《畲族才女蓝姑子巧答乾隆皇帝》
2.阅读《盘松与蓝鸠》
5.学生交流感想。
6.了解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及南宋时期形成的哥窑、弟窑两大派系。
三、理解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
1.自由阅读。
2.生交流。
3.师小结。
四、补充资料。
1、阅读:龙泉青瓷的特点及其他。
2、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后感: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对龙泉青瓷有了一定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了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了解“龙泉”这一地名的由来,感受真善美。
难点:理解小龙女的形象特点。
教 ︵
知识
学 ·
能力
目 。
2、分析小龙女、明龙、龙王、龙母娘娘等人物形象。
3、手机、交流本地的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调查资料
板书设计:
龙泉的传说
小龙女 明龙 龙王 龙母娘娘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
召开一个“家乡民间故事会”,让学生真切体验和感受家乡民间文化的魅力。
教后感:学生家乡比较熟悉,学习兴趣较强,课堂气氛还好,参与度也比较高。
课题
2、青瓷生辉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1、了解富有特色、富有情趣的畲族婚俗。
2、体验浓浓的畲家风土人情。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1、了解富有特色、富有情趣的畲族婚俗。
2、通过访谈、组织观看表演、查资料等形式,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3、体验浓浓的畲家风土人情。
课前准备
关于仙都的图片
板书设计:
拦路
课题
3.宝剑闪光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1、了解欧冶子铸剑的传说,剑子阁、古剑池和欧冶子将军庙的由来。
2、激发学生探究宝剑文化的兴趣。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2、了解欧冶子逐渐的传说,剑子阁、古剑池和欧冶子将军庙的由来。
3、感受先民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宝剑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
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人间何处不飞虹
丁步桥双门桥
廊桥如龙桥来凤桥
石拱桥永和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路和桥是联系美与精彩的纽带,桥是路的延伸。古人“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家乡的桥梁。
二、图片介绍:(即整体感知)
1.了解我们家乡各种类型的桥梁。
2.欣赏图片
①.独木桥
②.丁步桥
2.通过看图片、上网等方式,促进对畲族服饰的了解,初步理解畲族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3.在了解畲族服饰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感受畲族人民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课前准备
收集,了解畲族服饰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畲族服饰
凤凰装(凤鸟图腾)
畲族围裙畲族凤冠畲族头饰畲族彩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到的畲族服饰是怎么样的?
1.认识龙泉青瓷就发展特点。
2.理解龙泉制瓷业在南宋进入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1、了解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及南宋时期形成的哥窑、弟窑两大派系。
2、理解龙泉青瓷在南宋时期进入鼎盛时期的主要原因。
3、了解龙泉古窑址的分布概况,重点了解大窑青瓷遗址的地位。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交流阅读收获:
读了这两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教师小结:
通过对故事中情节、人物、蕴含的道理等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畲族民间故事的魅力。
三、引导拓展。
1.还想知道更多的畲族民间故事吗?
2.出事资料:
《雷大相的传说》
①.吓跑杨拳师②、智斗文成拳师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 题
8.人间何处不飞虹
3、了解家乡桥梁的发展历史,认识家乡常见的几种桥;了解栝苍
古道的历史,体会家乡人古时候出行的困难;了解八百里瓯江水运辉煌
的过去,了解家乡水运的现状和建设情况。
4、了解家乡的六大水系,家乡丰富的矿石资源,家乡的名茶。在
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过程中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了解傅惠民、李玲蔚取得成功的艰难历程,感受他们不断拼搏、
四、小结
你学了本课有什么收获?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了解到我们丽水有一个自治县,还了解到关于畲族的一些知识。
课题
5、畲族服饰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1.领略瓯江的美丽风情。
2.如何合理开发瓯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教 ︵
知识
学·
能力
目·
情感
标︶
1.了解畲族服饰的主要特征,初步认知畲族围裙、畲族凤冠、畲族头饰、畲族彩带。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龙泉青瓷的资料、图片或实物。
板书设计:
龙泉青瓷
外形清丽
造型优美
哥窑章生一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弟窑章生二作品继承龙泉青瓷传统风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龙泉青瓷?
二、丽水的人口
1.出示资料引导学生阅读。
2.你从老师出示的资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学生交流。
4.你有什么感想?
二、介绍畲族服饰
1、凤凰装
它是畲族妇女共同的骄傲,代表了平安和吉祥,是千百年来畲族妇女吉祥物,体现了畲族人民对凤鸟图腾的崇拜。
2、围裙
畲语称“拦腰”,为长一尺,宽一尺五的麻布块,染成青色或蓝色,镶红布拦腰头,钉上彩带,中间绣有花朵,有点下面还加上流苏。
3、彩带
织彩带是畲族妇女必学的手艺
了解畲族服饰的主要特征,初步认知畲族围裙、畲族凤冠、畲族头饰、畲族彩带,感受畲族人民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4.学生交流。
四、课外延伸
1.阅读拓展资料。
2、一把好的宝剑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它需要那些条件?经过哪几道工序?有兴趣的同学去查一查。
课题
4、畲乡风情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教︵
重点
材·
难点
分·
关键


