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知识积累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近体诗六首?知识积累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1.识记字音
秋暝.〔míng〕竹喧.〔xuān〕浣.女〔huàn〕渚.清〔zhǔ〕萧萧
..〔xiāo〕潦.倒〔liáo〕
锦.官城〔jǐn〕柏.森森〔bǎi〕黄鹂.〔lí〕频.烦〔pín〕锦瑟.〔sè〕惘.然〔wǎng〕衰鬓.〔bìn〕
塞.上〔sài〕千载.〔zǎi〕
堵塞.〔sè〕载.重〔zài〕
瓶塞.〔sāi〕
2.古今异义
空山新雨
..后古义:刚刚下过一场雨。

今义:①初春的雨;刚下过的雨。

②比喻新朋友。

山围故国
..周遭在古义:过去的都城。

今义: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土。

潮打空城寂寞
..回古义:悄无声息。

今义:①孤单冷清;②清静;寂静。

望帝春心
..托杜鹃古义:伤春之心。

今义:爱慕异性的心情。

此情可待
..成追忆古义:岂待。

今义:可以等待。

铁马
..秋风大散关古义:配有铁甲的战马。

今义:精锐的部队。

3.一词多义
百年多病独登台〔孤独〕
独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欤?〔究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鳏寡孤独〔老而无子〕
隔叶黄鹂空好音〔美妙〕
秦氏有好女〔容貌美丽〕
好青春作伴好还乡〔便于,易于〕
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
外结好于孙权〔相善,交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军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
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典范〕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
出师一表真名世〔留名,垂名〕
名余曰正那么兮〔取名〕
名师出无名〔说法,名义〕
声名远扬〔名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有名,著名〕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堪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空山新雨.后〔下雨〕
天气晚来秋.〔显出秋的凉意〕
莲动下.渔舟〔经过〕
楼船夜雪.瓜洲渡〔下雪〕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现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留名,垂名〕
千载谁堪伯仲
..间〔不相上下〕
〔2〕名词作状语
中原北.望气如山〔向北〕
明月松间
..照〔在松林间〕
清泉石上
..流〔在石头上〕
楼船夜.雪瓜洲渡〔在夜里〕
〔3〕为动用法
万里悲.秋常作客〔为……悲伤〕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刘备〕三顾频烦天下计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楼船夜雪〔于〕瓜洲渡
千载谁堪〔于〕伯仲间
倒装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随意春芳歇〔春芳随意歇〕
中原北望气如山〔北望中原气如山〕
二、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

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

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

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
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拟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主要作品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主要作品有: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到达顶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主要作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刘禹锡〔772一842〕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为文长于说理。

又通医学。

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

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

有?刘梦得文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

陷入牛李党争,仕途坎坷。

擅骈文,尤工诗,为晚唐大家。

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孝宗隆兴初,赐进士出身。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

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

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

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岁。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屡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

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

他的词风也以雄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

前人谓其流丽处似秦观,雄放处似苏轼。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后人辑有?放翁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