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的2018年:这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年

合集下载

201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一、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下列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一、本套申论试题分题本和答题卡两部分,题本提供给定材料和问题,答题卡供你作答时使用。

二、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涂)在题本和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卡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

三、请务必使用答题卡上要求的书写工具作答,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严禁折叠答题卡。

四、本套申论试题共有3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五、标点与空格计入写作篇幅。

【所有作答都必须按题号顺序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否则无效】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国以才立,业以才兴。

无论通过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技能人才都不可或缺。

技工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广东技工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21名广东“新工匠”闪耀“世界技能的奥运会”,勇夺5金4银6铜2优胜奖和“中国代表队国家最佳奖”。

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盛赞“广东技工教育非常成功,选手们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表现令人惊叹”“广东的年轻人展现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技能人才最优秀的一面”。

在巴特利看来,广东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广东技工教育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育非常成功。

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产教融合不深、企业参与不够、人才培养与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等突出问题。

为此,广东首创“校企双制”合作办学模式,即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

这一模式已被国务院纳入《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成为指导推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

为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广东技工教育积极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全省百所优质技工院校与包括现代产业500强和自主创新100强企业在内的千家重点企业对接,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

广东技工教育全面推行技能导向的“双证书”制度。

提升整体效能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提升整体效能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提升整体效能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文/万劲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必须强化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科技创新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组织基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撐”,将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升到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高度。

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将健全科技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1年以来,我国企业研发(R&D)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均超过四分之三。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是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

据2018年日本经济新闻社《全球企业创新力排行榜》、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百强榜》和欧盟委员会《全球企业研发投入100强排行榜》等榜单,我国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创新型企业成长为世界领先企业,必然需要强化基础研究的支撐引领和前沿技术的开发储2019年第4«|中国科技财富备。

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基础研究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竞争。

建设"全面创新驱动引领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核心是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作者:陶锋来源:《小康》2024年第11期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主旋律,而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正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开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小康》3月中旬刊,针对广东高质量发展作专题策划,围绕2024年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内容,从产业创新基础、“制造业立省”优势、“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地市创新成果等方面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深刻改变着广东产业结构,赋能产业升级,推动其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稳步迈进。

科技创新是壮大产业发展动力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广东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为基点,提质壮大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把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同时,科技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广东的竞争新优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广东立足于实际,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把握住了这些前沿领域的发展机遇,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使得广东在全球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不仅是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也是其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路径。

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广东应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活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更多新增长点,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广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创新这一“第一动力”更加澎湃有力,驱动广东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8.02•【字号】云府办函〔2024〕60号•【施行日期】2024.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24〕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7月4日云浮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21〕24号)要求,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高质量推动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立足“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美丽云浮”的目标定位,围绕“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绿美云浮生态建设和减污降碳为抓手,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和精细化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具有云浮特色的“无废城市”管理新模式。

广东孵化实现“双千”_迈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的高质量之路

广东孵化实现“双千”_迈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的高质量之路

综述广东孵化实现“双千” 迈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的高质量之路文/朱婧 何静 何慧芳近年来,广东省将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出台多项国内首创的孵化育成政策,推动孵化载体规模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有效支撑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蝉联全国首位。

总体情况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主旨,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为主要建设内容,由孵化载体、创业企业与创业者、创业导师、投资人、服务机构、“双创”活动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科技创业孵化生态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自1991年第一家孵化器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经历了起步发展(1991—2014年)、高速发展(2015—2016年)、提质增效(2017—2020年)、高质量发展(2021年起)4个阶段,孵化载体形态由最初的孵化器,发展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粤港澳及国际化孵化载体等多种形态,并持续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等高质量方向发展。

总体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载体规模上,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2015年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爆发式增长,于2016年底规模跃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省孵化器达1066家、众创空间达1050家,载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在区域布局上,高度集中在产业与创新资源丰富区域。

广东省通过实施孵化器、众创空间“四个全覆盖”(即珠三角县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省级高新区省级孵化器全覆盖)行动,全省21个地市、珠三角县区已实现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其中,全省约九成孵化器、众创空间集中在产业、创新资源丰富的珠三角地区,尤其高度集中在以广州、深圳“双核”城市为代表的区域;与此同时,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集聚了全省55%的国家级孵化器,全省已实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全覆盖。