1、了解畲族的历史概况,感受畲族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
2、体会设置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龙泉古代剑瓷遗迹的概况,理解龙泉制瓷业在南宋进入鼎
盛时期的主要原因,从而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为家乡
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教学,着重了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畲族人民的概况,了解
畲族独特的风俗,感受我国多彩的民俗文化,懂得从小学会尊重少数民
族人们的风俗习惯,不断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畲族风俗借锅与杀鸡
对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交流畲族婚俗的资料。
2.观看畲族风俗的片段。
二、了解文本。
1.让我们走进课本来看一看。
2.自学课文
①.什么叫赤郎、行郎、赤娘,在婚俗活动中是什么角色作用?
②.畲族婚俗的主要仪式和环节是什么?
3.有机会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实地考察。
三、讨论。
1.连一连:
四四方方一堵墙炉灶台
课前准备
专题介绍片
板书设计:
3.宝剑闪光
剑子阁古剑池欧冶子将军庙
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
1.说说你知道的“龙泉宝剑”是怎样的?
2.学生交流。
3.展示学生优秀的资源。
二、感受龙泉宝剑
1.以电视短片的方式介绍龙泉宝剑。
2.欣赏短片,感受龙泉宝剑之美。
三、龙泉宝剑的由来
1.阅读文本。
2.学生描述畅谈。
3、了解欧冶子铸剑的传说,剑子阁、古剑池和欧冶子将军庙的由来。
中央开个龙潭铁锅
铜镜双双对月光锅盖
象牙银线成双对筷子
鲤鱼来翻白菜刀
2.全班交流:这象征着有事一条新路的开始,生活充满新的希望。
3.小结:畲族婚礼有三个高潮:拦路、借锅与杀鸡、对歌。
四、拓展
1.请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畲族婚俗的传说故事。
2.有条件的也可走访畲乡——景宁(和家长一起完成)。
教后感:
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但学生通过学习,能有所了解。
大自然和社会。
2012学年第一个学期
周次
教材内容
第一二周
龙泉的传说
第三四周
青瓷生辉
第五六周
宝剑闪光
第七八周
畲族历史
第九十周
畲族服饰
第十一周
畲族婚嫁
第十二周
畲族婚嫁
第十三周
畲族民间故事
第十四周
畲族民间故事
第十五周
畲族民间故事
2012学年第二个学期
周次
教材内容
第一二周
人间何处不飞虹
第三四周
从栝苍古道到金丽温高速公路
三、讨论
1、畲族女子的凤凰装随着年龄的不同,有哪些区别?
2、在众多的畲族服饰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出它吸引你的地方。
四、照片欣赏,拓展探究。
在色彩斑斓的畲族彩带图案中深藏着一些奇怪的文字,据说是至今一直无法破译的谜团。你能凭直觉看出点什么吗?不妨试试看。
课题
6、畲族婚嫁
课时
第课时,共课时
课型
授课时间
③.石拱桥
④.廊桥
⑤.斜拉桥
⑥.立交桥
3.交流
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桥么?
三、我国的桥梁发展史。
1.自读课文
2.学生交流。
四、了解家乡的特色建筑——廊桥
1、了解家乡廊桥的建筑历史及其有关的传说。
2、关于廊桥,你还知道什么?
五:小结:


绿

五年级教学计划及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内容上突出了一个整体性和代表性。让学生能在整体上
感知家乡,了解家乡作为“浙江绿谷”的山区特点。本册教材共分五个
单元,分十五课综合地介绍了龙泉剑瓷、畲乡风情、水路交通、特色之
乡、拼搏人生。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去了解家乡、体验生活,每个
单元后设计了学生的综合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