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变的临床观看
【摘要】目的观看盐酸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方式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4例,在血糖操纵正常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医治组42例应用盐酸苯那普利,疗程12周,观看医治成效。
结果医治组痛觉过敏与感觉消退有效率达到65%与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与37%(P<0.05=,神经传导速度(SVC)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盐酸苯那普利联合甲钴铵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理想。
【关键词】苯那普利;甲钴铵;糖尿病神经病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ole of Benazepril and cobam am ide on peripheral diabetic neuropathy.Methods 84patients were divideded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and comparison group.On the basis of common treatment,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benazepril for 12 weeks.Results Hyperalgesia and sensualism were improved.The improvem entrate is 65% and 67%.The SVC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Benazepril associate with cobamamide have well curative effect for peripheraldiabetic neuropathy.
【Key words】Benazepril;Cobamamide;Neuropathy peripheral diabetic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60% ~90%。
DPN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临床病症多以持续性疼痛,麻木及感觉消退为要紧表现。
由于DPN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病理因素参加,存在多个作用环节[1],因此仅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单独用药取得的临床疗效还不能令人十分中意,为了探讨更好的医治方式、提高疗效,咱们应用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医治DPN,取得了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
1.1 一样资料糖尿病84例,均符合1999 WHO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患者。
均为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参照Daniel主编的《Ellenberg-Rifkins Diabetes Mellitus》,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医治组各42例,两组年龄、性别组成、BMI、血压、病程及每日摄取热量不同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所有病例均排除有怀胎、哺乳期妇女,严峻的心肝肾功能异样患者,不易合作或精神不正常患者,并除外非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1.2 医治方式对照组:在糖尿病教育,饮食操纵与操纵血
糖基础上,以甲钴铵:卫材(中国)药业,0.5 mg肌注,1次/d,连用12周。
医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苯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生产)1次/d,10 mg口服,共12周。
两组糖尿病患者于医治进程中每两周晨起空肚时静脉采血测定血糖、血常规、血生化与肝肾功能,同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与血压,同时观看两组患者显现的不良反映。
1.3 疗效判定
1.3.1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采纳上海诺诚电气生产的NT-2000型肌电图仪测定,在局部皮肤温度维持一致的情形下,记录肢体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N)及感觉传导速度(SNCN)。
1.3.2 临床病症痛觉消退:平面比医治前降低1 cm为有效;降低5 cm以上为显效。
痛觉过敏:要紧观看疼痛程度减轻及病变边界缩小1 cm以上为有效;观看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及病变边界缩小3 cm以上为显效。
1.4 统计学处置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自身及组间显著性不同采纳t查验。
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医治前后血糖及HbAlc的转变见表1。
经医治后两组的空肚血糖与HbA1c值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下降的幅度不同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间的临床
病症与神经传导速度的转变别离见表2、3。
应用苯那普利患者中显现咳嗽3例,轻度血肌酐升高1例,这些不良反映在用药7~12 d内发生,15~30 d内消失,未发觉其他不良反映。
2.2 两组患者医治前后临床表现的转变医治组42例,痛觉过敏有效率65%,感觉消退有效率34%;对照组42例,痛觉过敏有效率67%,感觉消退有效率37%。
2.3 两组医治前后及神经传导速度转变见表2。
3 讨论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要紧的病理转变是轴突萎缩乃至消失,髓鞘节性或弥漫性皱缩或脱髓鞘,和朗飞结结间长度改变。
其发生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公认的有血管学说、代谢性学说、免疫学说、神经营养因子学说、蛋白合成及轴突转运学说、基因学说共六大学说[2],而血管因素和代谢紊乱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3]。
有研究说明血管损害致使的神经营养障碍与代谢异样在DPN的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若是为微小血管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小,从而致使神经缺血、缺氧,再加上血液流变学异样,红细胞聚集及血浆脂蛋白增加所致的高黏滞状态,致使神经微血管的血流减慢,加重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4]。
关于DPN的医治,良好的血糖操纵是维持有效医治的大体原
那么,在操纵血糖的基础上,经甲钴铵医治12周后,DPN患者的临床病症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甲钴胺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易进入神经细胞内,它在甲基转移进程中起辅酶作用,参与卵磷脂和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前者是髓鞘的重要组成部份,后者那么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甲基化功能基团参与体内甲基化转移作用,刺激神经组织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增进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及轴索的再生等作用有关。
只是大量的临床观看发觉,单用甲钴铵医治的成效还不能令人十分中意。
本组资料也显示,单用甲钴铵医治对改善患者痛觉过敏与感觉消退的疗效均不超过37%。
咱们应用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医治DPN,与单独应用甲钴铵的临床成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合用医治时改善患者痛觉过敏及感觉消退有效率别离高达65%与67%,较单独应用甲钴铵显著提高(P<0.05),对改善患者尺神经的传导速度也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甲钴铵组(P<0.01)。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操纵饮食、严格操纵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苯那普利和甲钴胺医治,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2的水平,舒张小动脉。
甲钴铵能够高浓度转入神经细胞器;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增进神经细胞轴浆转动;增进神经纤维髓鞘形成;刺激轴突再生;加速突触传递的恢复。
在医治DPN的进程中盐酸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能够改善神经供血,
增加神经营养供给,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成效明显、疗效持久、显效迅速,而其不良反映较少,患者依从性好,因此二者联合应用是一种平安有效的医治方式,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 刘江华,邓国宝.氯沙坦联合弥可保医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国有效内科杂志,2003,6(23),357-358.
2 张国华,廖晓凌,林杰,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临床荟萃,2003,18(21):1247-1248.
3 关子安.现代糖尿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82.
4 陶凯忠.高血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机制.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 (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