2018年为什么是公认美好的一年

2018年为什么是公认美好的一年

2018年为什么是公认美好的一年2018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一年,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事情。

首先,2018年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美好一年。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率达到6.6%,这是近三十年来最高的水平。

此外,2018年,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达到了2.5万亿美元,这也是近三十年来最高的水平。

这些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发展,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2018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美好一年。

2018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社会治理,推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加强了社会保障,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推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改善了社会环境,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最后,2018年是一个科技发展的美好一年。

2018年,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2018年,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了科技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2018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一年,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事情。

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美好一年,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美好一年,更是一个科技发展的美好一年。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发展,科技创新,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2018年被公认为美好的一年的原因。

(七篇)关于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讨交流材料、心得体会

(七篇)关于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讨交流材料、心得体会

(七篇)关于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讨交流材料、心得体会第一篇,共七篇X单位党组中心组在集体学习“新质生产力”交流发言稿“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热词之一。

半年来,“新质生产力”一词高频出现,背后有怎样的意义,对于医疗行业有怎样的影响?一、“新质生产力”为何重要?2023年9月70,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9月8日上午,总书记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聚焦五大亮点 透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聚焦五大亮点 透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亮点解读聚焦五大亮点 透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文/规划编制工作组亮点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准确科学的判断,指出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实现新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广东科技创新身处深刻复杂的环境中,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适逢国家“双区”及“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又站立在中美科技斗争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需要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同时,广东已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创新型省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新的发展阶段亟需从注重量的积累转向注重能力和质量提升,推动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

《规划》基于对新形势、新机遇的深入把握,充分考虑产业转型升级、中美科技斗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热点,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纲,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的核心定位目标,坚持“四个面向”部署重大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规划》为体现“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只保留了“十三五”规划的四项指标,新增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充分体现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亮点二: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深化粤港澳协同创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肩负着支持《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9月以广东省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中国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经济有哪些?

中国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经济有哪些?

中国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经济有哪些?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万亿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的水平。

实现万亿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下面小编带来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广东有几个破万亿的城市目前,广东有4个破万亿的城市:1、深圳市:2017年,深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创下广东省历史新高,成为中国第一个破万亿的城市;2、广州市: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二个破万亿的城市;3、东莞市:2019年,东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5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三个破万亿的城市;4、佛山市:2020年,佛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2万亿元,成为中国第四个破万亿的城市。

广东万亿城市为什么这么多1.以制造业立省梳理广东这四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会发现,不仅是佛山,东莞制造业也毫不逊色,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2968.16亿元快速增加到2021年的5008.81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九大产业为主导的五支柱,四特色工业发展格局。

4个“万亿城市”相继亮相,广东GDP超万亿元城市在全国独占鳌头,闪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舞台。

广州高技术制造业中新能源造车,集成电路等成为亮点2021年,过去这个产业的制造环节在珠三角几乎是个空白最近几年,广州粤芯半导体公司迅速成长,深耕模拟芯片赛道,发展势头良好。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未来5年和2022年发展目标,强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2.产业配套齐全一台高端咖啡机,全身260个零部件,50%不出佛山市,80%不出广东省,采购半径小,成本低,带来了竞争优势生产咖啡机的龙头企业为链主串起了1400多家供应商,产业链协同高效1.4万家家电企业结成了一张强大的供应链网络,3.6万家企业提供生产设备,生产原料等产品或服务这些都让有家电之都之称的广东顺德底气越来越足。

防腐抵蚀 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专访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

防腐抵蚀 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专访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

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于2020年 强化人才政治引领;以研究院业务发 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重
3月9日正式注册成立,同年10月获 展为导向,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科学 要成果?
批为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此外, 谋划研发布局,加速推进科技成果
韩恩厚: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
34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外景
《广东科技》: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费。
我们首创钢管内外同步涂覆工艺和 是加速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
为促进腐蚀控制产业发展,腐
内衬钢管组装焊口腐蚀防护工艺及 要环节。腐创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 创院设立了资金总额5000万元的产
寿命评价技术,为输水工程的百年 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采取了 业孵化基金,主要通过风险投资和天
韩恩厚: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保障国家安
新研究院院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己任,认真贯
《广东科技》:作为广东首批
所(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 彻落实理事会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 引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腐创院
究中心)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安排部署,按照“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腐蚀防腐涂 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励政策鼓励科学家从事科技成果转
料与涂层、缓蚀剂、阴极保护、监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等航天器中;在重 化工作。如设立青年创新基料可控制备及工艺研发 励支持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
测七大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加强 方面,我们自主研发出针对船舶与 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围绕
资家、科学家三家一体的交流平台, 改进完善科研院所考核评价制度, 能源材料、海洋科技等产业发展需求,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18•【字号】粤府办[2006]70号•【施行日期】2006.10.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06]7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十月十八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展望2020年远景目标。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主要有以下特点:1.高技术产业迅猛增长。

