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化意义
原始先民“ 构⽊为巢”、“钻燧改⽕”,从对树⽊的依赖到把树⽊看作“神⽊”的原始崇拜, 进⽽渗透了⽂化内涵。

尤其是以孔⼦为⾸的儒家⽂化中的“⽐德”思想对中国的造园产⽣很⼤的影响。

他们将植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格美的象征,把树⽊植物的某些特性作为“⽐德”的对象。

许多⼈结合⾃⼰的亲⾝感受、⽂化修养、伦理观念等,各抒⼰见地赋诗感怀,极⼤地丰富了植物本⾝的⽂化⾊彩。

古典园林将松柏的耐寒特性,⽐德于君⼦的坚强性格。

苏州留园中部南墙花坛,据记载原种植⼀棵明代古柏,⽆意花坛⾃⼰⽣出⼥贞⼀株,与古柏缠绕相⽣,交柯连理,因其景殊异,被列为留园⼗⼋景之⼀,即古⽊交柯。

该景点的涵义就是借古柏、⼥贞凌寒不凋、四季长青的⾃然特征,抒发⽂⼈的⾃傲精神。

尤其前框有砖刻“长留天地间”五个字,更是指明精神⾃由像古柏⼥贞⼀样,是青翠不凋,长留天地间的。

承德避暑⼭庄以松柏植物作为整个园⼦的⾻⼲树种,是将松柏植物四季常青的特性,⽐作皇帝的事业万古常存。

狮⼦林的双⾹仙馆,双⾹指冬梅夏荷。

冬春,梅花傲霜⽃雪,借以励志。

夏秋,芙蓉出污泥⽽不染,可以清⼼。

梅莲并⾹,象征园主纯洁的情操和借物明志的愿望。

著名的北京慈恩寺尤以荷花最负盛名,以其出污泥⽽不染的本性为佛家所崇尚,⼴植于寺庙池塘之中。

此外还有以樟树的深居⼭林⽐德贤者的难得;以兰花的幽⾹⽐德君⼦的修道⼒德,以及《朱⼦语类》中有“国朝殿庭,惟植槐揪”,所以槐与揪都是⾼贵、⽂化的象征。

植物的许多特性都被古⼈赋予了良好的寄托,或表达对美好⽣活的向往,或表达⾃⼰独特的⽓质。

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含义,如:富贵——牡丹花;幸福——杏花;英雄——⽊棉树;依依惜别——柳树;门徒众多——桃李等等。

故宫和避暑⼭庄中都有牡丹专类园,花姿雍容,⼀派⾼贵华丽的景象。

中国古典园林中还经常选⽤形实皆丽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外形美观,⽽⽬_果实还能实⽤,同时⼜有⼀定的⽂化象征。

批把是四季常绿,冬花夏实,既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可以丰富初夏的时鲜。

特别是绿叶丛中⾦果悬枝,最惹⼈爱。

苏州拙政园的批把园,是⼀⼤型院落,庭园内种植数⼗棵批把树,以群植突出批把特征,每年五⽉,成熟果实呈⾦黄⾊,汁多⾁嫩,清⾹甜蜜,⾦黄⾊果实累累⼀树,让⼈不仅联想到南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诗句:“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批把⼀树⾦。

”象征殷实富⾜。

此外,柿⼦、柑桔等味美、形好.也是财富的象征。

植物景观配置的诗情画意⽂化体现
古⼈在造园时,经常会根据植物时序季相变化,选取适于观赏、吟诵的植物,在四时⼋节邀约知友,欣赏唱和,雅趣逸情,与园景句_相辉映,最使令⼈陶醉,并增加园林⽂化内涵。

梅被誉为岁寒⼆友之⼀,园中植梅、赏梅,由来以久。

苏州可园,有名品铁⾻红梅。

开花时,园主⼈邀请好友,饮酒作诗,把可园的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杨万⾥的七绝道出了腊梅的天资丽⾊:“江梅珍重雪⾐裳,薄相红梅学杏装。

渠独⼩参黄⽽⽼,额间艳艳发⾦⼴。

”;苏州拙政园的“雪⾹云蔚亭”中“⼭花野鸟之间”,极其渲染烘托出“蝉噪林愈静,鸟鸣⼭更幽”这⼀意境,游⼈⾄此仿佛置⾝于丘壑林泉之间,⼭林野趣油然⽽⽣。

有些植物造景的技巧,则直接受益于咏景诗、风景画。

拙政园的听⾬轩,前后均配置芭蕉、修⽵,芭蕉绿叶肥硕,⾬滴滴落在叶上,滴答有声。

室内设⼀红太棋桌,⼈依窗栏边,静听⾬声。

此景便是应南唐李中“听⾬⼊秋⽵,留僧复旧棋”句意⽽设。

圆明园中的“武陵春⾊”是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场景。

“紫薇花对紫薇翁,名⽇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托春风。

得阳官舍双⾼树,兴善僧庭⼀⼤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兰下⽉明中。

”这⾸诗便写出了紫薇花的配置时期、位置、形式和景观特⾊。

芍药是迟开的花(在端午前后开花),苏东坡写诗描述芍药花开于暮春,⼜把芍药称为“殿春花”。

⽹师园中便有以芍药为主景的庭院⼩区,取名殿春,是花景也是诗境。

⼭⽔画的出现极⼤地丰富了造园艺术,也丰富了植物配置的艺术。

王维《⼭⽔诀》中有:“乔⼭耸直此曲者⼀株⼆株”的论述。

⽆异是对⼭间植树是最佳的选择和依据的总结。

沧浪亭周围的揪、朴、样等古树寥寥数株;留园中部的⾹樟、银杏,也只有数株⽽⼰。

⽽有了这⼀株⼆株的⽼树,便把园景造成了⽆限⽓势和添加了⼏许古意。

植物景观配置的地⽅⽂化特⾊
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地⽅⽂化特⾊,⾸先表现为在选择植物时,以其⽣态习性为基础,多选择乡上树种。

如北⽅常以杨树、柳树等为代表,南⽅则多种植芭蕉、棕⽵、桂花等。

据资料显⼩,扬州何园门⽈那株120年树龄的⼩叶黄杨,古⽼苍劲、枝繁叶茂,犹如⼈⼯培育⽽成的盆景艺术佳作,折射出扬州古典园林乡上树种景观配置的⽂化精妙所在。

其次,除了⾃然因素以外,地区群众的习俗与喜闻乐见,是影响地⽅⽂化特⾊表现的重要因素。

如⼈们从⽣活情趣出发,根据植物的特性形成了⼀定的造景程式。

如:槐荫当庭——荫;栽梅绕屋——⾹;移⽵当窗——雅。

杭州⽩堤的“⼀株桃花⼀株柳”以及乡上村落中的风⽔树都是体现地区⽂化的象征。

有时⼈们还会结合民间习俗、传统节⽇,甚⾄⼀些传说,做⼀些植物景观的特殊游赏与配置。

如:秋⽇观桂;重阳节赏菊;春节赏梅等。

相传⽼⼦⾛过的地⽅会有紫⾊升起,所以紫⾊在古代是富贵吉祥的颜⾊,,常被宫苑、私家园林中栽植。

苏州留园的⼩蓬莱仙岛,以廊桥连接池岸,种植紫藤数枝,覆盖廊桥顶部,春季紫藤开花青紫⾊,此种配置便是取民俗中青紫⾊的吉祥意。

【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化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