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19年七上语文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之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9年七上语文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之四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教师形象。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C.英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叙述了“我”在悬崖上遇险、脱险的经历,并由此悟出了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会赢得最后的胜利的道理。
D.《植树的牧羊人》中,作者采用时间顺序,运用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牧羊人的坚持之美,无私之美。
3.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
这时离满满大约还有半个钟头
....,我赶紧
..涉水而过。
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
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
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
因为
..我有了这种防御,
所以
..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A.“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
B.“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是递进关系复句。
C.“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
D.“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怪(chēn) 哞.哞(mōu) 煞.白(shà) 匍匐
..(púfú)
B.俯.冲(fǔ) 孵.卵(fū) 羞怯.(qiè) 嘎.嘎(gā)
C.哺.乳(pú) 小凫.(fú) 驯.养(xùn) 蹒跚
..(pánshān)
D.模.样(mú) 虐.待(nüè) 麝.香(shè) 禁锢.(gù)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xí)攒.成(cuán)脑髓.(suǐ)
B.诘.问(jié)倜傥.(tǎng)栖.息(qī)绽.开(zhàn)
C.疏懒.(lǎn)搓.捻(cuō)迁徙.(xǐ)穿梭.(suō)
D.收敛.(liǎn)支撑.(chēng)渊.博(yuān)暂.时(zàn)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按原文填空。
(1)《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定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四、综合性学习
8.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策划: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名著撷英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的心情。
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的人。
(3)活动参与。
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寻找蝉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
(3)淫慢
..则不能励精(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文中作者只就学习这一方面进行了论述。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1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极度的哀伤),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颜回好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蚤.死
(4)门人益.亲
2)请在下面的句子中用“ / ”标明句中停顿。
(1)回也不改其乐。
(2)有颜回者好学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不迁怒,不贰过。
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
六、现代文阅读
11.现代文阅读理解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乙】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
殊不知原诗只是出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
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
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
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只有桂林山水。
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
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
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1)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甲】文可以用来概括,【乙】文可以用
2)【甲】文中的总括句是;【乙】文第二段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是。
3)从【甲】文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可以看出作者是由到来写的,从【乙】文中“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可以看出作者是用的方式把读者引入画山绣水中的。
4)从作者写景的目的来看,【甲】文写景是,【乙】文写景是。
12.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讲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叽叽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①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
②踯躅:停留。
③湮远:久远。
(1)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象。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文章第②段中找出一处来赏析。
示例:在文章第①段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象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2)文章第⑤段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3)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
..了。
(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仔细阅读文章第⑦段,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
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3)断肠人在天涯(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诗歌鉴赏
7.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8.(1)基本思路: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
(2)《朝花夕拾》,《鉴略》。
“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
(3) 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放纵懈怠
2)(1)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
(2)年纪随同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B
10.1)(1)吃(2)……的人(3)早(4)更加
2)(1)回也/不改其乐(2)有颜回者/好学
3)(1)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2)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4)勤奋好学,对人谦和,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六、现代文阅读
11.1)无限趣味清奇峭拔
2)【甲】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乙】文: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3)概括(整体)具体(局部)记游
4)表达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
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12.(1)示例一:第②段中作者把春雷、杜鹃和柳树想象成调皮的孩子,它们惹哭满天的云,斗急了一城杜鹃花,吟出一则则飞絮,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富有生机,充满童趣。
示例二:第②段中作者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多情的诗人,那纷飞的柳絮仿佛是他吟出的诗句,把春天写得情意盎然。
(2) ①蔚蓝②澄净③空旷
(3) ①“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领,桃花“攻陷”山村水郭,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郭的景象写活了。
②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4) 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七、作文
13.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
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
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
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
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
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
”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
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
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
你不在乎。
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
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
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
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
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
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
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