2005年广东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不含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2025.6亿元,比2000年增长194.3%,年均增长24.1%(按现价);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835.8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85.6%,年均增长37.2%。

“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首位。

2.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高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1%提高到9.3%,提高了2.2个百分点;对广东省生产总值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年均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4个百分点。

3.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优势地位明显。

2005年,广东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为10541.4亿元,占全国的30.6%,优势地位明显,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作者:王际娣来源:《小康》2022年第35期近年来,广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增强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广东是经济大省和科技创新大省,在全国科技创新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广东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大局,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設,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1月25日,2022年广东省省长督办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会上表示,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和科技创新大省,在全国科技创新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

纵观广东,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互联互通优势明显,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积极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以港深莞、广佛、澳珠为极点,其他城市协同支撑的“两廊三极多节点”创新格局。

在深圳,鹏城实验室以宽带通信、新型网络和网络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领域内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良好的改革土壤助力鹏城实验室发展,而鹏城实验室的建设也推动着深圳自主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坦言,鹏城实验室聚焦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目前集聚了包括数30余位院士在内的2000余名各类人才,建成了以“鹏城云脑”为代表的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平台。

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

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

DOI :10.19299/ki.42-1837/C.2021.02.0152021年第2期总第184期·领导力论坛·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一、出版社高质量发展需求分析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同年12月,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启了新时代出版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强调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聚焦内容生产,鼓励多出精品,提高出版质量。

从行业发展内在需求层面看,2009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16.8万种,2019年共出版新版图书22.5万种,年出版新书品种增幅超30%[1-2],推出更多优质内容、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已成为当代中国出版行业义不容辞的使命。

同时,随着书号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3]。

出版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摆在所有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国家出版基金在推动出版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出精品、树品牌等国家基金引领出版社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科技出版社为例刘耕李秋云摘要: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业面临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向,如何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出版单位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国家出版基金影响广、平台大,申报、评审及结项验收时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显著,基金在引领出版高质量发展、推动精品生产方面责无旁贷。

2023广东经济热点总结

2023广东经济热点总结

2023广东经济热点总结引言广东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外政策的调整,2023年广东的经济热点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化。

本文将对2023年广东的经济热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3年,广东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着重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广东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人才,将有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崭露头角。

科技创新的热点项目包括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等。

二、高端制造业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广东将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

这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高端制造业的热点领域包括航空航天、高铁、新材料等。

广东拥有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交通和科研优势,有利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三、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品质和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

2023年,广东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消费环境和服务质量。

消费升级的热点领域包括高端消费品、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

四、文化创意广东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创意资源。

2023年,广东将继续培育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制造业等进行深度融合。

文化创意的热点领域包括影视动漫、数字艺术、文化旅游等。

五、绿色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绿色发展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3年,广东将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环保科技、低碳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绿色发展的热点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等。

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将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大湾区建设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

