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10【教学设计】《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课程标准对本课没有做具体要求,可作为第13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铺垫。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从总体上把握彼得一世改革前国内外形势,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2.分析改革的内容,认识其移植西方文明、开展欧化改革的特点。

3.通过分析改革者的阶级性,认识改革虽然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但性质却是封建性质改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结合教材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

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体会改革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

2. 体会彼得一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3. 认识政治改革对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大推动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17世纪末俄国社会状况与彼得一世改革的关系。

【教学难点】
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雕像以及普京对彼得大帝的赞美来引出本课时的主人公彼得一世的传奇故事。

【课文讲解】
时代的要求
1.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状况: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2)国际环境:瑞典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

(3)面临任务:俄国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通与西欧强国交流的入海口,夺取瑞典人控制的波罗的海和土耳其人掌握的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2.改革的可能性
(1)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握了大权。

(2)1697-1698年,彼得一世微服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3. 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1)改变俄国落后面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2)服务于侵略扩张,为了打通入海口,扩大疆域。

(3)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移植西方文明
1.军事改革
(1)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贵族、农民都要服兵役。

(2)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2.经济改革
目的: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

(1)工业方面: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开办工厂的厂主有权想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