大湾区建设的热点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

关于报送相关参阅材料的函

关于报送相关参阅材料的函
(四)三大产业应用示范跃上新台阶。一是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三网融合国家级深圳试点和省级云浮试点顺利推进,部省共建数字家庭广州试点完成由万户级向十万户级跨越,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计划正式启动。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我省14款电动汽车进入国家推荐目录,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规模达6000辆。三是半导体照明产业,“十城万盏”和“千里十万”等照明示范工程,上半年在全省安装了LED路灯超过10万盏,示范路段达1200公里。
(六)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我省传统产业,选择一批含金量高、带动效应好、填补产业链条缺口、促进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项目,力争落实20家以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国内知名民企参加今年6月初召开的广东大型招商系列活动,落实伊利、农夫山泉等5个以上民营企业投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签约项目,指导各地市(区)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民企招商工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招商引资长效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五)实施龙头和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工程。针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具、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行业,认定和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50家,骨干企业100家。重点实施龙头企业“一个自主品牌、一项核心技术、一个重大项目”工程和骨干企业“一个主导产品、一项关键技术、一个重点项目”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开展以转型升级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
(七)加强对传统产业集聚区域的升级指导。加强对传统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的指导,在去年共同推进7个传统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基础上,继续与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如东莞、江门、韶关等共同制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推进区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八)分类推广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和模式。在2010年总结典型示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行动计划,在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具、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行业推广产业转移、技术进步、清洁生产、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具有全省性示范作用的转型升级路径、模式和经验。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7号(科学技术类065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7号(科学技术类065号)提案答复的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7号(科学技术类065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0.15•【字号】粤府函〔2020〕309号•【施行日期】2020.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7号(科学技术类065号)提案答复的函黄锦辉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平衡大湾区的应用及基础科研的提案》收悉。

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建设,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粤港澳三地科研合作,让基础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我省将认真研究吸纳。

一、关于完善高校科研人才评估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建议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部署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推动“从0到1”原创性成果突破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融通发展,着力构建以重大项目实施为牵引、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青年人才培养为动力、以多元化社会投入为保障的基础科学发展体系。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8〕37号)要求,落实国家和我省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

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权,推动高校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办法,坚决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坚持尊重规律、问题导向、分类评价、客观工作等原则,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实施章程管理,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

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观后感

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观后感

Reflections on the 2024 Guangdong Provinci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nferenceAttending the 2024 Guangdong Provinci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nference left me deeply impressed and inspired. The event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shifting towards a more innovative,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economic model, focusing not just on growth but also o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The conference emphasized the need to transition from a speed-oriented development mindset to a quality-oriented one. This shift is crucial, as it encourage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at considers the long-term impacts o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Furthermore, the emphasi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a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address many of the challenges we face today. By investing in innovation and fostering a culture of entrepreneurship, Guangdong is positioning itself as a leader in the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Overall, the conference left me with a sense of optimism and excitement about the future of Guangdong's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quality, sustainability, and innovation, I believe that Guangdong will continue to thrive an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观后感参加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让我深受启发和印象深刻。

2018中国最新科技成就

2018中国最新科技成就

2018中国最新科技成就2018年是中国科技发展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中国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

本文将以题为“2018中国最新科技成就”为标题,探讨中国在2018年取得的一些最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2018年中国科技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成就。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8年,中国成功研发出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问答系统等。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金融、交通等。

二、5G技术2018年,中国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在5G研发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并成为全球5G技术的领先推进者之一。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纷纷展开了5G试点工作,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了5G网络建设。

预计2020年中国将率先实现5G的商业化应用。

三、新能源技术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8年,中国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和风能发电容量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也开发了更多的新能源技术,如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四、航天技术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并完成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

中国成功研制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中国的深空探测和空间站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的航天技术进一步提高,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独立自主的航天能力。

五、生命科学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进行了多项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

中国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疾病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外,中国在干细胞研究、肿瘤研究等领域也有了重要进展。

六、创新技术中国在创新技术方面也实现了突破。

2018年,中国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的科技成果。

中国的创新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刊首语
广东科技的 2018 年: 这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年
文 / 本刊编辑部
2019年新春来临之际,回望2018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改 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更是广东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年。
欣闻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蝉联全国第一位,喜看2018年广东科技发 展——38项广东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广 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大力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创新,全 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全省民营 企业座谈会精神,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新一代人 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领域项目实施方案》 《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举行了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 交易会、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第四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 装备博览会、2018中国国际应用科技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广 东赛区) 暨第六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2018广州国际创新节、 全国“双创”周广东主会场活动、2018CNBC 全球科技大会、2018《财富》 全球科技论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深港澳科创 走廊,首次采用揭榜制项目组织管理方式面向全国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 发计划项目,5个国家高新区获得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建设项目、启动建 设第二批省实验室,蕴含科技智慧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中国散裂中子 源通过国家验收,世界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猪在广东诞生...。2019年,广东科技 将创新不止,继续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提供有力支撑。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